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風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 富而有道
    雖然沒有把王靜輝請來赴宴,但他的理由確實是讓人無可辯駁,任誰都不可能放下分娩在即的妻子去到處亂跑,更何況王靜輝的老婆是當今皇室最受寵愛的蜀國長公主?要是除了什麼紕漏,那太皇太后和皇上是絕對饒不了相關的一干人的。

    韓琦、富弼、王安石和司馬光在接到王靜輝的致歉帖子後,心中也沒有生出什麼怨恨。韓琦是王靜輝的義父,雖然知道王靜輝是富甲天下,並且還有數不勝數的大內皇宮珍奇賞賜,但他還是備下了一份非常厚重的禮物差人送到駙馬府上,作為義父對兒媳的關心。

    這才是王靜輝剛剛結束地方官回到汴都後幾天的生活,就讓他有些頭大如斗了——在這個風尖浪口上遊走不同的勢力之間,一開始便讓他感到有些疲憊厭倦,但他知道這一切是必須經歷的過程,現下可以躲上一躲,以後可要自己來面對了。

    反正駙馬府足夠大,王靜輝便把幾個學生安排在駙馬府中居住,順便來當他的秘書——他使用毛筆字寫字的速度還是太慢了,要把《封神演義》給寫出來,恐怕真要等到猴年馬月,所以他口述,幾個學生輪流記述,爭取在報紙開版之前能夠把整部書給寫出來。在他眼中連載小數不僅能夠有利於報紙推廣到民間,更重要的是使白話文也不露聲色的普及下去,能夠和已經流行了上千年的文言文分庭抗禮。為此他做了充足地準備和一大堆地理由,這也是為了以後對大宋教育制度進行改革所做的鋪墊,當白話文和簡化字能夠正大光明地被人所普遍使用的時候。那大量的人才將會以更快的速度被培養出來。以滿足帝國各個方面地需要。

    王靜輝還差人給正處於康復期間的歐陽修送去了大量的珍貴藥材,並且還附上了一整套康復期間的食療和藥療的配方。並且還給歐陽發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夠來駙馬府做客。面對王靜輝的厚禮和關心,歐陽修的家人對此十分感激,歐陽修也親自給他寫了一封回信。差歐陽發順便送過來。

    王靜輝看過信件之後笑著對歐陽發說道:「伯和兄(前文錯誤,謝謝書友更正),歐陽公過於言中了,想歐陽公數十年來提拔後進無數,在下也是從歐陽公身上獲益匪淺,平日書信來往之中諄諄教誨,靜輝實不敢相忘。這次能夠幫得上忙給歐陽公治病,實乃是靜輝之榮幸!不過歐陽公年齡實在是有些大了,不是很適合繼續在朝中任職為大宋繼續分憂,靜輝恐歐陽公身體吃不消。所以還請伯和兄代為向歐陽公轉達在下的建議,請歐陽公慎重考慮!」

    歐陽修名望素重,可謂是大宋第一人,不過在歷史上他的最後結局對於一個文人領袖來說是非常黯淡的——受到彈劾而引咎辭職,儘管那是誣蔑。雖然由於王靜輝地加入讓歐陽修逃過一劫,但他知道大風暴馬上就要來臨,難保歐陽修不會再次面臨相似的問題,宋代大臣中死後謚號中能夠為「文」的也只有王安石一個。歐陽修正是因為太常寺的常軼從中作梗,對歐陽修明褒實貶給弄成了「文忠」的謚號。對此王靜輝可是憤憤不平的很,他希望歐陽修能夠有一個好的歸宿,讓這位文壇巨匠名至實歸。

    歐陽發聽後說道:「謝謝駙馬考慮周全,家父經此一病心中也是萌發了隱退之心,正在給聖上寫辭表。希望能夠回老家頤養天年。」

    王靜輝笑著說道:「歐陽公還是等完全康復再考慮回老家吧,他的身體狀況實在不適宜長途遠行。在下在汴都開辦了華英書院,歐陽公之名天下學子莫不是翹首以望,若可以地話也可以到書院中講學。」

    歐陽發笑著說道:「家父從前便有到書院中講學的想法,不過總是俗務纏身無暇顧及罷了。家父常說駙馬的華英書院是善舉,而且也有很多名家經常到那裡講學,自己沒有時間去甚是一件憾事,想來以後可以常去看看了。」

    「那可是太好了,在下正想加大華英書院的規模,除了能夠給貧寒學子提供讀書的機會外,還要招收天下有為學子到那裡讀書,歐陽公能夠到常去書院的話,必能夠提高書院地學術水平,在下先在這裡謝過了!」

    王靜輝又對繼續說道:「在下幾年前曾為了讓天下士子能夠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而創辦了《梅雪》月刊,幾年來運轉良好,士林中人對此也是非常贊同。現下我還想再出資創立報紙,這是報紙發行的一些框架,伯和兄看看意下如何?」

