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變 正文 第124章 為何而來?送死
    聲急如雷。

    殺聲密似雨。

    漸漸升至正中的日頭懶洋洋的照著,把暖意的陽光潑灑到交戰雙方的每一個人身上。

    城頭的爭奪已經到了白熱化。

    多鐸的滿洲親軍戰鬥力雖強,在仰攻城頭的時候也發揮不出多少,但其頑強的戰鬥意志則展露無餘。

    城牆一帶從來就是守軍的天下,清兵一旦靠近,數不清的石塊、巨木、還有滾燙的熱油立刻就如雨而下,更有密集的弓箭伺候。

    這些親軍韃子和新附軍不同,面對城頭的防守力量,根本就不像新附軍那樣躲閃走避,而是把刀子負在後背立刻蟻附而上。即使是被上面忽然落下的木頭石塊砸傷,也是沉悶不語的吭也不吭一聲……

    「弓箭,掩護。」

    為了掩護自己的親軍,多鐸已經調集幾乎所有的弓兵,密密麻麻的如蝗蟲一般尾隨在滿洲親軍之後。

    新附軍攻堅的能力不如滿洲親軍,但是在遠處以弓箭壓制城頭掩護滿洲人還是能夠勝任的。

    無論是滿洲人的角弓,還是大明制式小梢張弓,齊齊引弦。

    「放箭。」

    伴隨這一個個參領地口令。一排排雕翎帶著「嗖嗖」地尖銳聲響射上城頭。

    以密集弓箭為掩護。然後趁機攻城。清軍這樣地招數大伙已經領教過許多次了。也早有準備。立刻樹起百十面巨大木盾……

    由於防守兵力地嚴重不足。木盾之間留出許多罅隙。彙集成片地箭矢初時還如驚飛地懵蟲一般是先一團黑點兒。瞬間就成為白茫茫如驟雨一般籠罩過來。

    在半空中加速落下地羽箭打在木盾之上。發出「咄」「咄」地短促脆響。還不時能把巨大地木盾射穿。連後面持盾之人也釘在一起。

    「沖車。攻城錘。上。」

    高大的沖車被奴兵們推著,帶著沉悶的摩擦聲迅速逼近城牆。

    數丈之高的沖車頂層是一個可以放下收起的平台,早蒙了三層沒有硝過的生牛皮,堅韌的很,就是利箭也射不穿。牛皮後面保護著身披重甲的持斧勇士,只要衝車靠的足夠近,就可以放開平台,上面的持斧勇士就可以躍上城頭砍殺守卒。

    巨大的攻城錘則直接被推著駛向城門左近,因為護城河早就填平,奴兵們在鬆軟還滲著泥水的土地上鋪好橫向鏈木(一根根直徑十幾厘米的短木橫著串起來,原理等同於履帶,只不過是木質而已),攻城錘沿著鏈木軌道前進,在上百人的推動之下伴隨著滿洲兵的號子緩慢而又沉重的撞擊城門左側。

    可以想像,城門裡頭早被守軍封死,所以攻城一方很少直接撞擊城門,而是選擇撞擊城門兩側。因為這一帶安置有巨大的門軸和內置的吊橋鎖,說不準還有藏兵洞等機巧設計,堅固程度肯定不高。

    以密集弓箭壓制,然後三管齊下攻城,多鐸也算是盡了全力。

    雖然早就預想到赴死軍會順著運河一線支援揚州,但是多鐸並不敢抽調過多的兵力去攔截,因為他並不知道揚州守軍已經虛弱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清軍號稱二十萬,實則十三萬,真正的主力就是五個旗的四萬人馬,至於那些新附軍,滿洲高層不對他們的攻堅能力和戰鬥一直抱有多大希望。

    在十來天的攻堅戰中,清軍已傷亡約兩萬人馬,當然大部分傷亡都是由新附軍來承受的。

    因為在外圍和赴死軍的交戰中,一個主力蒙古旗被赴死軍打殘,再加上在揚州攻城過程中各旗也多少有些傷亡,剩餘的主力核心戰鬥部也不過剩下兩萬七八的樣子。

    還要分散出一部分主力「照顧監督」揚州周圍的新附軍,多鐸手上可以調動的兵力雖多,真正能夠起到決定作用的並不多。

    圍成攻堅不同與野戰,起碼需要三倍的兵力才算達到攻守之間的平衡。

    因為不知道城內的虛實,為防功虧一簣,多鐸還真是不敢做出圍城打援的決定。援兵沒有打掉,被人家來個裡應外合的可能不是沒有。

    對於赴死軍的戰鬥力,多鐸並沒有低估,抽調一個主力滿洲旗去迎戰遠道而來的赴死軍。並不指望能夠全殲赴死軍於揚州城下,而是想拖出這支援兵,依靠新附軍的數量一點一點的把對方趕出去,同時加緊攻城。

