宋風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三章 亂局
    雖然在大宋北方,五六月份已經算是開始進入夏天了,但在西北這裡的早上依然寒氣逼人。王順站在神堆驛矮小的城頭上對後面的傳令官說道:「去告訴大帥,我方偷襲得手,傷亡甚微,俘虜三千有餘!」

    王順──這是冰封在西北現在所用的化名,在鐵治務的戰鬥中因為表現非常搶眼,被李清親自提拔進鐵騎營,不過他身上穿的服裝顏色上和鐵騎營的一樣,但是裝備卻還是以前的那套牛皮胸甲。這個時代論武器裝備精良自然是宋朝的最好,甚至在宋軍中有的精銳部隊中居然都是魚鱗甲。西夏和遼國的防護裝備相比之下就差了許多,這也許和雙方不同的作戰重點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在像鐵騎營這樣的軍隊中還是裝備了鐵甲,王順沒有穿鐵甲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最大的優勢便是機動靈活,在近身作戰中比較沉重的鐵甲防護性雖好,但卻使得他的身法速度大大受限,戰場之上生死就在一線之間,他自然選擇能夠發揮自己長處的裝備。

    在鐵治務立功之後,王順又參加了幾次戰鬥,幾次戰鬥下來,王順的戰功非常搶眼,順利的憑借戰功升至騎前校尉一職,在鐵騎營中統領大約一千人左右的部屬,在鐵騎營中算是一個高級武將了。能夠讓李清動用鐵騎營這樣的精銳部隊次數並不多見。不過現在李清也承受著巨大地壓力,只要戰事稍有不順,他便立刻將鐵騎營投入戰場。潑喜軍本身便是天下軍隊中非常有名的一支勁旅,在這樣的軍中還能夠稱得上精銳的鐵騎營當真便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雖然鐵騎營的規模不過五六千人,編製更加像是仿製西夏以前有名的「質子軍」,但是其戰鬥力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強大」。有時候王順甚至在心中將這支軍隊和大宋地特種部隊相比較,令他比較安慰的是,大宋特種部隊人數上雖然沒有這麼多,但在戰場上所起的作用卻不是鐵騎營所能夠相比的。

    王順在鐵騎營的這段時間裡,也充分瞭解了這支部隊的一切,李清頻繁動用鐵騎營已經使得全軍上下都開始感到疑惑,任誰也能夠感受到李清急於解決這裡戰鬥的心情了。鐵騎營中一些將領的議論自然逃不過他的耳朵,不過在他目前這種處境當中,就算獲得了天大的情報也無法傳遞出去,戰爭使得這裡地一切都變得閉塞起來。貿易活動的終止不僅損害了西夏東部經濟,也對王靜輝部署在這裡的情報網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好在李清不是屠夫,攻城得手後不會進行屠城,也嚴厲約束部下不去搶劫城中商舖,保存了原本就不是很發達的地區經濟。王靜輝屬下地情報人員到沒有什麼損失,但是手中的情報卻是絕對傳送不出去的。

    李清的擔憂並不是為了眼前這些黨項貴族部落,而是因為大宋和興慶府的梁太后。他已經知道宋將種諤在奪取龍州、牛心亭和靖邁之後,奇襲銀州和左廂神勇軍司,並且還得了明堂川地戰略要地榆林。依照宋軍的慣例。在奪取新的城池後必然會加強防禦,時間充裕地話他們不僅會整修擴建城牆,更會依托現有城池的基礎上。在一些險地構築城寨,以加強防守。最明顯的例子便是宋軍在白干山口所建的武寧三堡,這三個小城寨規模不大,但因為地處險要關口,加之有宋軍完備的防禦體系,坐擁十幾萬大軍的李清在這兩年中愣是拿武寧三堡沒有一點辦法。想到武寧三堡,李清便想到自己的兒子李泉還率軍在武寧三堡的門口上獨著,他想要快速解決這裡的戰鬥也是為了及早回援,他沒有想到自己隨著領土地擴展。和宋朝交集的地方也開始多了起來,以後宋軍能夠進攻的方向實在是太多了,儘管李清非常看不起宋軍的戰鬥力,但蟻多咬死象的道理他還是懂得,他甚至在考慮一旦這段時間的戰鬥結束,局面穩定下來,自己的實力稍有恢復便開始擴軍,準備應對未來的挑戰。

    除去宋軍種諤快速奪取了幾個原屬於西夏的重要城池給李清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之外,西夏興慶府梁太后也開始有了動作,梁太后的舉動才是他最為擔心的──白池城和鹽池的守軍都反饋回來有黨項兵在出現,具體數目並不知道。隨後他又得到了線報──這是從興慶府中傳出來的,他在西夏朝中是個舉足輕重的將領,自然會在朝中經營自己的勢力,這次送給他的消息並不是很樂觀,梁太后終於失去了等待的耐心,徵召二十萬大軍準備徹底解決東部的問題,當然所謂「東部問題」其實就是指的李清。

