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末 第三卷——兩江總督 第二十七章——南澳鎮總兵劉永福
    隨著朝廷批准姚興華的人員請調折子抵達兩江,這段時間以來,因親自抓新軍組建這件事,結果卻被那些兵痞和將痞弄得焦頭爛額的姚興華,終於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本來,以姚興華南洋大臣、兩江總督的身份,親自督辦新軍組建,下面的那些個將官本是不敢不從,可因為姚興華自己對軍事可謂是一竅不通,在加上又有些急於求成,下面那些軍官在陽奉陰違的不幹事,結果半個多月時間過去了,姚興化的新軍,才堪堪挑滿兩個營一千多人來。

    「末將劉永富,領朝廷調令,特來姚總督麾下受命。」十一月三十日這一天,就當姚興華在新軍大營的中軍大帳中,為了兵員選拔進度緩慢而大發雷霆之際。讓姚興華朝思夜盼、望眼欲穿的,一直以來都不受朝廷重用的南澳鎮總兵劉永福,終於帶著他那碩果僅存的三百黑旗軍,趕到了南京城北新軍大營。

    「劉永富是誰?」正處在火頭上的姚興華,一時之間,竟沒有想起來劉永福是誰。不過當看著階下跪著頭帶二品頂戴,面容消瘦,年齡也似有五十餘歲的老人時,姚興化猛地想起來,這個劉永福就是自己向朝廷死命要來得南澳鎮總兵,連忙壓下心中的火氣,親自來到階前拉起劉永福,一邊叫人搬把椅子過來。

    揮退帳中那些讓姚興華恨不得統統殺掉的將官後,因為剛才言辭的失禮,不由有些尷尬的說到:「你看看,我都被這些兔崽子給氣糊塗了,剛才失禮之處,劉大人千萬莫怪啊。」

    「豈敢,下官承蒙總督大人不棄,親點為新軍都督。大人此恩此德,下官惟有以死相報。」 劉永福雖然貴為南澳鎮總兵,朝廷二品大員,可是自從一八八五年十月,帶領三千跟他在越南出生入死,大敗法軍的黑旗軍回國以後,就屢屢受到朝廷的歧視,得不到重用,歸他指揮的三千黑旗軍也屢屢被朝廷裁撤,最後只剩300餘人。而像劉永福這樣呆了一輩子的兵,打了一輩子仗人,突然之間手底下沒兵可帶,沒仗可打了,可真是的必要他們的命還要難受。所以,當他接到朝廷批轉的,兩江總督姚興華請調他去督練新軍的調令時,其內心的激動和對姚興華的感激之情,確不是真情摯意。

    「劉大人如此說,本官何以敢當,何況如劉大人這般不世英才,得不到重用,豈不是朝廷的損失?」重新把劉永福扶起來,姚興化真情實意的接著說道:「這次兩江開全國先河,編練新軍,本事朝廷幸事,可是你剛才也都看到了。」

    「哎,我這個總督,是文提不得筆,武上不得馬,不如你甚多啊。要不是這兩年,我姚某偏的聖眷,恐怕這會還在瓊州那個小地方,搞洋務呢,所以,這次兩江編練新軍的重擔,只能讓劉大人您和此時恐怕還在路上的聶大人,二人承擔起來啦。」回想這十幾天來親自督辦新軍所受到的窩囊氣,要不是這新軍事關自己,也事關整個中華民主的未來,姚興化還真的有些想要撂挑子了。所以,這次猛地遇到寄托了無限期望的劉永福,不免的發些牢騷。

    「文提不得筆?武上不得馬?要是這樣都能坐上兩江總督的話,那提的筆,上得馬的人,還得做多大的官?」不過想歸想,劉永福嘴上可不敢這麼說,「大人,您太過謙了,想大人弱冠之年,便已位居總督之列,這可是自太祖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由此可見大人之才華。至於這編練新軍,大人但有差遣,卑職莫敢不從。」

    兩江新軍組建工作,因為南澳鎮總兵劉永福的到來,進展速度大幅度加快。到十二月九日,旅順總兵聶世成趕到之時,劉永福已經從兩江綠營及各地的駐防軍中,按照新軍兵員條例規定,精心挑選出了一萬七千多名符合條例標準的士兵,剩下的兩千餘人,估計到這個月中旬,也將能夠全部補齊。

    在武器裝備方面,金陵機器製造局生產的馬克沁單管機槍,瓊州重工集團總公司生產小口徑行營炮,還有兩家企業共同研製生產的八九式(實際仿造毛瑟1888)新式步槍,都已經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南京城北新軍大營之中。並且是完全按照姚興華組建新軍時所定下的,每營(每五百人為一營)配馬克沁單管機槍二十五挺,行營炮五門,八九式步槍七百桿的標準儲備的,這樣的裝備水準,就是放眼整個大清國,兩江新軍要是自認第二的話,也沒人敢稱第一,就是在整個東亞,也是數得上的。

    當初姚興華組建新軍時,準備的是全面聘請德國陸軍退役軍官前來教習。可是清廷因為從未接觸過德國軍隊,卻因為鴉片戰爭的緣故,對英法軍隊很是瞭解,所以力主兩江新軍應該倣傚英法,最後還是在姚興華的力主爭取下,清廷才勉強同意聘請德國軍官團,不過也僅僅是同意這四鎮新軍中的兩鎮倣傚德國,另外兩鎮則仿要效英軍。

    四真新軍雖未能全部倣傚德國,可假以時日,姚興華仍然相信,這支部隊,定將會成長為中華民族的脊樑。同樣,面對裝備如此精良,所有士兵又都是精挑細選,百里挑一挑出來的,再加上又是接受全套德式和英式的訓練,南澳鎮總兵劉永福和旅順總兵聶世成二人,也同樣對這支部隊,給予了無限的期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