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清洗
    五月初一,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譚鍾麟上章,彈劾羅豐祿等三十七人在甲午戰爭前後於日本有過接觸,或是收受賄賂,或是接收對方的貴重贈予,不僅出賣中國情報,還將天津機器局和江南製造局中武器走私給日本,從中獲利不下百萬兩……北洋海陸將官五十九人於甲午戰爭前後剋扣貪污軍餉,後用其開設各種產業……

    這是一次大規模的清洗行動,譚鍾麟在繼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後第一道有著實際意義的奏章,這在別人的眼中看得是如此的通紅,顯得殺氣騰騰,不由得對這個已經七十五歲高齡的首席疆臣的老辣手段刮目相看。外界流傳譚鍾麟與李鴻章相交深厚,但這一道奏章讓人感覺到譚鍾麟似乎深不可測——兩三年前的時候,外界也曾有過翁同龢與譚鍾麟相交莫逆的傳言,甚至在譚鍾麟七十壽辰的時候,翁同龢親自前往當時譚鍾麟在北京的府邸拜壽。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譚鍾麟的這道奏章早就給已經隱居在賢良寺中的李鴻章過目了,那張禮單也到了李鴻章的手中。讓譚延闓感到非常驚訝的是李鴻章在面對這份禮單的時候顯得異常平靜,但卻在上面又畫上了幾個叉——這些人原本不在譚鍾麟的彈劾奏章上的,結果因為李鴻章的這幾個叉,奏章上又平添了幾條人命。

    其實為了照顧李鴻章的情緒,同時也是基於譚延闓對於北洋以後的設想,譚鍾麟這份奏章中對於原本跟隨李鴻章起家地淮軍將領並不是涉及地很多。可以說是只提到了一兩個人。大多數都是針對北洋的海防、天津機器局、江南製造局和北洋水師的涉嫌官員或是武將——譚延闓既然想要撇開淮系陸軍重新打造一支北洋新式陸軍,這就沒有必要四處樹立仇家,尤其是還要擔著開罪李鴻章地危險。可是譚氏父子萬萬沒有想到李鴻章居然還對淮系的將領下如此殺手。一反他在戰爭之時對於衛汝貴、葉志超等人的包庇。

    不管怎麼樣,這份奏章的上呈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一致首肯,無論是帝黨還是所謂的後黨都是出於不同地政治需要批准了這道奏章,並且還下旨給兩江總督劉坤一要他徹查涉及此案的淮籍官員在兩江的家產分佈情況——這是典型的抄家前熱身動作,不過譚延闓對此還是嗤之以鼻,這活要是交給自己的手下人去做的話。恐怕這邊的逮捕令一下,那邊老窩裡連最後一條內褲都剩不下。

    譚鍾麟彈劾的那些人雖然富得流油,但是在政治上是一點地位都沒有地——科場路上漫漫長,有的時候譚延闓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幸運,一路順風順水的走到狀元這一步,但是和他一樣,李鴻章地手下能夠夠得上進士或是舉人這個銜兒的,兩隻手都可以數得出來。這些人地官職都是他們在依附李鴻章之後。量才而用幫助用銀子買來的,這種出身的官員雖然也是紅光滿面,在這官場上卻是非常受歧視的。正是因為他們沒有地位,在失去了李鴻章的庇護後被譚延闓摟草打兔子一般全都給收拾了。

    這些人被清除出北洋之後。天津機器局、江南製造局、北洋水師及其海防系統一下子空出了很多位子,這些位子都需要有人去填補。譚延闓事先對此估計不足。現在想要後悔也沒有用了,唯一的辦法便是從基層向上提拔,再者便是去尋求其他路數來邀請人才加盟。譚延闓的好友原李鴻章手下的得力干將唐伯文一下子職權擴大了一倍——他不僅要擔任天津機器局的總辦,還要兼任江南製造局的總辦,一人身負兩家當今中國軍工業實力最強的兩個工廠的頭頭,在外人看來是非常風光的事情,但是卻足以讓唐伯文累個半死。

    重病中的陸奧宗光接到伊籐博文自廣島來電,此時伊籐已接林董報告三國干涉一事之電,故決定在廣島舉行御前會議。伊籐致陸奧電稱:「關於三國公使所勸告之講和條款事,擬於明早召開御前會議討論。其結果,或需急向出征大總督派遣使者。如斷然拒絕彼等之要求,則須急速召回軍隊及艦隊,採取自衛措施;如可以採納之,則只能保有金州半島作為賠款之抵押。這種情況,一旦批准之後亦可改變。不論如何,必須拖延答覆。然相信彼等亦不能允許長久拖延。貴大臣有何意見,請即電示。」

    陸奧宗光雖然病體纏身,但還是當即復電:「本大臣之意見,此時暫且維持我方地位,寸步不讓,以觀彼等將來之行動,再定計較。然事關重大,是否分別擬出照會答覆俄、德、法三國政府,仰祈尊裁,在此以前,請勿確

