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世奇英傳之古玉奇緣(飛庫) 第九卷 第五十二章 汗青天授誰敢定
    且說孫斌呼了一口氣,馬上抱起仍自昏迷不醒的芬兒跑回去。只見孫大伯和雨星頻頻到井去打水救火,已熄滅了屋子大門及三面的火苗,只有堆在屋後燃著了的乾柴草,經風一吹,殯焰飛騰,紅紅烈火頓然蔓延開去,眼看便要燒至屋頂四處。

    孫斌輕輕放下芬兒,衝進屋內拿出木桶提水滅火去。經過一晚努力,終於將火救熄,三人衣服全濕,弄得焦頭爛額,狼狽不堪。那屋頂也燒了個大窟窿,四周泥牆黑油油一片,院中一道籬笆牆已然倒塌,後來經過他們十多天的修整與撿拾,才得以恢復舊貌。

    三人救醒了芬兒,陳言昨夜之事。孫斌忿然作色道:「定然又是那柯達貴一幫人做的,三番四次謀害我們,這次搶人不成,還要燒屋,以圖殺人滅口,簡直喪盡天良,天理難容。」

    只聽芬兒輕咬著下唇,堅強地說道:「生活的苦難教會了我們如何在不幸和挫折前保持自己的理想,我們永遠也不會向苦難認輸。他們不讓我們有好日子過,我們更應該自強不息,而且比他們活得更精彩!更快樂!」孫斌不由對芬兒的不屈精神肅然起敬,內心激動的情緒久久不能平息。自此,孫大伯一家對孫斌更加感激不盡,待如親人。

    就這樣,孫斌便在孫大伯家中安住下來,往後的日子裡大家相處愈加融洽,宛若家人。孫斌有時跟孫大伯上山採藥,學習如何認藥用藥。孫大伯是本鄉一名出色的大夫,醫德甚好,廣受村人的愛戴。孫斌還不時請教他醫學上的問題,孫大夫見他如此虛心向學,當然欣然給他講解。

    孫斌就己所知,也發表一些在日常飲食上的見解,例如:鯉魚和辣椒混合著吃則成痔疾;豆腐和蜂蜜,蘿蔔和木耳一起食用,可分別導致耳聾、皮炎;而兔肉加上人參,狗肉加上綠豆皆會產生中毒的危險。如此種種,其實不過是現代健康飲食的常識,一旦說將出來,連孫大夫也大為驚詫,不由對孫斌的博學多才大加讚賞。

    孫斌尤其喜愛文學,時常向孫雨星借閱一些古籍,當遇到艱澀難明的詞句時,便向孫雨星謙虛請教。兩人談詩論文,賦詞作對,引為知己,相互佩服。孫斌沒想到竟得孫大夫一家如此眷顧,厚愛有加。這短短幾天相處,當令他得以重拾家庭的溫馨。猶使他感到親切的是年方二八的小姑娘芬兒;與之相處愈久,愈覺得她溫柔善良,睿智優秀,勤勞節儉。他見芬兒所幹的雜務雖不重卻繁多,於是常插手幫忙幹點活。

    這一天,孫斌拎了個木桶到水井去打了滿滿一桶上來。這口井開在屋外右邊約十米遠的地方,平時的飲用水全靠這口井提供的,井水終會乾涸,乾淨水源在古代是得來不易的,所以他們平時都很節約用水。

    再說孫斌正要抬水進屋去,卻見芬兒迎面而出,便問她往何處去,芬兒告訴他上後山摘菜。他說也跟著去,卻不等芬兒回答,轉身便往屋子走去。他覺得芬兒嬌小玲瓏,容易為人欺負,又想這古代中花花公子,風流子弟實在繁而雜。也難怪中國古之女子總是深在閨中,足不出戶,讓她一個女子獨自出門,叫人如何放心得下。所以便是買菜孫斌也陪著她去,他絕對不容「遭人調戲」的事件再發生在她身上。

    菜地果然離屋子不遠。孫斌見小片地上長滿綠油油金燦燦的菜心,清新菜花香,尤令人心馳神往;又見芬兒笑容可掬,容顏清秀,玉骨雪肌,飄逸可人;當真是人比花嬌,神比花俊。

    兩人摘了幾棵青菜便即回來。只見屋後一片沙草之地架起小柵欄圍成一圈,柵欄內一隻母雞並兩隻公雞帶著七八隻小雞到處覓食。其中一隻公雞無意爪到一條肥大的蚯蚓,正自洋洋得意,不防被另一隻公雞衝上來搶走了。兩隻公雞於是在圈內你追我避,相互搏鬥,鬧得雞群驚恐萬分,雞圈狼藉。