    就在今天凌晨,因為李、高二人出城投靠,多鐸總算摸清了揚州的虛實。

    原來揚州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這讓多鐸和手下的一干清軍將領大喜過望,立刻全力攻城。要不是知道了揚州的底細,多鐸也不會這麼輕易把自己的本部親軍拿出來打這樣的攻堅戰。

    只要阿哈尼堪能把來援的赴死軍拖到日落的時候就可以了。

    多鐸有十成的把握在天黑之前拿下揚州。

    唯一沒有料到的就是赴死軍的戰鬥力,終究還是低估了赴死軍。

    以阿哈尼堪一個整旗的兵力和一萬多新附軍,竟然沒有抵擋兩個時辰就敗下陣來。尤其是阿哈尼堪的滿洲兵,傷亡達到兩千七八百人,可以算是遭受重創,可見戰鬥之慘烈。

    就算是滿洲兵,在傷亡超過三成的時候還沒有崩潰,依舊能夠做到秩序井然的撤退,這本身就已經算是強兵。

    在這個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一到兩成的傷亡就算是重創,三成死傷則是軍隊崩潰的臨界點,如果殲敵人達到半數,就已經可以直接算是全殲了。

    現在抽調通泗門的兵力去增援安江門的阿哈尼堪,顯然是不現實的。作為主力使用的本部親軍和作為預備隊的圖賴漢軍旗都是攻堅的。那些新附軍是可以調一些過去,可阿哈尼堪的滿洲)v了,調新附軍過去也沒有什麼實際效果。

    唯一的辦法就是傾盡全力盡快破城,只要揚州城防一破就算是奠定勝局。

    圖賴也明白多鐸的意圖,立刻調集自己的漢軍旗,緊隨在多鐸親軍旗的後面。

    有別於炮灰新附軍的躲閃畏懼,滿洲親軍總是積極尋找機會登城。

    新兵小頭目趙得手下也不剩下幾個人了,舉著個大鉤槍胡亂拍打,見到有韃子露頭立刻就招呼過去,也真真的報效過幾個敵人。

    這一回韃子的密箭如雨,壓的大家都抬不起頭來,只能在木盾縫隙之中胡亂捅刺。

    忽然「啪」的一聲,沖車的登城板放下,搭在城頭的垛子上,隱在數層生牛皮後頭的持斧滿洲兵大吼著跳上城頭……

    「韃子上來了……」趙得的聲音連他自己都聽不出來了。活生生就是從從胸腔子裡擠出來一樣,如碎瓷刮鐵:「轟下去,鄉親們上啊。」

    密集的箭雨之中,後面助戰的百姓吶喊著亂糟糟的一湧而上,菜刀木棒齊加,連扁擔也舉了起來。

    百姓聲勢極是雄壯,奈何戰力終究不如。

    滿洲持頭戰兵四下砍殺,如虎入羊群一般。一時間血肉橫飛慘叫連連,眨眼之間就砍翻十幾個人。一片片血泊之中,猩紅的鮮血流淌,觸目驚心之際。

    長衫的老者已是鬚髮半白,手持一截鐵尺剛一靠近,就被砍中腰胯,雙手死死攥住斧柄再不肯鬆開,猶自大呼:「我的兒,速戰……」

    持斧滿洲戰兵雙手發力,把老者的身子輪個圓圈,猩紅赤艷的鮮血潑灑在人們身上。

    「爹……」人群中撞出一三十多歲的漢子,腰裡的圍裙表明他就是城中殺豬宰羊的屠戶,這漢子滿身油光手持剔骨尖刀,雙瞳如赤彷彿要冒出血來,瘋了一般連人帶刀撞向滿洲戰兵:「我日韃子八輩祖宗……」

