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名人小傳 正文 第四十八篇 謝玄
    謝玄(343年-388年)又名謝幼度,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國東晉名將人士。

    謝玄自幼聰慧過人,與堂兄謝朗一起,都為謝安所器重。謝安曾問子侄:「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在場諸人不能答,唯謝玄回答:「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晉書·謝玄傳》)。謝安聽後很高興。謝玄小時候喜歡佩帶紫羅香囊,謝安對此很是擔心,但為了不讓他傷心,於是在某一次遊戲時,將紫羅香囊作為和謝玄博戲的籌碼,設法把香囊取到手中,把它燒掉,謝玄從此再也不去佩帶這一類物什。

    謝玄長大後,顯示出經國才略,朝廷幾次召用他,他都推辭不受。後來謝玄與王珣被大將軍桓溫召為掾吏,深得桓溫欣賞[2]。不久任征西將軍桓豁的司馬、領南郡相,監北征諸軍事。後官至都督徐、兗、青、司、冀、幽、並七州諸軍事,以功封康樂縣公。

    謝玄有經國才略,善於治軍。晉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為抵禦前秦襲擾,經謝安薦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他招募北來民眾中的驍勇之士,組建訓練一支精銳部隊,號為「北府兵」。四年,率兵在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淮陰(今屬江蘇)和君川(盱眙北)等地擊敗前秦軍的進攻,進號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八年,在淝水之戰中,任前鋒都督,先遣部將劉牢之率部夜襲洛澗(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東),首戰告捷;繼而抓住戰機,計使秦軍後撤致亂,乘勢猛攻,取得以少勝多的巨大戰果。九年,率兵為前鋒,乘勝開拓中原,先後收復了今河南、山東、陝西南部等地區。十二年,因病改任左將軍、會稽內史。與吳興太守張玄之並稱「南北二玄」,為時人稱美。翌年逝世。被追封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獻武。子謝瑍嗣,早卒。孫謝靈運嗣。

    謝玄與淝水之戰

    當時北方前秦最為強大,前秦苻堅四處用兵,逐漸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多次侵擾晉國邊境。於是朝廷商議要挑選一位能夠防禦北方的良將。太元二年(377年)十月,謝安便推薦了謝玄。中書郎郗超雖然一向和謝氏不和,但聽到這一舉薦卻十分高興,他稱讚道:「安違眾舉親,明也。玄必不負舉,才也」(《晉書謝玄傳》)。而別人卻不贊同郗超的意見,郗超又說:「吾嘗與玄共在桓公府,見其使才,雖履屐間亦得其任,所以知之」(《晉書謝玄傳》)。於是朝廷召謝玄回朝,任他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鎮守廣陵(今江蘇揚州市)。

    謝玄上任後,仔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然後他鑒於當時晉軍缺乏戰鬥力的事實,招募勇士,組成「北府兵」。他所招募的人多是從北方逃來的農民,他們這些人背井離鄉、歷盡磨難,有北上抗敵、重返故鄉的強烈願望。經過一段時期的嚴格訓練,成了一支能征善戰的勁旅。

    太元三年(378年)二月,苻堅派軍攻打襄陽(屬今湖北省),但為晉軍守將朱序所阻,頓兵城下,久攻不克。苻堅遂採納兗州刺史彭超的建議,在襄陽以東開闢新的戰場,進攻東北各戰略要點,威脅晉都建康,支援襄陽戰場的作戰。七月,令彭超都督東討諸軍事,進攻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令後將軍俱難、右禁將軍毛盛、洛州刺史鄒保率步騎7萬攻淮陽(今江蘇清江西)、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同時會梁州刺史韋鍾進攻魏興(今陝西白河東漢江南),以牽制西部東晉軍。八月,彭超率兵7萬攻彭城,晉沛郡太守、龍驤將軍戴逯率眾守城。晉廷又派右將軍毛虎生率軍5萬鎮守姑孰(今安徽當塗),以抵禦秦軍。

    太元四年(379年)二月,謝玄率萬餘人救援彭城,進駐泗口(今江蘇清江西南,即古泗水入淮水之口)。謝玄欲派人潛入城內通知戴逯援軍已到,部將田泓自請前往,卻被秦軍俘虜。秦軍用重金賄賂田泓,讓他宣傳晉軍已經失敗,田泓假裝答應。到城下時,田泓告訴城中守軍:「南軍垂至,我單行來報,為賊所得,勉之。」(《晉書謝玄傳》)田泓遂為秦軍所殺。城中守軍聞後,士氣大振。當時彭超的輜重留在留城(今江蘇沛縣東南),親率輕軍進攻彭城。謝玄於是揚言要派後軍將軍何謙襲擊留城,彭超聞後十分恐慌,放棄對彭城的包圍,返回留城,護衛輜重。戴遁和彭城太守戴逯乘機率彭城人馬,隨同何謙合力突圍,順利撤出,戴遁帶眾隨謝玄撤回廣陵。

    同月,彭超入彭城後,遂留治中徐褒守衛,繼與俱難會師向南進軍。四月,秦將毛當、王顯率步騎2萬自襄陽(今屬湖北)出發,向東與俱難、彭超等人會合,進攻淮南。五月,俱難、彭超攻下盱眙,俘獲晉高密內史毛躁之。秦軍6萬人將晉幽州刺史田洛圍困於三阿(今江蘇金湖東南)。晉廷極為震驚,速派征虜將軍謝石率水軍屯塗中(指安徽、江蘇境內滁水流域)。晉右衛將軍毛安之等率4萬人屯堂邑(今江蘇**北)。秦將毛當、毛盛率騎兵2萬襲擊,毛安之等潰退。謝玄自廣陵出發救援三阿。不久,秦軍失敗,退保盱眙。六月,謝玄與田洛率軍5萬進攻盱眙,俱難、彭超再次失敗,退往淮陰。謝玄派何謙等率領水軍乘潮而上,乘黑夜焚燒了前秦在淮水上鋪設的浮橋,邵保戰死,俱難、彭超倉皇北渡淮水。謝玄與何謙、田洛共同率軍追擊,與秦軍在君川(今江蘇盱眙北)決戰,晉軍大勝,俱難、彭超隻身逃往北方。此次作戰之後,朝廷論功封他為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封東興縣侯。