    李清沒有和宋朝相互開打,這讓梁太后非常失望,不過片刻之後便接到了另外一個好消息──黨項貴族聯合起來攻打李清,而且勢如破竹,居然快要打到嘉寧軍司了。隨後的幾天因為李清親率大軍攻佔了白池城、鹽池、鹽州、秦駝會、定邊等幾座重要的城池,使得梁太后對東部的李清更加無可奈何,連消息獲得的渠道都因此而中斷,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有消息傳來,黨項貴族盟軍被李清在三岔口和萬井口擊潰。

    東部的局勢變動雖然未能夠按照梁太后的設想在發展,不過對於她來說結果都相差不了多少,甚至比她預料的還要好──對於她來說最大的敵人不是宋朝,而是得罪過她的李清和一直以來就反對她統治的黨項貴族。對於宋朝的日漸強大,梁太后雖然也感到憂心,面對宋朝日漸灼灼逼人的蠶食態度,她的心臟一直在緊張地收縮。不過她心中一直在自我安慰──宋朝沒有能力來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滅夏戰爭。也不可能逾越禮制來向西夏發動大規模作戰!

    梁太后在得知李清已經攻陷夏州正在前進準備衝擊鐵治務、七里平一線的時候,便下令召集自己的心腹準備起兵徹底剷除李清的潑喜軍──黨項貴族的聯軍主力雖然已經傷亡殆盡,但李清將求和使者地人頭送給黨項貴族,這就使得黨項貴族只能夠對李清抵抗到底為終結。梁太后不信那些黨項貴族是潑喜軍的對手,但困獸猶鬥,李清要想解決他們也不是這麼容易的。只要能夠把李清的主力拖在東方,那對於梁太后就足夠了。

    白池城天險雖然易守難攻,但白池城並非是唯一的道路,只不過是距離近些罷了,梁太后完全可以選擇鹽州、鹽池甚至是秦駝會作為突破口,在短時間內佔據嘉寧軍司,取了李清的立足之地,就算潑喜軍再強大,無根之木又能夠活多長時間?!

    在這樣的戰略思想下,梁太后組建了一支人數超過二十五萬的軍隊。而負責保障其後勤補給的民夫隊伍更是高達四十萬,舉兵準備踏平嘉寧軍司。李清接到白池城外發現黨項小股軍隊的時候,中軍已經從靜州經西平府浩浩蕩蕩地在前往鹽州、鹽池的路上了。

    李清接到情報後的第七天,一份更加詳細有關西夏國內兵力調動的情報也擺在了王靜輝的書案上,這份非常重要地情報被二十七個紅色竹筒包裹著。用信鴿從大宋境內的環州情報站發送過來的。這樣長的情報是自情報站開始使用信鴿以來第一次,環州情報站的信鴿則被全部用光,發完這份情報後,為了不致讓新來地重要情報無法及時發出,環州情報站甚至還向延安府發出了求援。

    根據每個竹筒上的編號。應該是有三十個竹筒的,但不知道為什麼半路上丟了三個,不過這並不妨礙汴都地情報人員來重組還原翻譯這份情報。就算再不濟,再等上五六天左右,通過陸路快馬傳遞的情報照樣會發送到汴都開封這裡。事後三天大宋情報局的官員才陸續收回了剩下的三支竹筒。

    王靜輝收到情報的時候,已經是他將要赴宴的當天了,不過這份情報還是被他立刻傳送到樞密院,這件事還是要讓文彥博來折騰吧,自己反正是沒有這個精力了,估計皇帝要等明天才會召見他──這份情報足以讓樞密院內部引發一場爭論──是戰還是旁觀?!

    不過王靜輝相信這份情報已經被富弼所知了,情報局的一些特級規避條例中對一些對西夏的條例中。富弼這一級別的官員有權先知道──儘管不能知道全部,但他只需要知道梁太后已經發兵準備火並李清就足夠了,楊崇岳還在武寧三堡摩拳擦掌地積蓄火器和兵力,準備對對面的李泉部隊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王靜輝估計楊崇岳對李泉的軍事打擊多半會因為這份情報而推遲甚至是取消,不過其結果都是一樣的──李清的勢力面對黨項貴族的時候是摧枯拉朽的,但若是面對梁太后的二十多萬大軍,那結局可就不是很好說了。不管這場火並的結局如何,結果對大宋來說都是一件好消息──西夏的元氣經此一戰之後實力大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而自己對皇帝趙頊許諾將會在五到七年的時間解決西夏問題也會變得更加容易一些──王靜輝甚至在暗中估計,若是自己早些就佈局等待的話,那興許這一次就可以順利解決西夏問題了。

    可惜的是王靜輝對西夏局勢估計的實在是相差太遠,西北局勢的變化因為別的因素摻雜進來,使得嘉寧軍司那裡亂得就像一鍋粥一樣。李清自立行動、黨項貴族的貪婪將自己的計劃攪得一塌糊塗,本來自己只打算在西北宰上李清一刀,為大宋的商人和富弼謀取一些個人福利,徹底破壞李清苦心經營的經濟基礎,以後再慢慢收拾李清的,結果變成了現在的樣子,讓人實在很難琢磨局勢的真實走向。

