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鋒 第一卷 來自東方的文藝之王 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大舅子
    雖然袁祟煥拒絕帶楚鍾南離開蒙古引起了他的不滿。可是,楚鍾南對此並不是特別在意。他更想知道,這樣一個超重量極的人物為什麼會突然出現在蒙古草原?

    只是,楚鍾南想來想去都沒有想到,事件的起因其實正是他自己,或者說是他這支隊伍在偶然間殺掉了努爾哈赤的事情。一直在逃跑,之後又一直被蒙古人看得牢牢的他,並不知道努爾哈赤的非正常死亡在遼東地區,乃至蒙古草原上都激起了多麼大的波瀾。

    是的,努爾哈赤凶狠,殘暴,可誰也不能否認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梟雄。

    明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以先輩所留十三副鎧甲起兵,取圖倫,下巴爾達,斬明朝所任命的「滿洲國主」尼堪外蘭,敗葉赫等九部聯軍三萬,十年之內統一了建州女真部落。接著,他又滅哈達,並輝發,亡烏拉,降葉赫,取東海女真。三十六年內,吞併了建州、海西女真及大部分「野人女真」部落,「自東海至遼邊,北自蒙古腦溫江,南至朝鮮鴨綠江,同一音語者俱征服」,「諸部始合為一」。在吞併女真各部的過程中,萬曆十五年,努爾哈赤在呼蘭哈達東南加哈河、碩裡加河兩界中的平崗築城三層,「建衙門樓台」。六月二十四日,「定國政,禁革作亂、竊盜、欺詐,立禁約法制」。萬曆二十三年,他自稱「女真國建州衛」王子。萬曆三十三年,他又自稱「建州地方等處國王」、「建州王」、「建州國汗」。與此同時,他命額爾德尼、噶蓋創製滿文,又逐步建立牛錄--八旗制度。

    經過多年的努力,使原先來自不同地區、制度相異、習俗不一的女真、蒙古、漢人,在生產力、生產關係、賦役負擔、國家法令、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等等方面,大體上達到了同樣的水平,舊有的差異迅速消失,一致性愈益增多,實際上形成為一個在經濟條件、語言文字、心理狀態等方面基本一致的新的民族共同體--滿族。

    萬曆四十四年(1616)正月除夕,五十八歲的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舉行開國登基大典,自稱「承奉天命覆育列國英明汗」,定國號為後金,建元天命。於是,一個轄地數千里、臣民數十萬的叛亂政權,出現在大明的東北地區。兩年後,明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以捏造的「七大恨」為由發動叛亂。十五日,他帶兵「乘隙突入」,攻陷撫順,東州、馬根單等五百餘城堡,大明被掠人畜三十萬,編降民一千戶,又擊敗遼東總兵官張承胤、副將頗廷相來援之兵一萬,殺總兵、副將、參將、游擊及千把總等官五十餘員,獲馬九千匹、甲七千副。收降明將李永芳,將其從游擊擢升副將,又以孫女嫁彼為妻,尊稱為「撫順額駙」,並賞賜降民大量牛、馬、豬、犬、衣物、房、田,依照明制設官,令李永芳統管。

    建州叛亂,後金建國,撫順陷落,總兵戰歿。一件件的事情無情的震動了「強大」的明朝。

    萬曆四十七年二月十一日,明遼東經略楊鎬、薊遼總督汪可受、巡撫周永春、巡按陳王庭,在遼陽演武場,集合征遼官將,議定分兵四路,北路以原任總兵馬林為主將,西路主將是山海總兵杜松,南路由遼東總兵李如柏為主將,東路主將是總兵劉?。四路兵共八萬八千五百餘人,加上朝鮮兵一萬三千餘及葉赫兵二千,號稱四十七萬,攜帶槍炮數萬,約定分道出邊,三月初二日在二道關會合,集中進攻後金都城赫圖阿拉。[]

    努爾哈赤探聽到明軍消息,以「恁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方針,率八旗勁旅對明軍迎頭痛擊。結果,明軍四路出擊,三路敗沒,四位總兵戰死,陣亡道臣、副總兵、參將、游擊、都司、通判、守備、中軍、千總、把總等官三百一十餘員,兵丁死亡四萬五千八百餘名,丟失馬、騾、駝二萬八千餘匹,遺棄火器大小槍炮二萬件。

    這一場「薩爾滸之戰」,使明金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此,後金獲得了主動權,人心振奮,器械充足,而明國則君驚臣恐,官兵畏戰,人畜火器損失巨大,士無守志,陷入了被動困窘的逆境。

    之後,天命四年六月十六日,努爾哈赤乘大明主管開原道事務的推官鄭之范貪婪昏庸不理防務和總兵馬林鬆懈疏忽,率領大軍偷襲遼東軍事要鎮開原,馬林等官將英勇獻身。七月二十五日,辮子軍再破鐵嶺。七月二十六日,努爾哈赤率辮子軍,在鐵嶺擊敗喀爾喀部齋賽等貝勒援明之兵,生擒齋賽父子三人及色本等二十名貝勒、台吉,亦使滿蒙關係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天命七年,努爾哈赤再敗遼東巡撫王化貞十萬大軍,破遼東重鎮廣寧,並接連佔領四十餘座城堡,逼的明軍不得不退至山海關,並使得王化貞與遼東經略熊廷弼被明廷抓捕問罪。