    歐陽發接過小冊子慢慢的翻看起來,歐陽修是《梅雪》編輯部中的重要成員,也算是創立者之一,歐陽發當然不會陌生,並且還在上面發表過自己的文章,自然是抱有好感,所以很快便能夠理解報紙的運作模式和意義了。雖然在報紙中盡量使用白話文等有些讓他很難以接受外,單單王靜輝在這本冊子中所提倡的「為民立言」的主張就足以打動他了,反過來看看使用白話文不正是能夠讓百姓更好的理解報紙的內容嗎?歐陽發不得不佩服王靜輝的奇思妙想了。

    「駙馬果然是好心思,若是報紙能夠成功發行,駙馬可是立下了大功德!」歐陽發說道,同時心中想到也只有王靜輝這樣超級富豪才能夠以自己的財力報紙的運轉,換做其他人即便有這個財力,但能不能去做還是另外一說。

    「伯和兄就不用『駙馬』來『駙馬』去的稱呼在下了,朋友都稱呼我『改之』,伯和兄也這樣叫我吧,免得生分了許多!」王靜輝笑著說道:「聖上和朝中眾位大臣都很贊同這件事。這件事將會交給在下的商務印書館來執行。本來也想聽聽歐陽公的想法,無奈歐陽公大病剛過正是需要休息所以便作罷了。不過當時在下在福寧殿中當著皇上和眾位大臣許諾一個月內便開始刊印發行。在財力上我這裡是沒有什麼問題地,但報紙是需要編輯和記者地,所以在下有個不情之請,萬望伯和兄能夠答應!」

    「改之。不用客氣了,我知道你希望我能夠到你這裡來當大宋明鏡報的編輯是嗎?這個沒有問題,想我父親還是《梅雪》地評審呢,我非常看好這份報紙!」歐陽發笑著對王靜輝說道。

    看到歐陽發這麼痛快的便答應下來,王靜輝心中也是十分高興:「有伯和兄相助,那就太好不過了!在下已經徵得了蘇家三父子的意見,蘇明允先生已經答應出任編輯部總編的職位,可惜蘇子瞻兄弟是官身,可能無暇顧及,所以便推薦朋友來幫忙。在下想讓伯和兄來做副主編地位置和明允先生聯手。並且也推薦幾名有為才子來編輯部做編輯,相信報紙將會很快的刊印發行!」

    蘇家三父子和歐陽修有著密切的關係,準確的說來蘇洵父子都要稱歐陽修為「老師」,正是得到了歐陽修的大力推薦,蘇家父子才可以很快的揚名天下,所以讓歐陽家的長公子歐陽發來進編輯部,也是王靜輝充分考慮到考慮到蘇家和歐陽家之間深厚的關係才決定的。

    「這樣一來蘇洵代表保守派、蘇軾兄弟所引見的人是改革派,而歐陽發則是溫和派。這小小地報紙編輯部便成了一個小朝廷,讓他們去吵吧,『真理不是越辯越明嗎?』自己在從中加以引導,這樣報紙既扮紅臉也扮黑臉,朝廷若是插手來讓它統一聲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嘿嘿……」王靜輝在心中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商務印書館的曾掌櫃和李管事在王靜輝的授意下開始全力調整投資和商務印書館準備印製報紙的準備工作,在華英書院中騰出了三個緊挨著的院子。作為編輯部成員辦公地點。幾天後蘇洵和歐陽發便進駐已經打掃一新的編輯部,隨同而來還有二十名蘇軾和歐陽發招來地年輕士子。

    王靜輝也抽出時間和這些年輕的編輯們見面,最有意思的便是他看到了黃庭堅、秦觀兩個與蘇軾有著密切聯繫的人,這個時候黃庭堅都已經二十三歲,本應該考上進士的他由於王靜輝介入歷史今年的大比推後要等到明年才能參加科舉。而秦觀今年二十歲,本來也想和黃庭堅一樣準備考試地,在考試泡湯後聽到蘇軾招人進報館編輯部的消息後,生性喜歡熱鬧的他也來湊上一份子。

    蘇門四學士的大名,王靜輝是知道的,不過正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和蘇軾交好的士子多半都是性情狂放之輩,像黃庭堅和秦觀本來都是名利中人,他們遲早都會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至於來到報社編輯部當編輯,不過是想調劑一下生活屬於玩票的性質罷了。

    反觀歐陽發所帶來的幾個人單從賣相上就要比蘇軾推薦的人要更和王靜輝的心意,尤其是他當初和歐陽發曾經商量過,希望推薦到報社當編輯的人最好是無意於仕途發展的士子。歐陽發也果然了得的很,居然能夠招來七八個這樣閒雲野鶴的人物,王靜輝還單獨和這幾個人聊過,真才實學是有的,心中覺得這些人才是報社未來編輯的中堅力量,而且更為可貴的是他們的政治立場都比較寬容,簡直就是天生為王靜輝的報紙計劃而量身訂做的。

    以王靜輝旗下商務印書館強大的實力和財力,報紙刊印發行的硬件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而用來印製報紙的紙源中的七成將會來自已經開始投產的造紙作坊,隨著造紙作坊的不斷擴建,最終可以完全滿足除開報紙以外商務印書館用紙的份額,這將會大大平抑汴都開封已經持續三年不斷上漲的紙價。