    長柄斧頭上還掛著老漢的身子,一時抽不回來。滿洲兵懼,撒手扔掉利斧頭待要閃避,那屠戶模樣的漢子已經撞進懷裡,剔骨尖刀輕易捅進心窩。

    週遭滿洲斧兵齊齊下手,眨眼間就把屠戶砍的血肉模糊……

    「都死絕了吧!」伴隨著淒厲的女聲,人群中猛然衝出一紅衣少女,約莫十五六的歲數,正是如芳年華。少女哭喊著撿起滿洲兵落下的長柄巨斧,如瘋似狂的揮舞起來……

    滿洲長斧寬刃重背,如開了鋒的重頭錘一般,光是斧頭就有二十多斤。也不知那少女是如何生出這般勇猛的力道,掄起長斧闖如戰團。

    與其說是少女揮舞長斧,不如說是這沉重的武器在帶動少女,眼見父親和祖父以葬身利刃之下,不管不顧的哭喊著胡亂劈砍。

    視死如歸都不足以言其壯,一時竟無人敢近。

    「都死絕了吧。」已經瘋狂的少女髮髻散亂,滿頭青絲披散下來遮蔽了視線。

    「噗嗤」一聲,胡亂揮舞長斧的少女被滿洲兵以同樣的武器砍中後背,鋒銳的寬刃巨斧直接穿透少女淡薄的身子……

    少女似乎還要努力邁步前行,卻再也動不得了。

    身後的滿洲兵狂吼一聲,發力把少女的身子挑了起來甩出城外。

    如一朵墜落的紅雲,紅衣少女落下數丈高城,眾人眼前只是一片赤艷,再也分不清楚是血紅還是衣艷……

    「是時候死絕了。」也不知道是哪個呼喊一聲,助戰的百姓齊齊湧上,在紛飛的血肉當中把滿洲兵擠做一團。

    城下的戰鼓勒的更急,一聲聲如敲打在眾人耳旁一般。

    更多的敵人從這個缺口攀援而上……

    身後上城的匝道處,一隊滿身是血手持鐵叉的士兵正奔上來……

    為首是個如巨熊一般的彪形大漢,不管不顧如一頭橫衝直撞的巨大野豬,接連撞開幾名百姓,以凌厲無匹的氣概猛然捅死當面之敵,用剛才這個敵人曾經使用的手法挑起、甩出:「給我去死!」

    「去死!」

    無論是正在城頭戰鬥的,還是正在匝道上疾奔的,立刻和著丁乙的怒吼齊齊爆發出一聲吶喊。

    幾十名叉子兵快步上前向丁乙靠攏,迅速組成三三戰陣。

    「轟他們下去。」

    滿洲強兵和赴死鐵軍就在城頭這狹小區域展開生死肉搏。

    在激烈的戰鬥之中,一個瘸腿的和尚往來奔走,把剛剛被利斧剁成數塊的屠戶殘軀一塊一塊的收拾起來,勉強湊**形……

    「張屠戶,這個世上最恨你的人就是我了,每次我到你的肉鋪偷肉吃都被你揍的屁滾尿流,你還告狀到住持師傅那裡,害得我被師傅打斷了條腿……不就是經常偷你幾塊肉吃麼?為什麼每次都要揍我?」面對屠戶的屍體,和尚已是已是淚流滿面:「和尚我今天替你收屍,是敬你保家的勇氣,是敬你們一家三代戰死揚州的忠義,你們一家今天殺死兩個韃子,足以抵消你宰殺百千豬羊的罪業了。若是我能活下來,定然想法子替你女兒收屍,你若真的在天有靈,保佑我活過今日……」

    「善心動不了惡魔,和尚我再不信佛祖,改信閻羅了……」和尚長身而起,一把扯下胸前的佛珠,抄起地上沾滿鮮血的長柄利斧大吼一聲:「狗韃子,你禿爺爺來了!」

    另一條匝道處,又是一隊同樣裝束的叉子兵盤旋而上。

    土黃色的軍裝早已被鮮血浸潤的看不出本來顏色,唯獨那條過肩到腰的紅線更顯得鮮紅艷麗……

    路澗甚至沒有想過去增援丁乙,那麼幾個建州奴,那

    小的缺口,他再收拾不下來,他也就不是丁乙了。

    一隊隊援兵開赴,快速增強城頭防守力量的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都給我閃開,看我們的。」路澗很粗魯的用叉子柄把死戰守城的揚州兵丁撥開。

    在路澗這些年輕戰士眼裡,除赴死軍之外天下再無強兵。不是就是一座小小的揚州城麼,有什麼大不了的,交戰雙方糾纏十數日,攻城的攻不進來,守城的也守不住,這還叫什麼戰鬥?完全就是規模宏大的群毆而已。

    就是在野戰當中,老子帶著弟兄們也能把「滿萬不可敵」的滿洲兵打的退避三舍,何況的倚堅城之固的居高臨下?