    芬兒見狀,跑上前喝止。可兩隻公雞依然我行我素。孫斌這時笑道:「那搶食物的公雞如此霸道好鬥,把它賣了或宰了也不痛惜。」芬兒道:「它們雖是好勇逞強,卻都是小妹自小養大的,棄了總是割捨不得;再說那些小雞沒了父親也怪可憐的。」

    孫斌聽了心裡好笑,覺得她原來也有可愛天真的一面。他心中又想,那母雞不是有兩個「情郎」嗎?宰了一隻公雞,「一夫一妻」不是很好。心是這樣想,但他不願跟她爭辯,只是一笑道:「那些小雞也是你養大的,將來你也捨不得它們的,讓它們終身陪伴著你嗎?」

    芬兒臉上微微一紅,接道:「它們在這裡安家好得很,離開這裡難保別人也會好好照顧周全;在這裡到自在無憂。那母雞每天下一隻蛋,我不會撿去,就讓它孵出更多的小雞來。」孫斌忽然歎了口氣道:「小雞啊,小雞!你們別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們的主人不僅心地善良,還心懷壯志,她打算開一個大雞場哩!」芬兒抿嘴一笑。兩人漸漸沒了生分,越見親密無間。

    就在此時,孫斌看見紀天倫從遠處快步走來,心下喜悅,便迎上前道:「紀大哥,怎麼現在才來,都十多天沒見你了?」紀天倫見了他也很高興,與兩人打過招呼後,便說道:「我來是告訴大家一個重大消息,我們先進屋再說。」

    芬兒進屋後,喚了爹和哥來正廳。孫雨星見紀天倫神色有異,問他發生何事。紀天倫沒有立即回答他,待大家坐下來,這才用手在額頭虛作抹汗之狀,望著孫斌笑道:「孫兄弟真是神機妙算,才智過人!兄弟拜服了!」孫斌謙遜一番,心下略一想,心知定是自己這個「事後諸葛亮」所說的話已然應驗了。那是歷史使然,理所當然要發生的。

    果不其然,只聽紀天倫道:「就在莫兄弟對時局做出推測後的第三日,蒙古漢國便派使者到大宋請求協助滅金。條件是滅金後,將金國統治的陳州和蔡州以北的州郡仍舊歸蒙古佔領,而以南地區歸宋管轄。我朝那個大奸臣史彌遠史大相爺作威作福二十多年,難得的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便是不負眾望地死掉了,所以皇上如今重執朝政,金口一出,就決定派孟將軍統兵攻打金國,以雪前恥。

    想那金國即使強盛之日,也未必抵擋得了宋蒙合力一擊,更不用說如今山窮水絕時。那蒙古軍確實強悍,鐵蹄所到之處都夷為平地!其攻城迅速,攻堅術詭異,攻堅器先進,我大宋也有所不及!即使我大宋不相助,憑他蒙古此時強盛之勢,那金國亡國只是早晚的事。如今看來蒙古邀我大宋聯盟,實則保留實力,意圖不軌!其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了!」

    孫雨星沉吟了半刻,說道:「這場『滅金之戰』估計不會持續很久。我們既洞曉蒙古之企圖,可不能等『飛鳥盡,狡兔死』,才草率採取行動。為了不使其奸謀得逞,只有讓他的『狼子野心』及早昭示於我大宋百姓面前。」

    紀天倫道:「孫大哥可有什麼良策使蒙古這條『狐狸尾巴』提前露出來?」

    「放諸官家不足信,散諸百姓輿論飛!咱們本是百姓,當是散播之始。夫百姓滿天下,則輿論布赤縣,或許一時不信;然一人傳虛,萬人傳實,況且消息本是真實無假。所謂『民間動靜,官府耳長』。如此,則何懼聖上『龍目蒙,龍耳掩』呢?此乃『劉玄德娶孫夫人——假戲真做』之計,既可警告蒙古,亦可警惕宋朝廷。」

