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舞姬之火舞大唐 第二卷 第三章 立部伎、坐部伎
    為了給梅妃慶祝生日,宮中是大擺筵席。既然玄宗已開了口讓他們看,杭玉就拉了蘇濛濛理直氣壯地站在一旁,等著看演出。

    用杭玉的話說,這是讓蘇濛濛加深對宮廷舞蹈瞭解的一個大好機會。

    他一副對唐代舞蹈爛熟於心的樣子,一直絮絮叨叨地跟蘇濛濛說這說那。要在平時,蘇濛濛會很反感這種囉囉嗦嗦話很多的人,但此時卻一點也不覺得煩。她確實需要一個人為她掃掃盲,免得自己在這皇宮兩眼一抹黑,很容易出問題的。

    「你看著吧,肯定又是立部伎、坐部伎,哪次宴請眾人不是這樣?」看著太常寺的樂工和藝人在跑前跑後忙著準備節目,杭玉對蘇濛濛說道。

    立部伎和坐部伎是在唐初九部伎、十步伎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據說,雖然早在唐高宗時即已設有立部伎,武則天時期就設立了坐部伎,但真正嚴格區分坐、立部伎,根據演出的要求,堂上坐奏的叫坐部伎,堂下立奏的叫立部伎,以此作為演出中必須遵守的制度,卻是從玄宗時期才開始的。

    「你想不想知道坐部伎和立部伎各包括一些什麼節目?」杭玉問道。

    「不感興趣。」蘇濛濛搖搖頭。想必這些所謂立部伎、坐部伎的節目,都極盡歌功頌德之能事,於藝術上也許並無特別之處,她確實沒有細細探究的慾望。

    但杭玉不以為然「知道你沒興趣,你以為我就有興趣啊。不過,要想在宮中混,這些東西你必須得要知道。」

    他不顧蘇濛濛到底有沒有用心在聽,自顧自地就說開了「立部伎主要有八部,包括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坐部伎包括六部,有燕樂(其中也包括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還有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

    蘇濛濛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這都是些什麼節目啊,光聽名字就讓人興味索然。

    杭玉說著說著也停住了「不說了,這些節目怪沒勁的。」

    說話間演出已經開始了。先奏坐部伎,第一個節目就是唐太宗時期的《燕樂》,坐部伎演出的規模較小,用的人也不多,舞者最多不過十二人,最少的時候只有三個人。大多是比較幽雅典麗的節目。樂工和藝人的水平也都是比較高的。

    還算不錯!蘇濛濛心想,比自己預想的好多了。只是,這每個節目的演出時間都很長,讓她漸漸地沒了耐性。

    「每個節目都是這麼長麼?」

    「差不多吧。」杭玉也是心不在焉。

    「那要將坐部伎、立部伎總共十四部都演完,得演到什麼時候了?」蘇濛濛想想就覺得可怕。

    「哦,不是。坐、立部伎包括的節目多,表演時間長,所以不會是每次都從頭到尾演一遍,而是由太常寺在頭一天把節目送到宮中,由皇上批准,每次只演其中的一部分節目。」

    這還差不多,要不每次看得都累。

    這次坐部伎只表演了燕樂和玄宗時期的龍池樂、小破陣樂。

    小破陣樂是玄宗根據唐太宗的破陣樂改編而成的,是一種小型的破陣樂,主題也是表現戰鬥生活的。樂曲慷慨激昂,聽起來竟有些鬥牛舞進行曲似的節奏。

    杭玉和蘇濛濛對視一眼,突然有了相擁起舞的衝動。

    但這是在宮中大型的宴會上,他們怎敢輕舉妄動?

