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風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韶
    「王參軍,現在西北形勢如何?」王靜輝轉變話題,因為王韶是他要極力爭取的人物,況且這小子應該有那《平戎三策》了,雖然自己也知道《平戎三策》的大致內容,但這東西可不是詩文拿來就可以用,最好還是找到「原版作家」更好些。

    說起西北,王韶的話題就多了起來,他在那裡生活了近二十年,對那裡的軍事情況瞭如指掌,王靜輝也想從王韶的口中多瞭解一下宋夏邊境區域的現狀,見狀便請王韶換個地方來交談,把王韶領到後院的一間書房中,王韶走進屋內一看便楞在了那裡——書房的兩面牆壁上掛著兩幅特大號的地圖,一個便是宋夏交界地圖,另外一份便是宋遼邊境圖了。

    王韶有些吃驚的看著王靜輝,他看到這兩幅地圖便知道了王靜輝的想法——擊潰西夏,收復燕雲!他走到那副宋夏邊境圖前,驚訝的發現王靜輝的地圖遠比他見過的要精確的多,好多道路、河流、村莊都一一再現,他在西北待了快二十年,自然知道一些軍事地圖上所沒有的東西,這幅標示詳盡的地圖,在王韶的眼中簡直是無價之寶。

    王靜輝笑咪咪的看著王韶在觀看宋夏邊境圖,這兩幅地圖可是費了他不少心思,因為這樣的地圖等同於國家機密,他還是從他老丈人趙曙那裡下手,富弼親手把地圖交到他手上的。當初王靜輝建議用走私商人或是僧道等身份拉掩護進入西夏到處去搜尋情報,然後開列了長長的一紙重點收集情報的清單,對每一個村莊、河流、橋樑、水井都要明確地記錄。這是列在前幾位地重要情報。所以王韶才發現自己在軍中所用的地圖居然還沒有駙馬地精確的原因。

    王靜輝走到書架前仔細尋找了一番,從一個格子中拿出幾張寫滿字的稿紙。遞給正在聚精會神看地圖的王韶,王韶似乎有些不解,但看過那幾張稿紙後,心中只剩下驚訝和歎服了——這正是自己總結多年地對西夏的戰略計劃《平戎三策》。

    本來王靜輝按照歷史上王韶寫出的《平戎三策》的精神重寫了《對西夏長期戰略札子》。但他一直壓在手裡沒有上交,而是不斷的根據形勢進行修改,其實他不上交這份札子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王韶必須要靠《平戎三策》才可以出頭,如果自己把他的成果給竊取了,那毫無疑問,還只是個參軍的王韶想成為統兵大將的快車道就算被自己徹底切斷了,王韶這一生甚至會籍籍無名,這是王靜輝所不能夠忍受地,不到最後時刻,他是不會把底牌亮出來的。

    這幾張紙上所寫的東西就是王韶這麼多年來的成果。不過在開戰的時機上王靜輝和他有所不同,這簡直是讓王韶太驚訝了,但看看紙上的筆記也不是最近才寫的,估計有段時間了。王韶問道:「大人曾經在西北待過?」

    王靜輝笑著說道:「我曾經有事路過那裡對那裡還算有些瞭解,後來才想出這麼個方案出來。王兄久居邊關,想必對那裡熟悉的很,還請指教!」現在他撒起謊來真是眼皮都不帶眨地,就好像他拿著「明月幾時有」和蘇東坡討論得失一樣。

    王韶聽後站在地圖前。按照王靜輝所寫的札子在地圖山比畫著,他現在離完善《平戎三策》還有段時間,但大腦中已經形成了先取熙河斷西夏後路的戰略想法了,而王靜輝這道札子則是完完全全的乾貨,王韶這種常年駐紮在西北前線的將領理解起來自然是非常明白,札子上所寫的也是深深地符合他內心中的相法。過了一會兒後。王韶轉身向王靜輝說道:「大人之才,韶佩服之至!但心中還有些不解,還請大人以解心中疑惑。」

    王靜輝心想:你能不佩服嗎?這本來就是你多年來的研究成果!當下便收斂了心神,全心應付王韶的提問,對於這個時代的軍隊,王靜輝瞭解的是非常少的,只知道宋朝軍隊無能老是打敗仗,但他在寫《平戎三策》的時候也專門向樞密院的人來請教,尤其是擔任第一屆帝國總參謀部作戰總長的郭逵,他知道自己能夠保持這個相當於樞密副使的職位,完全是王靜輝一人之力,所以幾乎只要駙馬有求,他必能做得非常周到,乾脆送了一個熟知軍旅細節的偏將到楚州來負責解答王靜輝的各種問題。

    通過瞭解後,王靜輝才知道這個時代宋朝的軍隊也不算弱了,在武器先進程度上那就不用多說了,現在的大宋和其他國家相比,簡直就是美國的軍事科技宋朝版,而且單兵作戰能力也不弱,士兵的訓練是極為嚴格的,而且還有不同的級別加以區分。在軍事上宋朝的統治階層也實行了「強幹弱枝」政策,核心軍隊的教頭和總教頭們每隔五天就要輪換不同的營區來訓練軍務,使受訓士兵對不同的武功和戰法有新的認識,而且從軍隊所使用的弓弩來看,宋朝士兵的臂力要遠遠大於前朝士兵。

