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太子重生 上卷 第45章 擴軍備戰(11)
    劉徹意猶未盡,招呼張全:「把那小子叫過來讓我瞧瞧。」

    「諾!」張全答應著,又把李武叫了過來。

    劉徹圍著李武轉了兩圈,還用手摸了摸他前後身上木棒打擊留下的印痕,李武身上兩道紅印是剛才留下的,不過他身上更多的是以前訓練時留下的舊痕。劉徹問他:「你叫李武?多大了?」

    李武不知道劉徹的身份,不過還是據實回答:「在下李武,今年十五歲了。」

    劉徹對他甚是喜歡,點點頭,面帶微笑:「十五歲就有如此的身子板兒,真不錯,你是在哪練的這副身板兒?」

    李武回答道:「在下從小隨父親練過幾年武,不過還是進了神箭營以後練成的。」

    「你以前是建章營的?」

    李武點點頭:「是的,在下的父親在與匈奴的作戰中戰死,我是去年才進的建章營,沒過幾天就到了這裡。」

    「好,不錯!」劉徹讓李武繼續訓練,然後轉過臉來問張全:「在神箭營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本事?」

    「回稟陛下,神箭營所有的軍官都能做到這一步,半數的伍長和什長都能做到,士兵少點,不足一層。」張全回答。

    劉徹心裡算了一下,很滿意這個數據:「那也不少了,已經至少有三層了。」接著,他又對劉據說道:「據兒啊,真沒想到你的神箭營不到一年能有這樣的成就,恐怕北軍各營也不及啊。」

    一直跟著沒說話的劉據這時才說:「謝父皇誇獎,這些都是張校尉的功勞,他治軍的方法的確與眾不同。」

    「那也是你慧眼識珠,沒人發現這樣的人才就沒有今天的神箭營。」劉徹一邊向前走一邊對劉據及神箭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他們又來到運動器械場地,這裡的幾十個單槓、雙槓、爬桿及吊環上都是人,大家輪流進行各種器械的訓練。劉徹從沒見過這些器械,不過他能看出這些器械的好處,他問張全:「這些都是你想出來的?」

    「回陛下,這些東西有些是末將學藝的時候用過的,有些是將士們想出來或改進的。」張全故意打了點埋伏,把功勞分了一半給別人。

    「不錯,今天這趟沒白來,看了這麼多好東西。」劉徹越走越高興,隨著張全來到了射箭場地。這裡也是分為幾隊在訓練,弓箭場地上進行的是弓箭齊射。一隊士兵分為三排,第一排射出之後原地進行再次射箭的準備,第一排射出的箭還沒有飛到最高點,第二排的箭也射了出去,當第三排箭射出去的時候,第一排的箭剛剛落地、第二排的箭還沒飛到最高點,這時,第一排的弓箭手也做好了射箭的準備。

    劉徹看了一會,整個齊射從開始射箭到最後一箭,中間幾乎沒有停過,他也明白,這樣的射箭是為了阻攔敵人的衝鋒或在自己衝鋒時對敵人進行壓制,所以都是四十五度角的仰射,這樣連續不斷地射箭其實在秦朝就有過,不過劉徹以前卻沒有見過,這次他也不用多問了,因為這種射箭的好處可以讓人一目瞭然。

    旁邊一組射箭的射箭的速度要慢得多,他們進行的是近距離的精確射擊。八十步開外的箭靶上已經插滿了箭,可以看得出,這批士兵的射箭本領不弱。劉徹突然對張全說:「張校尉,這批士兵的射箭本事可比你高出不少啊!」

    張全一愣,隨即想到了那次狩獵,不禁有些臉紅,同時也想到了公孫蘭:這個丫頭說話不算數,把那天的事已經傳出去了。其實張全最近的騎術、箭術及長兵器的格鬥都有很大的進步,可惜相對於其它方面,張全還是沒有信心。

    劉據並不知道那次狩獵的事,不過他看張全神色尷尬,知道肯定有問題,又不好多問,只好故意岔開話題:「咦?那個箭靶怎麼那麼大?」

    劉徹順著他的手指一看,可不是,一個直徑有一丈的大箭靶,上面密密麻麻插滿了弩箭,劉徹也很奇怪,忘了調侃張全,慢慢走過去看個究竟。那是一隊弩箭手在做連續射擊的練習,不同的是他們不是仰射,而是平射,充分發揮了弩箭的準確性。劉徹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些士兵使用的弩不是一般的弩,而是連弩!所有的士兵沒有輪流射擊,雖然他們也分開兩排,但他們是同時射擊,是不用裝箭不用上弦的連續射擊。

    漢朝的弩繼承了秦弩的特點,甚至還有許多就是已經使用了百餘年的秦弩,連弩在秦朝時期就有,不過所謂的連弩是指可以同時射出三支或更多弩箭的弩。可是劉徹看到的連弩卻是可以連續射擊的連弩,不僅不要裝箭,甚至連上弦都免了。

    劉徹的眼睛都亮了,他當然清楚這樣的一件兵器意味著什麼,有了它,就可以將弓的速度與弩的準確性相結合,一個弩兵能起到過去五個甚至是十個弩兵的作用,裝備這種弩的一千弩兵絕對能夠抵擋一萬輕騎兵的衝擊。劉徹看著士兵們又裝了一次弩箭,然後慢慢地數著:「一次、兩次、三次……十一次、十二次。」在短短的時間內,一支弩可以射出十二支弩!