    可以說,努爾哈赤縱橫遼東四十年,未嘗一敗。

    而接下去,按照歷史,如果楚鍾南不從西方回來,在今年的五月,明朝山海關總兵馬世龍,將會因為誤信自後金逃歸的「降虜生員」劉某某的話,派兵渡柳河,襲取耀州,結果中伏遭敗。閹黨魏忠賢會藉機小題大做,圍攻馬世龍,並參劾遼東經略孫承宗。孫承宗也會在氣極之下連上二疏,自請罷官。到九月份,被罷職返鄉。而孫承宗辭職以後,兵部尚書高第將出任遼東經略。高第為一文人,既不懂軍事,也沒打過仗。他一到任上,就會一反孫承宗的部署,下令拆撤寧錦防線。那時,關外駐防將士除鎮守寧遠的袁崇煥會拒不從命外,其他諸城均會被拆撤一空。因而使孫承宗數年心血毀於一旦,明朝在山海關及其關外的軍事形勢會頃刻之間陷入一場新的危機。

    爾後,造就了袁祟煥赫赫威名的「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會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先後上演。一代梟雄努爾哈赤也會成為袁祟煥成為一代名將的階梯,先被對方的紅夷大炮轟傷,爾後因數十年來頭一次的戰敗鬱鬱而終。

    可是,天命八年的時候,楚鍾南來了。而且,把努爾哈赤提前三年送上了西天。當然,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努爾哈赤死的時候偏偏不是在後金都城,而是在距離遼陽頗遠的舊都赫圖阿拉,並且,他死的消息還被整整蒙蔽了差不多一個月。

    就是這一個月的時間,後金政權變得極為不穩。按照原先的歷史,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迅速的便攫取了後金政權,並且在努爾哈赤逝世的當天便將大妃阿巴亥絞殺。然而,當努爾哈赤死在四大貝勒的勢力極為薄弱的赫圖阿拉的時候,四大貝勒便措手不及了。

    後金國爭權奪利,大妃阿巴亥以林丹汗庇護殺害努爾哈赤的兇手楚鍾南等人為借口,將蒙古這一根硌牙的硬骨頭扔給了後金國勢力最強的四大貝勒,卻將南面的明軍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跟那些中立者。這還不算,這個女人還生怕蒙古人不爭氣,四大貝勒打得太順利,不惜又派了投向自己的李永芳等明朝叛將去血洗科爾沁草原,將原本心向後金的諸多蒙古部落重又逼到了林丹汗的一邊。可以說,阿巴亥的舉動根本就是不顧自己後金國的安危,但是,如果她不這麼做,四大貝勒又豈能饒得了她?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政治鬥爭本就是你死我活,何況是後金國這種制度非常落後野蠻的國家中的政治鬥爭?

    可是,後金那邊爭權奪利,林丹汗也趁機重新收服那些心有異志的蒙古部落,在經過數次大敗之後,勢力依舊屬於三方最強的明軍又豈能無所動作?遼東經略孫承宗原本應該在這一年的五月因為山海關總兵馬世龍一事倒台,可努爾哈赤的突然死亡卻使得這件事還沒有發生便煙消雲散。而身為一名優秀的軍事將領,孫承宗先前在面對後金八旗勁旅的時候雖然主張防守,卻也不會放棄這樣一個大好的機會。可惜,雖然孫承宗有自己的打算,卻無法擋住來自大明朝廷裡的暗算。早先,孫承宗打算回京向天啟帝面奏機宜,魏忠賢就害怕他會帶兵「清君側」而向天啟皇帝哭訴,弄得他最終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遼東。如今,形勢大利於明軍,可這樣的機會同樣大利於孫承宗。魏忠賢諸人極為恐懼孫承宗會真的一鼓蕩平後金,那樣的話,天啟帝肯定要召孫承宗回京,那時,孫承宗挾功而回,威勢無兩,朝中誰人可以抗衡?於是,魏忠賢在擔驚受怕之餘,大肆向天啟帝乞憐,又支使黨徒找出了無數的理由反對出兵,最後,竟真的讓天啟皇帝下旨不許孫承宗出兵。

    這樣一來,朝中責難,孫承宗等人也只好放棄出兵的打算。可就這麼放棄的話,不僅是孫承宗,關寧一帶的將領也是無不怨憤,紛紛上書請戰。但由於魏忠賢等人從中作梗,請戰書遞上去之後,全都沒了回音。

