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站
    「說到軍事,公子囑咐的對直隸督標的加強和擴充已經完成,原本三千人的直隸督標按照公子的要求擇其精壯、無吸食鴉片、無惡賭爛習……淘汰下來剩餘一千五百人,後從直隸、山東、山西招募補充,現在已經擴充到六千三百人,以在下看法,公子應該擇一交通便利之地開始練兵了!」沈靜說到。

    「呵呵,現在手頭上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哪一項都是耽誤不得,我有些忙不過來了!」譚延闓有些自嘲的笑著說道。

    沈靜神色鄭重的壓低聲音說道:「公子,其實我朝在嘉靖年間便已經有入亂世之徵兆,鴉片為禍華夏也是從那個時代開始的,直到同治年間才釀成巨禍……現在經過洋人、發匪、捻禍和最近的甲午戰爭,這亂世已經非常明顯了,可歎朝廷諸公在甲午之前還粉飾太平……亂世之中靠的是什麼?是軍隊!有軍隊便有名位事業,無軍隊則頭上的烏紗被別人提在手中,想怎麼拿捏便怎麼拿捏!當年曾文正公在江西進退維谷,恰逢父喪丁憂,可是不到一年朝廷便奪情請其復出,這是為什麼?!」

    「這個簡單,還不是因為曾文正公會打仗?!」寇青毫不在意的說道。

    譚延闓搖搖頭淡淡的說道:「仲卿兄,你錯了!朝廷奪情曾文正公不是因為他會打仗,而是因為湘軍就是他地!」

    「不錯!朝廷看重不是曾文正公一個人。而是他手下那十幾萬湘軍,只有湘軍才可以剿滅發匪,但是湘軍從上到下都是聽命於曾文正公一人,朝廷中有誰能夠調的動?!朝廷無奈之下才會這麼做,反觀曾文正公的學生李鴻章,幾十年來長保榮華富貴。滿天下的清流都罵不倒他,反而是越罵他活得越滋潤,就連翁同龢這樣的死對頭都拿他沒有辦法,還不是因為他手中有從淮軍演化而來的北洋水陸兩支勁旅?和曾文正公與李鴻章同時代地剿滅發匪的其他將領,諸如袁甲三之流,四處流落,沒有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軍隊,最終還是一事無成!」沈靜沉聲說道。

    沈靜說得這些譚延闓心中都明白。若是在李鴻章和曾國藩之前沒有人看出這一點來也算是情有可原,但是有曾李兩人做榜樣,天下只要稍有心思的人都能夠明白這其中的道理。譚延闓想要把持新軍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因為他所知道的中國近代史就是這麼發展地,能夠在歷史上留下自己名號的人,後面肯定有一支為他打天下的軍隊。袁大頭和孫中山之間的區別就差這麼一點點,但是兩人所能夠成就事業的根基上的差別最終導致了孫中山不得不選擇退讓,其實到了孫中山那步憑借自己的威望來統合軍事力量鬧革命的已經是走這一路的頂級表現了,說到底還是手中沒有可以支配的強悍嫡系軍隊,否則中國地歷史早就改寫了。

    「最近我常聽到一個人。他就是袁世凱,袁甲三正是他的叔祖。此人原在朝鮮,大戰之時見風使舵便先行逃回來了,李鴻章失勢但也保護了他,為他洗脫了罪名並且還給他按了一個浙江溫處道道員的頭銜,不過袁世凱並沒有去浙江。而是一直在京師逗留四處活動……此人的做法到也是吸取了袁甲三的不足,他已經走通了李鴻藻的門路,看他地意思是想要謀得胡燏棻的定武軍,逢人便大談新軍編練……公子,我認為編練直隸督標已經刻不容緩,新軍能否成軍時間最為關鍵,若是袁世凱先成那公子亦落人後,時局發展下去恐對公子不利!」沈靜補充說道。

    譚延闓說道:「這個人我知道。而且我更清楚這個傢伙恐怕以後會是我的大敵。我自然有我的優勢,相比之下袁世凱不是科舉出身,我卻是三元及第的狀元,但是我的弱點便是沒有像他一樣訓練過軍隊。他在朝鮮曾經訓練過一支五千人的新式軍隊,這是在國內還未曾有過的……就是因為我沒有訓練過軍隊,所以我才沒有辦法取代胡燏棻來訓練他地定武軍,眼下津蘆鐵路開工在即,胡燏棻很有可能會去承擔總辦之職,我得不到這定武軍之後才在家父的啟發下來訓練直隸督標,以此來謀得訓練新軍的功勞……」

    「那我們就不讓胡燏棻去當這個總辦,將他留在定武軍,只要他不走誰也沒有辦法來佔他的位子!」沈靜有些惡狠狠地說道。

    譚延闓作為他們的僱主,幕僚的成就就看僱主的發展,譚延闓已經決定走從軍這條路,滿朝上下都在盯著這個三元及第的幸運兒在軍隊上有什麼成就,其中不乏像翁同龢之輩希望譚延闓一敗塗地臭了自己的聲名。沈靜之所以著