    劉徹激動了半天,才想起問個明白,急忙喊過張全:「快、快把那弩拿一支給朕看看。」

    張全答應著,親自跑去拿來一支連弩。這種弩是張全結合現代軍用弩與中國古代的諸葛弩,畫了圖樣交給李仲元,由他找墨軒製造,再由墨軒加以改良而成。除了傳統的臂、弓、機之外,還加入了箭盒及上弦裝置,只因上弦速度太快,以至於劉徹以為能自動上弦。

    劉徹從張全手中接過弩,仔細地觀察著。這張弩與其它弩有許多共同點,不過在一些細節上都有改動,原來用於瞄準的望山由一個變成了前後兩個,更利於瞄準;弩臂的材質也更加堅硬,使得這把弩的射程更遠。劉徹發現這把弩最重要的地方有兩個,一是有一個可放置十二支弩箭的箭盒,每支箭的箭簇都是鐵製,箭身都是竹製的,從而減輕了弩箭的重量,增加了弩箭的射程,而銳利的鐵製箭簇則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另一個關鍵的裝置是一個上弦用的壓弦桿,當壓弦桿利用槓桿原理按下,可以把弦勾到弩的懸刀(板機)上,同時把弩盒裡最下面的一支箭壓入箭槽內,扣動懸刀,弩弦彈出,可以射出弩箭。

    劉徹端詳了半天,很快瞭解了這把弩的結構,才問張全:「這弩能射多遠?」

    張全答道:「回稟陛下,這弩能射兩百步,百步之內可置人於死地,四十步內可射穿我軍用的一般甲胃。」

    「這麼厲害!」劉徹叫出聲來。的確,如果真照張全所說,這把弩的射程高出漢軍一般用弩的一半以上。

    張全急忙解釋:「這弩的弩臂是用堅硬的柘木製成,張力極大,不用這種壓弦桿很難上弦。而且這種弩的弩箭也是特製的,箭簇為鐵製,箭身為竹製,沒有尾羽,重量很輕,所以射得遠。」

    「這弩叫什麼名字?我以前怎麼沒見過?」劉徹還有好多疑問。

    張全對劉徹說:「這弩還沒有名字,我們叫它速射弩。這是我們營地的工匠自己製出來的,所以陛下沒見過。」

    「速射弩……嗯,這名字貼切。不過你們營地哪來的工匠?」當時的兵器製作都是由考工令統一安排完成的,一般不會在一個營地設立一個工匠作坊。

    劉據站出來解釋:「父皇,為了安排那些建章營的孩子學點手藝,兒臣特地從考工令那借了點人來,主要是為那些孩子學點手藝。不過兒臣的幾個舍人卻喜歡弄點新東西出來,這弩就是他們瞎琢磨出來的。」

    劉徹想揍他:「什麼叫瞎琢磨?這明明是個好東西,做出來就應該重賞。走,我們去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張全,你帶路。」

    「諾!」張全知道,看來這位皇上對這弩是著了迷,這也難怪,對於當時來說,這把弩簡直就是神兵利器。

    劉徹雖然離開了靶場,可手上的弩卻沒有放下來,一邊走還一邊研究著,準確地說是在欣賞著,嘴裡還不住的稱讚道:「真是個好東西,要是我大漢人人都有這樣一把弩,何愁匈奴不滅?」

    張全忍不住提醒他:「陛下,容末將說兩句。這弩製作實在不易,所有的箭都要同樣的長短粗細,就是連重量也要一致;就是弩的箭盒與弩槽的大小長短也是不能有偏差的。所以一天也只能造一兩把弩,百餘支箭。」

    劉徹聽了也在心中掂量如何提高這種弩的產量,在考慮是不是應該專門設立一個生產這種弩的作坊。劉徹一邊走一邊想,不知不覺來到了李仲元的工匠坊那裡。

    劉徹先在整個作坊裡轉了一圈,瞭解了一下這種弩的整個製作流程。劉徹發現這裡的工匠分成許多組,每一組只生產其中的一種零件,最後所有的零件都由一個人進行檢查並組裝起來。

    劉徹正在看著,突然有人走來,輕聲說道:「微臣李仲元,參見皇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