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安居樂業 第六卷 二十載征戰四方 第四十九章 六郡之地,四十萬騎
    乃蠻人也是遊牧騎兵,天生的弓騎,即使以明軍的精銳,跟幾萬乃蠻騎兵硬碰硬也會損失慘重,而大明羽林自組建以來,從來就沒有大規模的傷亡,耶律昊不想在自己的手上開這個先例。

    在戰略上的應用,弓騎是無敵的,可遠攻,可近戰,其移動能力為各兵種之冠,但是在戰術的應用上,弓騎遠算不上無敵。

    乃蠻人數萬弓騎雲集烏山山麓,這些弓騎可以說已經被明軍和克烈人聯合起來控制在一個狹小的區域內,弓騎的移動能力完全體現不出來,而無法體現其卓越的移動能力的弓騎那還叫弓騎嗎?

    明軍圍攻可敦城之前,耶律殤曾經奉命押送一批弓弩和箭矢到防州,特別是其中有一批連弩和強弩,可敦城是被從內部攻破的,這些弩都沒怎麼用得上,韓衛還朝的時候也沒帶回去,而是留給了調防而來的耶律昊。

    連弩就不必說了,這是明軍賴以起家的利器,經過將作院多次改良,今日的連弩採用全鋼製結構,機械動力學——明人稱之為墨家學問——設計,連發連射的功能自不必說,就是射程也從原先的三百步提高到現在的五百步,也就是大約兩百六十米的距離,可比一般的強弓。而強弩,這東西射程遠比弓遠,穿透力又強,就是發射速度比弓慢多了,不過將作院解決了弩射速慢的問題,那就是用箭匣,一個箭匣可以預先裝好五支箭,再在弩上裝上機括,這樣一來每次射擊就不用重新裝填了,強弩的射速甚至可以變得比弓都快。

    這裡再說一下「步」,大明的「步」和大宋的不一樣,大宋的「步」指的是雙步,一步是1.3米左右,而大明採用的卻是單步。大明一步相當於0.53米。在大宋,「可射千步」指的是射程大約在1300米左右。而在大明,「射程五百步」指的卻是大約260米。

    以前,在馬上上弩被認為是根本不可能地事,但大明發明了箭匣,而且,大明的箭匣用地也不是羽箭,而是那種全鐵製的五寸小箭。若是宋人估計就要大驚小怪了。沒有羽毛作尾翼,箭還能飛麼?宋人估計連想都不會這麼想,但明人卻只尊重事實,能不能飛試一下就行了。經過將作院的研究和多次試驗。全鐵製小箭完全能夠象羽箭一樣正常飛行,而且鐵箭的穩定性比羽箭更高,至於可攜帶性,羽箭更是遠不如鐵箭。這樣一來,採用鐵箭之後,箭匣的重量沒增加多少,但卻比羽箭的箭匣小得多,更方便攜帶於是。在馬上用弩的問題就很好解決了。明軍一慣有弩騎地編製,甚至很多弓騎都隨身攜帶有弩。現在耶律昊手上不但有連弩,還有強弩,組建一萬弩騎是可以的。

    乃蠻人按捺不住,期間,撒裡雅寅特斯派了幾千人出來試探,被明軍一陣箭雨給射了回去,多派點人吧又會變成兩軍會戰,乃蠻人目前還不想與明軍會戰,於是他們暫時倒是安分下來。不過。乃蠻人也試著緩慢地向北方草原的方向移營。

    而耶律昊則派人去調弩過來。

    一萬弩騎很快就組建好了,就是那一萬大明羽林。平原郡駐軍裡面的克烈人烏古人和蒙古人是不會在馬上用弩地,也只能依靠大明羽林。

    弩騎的作戰方式,大明羽林平時就訓練過,騎兵操典裡面包含了這一部分,現在他們只需要稍微做些適應性訓練就可以了。

    與此同時,撒剌思帶領的克烈和梅裡急、達密裡聯軍已經越過薛靈哥河。九萬騎兵,一人雙馬甚至是三馬,換馬不換人,日夜兼程往西疾馳,這些達達騎兵甚至能在奔馳的馬背上睡覺,其騎術之精湛甚至比大明羽林都強的多,也比大明羽林更能吃苦耐勞。一般都說這種長距離奔襲的能力是蒙古人特有的,不過蒙古是什麼人吶,那不過是達達人各個部落其中的一個而已,其全稱應該是達達人萌古部,宋史稱之為「蒙古」,應該說,這種幾千里奔襲地能力是達達人特有的。

