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先兆
    說完榮祿從旁邊的桌子上拿過一本書遞給譚延說道:「都說狀元郎一目十行過目不忘,讀書破萬卷,不知道這本書組安可是讀過?!」

    譚延接過一看,書名為《日本變政考考》,不是印刷體,而是人用毛筆抄錄的,字體和他的字體是一脈相承,譚延立刻判斷出來這本書是出自翁同的手筆——翁同自然是寫不出這樣的書的,所謂《日本變政考》這本書坊間早有發行,而作者也是「老熟人」康有為。

    「榮相,這書該不會是翁叔平的抄錄的吧?這本書晚生聽人說過,是掛職工部的康有為寫的,民間士子們之間多有傳閱……」

    榮祿聽後說道:「狀元郎真不愧是火眼金睛,某家雖是將門出身對這書法一道不甚精通,但也聽手下幕僚提起過若論顏體字,本朝除了你組安之外再無人可以和翁叔平相提並論……」

    「榮相過獎了,這不過是為了考科舉苦練而來,算不得什麼……」譚延抱拳謙遜的說道。

    榮祿擺擺手說道:「組安是光緒二十一年的狀元,應該是和康有為等人同科吧?」

    「回榮相,晚生與康有為確實是在光緒二十一年的會試同科,不過此人頗為激進,聽聞數次上書得罪不少人……晚生也以為此人若是多加磨礪也未必不是人才,可聽聞康有為分到工部之後卻一直空懸職位,想來有些好高騖遠……」

    康有為所領導的變法派歷來視榮祿為頭號大敵,榮祿今天提起康有為,譚延覺得這並不是榮祿招攬人才。至少看到翁叔平親自謄抄康有為的《日本變政考》就可以看出,康有為已經投靠了翁同,兩者之間已經再無迴環餘地。至少在政治上康有為的舉動甚至已經成為他譚延頭號政敵的小打手了,現在看來這個打手的地位還不低。

    榮祿點點頭說道:「這次召你入京覲見聖母皇太后除了北洋海軍的事情之外。還有一事便是你要和某家一起來見見這個康有為……

    榮祿指了指譚延手中地書繼續說道:「這本書是通過翁叔平送到皇上那裡的,皇上又讓翁叔平謄抄一變,打算過幾日就要刊印天下,而且還要你我、翁叔平、張萌桓、廖壽恆、張百熙、剛毅在西花廳按皇上地口諭詢問康有為……」

    「啊?!」譚延聽後有些動容——戊戌變法的前奏啊!

    榮祿有些訝異的看了譚延一眼說道:「組安可有什麼不解之處?!」

    譚延連忙說道:「榮相,你就別拿晚生開涮了,我跟著湊什麼熱鬧?況且晚生和康有為不對路,而皇上此舉顯然是要啟用康有為,這不是讓晚生有些難堪麼?!「你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於外交除了你和張萌桓之外再無他人可精。但相對於張萌桓你又勝他多多,你不去誰去?這是某家向聖母皇太后推薦,翁叔平雖然有些反對,但張閣老還是非常贊同的……」

    張閣老就是張百熙。當年譚延會試監考大臣之一,同是湖南人,而且就是張閣老拿著他的卷子說湖南總算可以圓二百餘年之憾,出了一個會元。雖然譚延在會試結束之後也曾前往張百熙的家中道謝,而張百熙也非常看重譚延這個小同鄉,兩者相處倒是非常融洽,只不過後來譚延投筆從戎訓練新軍去了,倆人之間的關係也就算告一段落,但逢年過節譚延還是必須去張百熙的家中拜年的。

    「榮相,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組安但說無妨!」

    譚延拱手說道:「其實榮相也知我大清這不變法是不行地。眼下是強敵環伺,就連我們旁邊的日本小國也是變法成為強國,這也就讓很多人想著我們也能夠像日本那樣變法成為強國。像康有為的這本《日本變政考》大抵就是這一類人的想法……」

    榮祿點點頭說道:「這倒是不錯,如果說康有為以前地事情不說,單憑這本書寫得還是不錯的……」

    「可是關鍵我們和日本不一樣,日本能夠做成事的那一套拿過來放在我們身上非出大亂不可,別的不說。就是這本書中說得。康有為認為官制變革是容易的,只要皇帝一聲令下就可以解決——榮相。你覺得這樣的想法可笑不可笑?他康有為沒有在這官場上混過說說自然是站著不腰疼,但是要真的做起來這捅出來的漏子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補得上的!變法一事牽扯的太多,晚生也曾上過《變法九要》折,但真正落實到實處地不過就這麼幾條而已,只是在地方上慢慢推行才不會出亂子。一國驟然變法,如果是早有預先籌謀還好些,但康有為的幾條主張在晚生看來是太過籠統寬泛,沒有具體的實施辦法,想當然地一味憑著皇上來解決問題,這樣走下去在晚生眼中不過是一條死胡同而已!」