    除了編輯部和商務印書館這樣的硬件準備外,王靜輝還讓蘇軾等人在他們之間的文人聚會圈子全面給報紙做宣傳,並且還在新一期地《梅雪》中打廣告。由於沒有做好充分地準備,報紙的成本估計可能會達到每份二十文錢。為了降低報紙地售價。王靜輝不得不想辦法來贊助了。

    王靜輝和李管事詳細的商議了一下,便向和他們有著密切生意往來的商人散發消息。如果可以贊助的,可以給相應地商家在報紙上做廣告,來宣傳商家。這個消息發佈出去之後,就衝著駙馬爺和財神爺劃等號的招牌。凡是身價能夠排得上號的商家都紛紛拜訪李管事,幾乎把徐氏的門檻給踏破了。大宋明鏡報還沒有發行的時候半年內的廣告費便籌集到了兩萬多貫,大宋皇家海運、楚州商會,還有皇家海運的七家股東都紛紛慷慨解囊,要不是王靜輝只同意在每期報紙上做十份廣告,那他能夠籌集到的金錢會更多。一萬貫的廣告費使得他和李管事都面面相覷,總管財務的劉賬房則是喜笑顏開——報紙初創時期只打算每期發行一萬份報紙,每五天停刊一天,一個月不過才發行二十期,按照每份售價十文錢。居然還有盈餘?!廣告費地豐收使得原本就打算大出血虧本兒運行的大宋明鏡報居然能夠盈利,這讓王靜輝都感到極為意外,想想也是憑藉著自己在商界中的影響力的結果。

    「幸好自己的面子大,並且還控制了廣告的數量,若是像後世有些報紙的做法,玩命登廣告,那報紙也不失為一個賺錢的好工具!」王靜輝心中苦笑地想到。

    不過王靜輝的下一個舉措差點兒讓劉賬房得了心臟病:在汴都郊區置地來修建總共可以容納一千五百名學生學習的三所大型私塾學校,這三所學校中的兩所是屬於蒙學教育。另外一所其實就是華英書院的二期工程,也是專門來資助貧寒士子學習的書院。消息放出去後,楚州商會立刻做出反應——聯合商會成員在楚州也建立了育才書院,將會無償供五百名兒童進行蒙學教育。兩者地舉措都很大,這得到了士林力量的聲援,而皇帝趙頊也給了實惠——所建學校的土地都是皇帝賞賜。並且還立下了牌坊,授予楚州商會二十三名出資的成員以「富而有道」勳章,見知州以下官員免跪,其子孫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皇帝的實際行動極大的刺激了商人和士林,時任御史中丞司馬光上書皇帝趙頊: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楚州的「富而有道」勳章制度,以獎勵商人富戶出資建立學校……帝曰:大善,許之。三天後龍圖閣直學士、駙馬王靜輝上書《規範鼓勵辦學勳章札子》:……凡建立供一百名以上學子學習的書院,或供給三十名學子三年學習費用者才可以獲得「富而有道」勳章,並且可以享受其待遇……朝廷地方官吏每年都會對地方建立的義學或者供給學子學習的款項進行每季度審核一次,若有從中作假者,追回勳章,罰款三百貫……朝堂之上眾位大臣皆許,帝亦許之,贊駙馬老成謀國,立刻頒布天下以實行!

    「爹爹,王改之這哪裡是因為老婆分娩在即而推掉你的宴請,分明是在躲避!」王雱收起扇子在一旁說道。

    王安石晚飯後在家中的書房裡和王雱討論了一會兒經義後,提及最近朝堂上的消息,王雱對王靜輝這段日子「上竄下跳」的行為說了一通,王安石點了點頭但沒有說話。

    王雱繼續說道:「王改之那天也同樣得到了韓琦、富弼和司馬光的請帖,但他同樣也是以這個理由拒絕赴宴的,他的立場有些曖昧不明,分明是在觀望!」

    王安石說道:「他那份大宋明鏡報還沒有出來,便已經在士林中鬧得風風火火了,若是他能夠讓報紙為新法說話,那對我們推行變法自然是好處多多,可以省卻不少麻煩,相信韓琦、富弼也是看到了,司馬君實想必也是知道的,但他宴請王改之不過是因為福寧殿上有些愧疚罷了!」

    雖然天氣已經進入深秋,天氣都有些寒冷了,但王雱的手中還是拿著一把折扇,不時的打開合上,心思也隨著扇子的舞動而不停的權衡利弊。由於父親勝任參知政事,同時也是因為藩邸舊人的緣故,皇帝對他的寵信可以說是遠遠超過了韓琦、富弼這樣兩朝擁立之臣,王雱也由一介白丁成為「王衙內」了,前幾天韓絳還上書皇帝趙頊,狠狠的把王雱的聰穎誇了一通,雖然大宋傳統對高級官吏之子有著種種限制,但他是賜給王雱以同進士出身,天章閣侍講的職位,表示自己對王安石的恩寵有增無減,現在王雱也邁進了高官「速成通道」——館閣任職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