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龍騰 正文 本人舊作《給大明皇帝平反》
    看過不少對明朝皇帝的評價的文章,大多是分為三種,其一是開國的太祖元璋、成祖朱棣,大家都認為這兩位雖然殘暴些,但仍算是成功的皇帝;其二就是崇禎帝,大家都肯定了他的勤政,孜孜進取不肯認輸的勁頭,同情他到最後敲景陽鍾無一大臣至的淒慘。可以說,亡國之君極少有他這樣被後人同情及肯定的。其三就是捨此兩種之外的,無一例外的被戴上:糊途、昏庸、殘暴、胡鬧、不學無術的帽子,很多人認為,大明皇帝除這太祖、成祖、思宗三位以外,都是數十年不理政事,微服調戲良家婦女,喜歡做木匠的昏庸之君。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為什麼對明朝皇帝的負面評價較多呢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明朝皇帝確實是庸君較多;另一方面可能是對明史不如對更近一些的清史瞭解的多,而又受到了很多清宮戲的影響,覺得大清的皇帝全是溫文儒雅愛民如子的,兩方面一對比,明朝可就太不成話。清朝皇帝的好壞,我們暫且不去說他,因為受到文字獄的影響,他們的形象大多是扭曲了而不真實的。一一解說起來太過費力。這裡到是可以順便說一下,一位對明清兩朝皇帝在非歷史專業讀者心裡造成極大影響的大師---金庸先生。他在「鹿鼎記」裡面以康熙對韋小寶的話來表達了他對明清兩朝皇帝的評價,在他眼裡,大明皇帝簡直就一個好人也沒有了,從太祖這條正梁一直歪倒崇禎帝。他的讀者群是那麼的龐大,因此我可以相信,他的觀點影響了太多的人。當然,我不是說他不負責任,畢竟他是個作家,而不是歷史學家。我的意思是,有很多人太容易把野史當正史來解讀。比如乾隆的微服私服,我敢拿我的電腦主板來誓,這小子一輩子也沒有私訪過---就算是為了花姑娘,他出門最少要五六千人跟在身邊。現在正經的來談一下幾位我認為不錯的明朝皇帝,我說明一下,我不打算去翻史書,現在講的事情大多是憑腦子裡的記憶,如果有疏漏和錯誤,不要怪我,我也不是正經的弄歷史的,也是野路子。成祖後是仁宗,為什麼叫他仁宗呢,就是一個「仁」字。他的一生和他的堂叔前太子朱標極像,他的兄弟們和他的叔父們一樣,一直對皇位有著非份之想,而他總是不予計較,並在兄弟們捅了大漏子後出來說情,如果說是假惺惺,他假的次數還真不少。在我記憶裡,他最少為他老弟漢王和趙王討過n次情。他曾多次奔波在南京和北京的路上,多次到百姓的家中就餐,並說百姓很苦,吃的極差,要官員們善待百姓。請注意:這是正史不是戲說,而且他也沒有勸百姓食肉脯。如果說到個人能力,他父親成祖和李景隆決戰期間,他帶極少的兵,動數十萬北京民眾守城,成功的守住了大本營北平,如果說勇力和智慧,他不比任何一位清朝皇帝差。不過死的太早,繼位不滿一年就翹了辮子。仁宗之子宣宗,從小就受到祖父成祖的喜愛,朱棣認為他極像自已。確實,他也是個很有勇氣和決斷力的皇帝。他的叔父漢王素有威名,從父於靖難之役,身經百戰。不過當漢王拉起大旗造反後,宣宗迅親征,不到一月就將他搞定。趙王也一直想要皇位,不過後來放棄非份之想後,宣宗也沒有為難過他。宣宗也是繼成祖後唯一親征蒙古的皇帝,明朝對蒙古的攻勢在他身後就停止了。關於親征,我就想起順治皇帝,他聽說鄭成功北伐後,先是驚惶失惜,怕的要逃回東北老家去,然後被人恥笑後,又極暴怒,閱兵南宛,要親征,被孝莊太后所阻,我估計,他親征多半要壞事的。英宗本來沒有什麼可誇的,不過他總算是廢除了幾千年來的人殉制度,這一點讓我很欣賞他。孝宗是我最喜歡的一位皇帝之一,不單單是放在明朝,放在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對他的評價都應該是極高的。