    「那對於變法組安有什麼看法?!」

    「晚生的想法和康有為的正好相反,所謂變法急不如緩,上不如下,也就是變法千萬不能著急,什麼事情都要慢慢來,日本多大,我大清又是多大,兩者不可同日而語;這上不如下就是與其得罪眾多大佬,不如在底下踏踏實實的先做某些變動,然後自下而上來變法,這樣阻力還會少些,錯了還可以有迴環的餘地,不至於局勢糜爛……」

    榮祿在歷史上雖然頗為神秘,但後世歷史對其下地定論便是變法派地死敵,換句話說這個「老白臉」是保守派頭號分子。不過譚延與其接觸時間長了卻不這麼認為榮祿就是保守的,雖然這傢伙非常貪財,也承認譚延地「銀彈」攻勢對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榮祿這個人是非常有原則的,你若是觸動了他地底線。這個非常有「職業道德」的大貪官會毫不猶豫地進行反擊。

    由於榮祿是兵部尚書,所以到現在為止他們倆人之間的接觸還是以軍事為主。在譚延看來榮祿的「將門之後」這個招牌有水分是肯定的,但若說一無是處也絕對不正確——這傢伙是不懂軍事,但卻能夠從諫如流做應該做的事情,明白舊式軍隊已經不堪重用,要想保住這個江山必須用新式軍隊才行,而且絕對不是淮軍那樣的掛羊頭賣狗肉的「新軍」。

    譚延明白康有為的變法行動會在歷史上產生怎樣的效果,更明白對於他們本人會有怎樣地後果。按照前生的記憶,袁大頭被動的等著武昌起義反手掀翻清王朝還有十多年,而譚延卻有把握在數年之內便可以做到這點。有更穩妥的路可以走。他絕對不想跟著變法派去趟渾水,所以在榮祿見康有為之前必須自己先表個態,到時候榮祿舉起屠刀地時候自己也好置身事外——他不想為變法派服務,因為他不喜歡自己的努力為一個腐朽到極點的皇權而服務;他更不願意當別人手中的屠刀。他已經打定主意盡快結束這次北京之行,然後回去就裝病,讓變法派和保守派在北京城裡面死掐,無論誰勝利了到最後他譚延都會在感覺自我良好的時候送他們兩派的勝利者下半生去住班房或去開荒……

    榮祿好歹也是在西北待了十幾年,政治的失意固然是一方面,但這也成為榮祿與其他滿族權貴不同的地方,他更瞭解社會底層的情況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譚延的「由下自上」式變法更合乎他地心意,因為帝國上層官場上的情況實在是太過複雜了,想要變法一上來對上層官僚進行大手術,先不說會不會觸動自己的利益。就是別人也不會答應。

    榮祿也非常敏感地意識到最近民間報紙上常談起的「北洋新政」似乎也更合乎譚延的風格,除了廣建新式學堂這點比較受爭議之外,其他的鼓勵農工商由此而讓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的財政收入大增。這是所有人都能夠看得到地。譚延一口氣建了這麼多新式學堂,還給學堂入學地學生以非常高的待遇,這是極大地惹起了守舊派知識分子的憤怒,就連譚延的老家湖南大儒王先謙也對此憤怒不已。湖南學政江標是譚延的「房師」,譚延通過江標捐資在湖南助學打算建立兩所新式學堂。可惜由於王先謙的授意。指使長沙劣紳葉德輝造謠滋事,結果被張之洞給鐵手鎮壓——葉德輝直接送去牢房吃餿飯任誰也救不出來。就連湖廣總督王文韶都不管不問。

    因為王先謙的戲碼做的很足,連京城裡面的守舊文人都被他給串通了,所以這件事也就捅到了京師。對於張之洞橫插一手打擊葉德輝,王文韶卻對此不聞不問,榮祿心中非常清楚張之洞很是欣賞譚延,因為當年只有譚延接下了漢陽鋼鐵廠還幫助張之洞實現了京漢鐵路修造,是以張之洞這是在還人情。榮祿不知道僅僅如此還不至於讓張之洞如此失禮冒著得罪王文韶的風險來替譚延撐腰,關鍵在於譚延可是為他掙來了幾百萬兩銀子,雙方在長江艦隊還有南洋海軍問題上都有很多要合作的地方,張之洞自然要護著譚延。

    譚延以連中三元之名反過來背棄了傳統的科舉考試,大力興建新式學校,這在當時的中國可謂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甲午年前後兩位狀元,論光芒自然是年少得志的譚延最為耀眼,一個經商,一個投筆從戎,這本身就已經是非常轟動的事件了,不過這些都比不上譚延在直隸、山東、河南廣建新式學堂。譚延雖然沒有公開站出來反對科舉考試,但是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天下知識分子無不對此深思。