    面對這樣的情況,王靜輝也曾經納悶過,怎麼這支裝備優良的軍隊在作戰時會敗的那麼慘?!最後才得出:宋朝的將領和士兵缺乏必要的溝通、沒有騎兵、戰略意圖不明確這幾點。現在王韶和王靜輝談論軍事,那也算得上是棋逢對手了,此時的王靜輝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具有戰略眼光的人之一,雖然帶兵作戰那些東西在王靜輝嘴裡面說出來讓王韶非常不屑,但戰略構想卻讓他刮目相看。

    王韶從內心中就對《平戎三策》感到佩服,戰略思想和自己的完全一致,而且通篇對河湟一帶的發展的歷史變化敘述地非常清楚,而且此次作戰也並非是大規模地實際軍事衝突。重要的便是需要一個有能力地說客。其他的不過是擺設罷了。而且他曾經到過河湟地區,那裡土地肥沃。水草豐美,正是個養馬的好地方,在札子中王靜輝保守估計這一帶每年能夠給大宋貢獻出至少兩萬匹戰馬,這是個極為誘人的誘餌。就是退一步來說。如果大宋不爭取這一地區,那西夏人也會看上,如果讓他們佔了,那大宋地邊境形勢可就不樂觀了。

    不過王韶終究是個有想法的人,他也向王靜輝提出了很多問題,搞得他手忙腳亂的,只能虛心的將王韶提出問題都分別記錄在案,表示自己會去考慮來解決,這一舉動讓王韶對他的好感大為上升,很少有人能夠想王靜輝這樣在人面前承認自己不足的。

    不過更讓他心動的便是王靜輝邀請他能夠在楚州多逗留幾天。和自己一起完善這個札子,他的理由也很充分:「王參軍久在邊疆駐守,對邊疆形勢要比我們這些常年待在內地的人要清楚的,況且參軍深明軍事,也比我等這坐而論道寫出來地東西要強得多,故請參軍能夠留此指導!」

    這個提議對王韶來說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他在內心中當然希望能夠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畢竟自己在邊關近二十年的時間裡都在幹的是這項工作。他也知道憑借王靜輝駙馬的身份。這份札子絕對能夠直達聖聽,並且聽說這個駙馬爺很受皇帝的眷顧,那對自己事業的發展也是有著莫大的好處。

    在王靜輝地勸說下,王韶答應了下來,王靜輝心中也長舒了一口氣:好歹算是把《平戎三策》的部分榮譽交還給了王韶,不然阻斷了王韶的升職之路。歷史上少了個將軍,他會內疚的。不過最讓他感到高興的便是:日後王韶若是能夠立下大功,那自己作為他的發掘者也會有很大地好處,總比王安石來發掘王韶成為他手中的一張王牌要好得多。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所以王韶在拜訪王靜輝過後,也沒有留宿便匆匆趕回家,等到初三再回來和他討論《平戎三策》有什麼缺失。王韶走後,王靜輝便和李管事及他的徒弟們一起熱鬧的度過了一個春節,中間到沒有什麼傷感,只是蜀國公主不在身旁,他的心中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除夕之夜,當眾人都散去後,王靜輝又獨自來到他的書房,泡了壺熱茶。回想他來到大宋的這幾年,歷史確實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想想自己一介平民,居然能夠成為大宋駙馬,這可真夠讓人匪夷所思的。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也慢慢的變了味道,從溫飽到濟世再到救國,慢慢的連他自己也說不清當初是否心中早就埋下了復興大宋的種子,才在船上半道下船留在汴都開封,而不是選擇一個普通人的生活,終老林田。

    王靜輝推開窗戶,聽著遠處傳來那「辟辟啪啪」的鞭炮聲。昨天碰到王韶,並且成功的把王韶拉向自己的一邊,以後就是他碰到王安石,也不見得在立場上這麼他了,在軍事上有郭逵和王韶,基本上在以後的十年中不會在軍隊上碰釘子。在政治上肯定是要站在保守派司馬光這一邊的,但保守派太過保守的原因便是新舊兩黨之間的爭執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凡是新黨的,舊黨全部反對;凡是新黨推廣的政策,舊黨的地方官員推諉責任,不去認真執行。到了這個份上,就是王安石的辦法真的能夠讓大宋強盛起來,也是白費力氣,政治環境的惡化才是導致大宋走向末落的最主要原因。

    這個國家現在這麼亂,自己也不是神仙,王靜輝也只能一件一件的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期待著狀況的好轉。

    治平五年正月十五,王靜輝和王韶在經過了十幾天的激烈討論後,終於重新修訂了《平戎三策》,不過此時已經變成《平戎五策》,這裡面另外加上去的兩條便是王靜輝常用的經濟加文化戰略。他認為這些新歸化大宋版圖的部落,其忠心不穩,隨時可能會在西夏的威逼利誘下倒戈,到時候大宋頻繁征戰。得不償失。要控制他們的忠心。必須牢固地把握住他們地經濟命脈,並且想那裡派遣更多的讀書人。來負責教化這些部落,讓他們接受中原文明地沐浴,這樣才能夠保證其長治久安。