    因為譚延闓在這上面還是有弱勢的,一旦袁世凱謀取訓練職責,加上他有這個經驗,很可能會趕在譚延闓將新軍訓練完成,這對於譚延闓和他的幕僚來說是最糟糕的消息。

    譚延闓聽後笑了笑說道:「這個法子恐怕是行不通的,胡燏棻怎麼也是廣西按察使,出身淮系,只要他願意去當津蘆鐵路的總辦,我們是不好出手阻攔的,而且在李鴻章還是胡燏棻看來,袁世凱再怎麼說也是出身淮系,把定武軍交給淮系出身的人,胡燏棻還是非常願意的!」

    「那就眼看這個袁世凱半道中殺出來搶了公子的功勞不成?!」沈靜有些急了。

    譚延闓搖搖頭笑著說道:「朝廷雖然有心將定武軍變成新軍,但是名義上這定武軍還是在直隸的地盤上,受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節制,想要讓袁世凱練不成新軍這太容易了。我們有地是辦法!比如北洋武備學堂,還有新軍訓練所需要的槍炮軍械,當然還有軍餉,這些資源哪個不是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最近我不是安排北洋武備學堂的學生們開始操演考核了麼?考核中最為優秀的學生將會和我們的總督府侍衛隊合併在一起,成為直隸督標地軍官團,這就像我們辦鋼鐵廠和紡織廠一樣。銀子我們是不缺的,但是沒有相應的人才我們不過是重複張之洞的老路而已,我倒是想看看在如此封殺堵截之下,他袁世凱拿什麼來和我鬥?!」

    沈靜還是有些擔憂的說道:「公子最好還是提早做些打算為好,這訓練軍隊尤其是能夠倚為靠山的軍隊,無疑像曾文正公和李鴻章那樣是最好的——就像獵人養狗那樣,長大的狗最次,半大不熟地狗其次。唯有剛生下來的小狗崽才是最好的!公子在訓練新軍的時候不妨吃住在軍營,這樣一來新軍的軍官都是公子一手提拔,而新軍士兵也會對公子歎服……」

    譚延闓知道沈靜心中在擔心什麼,便耐心的說道:「文淵兄,其實你說的我基本上都明白,我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做,你在這裡整頓補充直隸督標的時候,我已經酌情將北洋武備學校各屆散佈在淮軍中的畢業生員已經集中起來了,當然他們各有個的志向我們也不好阻攔,前後收攏了六十餘人。再加上今年通過考核地應屆畢業生,還有我們的總督府侍衛隊,這就是新軍的軍官指揮主幹。不僅如此,淮軍已經散了,我也謀得了一個好地方——距離天津不遠的小站,也就是以前的新農鎮。這原本是天津到大沽車站之間的一個小站,因為淮軍曾經在這裡前後屯田二十年,有現成地營舍和操練場地,最重要的是因為它還有一條鐵路,本身距離天津就不遠,有了火車之後我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往來於天津和練兵之所……」

    「呵呵,這個小站我聽說過,李鴻章的淮軍在哪裡屯田練兵。兵沒有練出來但是這屯田還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這小站稻米可是他們屯田最重要的東西,口感非常好,能夠在北方種出比南方還好的稻米真是少見!」寇青打岔的笑著說道。

    沈靜不知道小站地位置。不過他和寇青一樣都是南方人,在這北方要吃飯大米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他們可都是「無米不歡」的主兒,這小站稻米口感比他們在南方吃過的大米還要好,自然是先記住了這「小站稻米」,可是這位置就不太清楚了。好在譚延闓已經說地很清楚,小站是天津到大沽車站之間的一個小站,不過是因為鐵路經過繁榮了這裡的小村鎮,連帶名字都給改了。這樣一來就好判斷了,這條鐵路也是很有用處,以後譚延闓要是練兵的話,按照沈靜的設想譚延闓要花大量的時間待在兵營中,必須找一個距離天津直隸衙門不能太遠的地方,這小站距離近不說,還有火車直通,這就最是理想不過了。

    「呵呵,仲卿說得對,這小站稻米可是有名的緊,淮軍能夠在天津紮下根來,這小站稻米可是功不可沒,以後想要吃稻米盡可到兵營中來,我是管你飽的!」譚延闓笑著說道:「文淵兄,我早已經差遣胥吏到小站接收營房,並且還帶了銀子將營房加以修繕,而且還從天津機器局內提出了庫存的三千八百支德國九三式步槍及其大量槍彈,後面還有庫存的德國步兵炮……半個多月了估計也該差不多了,今天我就奏請家父,調動直隸督標進駐小站,近期就開始練兵!」