他十八歲繼位,在位十八年,沒有庭仗過一個大臣,用當時文官的話來說,數十年之惡法一朝廢棄。對閣臣口稱「先生」而不呼其名,以示敬重,也是由他始。他一輩子只有一個皇后,沒有立妃,終身不好二色,人品也是沒得說。由於從小受到過折磨,六歲前一直由他母親撫養,因此極重親情,曾多次尋找外祖家,對其父留下的嬪妃也極孝順。知人善任,手下名臣如雲,而且從不以直言罪人。他死後,大臣多有哭泣暈倒者。至於治績,他統治的年代叫「弘治中興」。這樣一位皇帝,事業成功,孝順父母、為人和善、感情專一,據說人也長的帥,怎地叫人不喜歡。萬曆皇帝固然是數十年不上朝,不過從「國本」之爭看出來,他還知道尊重文人士大夫的意見,比之清朝,沒有任何事情不是皇帝乾綱獨斷,簡直是民主的一踏糊途。而且還知道拉著兒子和孫子拍全家照,讓大臣看他們一家和睦,比之清朝認為立皇儲是家事而非國事,又是不可同日而語。憲宗成化帝畫的一筆好畫,比清高宗的十萬爛詩強的多了。景帝受命於危難,用于謙挽救了一個滅國的危機,也屬不易。平反到這裡,還是有些未盡之言。什麼大家都認為清朝皇帝總體素質比明朝高呢?其實萬曆也是守成之主啊,在他治下,畢竟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人民在他的治理下沒有弄到過不下去。比之嘉慶帝,他一點不遜色啊。嘉慶皇帝還有白蓮教造反,天理教攻打紫禁城等對國家造成極大影響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呢。我們知道,在一個封建王朝到了一定的階段,它必然要走下坡路,這是避免不了的。我們看一下萬曆和嘉慶所掌握國柄的年代,就能現他們都屬於處在國家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的年代。萬曆做的比嘉慶差嗎?我個人認為,一點不比他差。幾十年不理事的基礎是什麼?是一個穩定的,皇帝信任的文人士大夫集團,所以萬曆能垂拱而治,而清朝就顯然不行,皇帝一天不理事,事情就摞在那兒沒有人理。傅恆大家都知道,看過還珠格格的人想必映像更深刻,就是他開創了軍機大臣一人不敢奉旨,遇事從不專斷的清代名臣規範。所以清朝的皇帝必須要管理,必須要兼負起皇權和相權來。所以,他們看起來也就勤政許多。實際上清朝皇帝庸材太多,幾乎沒有一個算的上是英主。從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到想改革的光緒,他們幾乎都算不上是政治家。他們算什麼呢,我個人認為。他們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地主型,甚至於算的上是地主的土管家。滿嘴的祖訓,一臉的愚昧,明朝皇帝不知外事而不懂開放,但也允許天主教傳入宮廷,但清朝的皇帝從所謂的千古一帝康熙帝起就不放寸板入海,不許傳教士傳教。他老人家自已到是精通西學,但他一點普及的意見也沒有,這樣也太不夠意思了吧?不是拿咱老百姓蒙事嗎?清朝的康雍乾三帝的飯司太多,我不打算批評他們,不過我始終覺得明太祖成祖仁宣孝諸帝也並不比他們差很多。這裡就要提到一個以偏概全的現象。提到明帝,大多說他們殘暴,毆打言官,但我們可以想到一點啊,為什麼清帝不打言官呢,那是因為沒得打,不需要打啊!文人全弄成了奴才,像明代的「議大禮」,「爭國本」,在清朝沒有生的基礎啊。言官根本就不能說事,完全是擺設,那麼皇帝沒有過錯,也沒有人敢出來挑他們的錯,自然個個聖明無比。信口胡言,方家勿笑。!~!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