    無奈之下,孫承宗等人決定等後金與蒙古兩敗俱傷之後再看情形。不過,主意打定,孫承宗等人依舊擔心前去攻打蒙古的四大貝勒。當年的蒙古為什麼那麼強?除了精於騎射,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蒙古人在成吉思汗橫空出世之前便征戰不休,到了成吉思汗向外發動侵略戰爭之後,這個民族更是在幾十年的時間裡一直處於征戰不休的狀態之中。幾十年的征戰經驗積累起來,本就精於騎射,且出手毫無顧忌的蒙古人自然就更加難以抵擋。可是,自從大明建立之後,蒙古各部依舊尊奉成吉思汗的後裔為共主,同時,為了抵擋明朝的壓力,各部之間的衝突也遠不及當初那麼激烈。所以,在明末的時候,蒙古人的戰鬥力已經比不上了連續戰鬥了三四十年的八旗兵,而且,林丹汗先信黃教後奉紅教的行為,努爾哈赤先前拉攏一批打擊一批的手段,也使得蒙古各部並不同心,只能各自為戰,對抵禦凝成了一個拳頭的女真人也非常不利。

    所以,孫承宗等明軍將領經過長時間的計議,決定幫林丹汗一把。當然,明軍本身無法出兵,當然不可能是派兵幫忙,只有出一些計謀,送一點兒物資,幫著林丹汗整合兵馬,制訂作戰計劃。

    這樣一來事情就複雜了,遍觀遼東諸將,有能力做到這些的,只有寥寥幾人,這裡面,又唯有袁祟煥的寧遠總兵身份足夠引起林丹汗的重視。所以,也便有了袁祟煥的蒙古一行。原本,袁祟煥是要到林丹汗那裡去幫忙參謀軍機的,但四大貝勒突然分兵,並且將主力直指格勒珠爾根,林丹汗擔心齊賽諾延有失,又對袁祟煥在身邊指手劃腳有些不爽,就把袁祟煥趕到了齊賽諾延這邊出出主意,結果便有了楚鍾南與袁大將軍的這一次會面。

    不過可惜的是,楚袁兩人這一次的會面並沒能擦出什麼閃亮的火花之類。楚鍾南的表現,反倒讓袁祟煥跟茅元儀兩人懷疑起他「前宋遺民」的身份來。畢竟,一個從西方歸來的人,又只是在遼東跟蒙古兩片地方繞了一圈兒,怎麼可能知道袁祟煥這個人?可袁大將軍報出名號的時候,楚鍾南的表現偏偏就是一副震驚無比的模樣。

    這怎麼可能是西方歸來的宋人後裔?

    就是大明子民,知道袁祟煥的也沒多少呢。

    那麼,既然楚鍾南在自身的來歷上撒了謊,那他殺掉了努爾哈赤的事情是不是也值得懷疑了呢?身為明人,殺掉建州老酋是何等的功勞?為什麼會怕蒙古人知道而自稱宋人?那些馬,那些刀,那些甲冑,會不會是他撿的?只是因為恰巧遇到了林丹汗,所以想在蒙古大汗面前裝英雄,以便弄點兒好處?

    那些色目人和黑人當然是有些奇怪,也可以當作從西方歸來的證據,可大明也有色目人不是?當年的奴兒干都司轄下就有很多。

    只是大戰在即,袁祟煥跟茅元儀不願意節外生枝,這才只是婉言拒絕了帶楚鍾南回關內的要求。而且,楚鍾南殺人者的身份已經被林丹汗親自給鑒定過的,他們表示懷疑,豈不是讓林丹汗沒面子?合作之時,團結最為緊要呵。但是,即便不願生事,楚鍾南想回關內的這個要求,還是起了他們另外的懷疑:這小子該不是因為沒能在蒙古人這邊得到什麼好處,所以才想著到關內繼續矇混吧?

    ……

    「媽的,不讓走。不就是多匹馬,多個人麼,有什麼了不起?」

    走出了齊賽諾延的大帳,楚鍾南越想越氣。自己一行可是殺了努爾哈赤!這是多大的功勞?你姓袁的居然還敢懷疑!難怪老天爺要降下祟禎那麼個白癡去把你這個老東西千刀萬剮。

    「百戶,回去嗎?」

    一直留在帳外等著的蒙古老頭看到楚鍾南,急忙走過來問道。

    「不回去又能怎麼樣?」楚鍾南鬱悶地瞪了這老頭兒一眼,眉頭卻立刻又皺了起來:「蘇要拉圖,你的臉怎麼了?為什麼會有傷?」

    「沒,沒什麼。我不小心……」

    「誰打的?」楚鍾南本就因為袁祟煥不願帶自己離開蒙古而感到煩躁,看到蘇要拉圖還要掩蓋,心中更覺惱火,語氣不自覺的也就有些陰沉起來:「告訴我。我帶你去報仇。老子倒要看看,這格勒珠爾根城裡,倒***有誰敢隨隨便便打我的人!」

    「百戶,沒……」

    「你說不說?」楚鍾南瞠目怒道。聲音之大,嚇得蘇要拉圖竟是一哆嗦。

    「是,是寨桑台吉!」

    「寨桑?!」楚鍾南的臉上浮起了一絲獰笑:「就是那個皇太極的大舅子?」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