    不過也許是上天眷顧大宋,不論局勢如何發展。如何讓人看不清,但總體上王靜輝地目標已經超額完成──大宋商人尤其是河北商人團體已經被他綁上了戰車,並且在短時間內便看到了戰爭給他們帶來的巨大收益;而大宋更是獲得了洪州、龍州、銀州、左廂神勇軍司這五個重要的城池,將宋夏邊境全線向北推進了四五百里,這是王靜輝在當初所沒有預料到的。

    現在若是討伐西夏關鍵並不是在財政上,而是大宋的準備還很不充足。王靜輝手中就握著河北商人五百萬貫的資金,而以前自己地弟子曾經計算過,討伐西夏基本上需要一千五百萬貫左右的資金,而種諤佔據了這幾個重要城池和西夏內部即將爆發的火拚,這都會降低大宋平復西夏的成本。

    王靜輝相信憑藉著自己的號召力,朝廷只需要掏五百萬貫便足矣了,當然朝廷必須要用一定的優惠政策來換取這一千萬貫的投入。討伐西夏關鍵便是在後勤準備上,這些東西並不是現在有錢便可以買得到的,西北戰線遠離大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這個時代交通工具普遍落後還停留在手推車和牛車的水平上,最要命的是沒有發達地交通網可以提供。

    西北的糧食產量遠遠要低於大宋全國平均水平,南方一畝稻田在風調雨順的年景中所產的糧食足可以頂得上西北七八畝地的產量。西北地人口也非常少,但要命的是因為自西夏立國之後對大宋不斷侵擾,大宋因此在西北布下了重兵。這些人可都是要吃飯的,而且西北土地貧瘠又多有災害發生,所以一直以來西北的糧食都是很緊缺。

    南方的糧食運送到汴都就已經非常費勁了,更何況還要在這種非常落後地交通方式下運送到西北?王靜輝一直以來便是為這糧食轉運西北而撓頭不已──一石糧食運送到西北的時候,僅運費就已經超過糧食產區本地價格了。儘管朝廷已經在兩年前通過了他的廂軍屯田計劃。重點就是在西北,而王靜輝也是出於平夏地需要才這麼做的。雖然效果還非常不錯,但也僅僅是初見成效。想要派上用場非要再等上三四年不可。

    王靜輝搖搖頭,將這些煩惱的事情都甩在一邊──現在歎氣灰心也好,那都是太晚了,機會只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並且還是準備充分的人,以西北現有的條件也就到此為止了。現在雖然西北局勢出現了令人鼓舞的變化,但無奈的是大宋卻不能夠在這樣的局勢下取得最大地戰果。

    「不過即便如此,大宋也不應該放任自流,一定要在這次難得的局面下得到一些實惠。也好為將來打下比較好的基礎。」王靜輝心中暗暗的想到,隨即便在書案的稿紙上寫下了若干條陳,這是一個指導思想,是他等著明天被皇帝召見的時候用的,至於具體內容,他還沒有想清楚,等到赴宴解決了今天的危局之後再做也來得及。

    雖然夜幕降臨,但此時在汴都的街頭反而比白天更加熱鬧萬分,這座城市早在幾十年前便因為實在過於繁華,而被皇帝取消了宵禁的命令,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頭一遭,就是在漢唐時期的國都中也是從來未有過的。現在不僅僅是汴都,在杭州等天下富庶之地,這些城池也是取消了宵禁制度,所謂「不夜城」便是從這個時代開始叫起來的。

    王靜輝此時便坐在馬車中,這個車廂是經過特使改裝過的,裡面甚至夾了一層鐵板用以防範箭支,鼎澄、佩澄兩兄弟還是坐在車頭上為他趕馬車,而趙公公則被暗中護送,在酒宴結束後,他將會跟蹤蕭忽古將其重傷,至於其他的人則必須死掉。

    九味居,王靜輝先到一步,為了能夠讓契丹人更好的伏擊自己,他改變了宴會的時間,開席的時間已經非常晚了,這樣做的話則宴會結束的時候,熱鬧了一天的汴都也會重歸寂靜,他們則會趁著這個當口順利的實施刺殺,殊不知王靜輝這邊已經嚴陣以待正張好口袋等他們跳下來──皇城司的人已經發來緊急信號,在三家旅店中暫時居住的契丹人都已經付了房前,明天準備離開──這和王靜輝第一次遇刺的時候,後來經過調查的時候發現行刺者也是在客棧中這麼安排的。

    當王靜輝接到這個消息後,就更加肯定蕭忽古是衝著自己來的了,而且對方早就有這個意思,並非是因為自己在綠春閣中和他們相衝突而造成的。王靜輝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看來耶律洪基對蕭佑丹還是非常信任的嘛,要搞刺殺居然送來一個遼國第一勇士,也未免太看得起我了!」

    (非常不好意思,對於綠珠故事發生的年代居然搞錯了,綠珠和石崇的故事是發生在西晉,這點我搞錯了。謝謝讀者的指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