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生指南 正文 第三卷 第七十九章 福壽膏
    ……,吏治是件大事。

    地方官都要迴避本籍,不是本地人。而官員有什麼政令,終究是要倚靠吏役才能執行下去。那斗升吏役都是本鄉本土之人,往往與豪族大姓互相勾結把持地方。故而,吏雖位卑,卻影響深遠。

    元澗,這可輕忽不得……」

    張涵沉吟了一下。吏治已是老問題了。他有心將迴避制度擴展到郡縣之屬官佐吏,又擔心地方官任用私人,沆瀣一氣。而且,一旦迴避了本籍,選拔任用又是個問題沒有人願意去北方苦寒之地任職。目前,選拔官員都困難重重。若要選拔屬吏,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

    正躊躇著,忽見侍曹張重在門外窺探,張涵不由笑問道:

    「伯謹,有什麼事嘛?」

    「主公,昭康侯到了。」

    張重躬身施禮,朗聲說道。

    張重是張奐的長子,文采不錯,是將門後代中少有的文官。他辦事嚴謹守禮,接人待物很有分寸。張涵頗為喜歡他,任之為丞相府侍曹,主管通報事宜,權位不高,卻很得張涵信重。

    「哦,元化先生到啦……元溪,和我一起去接一下吧!」

    張涵回過頭來,笑著招呼張澗。

    「元化先生到了,自然要去接一下的……」

    張澗沒有絲毫不快。笑著站起身來。

    時至今日,張涵已位及人臣,挾天子以令諸侯,實是天下人。依然被他稱之為「先生」而不直呼表字地,只有鄭玄、岑晊、盧植等寥寥幾人,華佗也是這極少數之一。

    在歷次疫病和移民中,華佗在牛山醫園培養出的大批弟子,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無數人因此而獲救。張涵也無慮爆發大規模疫病,得以引進了大批流民。同時,牛山醫園還通過短期培訓,培養出了數以萬計的軍醫。在張涵的軍中,輕傷者都會迅速痊癒,重傷者治癒率也能維持在七成左右。如此種種。華佗功不可沒。

    近幾年來,華佗一直守在青州。張昭年事已高,張涵不能守在膝前盡孝,卻很關心他的身體健康。聽說華佗擅長養生之道,特地派他到石島常駐。華佗這人不太安分,不願意守在石島張家莊園裡。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過後,華佗就令自己的得意弟子吳普和樊阿留在石島。自己則巡行青州各地治病救人。只是每三個月回莊一次,檢查張昭等人地身體。

    張涵自希望華佗能守在莊中,但華佗卻是不肯屈從。無奈之下,張涵只好派從人護持。每欲前往一地。必先與驛站、官府通消息,以備萬一。

    華佗如此行事。張涵難免不喜,心裡卻也高看他一眼。天子東歸。張涵封賞群臣。封侯者不到二十人,其中張涵自己的部屬便更少了。華佗卻得居其一,為昭康侯,也不是沒有這方面的原因眼下,華佗雖然常行在青州東部,卻依然兼著醫園祭酒、太醫令。不過,主要工作都是副手在做醫園是太醫博士張機,太醫院是太醫丞孫良棟。

    值得一提的是。牛山醫園與二大學鄉、法學園並列,同樣被列為最高學府。然而。與華佗的譽滿青冀截然相反,牛山醫園則創下了「鬼園」之赫赫惡名華佗終究沒能抵擋住誘惑,在幾年前開始通過遺體解剖來研究人體結構。結果,消息傳出之後,時人不願意非議薄華佗,卻把矛頭對準了醫園。人們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重要意義,可終是難以接受。順理成章,牛山醫園便成了不少鬼故事地發生地。