    四叔時長說死守揚州的史可法是如何如何了得,在路澗看來,完全就不是那麼一回子事情。

    「要是讓赴死軍守揚州,根本就不必四叔出馬,弟兄們就能讓韃子碰的頭破血流。你史可法都守不住了,還算什麼英雄?」能打的才是英雄,這就是路澗簡單而又幼稚的想法。

    「都給我去死。」路澗領頭吼了一嗓子。

    「去死。」

    每個赴死軍戰士都憋著一股勁呢。

    這麼長久以來的轉戰四方,為的就是能夠在揚州城頭和韃子決一死戰,辛辛苦苦兜了這麼大的一個圈子,終於到了真正的戰場了。

    也讓揚州守軍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戰鬥。

    用忠誠伯的話說,就是「打出赴死軍的威風,讓天下人知道什麼叫做強兵。」

    和丁乙不同,如無必要,身為營官的路澗現在基本已不直接參加戰鬥,而是居中指揮:「誰扔的遠?試試能不能把韃子的弓兵嚇退?還有你們幾個,讓韃子把攻城車(錘)留下來……」

    清軍的弓箭雖能及遠,卻是仰攻。赴死軍的投擲火器殺傷半徑雖不如弓箭,卻是盡得居高臨下的優勢,扔了幾個之後,雖沒有什麼實際的戰果,也把敵人的弓兵唬的後退幾十步。

    至於正死命撞擊城門側的攻城錘,完全就是一個笑話。

    因為是倉促之間建造,所謂的攻城錘不過是巨大的木頭架子下掛了一個撞錘而已,連上面的「人」字隔板都沒有。隨手丟五七個鐵黃瓜下去,也不知道究竟殺傷了多少敵人,反正是嚇的清兵四下逃散,再不敢在攻城錘處聚集。

    攻勢稍緩。

    大明淮揚總督師、東閣大學士史可法歡喜的眼淚都出來了。困守孤城之中頻頻南顧王師,也曾百轉千回的對朝廷絕望,就在最緊要的關頭,援兵忽如從天而降,怎不叫人喜極而泣?

    這種心情並非是因為個人的生死,也不全是因為揚州一城的得失。在史可法心中,朝廷能夠勵精圖治奮發圖強遠比他個人的生死更加重要。

    如今朝廷終於派來了援兵,就說明南京的那位皇帝陛下終於脫出馬、阮宵小之流的蒙蔽,國家還是有希望中興的。

    把扔在一旁的衣冠重新拾起,仔細的穿戴整齊,用綬帶把腰身束緊,就連自己也感覺精神了許多。

    「赴死軍果然雄壯,不知朝廷此次援揚有多少軍馬?」

    史可法本就掛著兵部尚書的銜兒,對於赴死軍也聽過一耳朵半耳朵的,只是籠統的聽說這是一支屬於太子的軍隊,其他細節就知道的很有限了。

    雖然名義上是兵部尚書,但是執掌全**衛以及武官選授這些實權是一點也沒有,尤其是在崇禎年間,腦袋上掛著兵部尚書職銜的多了,當年的袁崇煥身在遼東還掛著這個職銜呢,難道他在邊境也能調動全國兵馬?掛銜兒和掌實權是兩碼子事情,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道理。