    一連四個晝夜,這些達達騎兵奔馳了一千多里將近兩千里,從鄂爾渾河流域一直跑到按台山,期間,這些達達人也不過稍事休息了兩三次而已。抵達吉利吉斯河(今扎布汗河,外蒙境內)之後,撒剌思下令休息,再清點一下人數,出發時九萬人,現在還是有差不多九萬人,中途掉隊地尚不足兩千人,就是馬力損耗太大,有些馬都不住了。這還幸虧他們用的是蒙古馬,若是明人的三河馬,別說四晝夜跑個兩千里,只怕跑一半三河馬就要死得差不多了,三河馬雖然也可以用作長途奔襲,但這個所謂的「長途」是有限制的,在這方面,三河馬遠比蒙古馬差多了。大明樞密院現在也在大規模圈養蒙古馬,至於改良,那就是以後的事了,大明羽林也有一部分已經更換了馬匹。

    休整了一日,人力馬力都有所恢復,這個時候烏山那邊的耶律昊還在訓練弩騎,倒是撒剌思這邊先動了手。

    乃蠻強勢,據說有三十萬帳,吉利吉斯河這邊離乃蠻人統治中心的按台山還有段距離,但這裡已經可以碰到不少小的乃蠻部落。$$

    敵人,也可以說是獵物,就在眼前,沒什麼好說地。撒剌思一聲令下,九萬騎分成九個萬人隊,各由千戶或者是萬戶帶領,從吉利吉斯河往西橫掃乃蠻人地部落,不僅僅是幾天前的那場屠殺,這一百年來乃蠻人對克烈人所做地一切是到了該償還的時候了。

    那些乃蠻部落遭殃了,一百年來,乃蠻人不說是年年往東劫掠,可死在乃蠻人手下的克烈人和梅裡急、達密裡兩部的牧民絕對少不了,達達人與乃蠻人的仇恨在不斷地殺伐之中越來越大,九萬達達騎兵衝進乃蠻人的腹地,結果可想而知。

    這九萬達達騎兵都不是明軍正規編製,明軍那森嚴殘酷的軍律還約束不到這些達達人,就是能約束,可明軍對異族的態度如何?只怕比現在達達人的做法也好不到哪兒去。

    吉利吉斯河往西。起先只是一些小部落,沒什麼可說的。達達人將這些部落屠戮一空,男丁盡數被殺,老弱也不例外,牛羊被掠作軍糧,倒是女子被留下來,草原上的規矩,女子一般是不殺地。殺了她們下一代從哪兒來?

    乃蠻人的金帳大概在今日地阿勒泰城的位置,在達達騎兵的屠殺下,金帳以東的乃蠻部落紛紛西遷,逃到金帳的位置。而且這股西逃的規模越來越大,最後驚動了金帳。

    耶筧刮人的三萬騎這個時候也趕到了,他們從東南方向往西北驅趕乃蠻人,造成地動靜也不比克烈聯軍差多少,畢竟以前乃蠻人也沒少殺耶筧刮人。乃蠻大汗不在,留守的貴族匆匆召集乃蠻牧民,倒是很快就在金帳聚集了十數萬人馬,這個時候克烈人和耶筧刮人也差不多在金帳附近會師了。

    以前。單獨一個克烈,或者單獨一個耶筧刮、梅裡急、達密裡等等。乃蠻人欺負起來是游刃有餘,但現在他們可是聯合起來了,乃蠻大汗又帶走了一批騎兵,現在雙方的實力倒是差不多。

    撒剌思還沒能學到明軍的各種戰術謀略,他率領聯軍於乃蠻人直接會戰於金帳。

    雙方二十多萬人在按台山大打出手,戰場綿延數十里,克烈聯軍一方是沒有後顧之憂,但乃蠻人還得分兵看顧那些乃蠻部落,以免被克烈人屠殺。他們動起手來不免有些心不在焉。

    但若僅是如此。雙方實力差不多,而乃蠻人又能得到源源不斷地補給。他們作戰地損失馬上就可以補上,克烈聯軍怕是免不了失敗收場,不過這時候,乃蠻內部發生了叛亂。

    就像大多數草原部落一樣,乃蠻也是從一個不大的部落開始發展起來的。一百年前,翼只水流域還是一個被稱為別貼乞的突厥部落一家獨大,當時的別貼乞是草原上最大的部落,比當時的乃蠻和克烈加起來的實力都差不了多少,南面地喀喇汗王朝也得對別貼乞人表示恭敬。隨著乃蠻人的崛起,最後乃蠻吞併了別貼乞,強盛地別貼乞人成了乃蠻人的附屬。

