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風 正文 第六十八章 平息
    這封信很快便到了宰輔韓琦和樞密使富弼手中,他們看過後就立刻傳到了英宗趙曙的手中。福寧殿中,趙曙坐在御案後看完信笑著對韓琦和富弼說道:「呵呵,這個才子似乎也學會拍馬屁了!不過信上說的倒是非常有理,畢竟人家現在也是名醫了,這次瘟疫要是沒有他幫忙還真不好辦,我看就按照他所說的去辦,先不要解除隔離措施,再等上段時間,觀察觀察瘟疫是否是真的被平息了再看,反正現在都走到這一步了,晚解除幾天不會有什麼大礙!」

    御案下的兩位大臣躬身說道贊同,在一旁的穎王趙頊也稱讚王靜輝身為醫者可算得上是盡職盡責,這次瘟疫可算是當居頭功。而御案上的英宗趙曙卻又皺起了眉頭說道:「王靜輝在這次抗災防疫當中功勞不小,我聽說他除了捐出了三十萬貫給韓相疏通城內溝渠河道外,還有糧食、藥材等抗災防疫等物不可計數,我們應該怎麼賞賜他才好呢?」

    聽穎王趙頊說完後,殿中的幾人便陷入了一片沉思當中:是啊,王靜輝在這次抗災防疫當中表現的太搶眼了,幾乎所有的防疫措施都是出自他手,而能夠支撐到現在所提前儲備的物資也是在他的建議下提前儲備的。雖然王靜輝在背後主持著這次抗災防疫,但除了有限幾個人外,幾乎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唯一露臉的機會便是在瘟疫患者康復出院那次朝廷的財貨賞賜,但於王靜輝在此次大災中所做出地貢獻相比,那實在是微不足道。畢竟人家出手捐出三十萬貫吶。那點兒財物賞賜才哪到哪?!

    雖然整個抗災防疫過程中朝廷花了不少錢,但總體上汴都城損失不大。這全要歸功於王靜輝捐出三十萬貫來疏通城內地排水設施,況且這三十萬貫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來儲備抗災物資和構建城市防疫體系,可以說整個抗災防疫中,朝廷所出的錢還不到十萬貫錢。對於英宗趙曙和韓琦等人來說這次簡直是太幸運了,一次年初地許、蔡兩州災荒便花去了十萬貫,這對於現在汴都開封所花的錢來說,可真是便宜到了極點。除了汴都城在水裡面泡了幾天外,在水災中的損失遠遠低於他們的心理底線,同時也化解了他們將要面臨地政治危機。

    穎王趙頊上前說道:「父皇,我想王靜輝是不會在意有什麼賞賜的,他也並不在乎朝廷能夠給他什麼賞賜!此人淡薄名利,生財有道,不會在乎朝廷能夠給他什麼官職或是多少財物!」

    宰輔韓琦笑著說道:「穎王殿下說的對。臣也認為王靜輝不會接受朝廷的封賞,聖上還是不要費這個心思了。不過這個才子不是想要考明年的制舉科嗎?我和參知政事歐陽大人就當他的保人算了!不知富公意下如何?」宰輔韓琦雖然在處理朝政的時候是有些霸道,但眼下與自己齊名的樞密使富弼境況不是很好,所以他也不願意富弼在這件事上犯糊塗,就藉著這個機會點醒他。

    樞密使富弼也在一旁說道:「韓相說得有道理,臣也願意給王靜輝作保,讓他可以去參加制舉科考試!」

    聽了富弼的話後,韓琦的心中也不禁放了下來:「看來這個老傢伙還沒有糊塗到底。否則在這件事上如果在觸怒了聖上,那聖上可就真地允許你回家養老了!」

    由於瘟疫還沒有完全過去,所以福寧殿中人也不急著把這個消息告訴王靜輝,打算過段時間後,讓穎王趙頊在去他那裡的時候告訴他。

    汴都開封瘟疫局勢得以控制後,王靜輝平民醫館這裡隨後幾天也沒有接到新的患者。每天都有數個病人家屬得到平民醫館的通知在門口等候重新獲得健康的家人從醫館的瘟疫隔離治療區中走出來。平民醫館的門口聚集了太多人的希望,每天都在這裡上演悲歡離合,王靜輝和他手下地郎中對那些沒有能夠重新走出醫館的病人,內心中也是不好過的,但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心力,不過可喜的便是治癒康復率在節節上升,現在隨著所有人的業務水平大大提高,只要送到這裡地不是重症患者,基本上都能夠救活了。雖然隔離措施還沒有撤消,街上也沒有什麼行人,但汴都的居民心理上的陰影也開始慢慢消除。