    —

    「公子,還有一個問題。以前不知道公子這麼快就要練兵,我們還向德國派遣了四十三名軍事留學生,現在看來似乎有些錯了,這些留學生可都是總督府侍衛隊最為精華的人

    楊超、李韜、劉禹等人都可稱將才,如此一來他們這沒有他們參與,將來等他們回來……」寇青有些擔憂的問道。

    寇青長時間停留在國外,譚延闓向德國陸軍學院派遣留學生的事情就是他在那邊配合毛瑟武器製造廠來張羅的,這學制有三年有四年,像楊超、李韜這幾個最優秀的學員可都是四年期學制。現在就召回來實在是太過可惜,但不召回來等新軍訓練成型之後再將他們安插進去就有些困難了。

    「軍隊就是一個誰又能奈誰就上地地方,沒有本事的人就撤下來這也沒有什麼好說的。我覺得留德軍事留學生這件事以後每年都要辦下去,經過考核合格後,選出最優秀的四十至八十名學員前往德國學習軍事,回來後憑自己的本事在新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僅僅是陸軍。我還打算恢復海軍留學生計劃,甚至還有類似於留美幼童那樣地留學生計劃!」譚延闓有些志得意滿的說道。

    沈靜點點頭說道:「當年曾文正公的幕僚堂幾乎集中了當時中國最有才能的人,以後李鴻章的幕府也是一般,正是有這些人才兩人才得以成就一番事業。至於留德軍事留學生回來的安置問題,我看這不算什麼,只要公子在這邊將新軍訓練好了,得到了朝廷的認可,那以後新軍訓練的工作多半還是由公子做主。這新軍不會只有這麼一點人地!」

    譚延闓雖然花了很多功夫放在別的事情上,但是也正是趁著這個機會,他從軍官選拔到軍隊的裁汰擴充,就連訓練營房和武器裝備都已經搞定了,這新軍訓練準備工作可謂是非常充足。相比之下胡燏棻的定武軍在規模上只有一千五百人,訓練營地更是不能和譚延闓選擇的小站相比,手中的武器也都還是淮軍手中的老武器,自然沒有譚延闓這麼狠——唐伯文早已根據譚延闓的命令,讓天津機器局將所有的九三式步槍全部封入庫存,還有進口的德國步兵炮等最好地陸戰武器都已經封存起來。小站營房這裡一安排好,這些武器彈藥就已經源源不斷的從天津機器局運抵小站軍營庫房看管起來了。

    不光是譚延闓隨著六千督標進入小站軍營,他還帶著大量的軍事書籍和一個由五個精通外語的翻譯人才一同進駐軍營。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外國的軍事教材全部翻譯出來,這中間不僅僅是陸軍方面地軍事書籍,還有海軍的著名著作,尤其是那本馬漢的《海權論》。北洋水師重建已經進入倒計時,水師提督暫時由原鎮遠艦艦長林泰曾代理,鄧世昌、葉祖珪、林履中等人開始訓練新招募的海軍水手。

    在現在看來馬漢的《海權論》還並沒有真正征服世界,至少在日本還沒有譯本,而日本海軍在海戰中已經在戰術上已經無意間採用了類似的內容;而法國還在綠水學派的影響下,對馬漢的《海權論》沒有重視,真正重視《海權論》地還是日後高速崛起的美國。譚延闓需要用《海權論》重新武裝北洋水師,現在的北洋水師可以說是最慘的時候。但也是最好地發展時機——新購買的四艘戰艦都是近年的新艦,高航速、高攻擊力的特徵體現的非常明顯,只要人員上訓練補充完畢之後,北洋水師的實力就會立刻比日本人又要高出一頭。除非日本人能夠現在拿到那艘在英國正在建造中的君主級戰列艦,否則在海面上依舊是中國佔優勢。

    不能不說李鴻章雖然打輸了戰爭,但是給譚氏父子的基礎還是非常不錯的——海軍和相關的海防設施都還是大致完整的,並且利用戰爭經費購置了四艘新款戰艦,這樣一來相當於給新敗的北洋水師來了一次大換血。另外還負擔給鎮遠、致遠、靖遠三艘殘存的原北洋水師主力戰艦來了一次大換裝,這一次升級除了三艘戰艦本身的動力問題無法改動太大,戰艦航速在更換新的鍋爐後航速提升五節,變為十九節(致遠等艦購買時間較早,多年使用後實際速度已經下降到十三四節),這在現在看來也不算慢了;在火力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保留鎮遠艦上的四門305毫米主炮之外,其餘的150毫米艦炮全部換成速射炮,致遠和靖遠的210主炮也被更換成260毫米速射炮,並且在原先三門主炮的基礎上都改裝成了兩座雙聯裝主炮,火力大大加強,現在就算碰上日本艦隊,這兩艘戰艦也會在火力上不落下風。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