    方針。」陸奧宗光雖然迫於無奈與李鴻章在上海達約》,但是他還是是主張對三國干涉採取決絕態度的。

    可是陸奧宗光這封電報還沒有到達,廣島的御前會議就已經在伊籐博文的主持下召開了,尚留在廣島的重臣,除伊籐博文外,僅陸軍大臣山縣有朋和海軍大臣西鄉從道二人。伊籐提出了三種方案,以供與會者選擇:「第一,即使不幸增加新的敵國,仍斷然拒絕俄、德、法之勸告;第二,召開國際會議,將遼東半島問題交該會議處理;第三,完全接受三國勸告,以恩惠的方式將遼東半島交還中國。」出席者經反覆討論,認為第一方案難以實行,因為從力量對比來看,日本是難以同三國抗衡的。

    在御前會議結束之後,伊籐博文當晚離開廣島,轉天清晨趕到舞子。伊籐向陸奧宗光出示御前會議的決定,並徵求意見。此時,大藏大臣松方正義、內務大臣野村靖亦由京都至舞子。遂與伊籐圍坐於陸奧病榻之旁。再次議商對策。陸奧仍主張首先拒絕三國的勸告,以現三國將採取何等行動,俟探明其真意後。再在外交上採取相應地對策。然而,伊籐反駁道:「此時如不預先推測其後果,就毅然拒絕三大強國地勸告,豈是識者所為?且從去年以來關於俄國的行動現在不須探究其真意的深淺,就十分清楚了。如果由我故意挑發,正好給他們以適當地口實。其危險就更大了。況在危機一觸即發的時刻,即使採取外交上相應的對策,恐也無法挽回。」

    松方正義和野村靖亦完全贊同伊籐博文,陸奧宗光在沉思良久之後認為憑借日本現在的實力對付俄法德三國的聯合干涉是半點機會也沒有的,儘管他非常清楚三國在遠東並沒有太強地力量,可是僅俄國人在遠東的那支艦隊足以摧毀日本。正如伊籐博文所說的那樣:「只有預先推測自己行動的後果,才可以趨吉避凶。」

    陸奧宗光為此起草了一份回應俄法德三國的公使備忘錄,在備忘錄中他做出了極大的讓步。包括開放釜山等幾個港口做為自由港,各國列強往來貿易減免關稅等措施,但是依舊希望能夠在朝鮮駐紮足夠的軍隊。

    陸奧宗光和伊籐博文等人的努力反饋到中國後就變成了法國和德國地立場不堅定起來,連帶美國公使也開始站到了反對武力逼迫日本讓出朝鮮的隊列中來。至於英國的態度還是曖昧不明,可是有美國在前。可以想像倫敦對於陸奧宗光開出的價碼還是非常滿意地——最重要的是日本一天不退出朝鮮,俄國地西伯利亞大鐵路就永遠別想從朝鮮找到不凍港的出海口。

    局勢的變化完全取決於俄國的態度,此時譚延闓已經認為事先與恭王奕訢所擬定的計劃中的第二項減免賠款重開談判的目的已經無法達成,只有想辦法籌措順天府四平庫銀來矇混過關。不過恭王奕訢在譚延闓的勸說下依舊沒有放棄努力,接連會晤英、俄、美、意、法、德駐華公使,拋出了一個日本在朝鮮的駐軍將會嚴重威脅大清帝國的安全,尤其是盛京的安全不容置疑,希望各國能夠達成協議共同接管朝鮮,將日本駐朝鮮軍隊縮減到一萬規模。在這個方案中最令各國心動的是,中國支持六國列強在朝鮮擁有國民待遇,在礦產開發、鐵路修建、港口運輸等方面享有自主權力,並且將朝鮮的六個港口島嶼畫出租界六國九十九年!

    —

    局勢發展到如此地步,除了對日本不懷好意的俄國除外,英國的態度舉足輕重,陸奧宗光致電加籐高明,命他摸清英國政府的態度,並促使英國站於反對俄、德、法三國的立場。加籐回電,引述了金伯利的一段對話:「目前英國政府所遵循的唯一方針,是以極大的興趣關注事態的發展。因為此事關係英國的利益要比三國大得多。日本必須自己決定,根據以往的事實,看起來日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顯然金伯利代表英國政府支持了中國,從遠東的形勢上來看,英國不希望俄國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出海口出現在朝鮮,這樣會讓俄國的勢力在遠東北部大大增強。可是現在俄國的艦隊就擺在日本的面前,俄國人為了給自己的鐵路尋找出海口已經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最重要的是大清帝國向英國拋出了「重建北洋水師將會考慮從英國造船廠購買主力戰艦」的計劃——這個計劃是譚鍾麟與恭王奕訢聯合向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建議的,為此這個計劃的制定者譚延闓還被慈禧太后召見。