    不光是西城區的平民醫館治癒霍亂患者的水平在提高,其他城區的老牌醫館和藥房的水平也都有長足的進步,這都拜英宗趙曙在瘟疫肆虐期間大張旗鼓的表彰平民醫館所賜,穎王趙頊代英宗皇帝駕臨平民醫館這一舉動,讓汴都城內所有的同行都紅了眼。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把王靜輝所寫的《瘟疫》一書翻出來,拋下醫學上的分歧不說,平民醫館在這次對抗瘟疫蔓延方面所採用的方法的有效性是同行所有目共睹的,所有有能力的醫館和藥房都照貓畫虎的按照平民醫館的方法來做,這還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其他三個城區本來其環境就要比西城區強的多,再加上那裡的醫館和藥房原本分佈也很密集,醫療條件比西城區要好的太多,禁軍嚴格執行朝廷下達的隔離措施也使得瘟疫傳播速度大大降低,而受到那些官員的層層影響,百姓對瘟疫也採取了更加有效的預防措施,這一切都使其他三個城區的瘟疫狀況有著明顯的改善。

    不過他們終究是後學的,而且專業水平哪能夠和平民醫館王靜輝為瘟疫專門培訓了好長一段時間的郎中相比,但治癒康復的病人從他們那裡不斷的走出來,這給他們周圍的居民以很大的安全感,但若說最佳治療地點,還是當屬王靜輝地平民醫館最牛。在這次瘟疫災害當中。王靜輝地個人聲望由於英宗在紫宸殿中的表彰而上升到了一個新地頂點。他也成為汴都開封城中有數的名醫了。並且王靜輝的醫德醫風更是贏得了所有接觸過他的人一致地讚揚,甚至西城區有些原來治癒康復後的患者在家供奉了王靜輝的長生牌位。以感激他的救命之恩,這種地位可不是每個郎中終其一生能夠得到的。

    大宋英宗二年十一月初一,在這一天,皇宮的紫宸殿百官議事。由於近半個月來沒有新的感染瘟疫的患者出現。再加上此時的天氣已經入冬,這使得王靜輝終於可以做出瘟疫已經結束的結論,這個消息在百官議事前,王靜輝就通過韓琦留下地聯繫渠道直接送進了皇宮。

    此時英宗趙曙和宰輔韓琦等人也是迫切的希望能夠早日恢復汴都開封的正常的生活秩序,畢竟瘟疫中實行隔離政策給原本是繁華甲天下的汴都帶來了很大的打擊,人們往日生活中有很多娛樂項目都不能進行,弄得反對的聲音又開始有所抬頭了。

    汴都開封的酒館、茶樓、客店和妓院在這次災害中所受地打擊最大,官員們由於懼怕像那個倒霉的顯謨閣侍制一樣觸了英宗趙曙的霉頭,所以都還比較自律沒有像平時那樣出去亂跑,去尋歡作樂。不過這時間一長便是要了他們的命;二則也因為這些場所有很大一部分是朝廷「國營」機構,每拖上一天,主管這些產業官員都要急得跳腳,宰輔韓琦家的大門坎兒都快要被這些官員給踩斷了,更何況這也是朝廷的一項不少地收入,本來就囊中無錢的他,哪裡不會著急?不過韓琦之所以現在還站在隔離派這邊,主要是因為他出於對瘟疫的恐懼。生怕隔離令一撤,瘟疫再起,這足以使他在政治上栽個大跟頭,所以儘管韓琦也是急得直冒火,但他還是不會這麼拿自己的政治生命來冒險的。

    紫宸殿上,面對正在躍躍欲試的百官。英宗趙曙及時的在他們上書要求撤銷隔離措施前,宣佈解除汴都開封的隔離措施,這一招使得所有準備上書的官員猶如一拳打在空氣當中,渾不受力,心中鬱悶的很。殿中也只有穎王趙頊、宰輔韓琦、樞密使富弼和參知政事歐陽修幾個知道內情的人,臉上沒有多少吃驚的面色,他們只是在英宗宣佈解除隔離政策後,便在一旁說幾句不痛不癢稱讚聖上英明的話語,用來附和英宗的決定。

    殿中那些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油條們哪能看不出來韓琦等核心官員的想法,隨後也都及時的稱讚英宗,但私下裡已經準備將早已寫好的奏章全部都扔進垃圾桶裡面去了。就這樣,在群臣一致的稱讚聲中,英宗趙曙終於結束了自北宋立朝一百多年來頭一次大規模隔離行動,這也使他個人的皇帝威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王靜輝也在指揮他的手下,有條不紊的做著最後的收尾工作,在平民醫館的隔離治療區內,也只剩下了不到二十個處於觀察階段的患者了,他們的病情大多都已穩定,如果不出什麼以外的話,他們將是平民醫館最後一批康復出院的病人。

    雖然有一段時間沒有發現新的感染瘟疫的患者了,朝廷也解除了隔離措施,但部署在汴都城內各個防疫監控點根據王靜輝的建議卻沒有撤下來,他們還要繼續觀察一段時間,以確認瘟疫真的已經被平息了。不過在這些瘟疫監控點中,這幾天也被搞得雞飛狗跳,一些居民因為飲食而嘔吐拉肚子,被誤以為是患上了瘟疫,弄到監控點一檢查不是。這不僅讓監控點的坐鎮郎中和各級官員都白白緊張了一場,而那些送來的病人要是碰到沒有經驗的菜鳥郎中更是倒霉,只要被送到監控點的患者先被灌了一肚子鹽水然後在檢查……