    王靜輝在另外一份奏章的附件中寫到:大宋從明年開始便大規模的推廣雙季稻的種植,這會使大宋糧食庫存增加。臣預計三五年之後,糧價會向下劇烈降價,但糧價降低是好事,如果過低則同樣會對國家造成麻煩,會打擊地主和百姓務農地積極性,所以臣請聖上除了要加強各地常平倉用來賑災糧食的儲備和監管外,還要將剩餘的陳糧全部賣給朝廷許可的酒商,或是秘密擴大高度白酒的生產規模,用以對這些白酒來擴大馬匹交易,為最終解決西夏問題做準備。

    處理西北問題上唯一的分歧便是開戰的時間。王韶覺得此次第一步作戰不會有多大的困難,主張朝廷可以隨時作戰;而王靜輝則是立足於大宋目前的現狀,他太清楚大宋目前的財政狀況了,他那個便宜義父韓琦和老丈人趙曙現在幾乎是每隔幾天都要問問是否有新開闢財源地方法,就在這樣的惡劣情況下,國家拿什麼來戰爭?大軍一動,日常軍費開支就會增加千萬貫以上,到時候朝廷的要求肯定是每戰必須保證全勝。否則前線的將領就會第一個倒霉,政治風險巨大,就算王靜輝知道王韶在推行這一過程中穩穩當當沒有敗績,也不願意冒這樣的風險。

    王靜輝也害怕自己給大宋統治階層「畫餅」太好看了,畢竟兩萬匹馬對於大宋來說是筆極為寶貴的財富,即便你有錢也沒有地方買。西夏現在是大宋的敵對國家,想買馬匹是不可能的,但遼國那裡往往把價格抬地很高,雖然有白酒攻勢的輔助,但契丹人的數量限制是令大宋最為惱火的,以至於你有錢也買不到。收復熙河地區,這兩萬匹戰馬很有可能會使大宋高層鋌而走險,這也是說不定的事情。所以王靜輝為了避免這一糟糕狀況的發生,還是專門寫了一片策論附在後面,並且還給樞密院地郭逵和富弼還有韓琦、歐陽修、司馬光等人寫信。其實王靜輝這種擔心顯然是多餘的,大宋無論是軍方還文官高層都希望能夠保持住現有與西夏的優勢,畢竟打仗是要花錢的,他富弼也是做過參知政事這一職位的,當然知道這中間的困難。

    在得到這些元老的原則上肯定後,王靜輝便把這道《大宋對西夏長期戰略札子》打上他和王韶的名字送到了汴都開封,然後便等待統治高層最後的回復。事實上這個札子的最大作用便是讓王韶搭上了一列快速陞遷的快車,半個月後從汴都開封回復的快馬到了楚州,英宗趙曙親自下了一道手詔:召楚州軍州事王靜輝和建昌軍司參軍王韶進宮面聖。

    王靜輝接到英宗趙曙的手詔後,就知道這道奏章肯定是獲得了大宋統治高層的通過,這次面聖也不過是聽一聽最終詳細的設想和看看王韶吧。在給那名傳手詔的太監李康一百貫交鈔後,說道:「李公公,這次從汴都來可曾知道公主什麼時候回來?」

    李康是王靜輝的熟人了,每次來王靜輝這裡傳詔都是他,而且駙馬爺向來賞賜寬厚,百官交鈔更是平常事,讓其他的太監知道了,幾乎嫉妒的都眼紅,其實王靜輝倒是沒有骨頭去巴結宦官,但他知道歷史上英雄很多都在他們身上栽了跟頭,自己不是英雄,還是客氣點好,有了這些內宦的好感,多少對皇宮的風向知道些,不至於犯不必要的錯誤。

    李康立刻笑著說道:「駙馬爺,皇上讓我下手詔的時候就說過了,先讓蜀國公主在宮內陪伴曹太后和高皇后一段時間,等你面聖過後,便和你一起啟程回楚州。駙馬放心,公主的身子骨好著吶,沒有犯上什麼風寒之症,公主這一回去,皇宮裡都熱鬧了許多,我們這些下人也有不少打賞。」

    王靜輝聽後對李康說道:「李公公真是有心了,公主身體弱,本官也是怕她在旅途中受到風寒,在汴都就有勞公公代為照顧了,這裡有套水晶坊最新出的五色酒海,還請公公笑納!」

    水晶坊便是王靜輝和徐氏開設的玻璃作坊的名稱,那是引領大宋高檔奢侈品風潮的高級作坊,後面因為要給皇宮中的鏡子作坊供應玻璃,所以還有韓琦和英宗趙曙,自然沒有無賴或者是官員上前打秋風。其出產的各種玻璃製品是所有權貴富商的最愛,五色酒海可是從來沒有在市場上出現過的,李康這傢伙自然識貨,聽後笑得更開心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