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一度 第三卷 第八章
    ??????

    眼中……

    眼中瓊瑤

    瓊瑤這個人寫的歌詞還可以,但她所犯的錯就是把寫小說也當成是寫歌。就讓人受不了。瓊瑤的前期作品很有純情女生的味道。像《窗外人》屬於眾多小說中師生戀的代表作。這跟她的個人經歷有關。

    瓊瑤是個女子,感情細膩一點應該很正常,但感情彷彿拉麵,比平常的細一點會很受大眾歡迎,但拉到像頭髮絲一樣、夠大上海吉尼斯世界紀錄,吃起來就接受不了。

    瓊瑤的小說《還珠格格》,你們用炮逼著我,我也不會明白那裡面有什麼好笑的,搞笑如此生硬,對白如此濫情,中國小說裡難有一本出其右。然而收視率如此之高,也正說明觀眾的俗。俗有兩種境界,種是周星馳式的,屬於俗出了水平;一種就是瓊瑤式的,連俗都俗不出水平。而《還珠格格》的續集雖然評論還不及第一部,但我們仍不能稱之為狗尾續貂,只能算是狗尾巴後又長了一條狗尾巴。

    有個朋友勸我別說瓊瑤的壞話,因為瓊瑤讀者甚眾,怕犯了眾怒書賣不出去。其實,這是我最希望的。我的書到瓊瑤迷或是還珠迷手裡,我會替我的書掉雞皮疙瘩。

    眼中周國平順帶祝勇

    在祝勇的《改寫記憶》裡說到,照理哲學著作應該不會暢銷的,但周國平的卻很暢銷。這裡顯然是祝勇腦筋像火車,自己轉不過彎來。誰說周國平的東西是哲學著作了?難道就是因為周國平的東西有道理,就不能當文學作品來看了?難道文學作品就沒有道理了?那麼祝勇先生寫的是文學批評還是哲學批評?文學批評不是文學作品?那麼祝勇自己的東西就是沒有道理了。

    人生最尷尬的事情就是自己揍自己一拳。

    眼中「金王論戰」

    所謂的「金王論戰」是999年文壇裡最無聊的事情,外人一聽「金王論戰」,以為是王朔金庸你一篇我一篇十分熱鬧似的。但事實卻是,王朔金庸的確你一篇我一篇加起來兩篇,遠沒有當年魯迅梁實秋論戰精彩。

    「金王論戰」外面聽起來挺熱鬧,其實在論些什麼都不知道,其實就是王朔炒自己一下,其實金庸也被罵得「八風亂動」,一副皈依我佛的樣子,以示胸襟寬廣,與世無爭。

    不過依我看,這更像是一些編輯、記者共謀的。王朔本來一篇文章,算不上是論戰。為了炒作方便,就讓金庸也寫一篇,這樣一去一回才能言歸正傳。比如一個人把另一個人往死裡打,另一個人沒還手,自然不能稱打架,可看性也少了許多。

    這個推論的證據是,王朔的《無知者無畏》裡也收了《我看老捨》,可惜老捨死了,天堂地址不詳,約不到老捨的稿,這回老捨是真的「八風不動」了,所以外邊關於這篇文章連一點風聲都沒有,更沒鬧出什麼「老王論戰」來。

    不過王朔是值得表揚的,看誰不順眼就批評誰。這年頭,文學批評都寫得像學生的品德評語。像去年我的思想品德是「需努力」,乍一看挺像那麼回事,好像離「優」只差一步了,天知道「需努力」就是「不及格」的意思。文學批評又不是文學戀愛,話說得這麼曖昧幹什麼,況且這又不是關於《中庸》這部書的學習成果交流會,批評了和沒批評一個樣。所謂文學批評,就是要擺上來就批,然後再評,要不怎麼不叫文學評批?