    早上起床後,王靜輝伸了個懶腰,昨天晚上是他這兩個月來睡的最踏實的一個晚上。雖不知道由於什麼原因,他來到宋朝後每天只用睡上兩個時辰便可以滿足睡眠的需要,但這兩個月來,他的精神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這兩個時辰地充足睡眠對於他來說也變成了一個最大地奢望。

    由於最後一批患者在三天前也都治癒康復出院了。他忙著掃尾工作。使平民醫館再次恢復到正常狀態。不過就是這最後的工作也是繁雜無比,劉賬房昨天來到他這裡。心痛地說起這兩個月的抗災防疫所花費的財物,在他眼中簡直是慘不忍睹。在好好安慰了劉賬房後,王靜輝也終於能夠睡個安穩覺了。這次抗災防疫加上捐給朝廷的三十萬貫外,還有各種早就儲備抗災地物資。和臨時購買的一些物資,總共花去了王靜輝四十萬貫,這個數字著實的讓劉賬房心痛了很長一段時間。

    收拾完畢,王靜輝便來到前堂醫館坐鎮來等待病人上門診治,由於這一段時間實在是把手下這二十個郎中給累個半死,王靜輝想現在瘟疫過去後也應該讓他們休息幾天,便大手一揮讓他們多休息去了,這裡也用不上這麼多的人,所以就輪流上崗先撐過這幾天讓大家好好修正一番再說,為了彌補人手不足。他這個後台掌櫃也只好到前台來坐鎮了。

    由於今天的病人比較少,也就有幾個由於不注意天氣變化的百姓著涼受了風寒而已,被他綁來的三個倒霉的郎中倒沒有再受什麼罪,三下五除二的便解決了問題,然後四個人聚在一張空桌上互相討論自己在行醫過程中曾遇到的疑難雜症。

    這樣地討論方式是王靜輝最喜歡的,他為了提高自己和身邊郎中的業務水平,只要是自己有空閒時間的時候,總是要組織手下的郎中開「方桌會議」。交流經驗互相學習。由於王靜輝本人的醫術確實高明,並且對一些疑難雜症的治療方法更是手段多樣,一些治療方法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並且只要你想學,王靜輝肯定會悉心教導,而不像其他大醫館地坐鎮的名醫那樣架子大不說。為了保住自己的超然地位,自己的醫術是絕對不會輕易外洩的,跟那些名醫在一起,沒有幾十年你休想學到什麼真功夫。

    王靜輝傳授醫道的時候毫無保留,這可是平民醫館其他郎中深有體會地,他們的「大師兄」胡全漢都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外科手術了,這可是王靜輝成名的本事,連這他都教,還有什麼不能教的?雖然王靜輝從來沒有在他們面前擺出一副傳道解惑的架子,但他們見了面都會向王靜輝恭敬的自稱為弟子。儘管王靜輝不讓他們這麼稱呼,但這些郎中在這方面倒是固執的很,王靜輝也就由著他們去了。

    其實和這些郎中互相交流,王靜輝自己也是受益非淺,雖然自己原來本是二十一世紀的中醫世家的傳人,但在這個時代中醫高手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宋朝皇帝對醫學的偏愛,更是在這百年當中醫學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可謂是中醫的黃金時期,這倒是和唐太宗偏愛戲曲有些類似。王靜輝也在他們身上學到了以前從沒有見識過的中醫治療方法,這使他更加堅定要保存這些到了後世逐漸失傳的中醫技能。

    在王靜輝的帶動下,每次交流後,他和郎中們都會寫下交流心得,他曾明確的告訴手下這些郎中:等到這些心得體會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就會把這些材料編纂成書交付出版,到時候每個人的名字都會出現在書頁上!這確實是最能提高這些郎中積極性的方法,因為他們也都想能夠有一天像王靜輝一樣自己寫醫書,讓後世學醫之人也能記得他們的名字。他們都聽大師兄胡全漢說起東院裡面住了一個患上癆病的大文豪,王靜輝正在給他治療,胡全漢則是負責記錄病人每天的病情和服用藥物、飲食方面的東西,等到病人治癒康復後,這些資料就會被彙編成書,這也是胡全漢在這些後來郎中中吹噓的資本,可把他們給羨慕壞了。

    正當王靜輝和那幾個郎中在前堂醫館中討論醫學問題的時候,管家王福帶著兩個人打斷了他們的討論。王靜輝一眼就認出了王福身後那兩個人:穎王趙頊和日思夜想的蜀國公主趙淺予。王靜輝一看到他們來了,立刻向其他郎中告罪後便退了出來,和穎王兄妹一起到書房去了,而其他人都在穎王代聖上駕臨平民醫館那天見過穎王趙頊,這麼尊貴的客人能來醫館,這可不能馬虎,所以他們是不會在意王靜輝在討論中途退出的。不過他們都不知道跟著穎王后面的是女扮男裝的蜀國公主趙淺予,否則他們的下巴就會掉下來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