    好歹也算個有名無實的兵部尚書,對於朝廷養的那些軍隊還有最基本的瞭解,以揚州目前的情形,朝廷要想解開揚州之圍,沒有大幾萬的人馬是想也不要想。

    或許是太子和朝廷之間存在某種妥協或者交易,所以才把太子的親衛赴死軍作為破圍的急先鋒,朝廷的大軍肯定就在後面呢。

    「朝廷?什麼朝廷?南京的那個?」要不是當面的就是弘光朝的兵部尚書,路澗什麼樣難聽的形容詞都可能用在弘光身上。

    太子和當今的萬歲不睦,史可法也知道。其中緣由也不好說的清楚,畢竟太子是前朝儲君大明正統,可弘光帝已經是事實上的皇帝了,這事情誰也不好說。

    「南京要是有一點支援揚州的心思,也不會等到今天。」路澗老實不客氣的說道:「沒有什麼狗屁朝廷的大軍,只有赴死軍。別的,都沒有了……」

    「沒有朝廷的援軍?只有……只有太子的隊伍?」倉促之間,史可法還是有的懵,還真搞不清楚目前的情況。

    「太子?隨便你怎麼想吧,反正只有赴死軍,」路澗還看不出這瘦小的史可法有什麼值得四叔稱道之處,語氣生硬的說道:「天底下誰會來支援揚州?只有赴死軍。」

    路澗這話說的可夠難聽的。

    不過也是實情,朝廷要是真有增援揚州的心思,也不會等到今日。

    當獲知有兵來援的時候,史可法的心思的多麼熱切,是何等的期盼。想不到一腔忠誠等來的卻不是朝廷的援兵,而是和朝廷沒有任何關係的赴死軍。

    這支援兵要是朝廷遣來的那有多麼完美……

    「帶我去見你們的領軍之人。」

    「你要見四叔?等等吧,四叔現在忙著追趕清軍哩,沒有閒功夫見你。」除了四叔和他老爹路丙寅以外,其他人路澗根本就不拿正眼看,別說是小朝廷一個有名無實的兵部尚書,就是弘光帝也不放在。

    在路澗眼中,只要和小朝廷扯上一點關係,就是和馬、阮之流類似的人物。

    「追趕清軍?為什麼不進城?」既然先鋒已經入城,主力就應該趕緊進城,依托城牆死守比在野戰中要輕鬆的多。連史可法也鬧不明白赴死軍到底在搞什麼名堂。

    匝道上擁擠的很,赴死軍將士正絡繹不絕的盤旋而上,其中還有十幾門個頭小的出奇的鐵炮。

    素有騾子美名的炮營營官符二瞎子率先上來,見到城頭的神威銅炮就如同見到心儀已久的俏寡婦,瞇縫著小眼睛仔細撫摸,大呼小叫鬧騰著:「我把他個老娘的,總算是又見到這老相好了,那個誰,弄幾個藥包過來,我先試試手……」

    上來的赴死軍戰士越來越多,根本就不理會這位兵部尚書大人。

    揮手叫來史德威,二人盡快去往安江門方向……

    安江門外的戰鬥已經進入尾聲。

    就連李四也不得不承認滿洲戰兵的頑強,即使是在傷亡達到兩千五百以上,依舊沒有崩潰,甚至還能組織起相當強度的反衝鋒。僅憑這一點,就比那些新附軍要強的太多。

    至於數量佔據多數的新附軍,根本就不構成太大威脅,有時候還是滿洲旗兵的累贅。

    要不是有滿洲精銳彈壓著,一觸即潰的局面都有可能出現。

    在李四的那個平行時空,就是這些新附軍,成為以後掃平江南的主力,在平定南明的過程中爆發出強悍的戰鬥力。

    在清軍大軍進攻江南之前,滿洲人的壓倒性優勢還沒有確立,少有為滿洲人真心賣命的。一般就是打順風仗的時候一哄而上,戰事不順立刻調頭就跑。尤其是遇到赴死軍這種超級強悍的對手,沒有全軍崩潰放鴨子就已經很對的起他們的主子了。

    在赴死軍的強力擠壓之下,不是新附軍掩護他們的滿洲主子,而是被滿洲主子掩護著緩慢後撤。

    其實滿洲兵也沒有法子,要是不「掩護」這些新附軍,他們完全有可能一潰千里。到時候,整個揚州南線戰場就會整體崩潰。

    好在赴死軍也沒有窮追猛打,只不過把清兵的防線往西壓迫出幾里之後看守住腳步……

    敗退下來的清軍暫時還不具備反擊的實力和把握,又不能退的太遠,只能和對面的赴死軍對峙,不遠不近的威脅著……

    從先鋒營進程之後,李四就沒有再關心過戰場,現在的戰場已經轉移到了赴死軍身後。

    一直緊緊跟隨在赴死軍身後的民夫正在進行另外一場緊張的「戰鬥」。

    在赴死軍開闢出來的這條狹長通道上,萬餘名民夫分佈在十幾個點上,揮汗如雨的挖土夯石,構建一個個簡易的戰鬥「工事」。

    大伙心裡都清楚著呢,前方的子弟父兄玩命的和韃子硬拚,也不知道拋灑了多少熱血,為的就是打通一條這樣的通道。

    以無數赴死軍的生命為代價,終於在韃子的鐵通上鑿開這樣的一個缺口,大夥兒就是拼著把雙手挖出血,也要構建起一個個足以支撐整條戰線的工事來。

    一條條錯綜穿插的拒兵壕在鐵掀的飛舞中顯出雛形,一個個可供火鐃兵射擊的土堡石壘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型……