    眼中江浩

    今天收到一封信,說我的筆風和江浩的相似,我嚇了一跳。第一次讀江(手機wap,,)浩的文章是在999年的《萌芽》上。他的《與盜獵者同行》的最後一篇,裡面有許多段生硬的回憶。但總體而言,他的文筆在眾多作家中還算是頗有可讀性的,包括他新出版的〈西藏,世紀末的探望》,有著大多數遊記裡所缺乏的幽默。

    然而,江浩的東西回憶太多。回憶並不是什麼不好的東西,但是江浩的回憶與蘇童的回憶不同。蘇童是對他生活的回憶,而江浩則是對他往日榮譽的回憶。初看覺得有點了不起,寫出過這麼多人家聽都沒有聽說過的電影,但看多了就膩了。江浩在《與盜獵者同行》第十三章裡,寫到了他已經怎樣淡泊名利,包括什麼什麼報紙上轉載了什麼「至今有不法書商盜版王蒙、賈平凹、江浩的書」,他已經不為所動,擺出一副和尚樣。其實,真正看破紅塵的人是不會說自己已經看破紅塵了,只有那些看了個半破的人才會擺出一副把紅塵踩在腳下的神氣樣。江浩的失敗之處在於雖然聲稱已經寵辱不驚、超逸絕塵,但連個腳踩紅塵的樣子都擺不像,讓人一眼就看出破綻。

    眼中孔慶東

    最初是在《青年文摘》上看見孔慶東的《47樓207》。一看,心裡就大叫一聲完了,因為當時我正在應《少女》的郁雨君之約寫一篇《那些事那些人》,寫了一半,文筆風格均和《47樓207〉重複。被這小手捷足先登了,我的東西再出來就沒有多少意義。這一度使我的《那》文輟筆半年。

    後來在鍾書書店訂到這套草原部落叢書的〈47樓207》,看完之後才明白原來孔慶東也就是這麼回事。有人說孔慶東是北大繼錢鍾書以後真正的幽默,那太抬舉他了,他的幽默遠不及錢鍾書的深刻,只屬於浮在面上誰都一目瞭然的,而錢鍾書的幽默是深在水裡非要把頭扎進去才會看得明白的。

    在孔慶東的書裡,值得一讀的文章有《47樓207》、《北大情事》、《遙遠的高三·八》、〈閒話啟明星》等為數不多的一些,搞笑比較到位。而至於他的學術,顯然比搞笑遜了點。至少我的觀點是孔慶東不適合去作什麼文學評論,因為他的愛憎意識太強,有點看人不看文的味道,好的永遠都好,壞的永遠都環。這不是玩聖鬥士星矢,這麼好壞分明。一個好作家也會寫出壞作品,反之一樣。就像我在貶低瓊瑤時也肯定了她的《窗外》,而孔慶東對金庸的崇拜之至到了盲目的程度。

    眼中劉墉

    如果說莫小米的文章是小女人文章,那麼劉墉的大部分文章是小男人文章。這類文章就等於寫一篇散文然後再把裡面包含的意思歸納出來寫在屁股後面,婆婆媽媽拖拖沓沓。

    我看過劉墉的一些文章,書名就起得一副婆婆媽媽的樣子,然後裡面的文章大多是婆婆媽媽的文筆,一些文章明明可以收尾了,還要拚命湊些字數,簡直要用婆婆媽媽奶奶來形容。最近的新書《抓住心靈的震顫》在《少女》上大做廣告,區區兩三百字,用做作的文筆推薦一本做作的書。劉墉被一些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奉若神明,其實劉墉這些所謂感受生活的小文章淺薄得很。

    我曾經覺得莫小米的文章富含哲理,也模仿過幾篇,寫到第五篇時幡然醒悟,裡面所謂的哲理其實不用說誰都明白,說了反而誰都不明白。以我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一個作者這類諸如「生命感悟」的文章如果一年出一篇,那篇絕對必然肯定是好作品,但如果隔三岔五有什麼感悟出來——吃個飯噎住了感受出一個生命哲理,放個屁出聲了又感受出一個生命哲理,那麼那個作家就毀了。