    一、淮南之戰

    太元三年(378年)四月,前秦征南大將軍苻丕率步騎7萬人進攻襄陽。苻堅另派10萬多人,分三路合圍襄陽,總計投入兵力17萬,車騎將軍桓衝起兵應敵。朝廷下詔書令謝玄發三州人丁為支援部隊。379年二月,襄陽陷落。秦將彭超圍攻龍驤將軍戴逯於彭城,*淮南之戰爆發。謝玄率東莞太守高衡、後軍將軍何謙前往援救,抵達泗口時,因城被圍,無法通消息。小將田泓主動請求前往送信,他試圖潛游泗水入城,不幸被捕獲。田泓詐降,表明要向城中傳話說「南軍已敗」,彭超便令他於城外喊話。田泓大喊道:「南軍垂至,我單行來報,為賊所得,勉之!」,將援軍的消息告知了城內孤軍後被害。

    謝玄打探得彭超將部下輜重留在留城,便佯裝要派何謙等人進攻留城。彭超上當,還軍於留城以保輜重。謝玄趁勢派何謙輕軍疾行,解了彭城之圍。彭超失了彭城,打算再度進軍南侵,秦將句難、毛當等率軍自襄陽前來與彭超會合。彭超以六萬人圍幽州刺史田洛於三阿。征虜將軍謝石率水軍,右衛將軍毛安之、游擊將軍王曇之、淮南太守楊廣、宣城內史丘准等率陸軍迎戰。但盱眙城不久就陷落,高密內史毛藻戰死,王安之等人大驚,各自率軍散退,建康危急。謝玄於是自廣陵起兵,進攻句難部隊,其部將何謙此時已經解了彭城之圍,遂派何謙進據白馬,兩軍大戰於白馬,晉軍戰勝,並陣斬秦將都顏。謝玄乘勝進攻,又陣斬秦將邵保,彭超、句難敗退。謝玄率部將何謙、戴逯、田洛追之,大破秦軍於君川。謝玄帳下參軍劉牢之破秦軍浮橋及白船,督護諸葛侃、單父令李都又破秦軍運輸艦。句難等大敗,向北逃竄,僅以身免,其部下十多萬軍隊被全殲。謝玄因軍功而進號冠軍,加領徐州刺史,封東興縣侯,仍舊駐守廣陵。

    二、征戰立功

    謝玄長大*之後,因才智過人,胸懷大略而為許多人所賞識,但才高氣盛的謝玄對別人的以官相許多次拒絕,但是當朝名將桓溫邀請他時他卻愉快地答應了。當時的桓溫是大司馬,是東晉明帝司馬紹的女婿,他招謝玄為部將,此時,謝才二十一歲。後來桓溫亡故,謝玄轉而成為征西將軍桓豁的司馬,領南郡相。

    公元370年,北方割據*前燕向南方攻略,屢敗東晉軍隊。朝廷在面臨危亡之際,急召文臣武將舉薦將帥人才。宰相謝安推薦侄子謝玄為將。很多人對年輕的謝玄能否勝任表示懷疑,但中書郎郗超卻對謝玄的能力深信不疑。他與謝玄同在桓溫部下共過事,深深瞭解謝玄的才能。雖然郗超與謝安的關係不好,但對謝玄的能力持肯定態度,他說:「謝安這樣舉薦人才,雖然有違常理,但謝玄確實很有才能,他必然會不負所舉,這是不用懷疑的。」朝廷採納了謝安的舉薦,任用謝玄為建武將軍,袞州刺吏,領廣陵相,督江北堵軍事。

    謝玄領命赴任之後,立即著手組建新的軍隊,他在徐州、袞州一帶招募勇壯之士,特別注重招募從北方逃荒過來的農民。謝玄注意從政治上考慮問題,他公開打出旗號,聲言組織軍隊的目的是奪回北方的領土,為離鄉外逃的人們重建家園。經過征發和動員,謝玄很快組成了數萬人的隊伍。

    謝玄注重從下層人中選拔將領,他認為這些人能吃苦、有勇力,如果用他們帶兵打仗,可以與士卒同甘共苦。他從招募的人群中選拔了劉牢之等一批名將。這些人成為新組建的軍隊的骨幹。

    經過幾年的努力,謝玄在徐州、袞州地區創起一支十餘萬人的強大部隊,史稱「北府兵」

    三、病重憂國

    385年八月謝安病重,於二十二日病逝建康,謝玄兄長謝靖也在此時去世,謝玄自己出生不久的幼子也在襁褓之中夭折。謝玄本人亦身染重病[6],因此上書辭職[7]。晉孝武帝不許,派高手醫生前往治療,並允許他回京口治病修養。謝玄回京口後,久醫無效,又上書十多次請求辭職[8]。孝武帝這才改授他散騎常侍、左將軍、會稽內史,實際上是派他回老家養老。

    太元十三年,謝玄病重,逝於會稽內史任上,年僅四十六歲。追贈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為「獻武」。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