    而李四也終於見到了史可法。

    對於這位曾讓李四在平行世界感動的一塌糊塗的淮揚督師,初次見面難免仔細打量。

    瘦小的身形,微黑的面容和供奉在揚州祠堂供後人瞻仰的偉岸雕塑相去甚遠。

    史可法也在仔細打量李四。

    就是這位出身鄉野的李四,曾經格殺皇太極,獨率萬千鄉民護衛太子一路南行。就在天下人畏清如畏虎的時候,率領孤軍增援揚州。

    同樣算不得多麼出眾的面容,卻能一手締造赴死鐵軍,更無畏十萬清兵毅然赴揚……

    因為不是朝廷的軍隊,不在南明的體系之內,兩人之間的談話要少了許多不必要的客氣。

    「此次來援,有多少軍馬?」

    李四環視四周:「就這些了。」

    「朝廷真的沒有派大軍前來?」到了這個時候,史可法還是不願意放棄對朝廷的幻想。

    「朝廷若還有半點進去之心,又怎會坐視淮揚失陷?」

    雖然李四沒有直接回答史可法的問題,但答案已經十分明了。

    在再一次燃起對朝廷的希望之後,史可法心頭的幻想終於完全破滅,面上卻絲毫不顯:「無論淮、揚,俱已不可守,若無大軍來援,揚州是必死之地。縱是太子看不穿這個局面,身邊總有清醒之人吧?」

    話裡話外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光憑赴死軍的這點隊伍,根本就無力改變揚州危局,最多的延緩揚州陷落的時間而已。太子用手中唯一可以依賴的武力豪賭揚州,確實可以在人望和民心上加分不少,可這無異於把赴死軍往絕路上逼。

    「赴死軍增援揚州與太子無關。」

    聽李四這麼說,史可法稍微愣怔了一下,結合以前聽說的種種傳聞,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種種關節,旋即問道:「是你的決定?」

    「是。」

    「赴死軍敢於孤軍馳援,且戰敗阿哈尼堪的旗兵,無論膽氣還是戰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強兵。」口頭雖是讚歎赴死軍的強悍,心裡依舊沉浸在對南京小朝廷的絕望之中,語氣悲涼的說道:「縱是如此,也難挽揚州狂瀾。若假以時日,赴死軍必成足以安定天下的虎賁強兵,現在拿出來……」

    「淮揚危急,一敗再敗,必須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

    無論李四還是史可法,

    的強大都有足夠的認識,話語雖是寥寥幾句,卻把當)|)的清清楚楚。

    「時局如此,已無力回天,淮揚之失已難挽回。」史可法終於正式承認揚州是一個必然失敗的局面:「未能保留江北重鎮,吾罪也。」

    「只要人心在,只要人民在,縱是失去揚州又有何妨?」對於當前的形勢,李四比史可法還清楚著呢。

    「尺疆寸地,俱為我朝王土,如何能落入韃子鐵蹄之下?縱不可守亦要死守,失揚州之罪我史可法一肩擔了就是。」

    「朝廷已棄揚州,兵微將寡之下,死守已無必要……」

    「既無必要,赴死軍為何還要冒死馳援?」史可法道:「你也算有忠義之心,曉得為朝廷爭取這江北之地,若是朝中多幾個你我者,如何至於成今日局面?」

    不論是終於弘光帝還是終於素有正統名號的太子,在史可法心中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大行皇帝殉國之後,史可法本就不願意擁立福王,而是選擇了素有「賢」名的潞王。福王登基也存在許多巧合和偶然因素,就因為當初站錯了隊伍,史可法才一直掌不到實權。

    「替朝廷守禦疆土?嘿嘿……」不管朝廷的那把龍椅是誰的屁股在坐著,李四也不會效以愚忠。無論是李四還是赴死軍根本就不鳥什麼狗屁的朝廷,值得這些血誠之士拋頭顱撒碧血的只有這個民族。除了忠於這個民族之外,赴死軍不對任何人效忠。

    無論是崇禎的兒子還是堂兄。

    至於什麼忠義之名,連李四自己都不信。臉厚心黑的事情早不知做過多少,昧著良心算計別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還有什麼忠義可言?