    告訴你他們這些感悟文章怎麼寫,先確定一個大道理,像什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只要功夫深,鐵林磨成針」,然後再套個什麼「我的朋友點點點點點點」的故事上去,看看字數差不多了就收尾。誰都會玩。

    眼中村上春樹

    我接觸的第一本村上春樹的書是南京一位一直給《少年文藝》寫小說的顧抒寄來的,顧抒頗得村上春樹的真傳,隨書附的信都像是村上寫的。

    書是他迄今為止銷量最好的《挪威的森林》,廣告語好像說「這是一部百分之一百的平緩舒和的純戀愛小說」,這句話其實可加可不加,但如果不加,許多習慣看書皮的讀者肯定以為這是什麼正兒八經的純文學小說,尤其在中國會更賣不出去。村上後來洋洋自得說,如果他知道《挪》一書能賣出這麼多,就不加這句話了。我的觀點是,如果不加這句話,書就賣不出這麼多。許多讀者買書都是這樣,一打聽有一本書已經賣出許多了,正是潮流,好像不去看看就被潮流給甩了。村上要是不靠此吸引人,怕是保證不了最初的讀者。

    所幸人們還是比較鍾愛村上的小說的,各種評論也不少了。如果大眾對一個作家的關注已經超過了作品本身,那這個作家就不必寫東西了,去拍MTV也許更適合些。

    但是,村上春樹的書有一個大缺點,就是性描寫太占篇幅。我不是封建,如果我封建那世上就沒人開放了。只是我覺得過分的性描寫沒有必要。一個作家更沒必要去靠這個吸引讀者,靠性描寫來吸引讀者的作家都是下三流(又下流又三流的意思)的。

    村上的《舞舞舞》、《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同〈挪威的森林》一樣,可看性湊合,但沒有多大價值。語言也沒有一點林少華所謂的「幽默」,比喻句也不像林少華所說的那麼好,本體喻體聯繫生硬,比錢鍾書的不知差了幾個世界。

    眼中周星馳

    有的報紙評論說周星馳的電影是俗雅共賞,達到了一種大俗大雅的境界。我很不明白所謂的「大俗大雅」的境界是什麼。別看「大俗大雅」的結構和「大徹大悟」、「大恩大德」一樣,但完全是兩碼子事。「大俗大雅」就彷彿「大好大壞」、「大男大女」,不可能的事。周星馳的電影就是俗,但俗出了國際水平。

    但這說的是周星馳的古裝片,他的現代題材的片子完全不值得一看(《食神》還湊合),而在他的片子裡,拍得最好的是《大話西遊》,然後是《鹿鼎記》和《九品芝麻官》、《大內密探》。《大話西遊》的成功最主要是拖進了一段愛情故事,周星馳的一堆搞笑價值等同來首的一滿眼淚。但這卻是恰如其分的地方,如果換成朱茵的一堆搞筍等於周星馳的一滴眼淚,那就韻味大跌。兩個人在《大話西遊》裡都找到了最好的位置。

    說起《西遊記》,我想起了最近在電視台播放的老《西遊記》續集。那純粹是吃飽了撐的沒事砸自己牌子的東西,製作如此粗糙,編劇如此拖沓,不值一提,連主題曲都難聽了。所以稅製作和編劇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敢說周星馳那幾部好片子的劇本拿到一些所謂正統的導演手裡,恐怕連通都通不過。

    眼中羅大佑

    羅大佑被稱為「音樂教父」,而台灣音樂史上並沒出現「音樂教母」,足以證明羅大佑地位的特殊。歷來一對一對的沒多少地位,今天有個金友,明天又冒出一個玉女,濫了就不值錢了。

    羅大佑是李宗盛一樣的創作人,都是流行歌曲生產線而且詞曲都較有內涵。李宗盛的認識是一首歌好不好,歌詞比歌曲重要。羅大佑寫出過許多的好詞,像《戀曲990》、《童年》、《皇后大道東》、《滾滾紅塵》人你的樣子》、《光陰的故事》等等等等不勝枚舉,還把一首政治味很濃的《東方之珠》寫得如此動情,的確功力不淺。但是,羅大佑的曲到後來開始顯得重疊,詞曲疊得最厲害的是《童年》和《光陰的故事人