    ……

    「丞相事務繁忙,何必這樣多禮,這讓老朽如何擔當的起……」

    見張涵行禮,華佗趕緊作了個揖還禮。以張涵今日的地位,親自迎出園門外來,華佗難免有點不安,然不安中隱隱還有絲竊喜。華佗不大在乎富貴,可沒人不喜歡被別人尊重。

    「先生言重了,我終日久坐,也不利於身體健康,活動一下也好……」

    張涵灑脫笑道,絲毫沒有在意。人生百年哪兒有不生病的,好醫生可不好找,多籠絡些兒沒有壞處。再說,張涵也有意提高其他學科的地位。這也算一舉兩得了。

    「哦,丞相此言有理。生命在於運動,多活動些兒確是有好處……」

    一說到這方面,華佗很自然便接著說下去。

    「……」

    張涵但笑不語。剛才見華佗說話,似在接人待物上有所長進,這一說到此,便原形畢露了。與張涵頗熟悉了,說話也就如此。想他平日裡,肯定還是個醫呆子。

    「丞相,看我……嘿嘿」

    華佗說了幾句,見張涵笑容可掬,也知自己是又露醜了,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

    一行人寒暄過後,張涵將華佗迎進了原木屋中。剛一坐定,張涵便開門見山,詢問起華佗來。常言說得好,無事不登三寶殿。華佗可不會閒來無事,找他嘮嗑。

    「先生此來,不知有何要事?」

    「呵呵,自然是好事!」

    華佗心情不錯,先賣了個關子。

    「具體的事情,還是請仲景來說吧!這一回,可立了大功,乾脆給他正正名算了。我總掛著個虛名,也不是事呀!」

    「是嘛,那我倒要見識一下仲景立下什麼功了……」

    張涵看了眼張機,笑著取笑道。

    「不敢,不敢!這些都是華祭酒和孫醫丞的功勞,張機如何敢當?!」

    張機連連拱手謙遜。

    「怎麼當不起?仲景你那《傷寒雜病論》一出,便足以名垂青史,有什麼當不起的,我這老朽之身屍居其位,早就應該……」

    張機只是謙遜,華佗卻極為認真。他一生極少佩服何人,可見了《傷寒雜病論》草稿注,各有千秋;但在醫理上,張機集前人之大成,已走在了他前頭。

    張機,字仲景,南陽涅陽人,少年學醫於同郡張伯祖,盡得真傳,在南陽郡是名聲卓著的醫生。張機出身名門,靈帝末年曾被舉為孝廉。後來,戰亂一起,張機舉族避往荊州長沙郡。不久以前,才應天子詔命而來。不成想,到了以後便被任為博士,派去青州主持醫園了。不過,張仲景在醫園卻是如魚得水。

    ……

    「丞相,我今日前來,有幾件事情匯報,一是牛痘……」

    其實,種牛痘預防天花,張涵十多年前就曾在天書裡提到過。但涵在書中的描述非常簡略,並不具備實際

    值。牛山醫園成立之初,主要精力集中在後備人才▋|L:傳染病的研究也以疾為主。關於牛痘研究,是在晚些時候開始的。到了現如今,整個研究早已經非常完善了。牛痘的危險性,牛痘的培養,牛痘的接種,接種後的注意事項,影響接種的因素,疫苗化的研究,等等,等等,孫良棟甚至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人體接種。張機接替孫良棟後,又進行了兩次實驗,完成了牛痘的收尾工作而已。

    「……

    接種牛痘以後,只有極少數會發熱、乏力、噁心等現象。我們曾給1378人進行接種,其中1369人僅僅稍微發熱,旬日便會痊癒,基本對生活沒有影響。其餘9人,在發|失敗。最早的接種者已經接種五年半了,迄今為止,接種人群中,沒有一人感染過天花……」

    張機一再強調,牛痘是孫良棟的成績,可說起這個來,他也是一幅引以為榮的模樣。

    「嗯,好,做的太好了!」

    張涵讚不絕口。張機微微低頭,再次強調了孫良棟的功績。

    「仲景,我知道了。孫醫丞的功績,我自不會忘記,其他做出貢獻的參與者,你報個名單上來……

    對了,牛痘一事,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

    張涵擺擺手。重新把話題轉回牛痘。

    「這個,我們已經完成了整個研究,現在是應用地時候了,為了全面接種牛痘,首先要對接種的醫生,進行系統培訓,這大概需要半年時間。秋冬季節,天氣乾燥涼爽。是牛痘接種的好時候,培訓完畢,正好開始接種……接種就需要各地配合了……」

    「行!」張涵滿口答應,「需要錢物,你儘管找張澗要(張澗笑著點點頭),不要客氣……還有。寫一,嗯,就叫《天花的預防》好了,把整個過程詳細地記錄下來,作為培訓教材……」