    在科舉考試落日最後輝煌的背影下,譚延如此獨樹一幟的表現出和傳統文人不一樣的行為,幾乎是一邊倒的動作讓很多人對這個昔日的狀元郎非常不解。在膠州灣事件發生後天津碼頭上的演講,通過國內中外報紙很快地傳遞出去,他那句「孔子是中國的聖人,耶穌是西方地聖人。中國不能沒有山東,就如同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保衛膠州灣。保衛山東,保衛孔子,保衛名教!」那句話幾乎傳遍了整個中國。這也曾讓天下讀書人感到熱血沸騰,可是譚延轉手之間便在山東和直隸開始了更大規模的建立新式學校的行動。

    王先謙是派人到京城來散佈譚延在湖南辦學的事情,不過他被收拾也是因為譚延正好在膠州灣擊敗了德國遠東艦隊,天津港的演講更是讓他的風頭出盡。張百熙、王懿榮等翰林領袖對此不屑一顧,也使得王先謙在京師的行動落空。

    榮祿說道:「到底哪天見康有為還沒有個定論,估計不會拖得太長,見面地點就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除了某之外其餘皆是總理大臣負責代皇上考問康有為……到底怎麼樣還是到時再說……」

    對於譚延而言,榮祿對於變法是有想法的,但也絕對不會這麼簡單——康有為是翁同的引薦地,康有為雖然是中進士授六品工部主事。但是康有為想要直接上書光緒皇帝,可按照大清律例四品官以下是沒有資格覲見皇帝或是受到皇帝召見的。譚延之所以能夠以五品軍機章京在西暖閣覲見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完全是因為滿朝文武沒有一個能夠弄清楚大東溝海戰的電文,他的覲見可以讓朝廷人心安穩下來。

    「恭王現在如何?!」譚延在辭別榮祿之後,回到譚氏家族在北京地府邸,正好一進門趙恆君便告訴他老頭子在書房等他,如果一回來便去找他。

    「回天乏術,已經是油盡燈枯之局,今天晚上你與我再去一次恭王府,大公主那邊都已經安排好了……」譚鍾麟有些頹喪的說道。

    譚延沉默了半天說道:「父親。恭王爺終究還是要面臨這一天,皇室家族一向人丁不旺,六王爺已經是碩果僅存的一位。父親不用太過哀傷,關鍵的是下面我們該怎麼做?」

    譚鍾麟靠在椅子上長歎一口氣說道:「是啊,下面怎麼做才是最重要的!組安,下面是不是要全面倒向榮祿?榮祿這個人權位是沒有問題,關鍵是這個人似乎總不那麼可靠……」

    「榮祿是不可靠。但是翁同在倒下去之前還是沒有問題的。關鍵的是孩兒並不打算將我譚家的命運綁在榮祿身上,這個人實在是太過貪婪。說白了,我們在他的眼中不過是一塊肉而已……」

    「難道你還真想跟曾文正公和李鴻章那樣,想要擁兵自重?」

    「阿父,在這個年頭,孩兒從投筆從戎開始,其實就已經走上這條路了,北洋海軍看不出來什麼,但是北洋陸軍各級軍官中基本上都是出身於總督府侍衛隊。孩兒大力發展海軍,其實也是在用海軍來掩護我們在陸軍上的軍官人選佈置!算算現在新軍跟隨我進駐山東,直隸這邊只有直隸督標新軍,加起來三萬多有餘,這樣地兵力已經跟擁兵自重差不多了,就看朝廷裡面有沒有眼尖的看出這一趨勢,如果翁同倒了,估計就是孩兒舉步維艱的開始……除非……」譚延略微有些猶豫地說道:「除非我們再給朝廷樹立一個新的敵人,這個敵人比翁同更厲害,讓他們沒有功夫來關注我們,反而還要求我們才行!」

    「樹立個新敵人?!安兒,你是不是已經做了?!」譚鍾麟眼中精光四溢。

    譚延說道:「孩兒並沒有做,只是想要順水推舟而已,但以孩兒猜想,一旦要事把這個敵人給豎起來,難免會要弄出人命來……」

    「安兒,自古以來做權臣的沒有好下場,除非是造……」譚鍾麟稍微猶豫了一些,最終還是沒有將「造反」這個詞給說出來。本質上譚鍾麟還是一個傳統的文人、傳統的官員,在他們地眼中倫理道德佔有很高地地位,譚鍾麟的一生大多數時間都是勤勤懇懇地做一個好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再說他也沒有機會像李鴻章和曾國藩那樣發展自己的勢力,但是今天因緣際會走到這一步,他也不得不多想一些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