    而且羅大佑的詞由美到了空的地步。他似乎在追求一種面面感但措辭開始亂,在畫面感的追求上,張洪亮的《請定回落橋》就非常成功。

    總體而言,羅大佑是成功的。羅大佑千萬不要學什麼體壇名將,一會兒掛靴,一會兒復出。羅大佑一旦復出,就必定失敗。

    眼中張信哲

    我的哥們曾總結說,哪裡有女生的尖叫,哪裡就有張信哲。

    第一次接觸張信哲是他的《用情》專輯,這是他在EMI的最後一盤專輯,總體感覺相當好,之後又收齊了他出道以來除《說謊》外的專輯。別說張信哲是什麼人妖聲音,他生下來就這樣子,怨不了他,而且許多歌只有他的聲音唱才有味,《別怕我傷心》、《愛如潮水》等都是詞曲意境結合比較好的歌,但總體而言,失敗的歌比成功的歌多。尤其是在歌詞上,越寫越差,特別是換到了索尼唱片後,那幫子寫詞的不知在寫些什麼,常常前言不搭後語,張信哲本人和公司也不知道在挑些什麼,盡往差裡選。

    這種水平的退步從《直覺》開始,一路退到現在的《回來》,而《回來》整盤專輯裡的歌詞幾乎是我見過的專輯裡最差的。而張信哲大概也是日子過舒坦了,苦情歌也唱不苦了,再也沒有以往的震撼力了。

    眼中范曉萱

    至於范曉萱,我不想說太多,只是個人十分喜歡她在《Raigt;的MTV裡的樣子。儘管我十分人的生活要多多改變,但我不一個歌手——尤其是成功的歌手轉型。這就像戀愛時的雙方,總是希望對方不要變,除非自己變得比對方還快。依范曉萱的形象和聲音,情歌煽情最多止於《深呼吸》的份上,再下去就不適合她了。你能接受范曉萱唱張信哲的《依依不捨》嗎?就像你不能接受張信哲唱范曉萱的《健康歌》。

    眼中謝霆鋒

    對於謝霆鋒,我更不想多說什麼,我甚至不知道我有沒有寫對這個名字。更加不明白許多評論所謂的「叛逆勁」是指什麼,你說頭髮長就叫叛逆吧,那人家劉歡都還沒叫叛逆呢。連最能代表一個歌手個性的歌都是十分普通的陳詞濫調,看來許多記者和女孩的眼光是沒治了。「叛逆」這個詞,不是毛留得長一點,看上去就像可以隨便玷污的。

    眼中新概念

    今天收到一本外地辦的刊物,我很納悶幹嘛要寄給我。翻開目錄,看見一篇批評新概念的,寫得極有道理。開門一句就劈中要害——「難道早戀多一點就是新概念?」幸好我的三篇沒寫早戀,否則就連著一起被劈了。

    關於「早戀多」,我的看法是舊中國的窮苦人家孩子吃不到飯,所以一天到晚嚷著想著要吃飯。我平日飯吃得多,所以暫時沒有這個慾望。

    開始幾屆「早戀多」是沒有辦法的,大家現實一點。進了高中情竇還閉得撬都撬不開的會徒失許多生活的樂趣或痛楚,那樣就遺憾了。怎麼說都是大齡青年了,參賽的又吃到過飯的大多都對早戀(往往是初戀)有深刻回憶,記錄下來又可以直接進大學,何樂而不為。不過我推薦大家去看一下《白樺林》和韓嵐編的一套叢書,裡面的故事更精彩。

    「新概念」最大的弊端就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幾所大學聯辦。這多少使高三參賽者心浮氣躁,拚命要讓自己的文章出挑,在語言上做文章。這樣就完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