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唐 正文 第十六章 徐方平
    第二日一早李潛正在梳洗,謝志成便來到李潛房中。(小說~網看小說)謝慎思對他道:「天剛濛濛亮葛老實就起來了,他牽掛家裡著急回去。四哥我也攔不住給了他點銅錢,讓他去雇輛大車回去。臨走前他一再千恩萬謝並托我向你道謝。」

    李潛笑笑,擦乾淨了臉道:「有勞四哥了。今日我們也要回去了。」

    謝志成挽留道:「如何這般匆忙?不如再多住兩日。」

    「三哥還有差事在身須得早些回去。小弟與輔國原本能多住兩日,只是考慮道三哥的腿傷未復原,小弟與輔國想在路上照顧三哥一二。」李潛頓了頓,又道:「佑川距此左右不過百多里路,我們會經常來看四哥的。」

    謝志成點點頭,道:「也好。反正我也經常去岷州,路過佑川時一樣能和你們相聚。」

    不多時牛弼也起來了,馬三奎也趕過來。因為謝志成還要當值說了會話便離去了。李潛與馬三奎商議一番,決定先去買些衣料回佑川做兩件衣服。三人便與謝志成暫別,在宕州各處的店舖轉悠了一圈。李潛和牛弼各自買了幾塊衣料,又給謝志成、馬三奎以及他們的家人買了些衣料、糕點、筆墨紙硯等物。

    回到驛館,將給謝志成買的禮物留下。謝志成自然推辭不受,少不得又是一番推讓,最後還是馬三奎出面謝志成才勉強留下。

    辭別了謝志成三人出了宕州一路輪流駕車,途中又在六十里鋪驛站歇息了一晚。第二晌午時分才回到佑川縣驛館。

    佑川縣驛館比宕州的驛館要小一些,建築也比宕州的驛館簡陋的許多。驛館裡只有七八個驛卒四五名驛丁。早在路上馬三奎就告訴了李潛,佑川的驛館由縣令親自負責,不過由於縣令政務繁忙一般不會多問,只有要接待高官貴人時縣令才會到驛館安排諸般事宜。所以平常都是他這個班頭管理驛館。

    到了驛館,馬三奎先在驛館裡給李潛牛弼兩人安排了住處,然後就急沖沖地去縣衙回稟。因在宕州邢參軍曾要他帶李潛、牛弼去拜見的經歷,這次馬三奎特意留個心眼,安排李潛、牛弼不要離開驛館。

    果不其然,李潛和牛弼剛剛把東西安置妥當,坐下喝了幾口水說了會子話,馬三奎便興沖沖地跑來,對李潛道:「李老弟大喜。徐明府(唐時對縣令的敬稱)聽了事情的經過很是驚訝要見你們兩人。聽徐明府的意思是想把你們留在驛館。」

    這正合了李潛的心意。三人沒敢怠慢立刻上路。路上馬三奎向李潛介紹道:「徐明府大概二十五六歲,名諱上方下平,世居魯郡,乃是正經八百的進士出身,兩年前被派到本地為縣令。徐明府清廉公正官聲不錯。他為人雖然很嚴肅不苟言笑不過卻從不刁難下屬。在他手下當差吃不了掛落。就拿老哥這件事來說,他知道了事情的緣由非但沒責罰老哥,反而還賞了老哥一貫錢。」

    縣衙與驛館的距離不過一里多地,三人說話間便到了縣衙。有馬三奎一路帶著,李潛和牛弼沒受什麼阻攔便到了二堂。二堂是縣令日常辦公的地方尋常百姓一輩子也進不到這裡來。

    馬三奎站在門外,恭聲道:「徐明府,某將兩位義士請來了。」

    李潛站在門外從門中悄悄向裡面打量,見裡面不過是個三開間的屋子,正中一間是客廳靠北牆正中有一塌,上面放了個小几,兩側各放了兩張榻。右邊房間關著門,看不到裡面的情形。左邊一間是書房,裡面北牆和西牆擺了兩個書架,上面擺滿了書籍和文卷。北面書架前有一高幾,上面擺著筆墨紙硯等物,几案旁有兩口小圓瓷缸,裡面放著幾卷紙。几案後面有一凳上面端坐一人。此人面目方正眉宇堅毅,唇上留著兩撇短鬚,身穿青袍頭帶軟腳帕頭,正提筆在文捲上勾畫。李潛暗忖,他應該就是縣令徐方平了。

    聽到馬三奎的稟告,徐方平放下筆拿起鎮紙將正在看的文卷壓住,然後起身出來。來到門口他打量了一番李潛,然後坐到北面的榻上,道:「進來吧。」

    馬三奎帶著兩人進去,李潛與牛弼在廳中站定,長揖道:「在下李潛(牛弼)拜見徐明府。」

    徐方平手臂輕抬,道:「兩位義士請起。」

    李潛和牛弼剛剛起身,徐方平道:「兩位義士請坐。」

    李潛有些吃驚。似他這種獵戶屬於社會最底層,富庶人家的僕役都比他們的社會等級高,更不消說那些他們進宕州城時對他們指指點點的城裡住戶了。在宕州邢參軍雖然拉攏了李潛卻也沒有賜座。而這位徐明府卻一見面就賜座,這是何等的高看!