    張機高興地答應了,然後,開始繼續之前的匯報。這一次,張機呈上來一稿《本草經》。

    《本草經》是關於藥材的描述和記錄。在此之前,藥書只有《神農本草經》一種,僅記載著365藥材。不僅數量有限。還有不少錯漏的地方,反而誤導了醫生。受張涵收集各種動植物和礦石。編纂《博物誌》的影響。華佗地弟子李當之決心編寫一部新本草,得到了華佗的。歷經十年收集整理。在醫園的大力下,李當之終於完成了這部《本草經》。

    《本草經》記載了1183種藥物,詳(地、形態、栽培、採集、製作、保存、藥性和主治,配備了精美的插圖,並附以若干經方。

    張機盛讚了《本草經》的重要意義,稱讚李當之「此一書活人無數」。

    張涵不由笑了,「難道還有《傷寒雜病論》相比,那才是真活人書!」

    「真活人書」這話卻不是張涵說地。那是華佗看到了《傷寒雜病論》而不由自主發出的讚歎。張涵在華佗護衛提交的報告裡,曾見到過這句話。此刻卻拿來取笑張機。

    「丞相取笑了,《傷寒雜病論》成書尚早,豈能與《本草經》相提並論……」

    張機說了這一陣,從容了許多。

    「仲景過謙了,我聽說《傷寒雜病論》博采眾方,此時雖不乏粗疏之處,其中的理論卻已令元化先生歎服。醫學一道,自古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仲景若能明其究竟,活人豈以萬計。仲景有著一日完成了此書,還請予我一觀,我必廣為刊行,使仲景馳名天下……」

    「丞相謬讚矣,丞相謬讚矣……」

    張機聞言不由有些激動,喃囁著不知說什麼好。名醫的地位很高,自古有「不成良相,便為良醫」之說。但是,「名」之一字,又有幾許人能夠看破。能看破「利」字,已是少有之人中豪傑了。

    張涵溫言撫慰了兩句,復又戲謔說:

    「不過,仲景那『五石散』可得慎用,才是!」

    這卻是戲言了。五石散和五石湯本是治療傷寒的藥方。可是,這藥本身有迷幻作用,又能壯陽,士人閒極無聊,沒病也有吃的。前一陣,郭嘉曾服五石散,正天旋地轉之際,被張涵撞見,知是服了五石散,稍一品嚐,卻是給郭嘉好一頓痛打。張涵素來待下寬厚,輕易不會這樣不顧及部屬的顏面。郭嘉事後方知,五石散實有很強的毒性,無病服之,無異於服毒自盡。五石散由是知名。

    「這個,是藥三分毒,須對症下藥,切不可胡亂服用……」

    張機不好意思地笑笑。說起來,這事也怪不到他頭上,可誰讓他開的五石散藥方。

    「這卻是巧了,今天我也帶了一來……」

    張澗聞言岔開了話,他也拿出一稿來。張涵接過一看,卻是一本《字典》。

    《字典》收錄了11474字,除去重文1437個,還有個字。根據張涵地提示,《字典》沒有效仿《說文解字》按照偏旁部首排序,而是編製了一套特殊的符號拼音頗類似甲古文,採用了語音排序。注意,由於採用了張涵地鄉音作為標準,所以,齊魯之音成為了字的標準發音(普通話變成山東方言了__《字典》有拼音標注、涵義解釋、常用的詞和用字造的句子。

    兩並排擺在桌子上,張涵翻翻《本草經》栩栩如生的一株蒲公英,看看《字典》,這就給了人自學的機會。他是越看越歡喜,越看越高興。

    「好呀!傳令下去,立刻將這兩雕版,我要把兩書印刷出來,刊行天下,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我先吐會兒)……」

    張涵這一高興,便要大擺酒宴,以慶賀今日遇到的喜事。

    這時,華佗卻大笑一聲:

    「且慢!還有一事沒說呢!」

    ----

    :《傷寒雜病論》成書當在公元200210之間,此時(197年)應當已有初稿了。

    PS:儘管晚了點兒還是碼出來了還欠了三章半……去洗白白睡鳥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者,正版閱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