    別貼乞人的事離現在也才數十年的時間,還沒過多久,乃蠻人雖然征服了別貼乞人,但別貼乞人可是不怎麼服氣的,不過乃蠻強勢,他們也不怎麼敢反抗。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乃蠻大汗不在,不過現在都被別人給打到家裡來了,看樣子乃蠻大汗能回來的可能性不會太大,而現在,乃蠻人面對的可是有十幾萬騎的大敵,即使能勝只怕也逃不了一個元氣大傷的下場,何況乃蠻人地敵人可是克烈聯軍,而他們多少也聽說了,克烈人投靠了明人,這明人地實力如何他們不知道,但克烈人的實力他們知道,連克烈人都要投靠地會差麼?即使這次克烈聯軍戰敗,但保不定下一次明人就會派來另一個十幾萬騎甚至是幾十萬騎,到那時……

    撒剌思也不是傻子,目前的形勢他也能看出來,眼見即使能獲勝了只能是慘勝,撒剌思派人大肆散播謠言,說東面的大明朝下令征討乃蠻,而此次的克烈聯軍只是先鋒而已,後面的還有數十萬明軍不日即將到達——還真被他說著了,駐守在三河郡的耶律山奇兒聽說自己最喜歡的孫兒,也就是耶律昊,居然不自量力地跑去跟乃蠻人全面開戰,耶律山奇兒差點氣瘋了,卻也不能不救,他是回跋部的首領,又是大明朝的金國公,在他的運作下,明軍他是無權調動,但昭武城的回跋人聚集了兩萬騎,三河郡和北郡的烏古人、敵烈人、蒙古人、克烈人、茶扎剌人也給面子,加上回跋人的兩萬騎一共湊了個十萬大軍出來,這十萬人僅僅半個月之後就抵達了按台山,那時候耶律昊也擺平了撒裡雅寅特斯,他向四周的瀚海、南方、赦勒川諸郡求援,這幾個郡各自派出了數萬援軍不等,加起來,他也湊了個十多萬人派去按台山,於是,半個多月之後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正如撒剌思所傳播的謠言那樣,數十萬明軍雲集翼只水流域。

    不過,眼前雖然還沒看到大明朝援軍的影子,但對本就不服乃蠻人的別貼乞人來說,僅僅只是謠言也就足夠了——就在乃蠻人和撒剌思大打出手的當兒,別貼乞人呼嘯一聲,聚集了四萬騎,反了。

    腹背受敵,乃蠻人只堅持了半個多月就崩潰了,這個時候來自三河郡和北郡的第一批明軍援軍也到了,乃蠻人全線戰敗。

    十幾萬明軍縱橫按台山地域,乃蠻人四散奔逃,克烈人等達達各部與乃蠻人有仇,別貼乞人跟乃蠻人更是世仇,而新來的明軍,他們是跟乃蠻人沒什麼仇恨,但眼前的那些乃蠻人,那可都是軍功啊,那都是富貴,這些明軍殺起人來甚至比達達人和別貼乞人更瘋狂。

    在明軍的屠刀下,數十萬乃蠻人瘋狂地逃入喀喇汗人的地盤,明軍重兵在側,喀喇汗人不敢得罪,但乃蠻人現在是要活命,他們逃瘋了,喀喇汗人也擋不住,只得任由明軍衝入喀喇汗王朝的境內搜捕乃蠻人,不過麼,明軍進來是容易,可想他們出去就難了,喀喇汗王朝為此頭疼萬分。

    這一戰可以說是倉促的,樞密院沒有任何這方面的計劃,事先也沒傳出什麼消息,而耶律昊以區區一郡鎮守使居然先後驚動了四十餘萬大軍,更是滅掉了草原上最強盛的乃蠻部。

    土地增加是好事,但這樣增加的方法卻是大明不願意見到的,而這一戰也暴露出了目前大明朝廷體制中的一個大漏洞,地方武將的權力還是太大。目前大明征戰頻繁,賦予那些武將一部分權力是必要的,但這可不是長久之計。就像耶律昊那樣,這次他只是出於好意,前面是想驅逐入侵者,後面則是想為大明開疆拓土,但以後呢,若是碰到一個有異心的又該如何?

    還有,那些萬戶長們的權力也有些大了,平原、三河、北、南方、瀚海、赦勒川六郡之地,雖然沒有朝廷的徵召令,但那些萬戶長們硬是生生聚集起四十萬大軍,若順著這樣的勢頭發展,大明朝怕不會成為第二個盛唐,強盛一時之後也必然會亡於內亂。

    貪官污吏橫行這沒什麼,皇帝昏庸也不重要,怕的就是體製出問題,只要一個國家的體制完善,即使皇帝和官吏們再亂來,亂得也有限,而且,完善的體制也可以修補這些人造成的混亂。大明朝初立的時候可謂一窮二白,可大明體制好啊,僅僅經過十年的發展大明就能變得富庶繁華。

    看來,又該改制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