    然而舞者一聽到契合的音樂,那身體就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了。不能把動作做大做滿,兩人就暗地裡開始蓄力,開始將身體的重心的重心前傾,甚至開始不時交換或犀利或嚴肅的眼神。

    小破陣樂結束了,兩人還尤自沉浸其中,直到立部伎開始表演,他們才勉強收回心思。

    一聽到立部伎開始奏樂,蘇濛濛就覺出了坐、立二部伎之間太大的區別。

    立部伎的演出規模宏大,氣派十足,每個節目多則近兩百號人表演,少也有六七十人。這些節目講求的是排場陣勢和隊形的變化,像破陣樂就要擺各種陣式來體現戰爭的宏偉場面。

    可是,若單論娛樂性和藝術性,立部伎與坐部伎相比就差得太多了。

    蘇濛濛不禁對杭玉歎道「好像立部伎的樂工和藝人水平也比坐部伎的差不少啊?」

    「對啊。所以他們才是立部伎嘛!」

    原來,立部伎和坐部伎的表演者都要經過比較嚴格的訓練,每年還要進行考試,根據考試成績將他們分為上中下三等,每十年還會有一次大考。

    藝人們根據業務水平的不同,被分為不同的等級。坐部伎最高,差一些的就退入立部伎,再差的就去學習雅樂。

    「歷來的統治者不是都將雅樂放在最尊貴的地位麼?怎麼這還是最差的藝人去學習雅樂呢?」蘇濛濛大為詫異。

    「其實雅樂發展到現在已經變成純粹儀式性的東西了,演奏並不需要很高的技巧,所以演奏雅樂的樂工等級反而在坐、立部伎之下。」杭玉向蘇濛濛解釋道,「也正因為坐部伎水平比立部伎高,所以一般演出的時候都是先奏坐部伎,再奏立部伎,最後才是馬戲和散樂的表演。」

    蘇濛濛點點頭,卻見席上眾人都開始露出翹首以盼之態。

    「難道是梅妃要表演驚鴻舞了麼?」她這才興奮起來,問杭玉道。

    「不是,接下來應該是要表演聖壽樂了。這是皇上非常喜歡的節目,對其中的『作字如畫』和『回身換衣』兩個特點非常得意呢。」杭玉說道,轉而又對蘇濛濛耳語道,「不過其實說白了那就是形式上的東西,沒什麼內涵的。」

    聖壽樂本是武則天時期所作,是用一百多位舞伎,以舞的行列擺成字,每變一次隊形擺一個字,總共擺成十六個字「聖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萬年,寶祚彌昌」。這就是所謂的「作字如畫」。

    唐玄宗對聖壽樂進行了發展,新增了「回身換衣」的環節。舞到中途,舞伎們聚集場中。往來之間,其中一部分舞伎不見了,卻突然從舞隊中閃出光芒四射的麗人,最初是披著朱紅和絳紫的綵衣,轉眼卻換成了綠色或大紅色,花團錦簇,變幻莫測。

    眾賓客均驚異不已,喝彩不斷,玄宗也微微露出自得之意。

    蘇濛濛對杭玉低聲道「費這麼大勁用人擺成這麼繁難的字,還搞這麼多形式主義的回身換衣,結果呢,要藝術感染力沒有,要舞蹈技巧也談不上,整個一枯燥無味,何必呢?」

    「嗯,宮廷舞追求的不就是這種感覺嘛!不過要說舞蹈技巧,也不是完全沒有。比如有舞蹈基礎的宜春院內人,排練一天就能上場,如果是平民的女兒只因為容貌被選入宮,並沒有舞蹈和音樂基礎的,排練一個月恐怕還上不了場呢。你看這個舞都是宜春院的內人排在舞隊的首尾,其餘比較差的就排在中間學著人家做動作。還有你看,領舞的必然是宜春院內人中最好的,因為第一個出場的最惹人注目,曲子快結束的時候,節奏特別快,更需要這樣的能手來領舞了。」

    蘇濛濛順著杭玉的手看過去,發現那領舞的女子是那般眼熟。想了想才恍然,原來是之前在自己房間見到的三個女子中的一個。

    她正要對杭玉笑道自己見了熟人了,卻突然意識到另外有一雙眼睛一直在盯著自己。她往那張桌子看過去,竟發現另外一個熟人,正若有似無地對她似笑非笑。

    她差點沒暈過去!

    那人,竟然是李林甫!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