    「我從未想過要赴死軍為朝廷守禦揚州,就算是守也不會是為了朝廷,何況也守不住……」

    現在的朝廷是什麼樣子,有眼珠子的人都心中有數,天下人寒心早不稀奇。

    李四道:「我赴死軍將士之所以冒死前來,為的就是撤離揚州八十萬父老。揚州是朝廷的,可揚州的人們不是朝廷的,必須撤離。」

    短短幾句話,已幾度攻守。

    撤離民眾的念頭,史可法不是沒有過。這樣的朝廷,誰還會有誓死效忠的念頭?

    可揚州百姓有八十萬之眾,要想全體撤離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何況現在?

    「就算你赴死軍打開了一條狹窄通道,有能守得住幾日?有能撤離多少百姓?」

    赴死軍血戰一場,死傷甚眾,才不過開闢出一條闊不過三里的南下之路。拖兒帶女的百姓不是有組織有秩序的軍隊,僅僅憑借這樣的一條通道就想撤離八十萬人,沒有多半個月的時間不可能完成。

    可憑借赴死軍的這點力量,能夠把這條長達十餘里的生命之路守住三天?

    憑借堅城和在野外死守,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守得住要守,守不住也要守。」李四很直白的對史可法說出自己準備付出的代價:「為了八十萬條性命,為了不被韃子的血腥震懾,赴死軍既然來了,就沒有打算活著回去。也不瞞督師,近一年來,我赴死軍無時無刻不在為今日之戰做著準備。」

    「赴死軍拼光了也守不過五日,至多七日而已,」內心雖然為李四的豪賭趕到震驚,卻還保持著足夠的清醒:「不如撤往城內,依托堅城……」

    「不,赴死軍就是要赴揚州之死。」李四以最決絕的態度拒絕了史可法的建議:「就算這條陸路通道保持不了多久,還有大運河的水路可走,這已經是揚州百姓最後的求生之路,拼光了赴死軍也在所不惜。」

    身後的大運河上,四百多條排子綿延十里,如一條長龍蜿蜒而上,不時有幾條尖底快船逆水劃過。

    當先的大排子上,微微駝背面色黑紅的正是羅長腿,富有穿透力的嗓音唱的正是傳承了千百年的《上灘號子》:「穿惡浪哦……」

    「嘿嗖,嘿嗖嗖。」

    「迎激流哦,嘿嗖嗖」

    「吆嘿,吆和嘿……」

    羅長腿每唱一句,總有千百個排幫的聲音和著他的曲調放聲高唱。無論風急雨驟還是浪高灘險,只要排幫的上灘號子響起,一雙雙臂膀一條條繡就要奮力拚搏……

    駕著尖底快船的烏老白等船工,雖然人少,一樣是精神抖擻士氣昂揚,紛紛拿出賽龍舟的架勢把尖底船划的要飛起來。

    烏老白弄了半輩子的船,從來也沒有如今日這般精神過。

    和排幫千百條水上好漢一樣,大伙都明白他們駕著的船隻不再是混飯吃的工具,而是一條條承載著希望的生命之舟。

    身上似乎有使不完勁兒,烏老白彷彿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年輕時代,放開嗓子高唱起來。

    和蒼涼悠遠的排幫號子相比,烏老白等人唱起的運河船工號子則要歡快熱烈了許多:

    「聯手弄船揚州呀……」

    「咳呀呀呀呀咳……」

    「風裡雨裡走碼頭。」

    「咳呀呀呀呀咳……」

    從水門進入的舟船排筏除運送來一部分軍資給養之外,還帶來了赴死軍總基地的消息。

    「好個魏無牙,」李四終於收到一個好消息:「原說他不過是條神棍而已,最多是善於左道旁門,想不到還是有幾分真本事的……」

    **順延至下個橋段,其中有過渡。抱歉一下,對於劇情的把握偏了一點。還有就是月票……投幾張月票吧……(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