    「哈哈此計本來平平,一旦經孫大哥之口說出,似乎變得奇妙無窮了!但為何從前就施行不得了?」

    「前番顧忌重重,只想到讓聽者信服,然若使每人皆信,談何容易?此次拋開顧忌,便以廣播為主,以信達為輔,不求其信,只求其泛,雷厲風行也!」

    「哈哈,孫大哥總是文縐縐的,小弟還只聽懂了個大概。那劉備借荊州的故事我聽大哥說過。想當年,孫權假意將妹嫁給劉備,想攢他來吳國以換回荊州。這情形正像蒙古要求蒙宋聯盟。蒙古先給大宋一點甜頭,等到目的達成,他蒙古就會出爾反爾,反面無情了。」

    紀天倫見孫雨星不斷頷首,以示對自己的讚許,心下一喜,又說道:「後來,劉備用諸葛丞相之錦囊妙計,一旦到了吳國,便讓趙子龍將軍把他與吳侯聯姻的消息廣為傳開。那時吳國太還蒙在鼓裡,全虧小喬的父親喬老報喜和撮合,她這才恍然大悟;確認消息真實之後,吳國太便來給孫權施壓,最終才成全了劉備抱得孫夫人歸的願望。」說著便偷偷覷了芬兒一眼,見她雖然靜靜聽著卻是毫無反應的,心中不免有點失望。

    紀天倫隨後接著又道:「如果劉備當初一到吳地,就隨手抓幾個路人來告訴他們這『喜結良緣』的消息,那些路人們多半不信的;說不定還會說『你劉備癩蛤蟆,想吃孫夫人這天鵝肉』。而現在我們正要做的是散播真言的『趙將軍』,正缺少的是把消息傳到吳國太的那招風耳的『喬老』,正需要的是『吳國太』一句答應嫁女的話!」

    自從聽了孫雨星講述《三國誌》中的英雄人物的事跡後,紀天倫便一直對書中智計出眾的諸葛亮,無敵將軍的趙子龍等英雄人物敬重佩服不已;而對劉備、孫權等帝王反而不以為然。是以稱呼他們時,敬稱諸葛丞相和趙將軍,而直呼劉備和孫權。

    大家聽他說得妙趣橫生,不由都莞爾而笑。孫雨星將他自己的行動計劃說出來,大家各抒己見。孫斌剛才一聽到孫雨星那確實可行的良策後,不由心下打了個突,身子頓時涼了一半。他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如今又聽到孫雨星周全的計劃,心下又恐又怕,知道這下子自己可要犯下篡改歷史的彌天大禍了。

    當初孫斌之所以洩露歷史,為的是要使孫大伯他們四人可以遠避戰禍,免受戰火傷害。也想到即使他們知道歷史,也難以改變歷史;哪料到事與願違,孫雨星竟生出了「孔明錦囊妙計」,不免責怪自己實在太小覷古人了。他愈聽下去愈覺心驚膽戰,這時又聽到孫雨星向自己徵求意見。他心懷鬼胎,好生愁悶,心中苦笑,口中卻道:「好,好計」

    他心下打轉:「怎麼才能阻止他們這一行動呢?唉!歷史的車輪理應順其自然,要發生的還是順理成章地發生,不要發生的可不能無中生有。歷史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生平走過多少足跡,便會有多少足跡留在史冊上。若隨意增刪這些足跡,可不是等於改變人的一生嗎?正如歷史家所說:『喜添新章創歷史,蠻改半字亂汗青。』改寫歷史是萬萬不能的!如果歷史因自己而改變了,以至年代交錯,世界大亂,到時自己便是千古罪人,萬死莫贖了!」

    他突然產生一個怪想:「我本不屬於這個世界,有自己出現的地方,歷史還不是照樣被改變嗎?唉!算了算了!從今以後我隱姓埋名,絕跡人世,老死山林便是了。從此人世算是無孫斌這號人物了但是但是唉!這樣完全和社會斷絕聯繫的人跟野人有什麼區別?我是文明社會的人,習慣群居,真能過這樣的生活嗎?」他不由搖了搖頭,心中懊喪得很,打定主意以後不聞不問,聽其自然,以盡量避免與那歷史「大車輪」產生任何身體上的摩擦,安心做個「方外人士」罷了。然而,一旦他的朋友們遇到危險時,他當真便忍心置身於外,袖手旁觀嗎?色情、非法、抄襲,我要舉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