    高看歸高看,李潛心裡很清楚不能就此順桿爬。他連忙拜謝道:「明府在堂在下安敢坐?」

    徐方平笑道:「兩位義士不必拘禮。前日多虧了李義士鼎立相助,馬班頭才得以脫險。馬班頭是徐某的下屬,理應代他向你們道謝。所以你們是徐某請來的客人。你們說,天下哪裡有讓客人站著主人坐著的道理?你們若不坐,那徐某也只能陪你們站著了。」

    馬三奎也道:「兩位兄弟,徐明府最是平易近人你們不必拘禮。」

    徐方平見李潛依在遲疑,便笑著對馬三奎道:「馬班頭,看來你不帶頭他們也放不開手腳,你先坐下吧。」

    馬三奎道了謝坐在榻上。李潛見狀知道這徐明府的賜座並非虛讓,便拱手道:「多謝明府抬愛。如此在下斗膽坐了。」說完李潛正襟危坐在榻上。牛弼也有樣學樣坐下了。

    徐方平等他們坐下,才道:「徐某出身耕讀之家,知道百姓的辛苦,所以也知道剛才你們的推辭乃是從心裡不敢。其實這又何必?常言道英雄不怕出身低。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不一樣是販夫走卒織履屠狗之輩?徐某看你們二人器宇不凡,他日成就定然不差。」

    李潛起身謝道:「承您吉言。在下只怕辜負了您的期望。」

    徐方平一笑,道:「不必拘禮,快快請坐。來人看茶。」一名衙役不知從哪裡端著茶水冒出來,給眾人上了茶便躬身退下。

    四人飲了茶,徐方平放下茶盞道:「馬班頭已將前日之事說與徐某。徐某請兩位義士前來只是閒聊一番,你們不必拘束。李義士,可否將那日你看到聽到的事細細說與徐某聽?」

    於是李潛把當日的所見所聞一一說了,甚至連自己當初的想法都沒隱瞞。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一方面感激徐方平對他的尊重不忍欺瞞。徐方平以縣太爺之尊卻對他這個小獵戶的身份已禮相待,已讓李潛非常感激。雖然他前世從電視上見慣了國家領導人接見普通老百姓的場面,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又能有幾個老百姓得到當地領導和顏悅色的接見?更遑論又是賜座又是奉茶了。雖然徐方平只是做到了賜座和奉茶,但他的態度沒有任何倨傲和高高在上的恩賜感這讓李潛不由得心生敬佩。

    另一方面李潛也向借此向馬三奎表明自己並不居功。沒錯,從整個事情上來說是李潛幫了馬三奎大忙。然而無事獻慇勤非奸即盜。若李潛一開始就熱心幫助馬三奎,那馬三奎心裡肯定犯嘀咕。在當時那種危機四伏的環境下,馬三奎怎麼會沒想到李潛有可能與賀家三兄弟是一夥的?正因為當日李潛的思想從不願意相助到不得不相助再到鼎立相助,恰恰說明了李潛不是和賀家三兄弟一夥的,而且當初李潛也未想過要以此居功。這也是馬三奎為什麼會將李潛視為好兄弟的原因。反過來李潛不隱瞞自己的心路歷程則更說明了李潛的坦蕩胸懷。

    徐方平仔細聽著李潛的講述,偶爾還會插話詢問兩句細節,比如他當時被賀家老大連射三箭有沒有後怕?當時他看到賀家老大猛攻馬三奎時衝過去相助心裡是怎麼想的?殺死了賀家三兄弟後他為什麼要將那些箭矢都收起來?他為什麼願意背著受傷的馬三奎回家等等。李潛都一一如實作答。

    等李潛說完徐方平誇讚了李潛兩句,然後思忖了片刻道:「李義士現在有何打算?」

    李潛回道:「我們兄弟剛從窮山溝裡出來,只想找個安穩生計先落下腳再說。至於其他的在下還真沒想過。」

    徐方平點點頭,道:「若是太平時節想過安穩日子倒也不難,只是現在著實不易。本朝初立百廢待興,然而邊關仍舊未穩,特別是岷州時常受到吐谷渾的侵擾。徐某雖只是個小小的縣令卻也被諸般事務愁的焦頭爛額,底下的人手更是捉襟見肘。就如這次馬班頭出了意外,耽擱了兩日驛館的事差點亂了套。每每如此徐某常歎人才難得。嗯,驛館這次出了兩個缺,不知道兩位義士是否願意到驛館屈就?」

    這個提議正合李潛的心意。李潛心中大喜急忙起身,牛弼也緊隨其後。兩人同時長揖拜道:「多謝明府厚愛,在下願意聽從面的安排。」

    徐方平起身過來,扶起兩人道:「徐某明白以兩位義士的能力在驛館當名驛卒的確屈才,不過佑川邊關不穩戰機很多,若有機會徐某定會推薦你們到邊關效力。」

    兩人心中感激連忙再拜,道:「多謝明府。」

    徐方平又與三人說了會話,安排馬三奎好生安置兩人,然後三人告辭。等他們出去了右面那就始終關閉的門忽然打開了,裡面走出一位年約六十多歲,體形富態面相溫和,頜下三縷半尺長鬚的老者。徐方平見了老者,立刻上前扶著老者,道:「父親,這兩人你看如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