    「重建北洋水師」計劃最重要的部分是包括了五百萬到七百萬兩銀子的訂貨,最重要的

    是至少爭取以三百萬兩的代價購買一艘英國的以君權造的先進戰列艦,以此來平衡日本的兩艘同類型的戰列艦。

    譚延闓為了說服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同意朝廷撥款推動這一計劃,用最通俗的語言向這兩個大清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介紹了君權級戰列艦——這將會是數年後日本最重要的主力戰艦。不過顯然光緒皇帝也許是因為遭遇了甲午戰爭的新敗而感到恥辱,希望至少要和日本保持戰力平衡而對這種目前世界上最強大地海戰武器有著強烈地興趣之外,慈禧太后對此並不是很關心。但是慈禧太后最感興趣的是通過向英國購買戰列艦的同時能夠削弱日本在朝鮮地影響力從而保住「龍興之地」的盛京安全。

    日本在甲午戰爭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卻沒有得到期望中的那麼多的戰利品,三千五百萬兩的賠款相對於日益窘迫的日本財政而言確實是一個看起來非常豐碩地戰果,但是這也僅僅是停留在「看上去」的層面上——三千五百萬兩可以買下數個北洋水師。但是卻買不來日本聯合艦隊的時間,如果連同戰爭帶給日本的綜合效應,這三千五百兩顯然是有些虧本了。

    對於英國來說,「重建北洋水師」計劃的造艦訂單是極為有吸引力的,北洋水師中的大部分戰艦都是由英國來承接建造的,可是其中地精華——定遠、鎮遠卻是德國人來建造的。這是英國對華軍火貿易中的一大遺憾。現在中國打算重建北洋水師,其中的主力戰艦將會採用英國地戰艦,這在政治和軍事上具有重大意義,更不要說這份訂單的經濟價值了——譚延闓和辜鴻銘已經從駐英公使龔照瑗那裡得知,英國在五年前已經啟動了一項龐大地造艦工程,在五年內將會建造七十餘艘戰艦,其中至少有五十艘是主力戰艦。

    英國人在海軍上保持了約翰牛令人吃驚的偏執主義,出於「兩強標準」目的考慮的這個龐大的工程算不上是「絕後」。但絕對屬於空前了。儘管以日不落帝國的豪富,但面對這樣一項龐大的工程亦是不能迴避其財政上的困難——隔著英吉利海峽對面的鄰居在報紙上取笑英國人,說「英國的造船廠因為缺乏資金而或多或少像瀕臨破產的工廠一樣。」

    日本因為朝鮮戰爭的戰利品不夠豐厚,議會已經在考慮是否讓英國的造船廠繼續按照原計劃開工第二條超萬噸戰列艦。這多少讓英國人感到有些惱火。而譚延闓也希望能夠抓住這次機會,用七百萬兩的造艦訂單來討好英國人——英國人應該知道。這對於他們來說已經不是一張訂單而是「兩張」,日本人一旦得知它的甲午戰爭對手要重建北洋水師,那剩下來的唯一動作就是必須緊跟北洋水師的腳步繼續在擴軍的道路上前進。這對於英國來說就意味著大量的造艦訂單,因為君權級戰列艦的出現使得現在所有各國列強所擁有的戰列艦都顯得過時了,這也就代表了英國在造艦技術上重新站在了巔峰,日本和中國都是那種「要買就買最好的」國家,英國將會從中謀得豐厚的經濟回報。

    李鴻章雖然不願意和日本開戰打甲午戰爭,但是戰爭過後,當譚鍾麟接手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時候,卻發現原來李鴻章在府庫中還留下了一千多萬兩銀子——此前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翁同龢向北洋撥發戰爭經費,前後足有一千八百萬兩之多,相對於三千萬兩的戰爭借款和八百萬兩的國庫撥款而言,投在北洋身上的確實是非常有限,但是這一千多萬兩的餘款到底還是讓譚氏父子相對無言。

    不管李鴻章出於什麼動機在為難之時還是不肯動用這一千多萬兩銀子,或是購買軍艦、或是購買其他武器,這對於譚延闓來說都並不重要了,戰爭已經結束,李鴻章甘願用一千多萬兩銀子下小崽,也不願意在戰前擴充軍力應對日本的挑戰,這中間固然讓人費解的很,但對於此時的譚延闓卻是為重建北洋打下了根基。

    金伯利對日本的回應使得陸奧宗光徹底放棄了固守朝鮮的主張,重病中的他沒有想到在上海的時候拒絕俄國公使喀希尼對於謀求朝鮮一個不凍港出海口的要求會造成如此惡劣的影響,這使得他的肺結核病情更加沉重。五月中旬的時候,陸奧宗光已經無法辦公,最重在兩個月之後去世,明治維新時代帶領日本向西方學習,堅決主張擴充軍備謀劃對華戰爭的陸奧宗光徹底的退出了歷史的舞台……祖國萬歲!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