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變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拼圖完成
    排幫廿一家的龍頭當家人羅長腿隨著魏無牙一起拜會了李四,暫時只有四百餘人過來,後續的人員還在路丙寅大軍的護衛之下,要過三兩天才能到達,籠統的估算應該有兩千多三千不到的樣子。

    排幫本就是一個比較鬆散的組織,又經過左部的清剿,所謂的廿一家也只剩下十四家,究竟還存留多少兄弟,就是羅長腿這個當家的也沒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數字。

    對於諸如排幫這樣能夠在水面上行進的群體,本身就有一定的排外性,而李四也沒有時間和精力把這些人混編進赴死軍的戰鬥部,何況根本就沒有那個必要,所以還是按照允諾羅長腿的那樣,排幫眾人依舊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僅僅算是和赴死軍比較親密的盟友而已。

    從接任赴死軍宣慰使開始,老神棍魏無牙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聯絡鄂北的排幫,現在終於順利繳令,讓老神棍多少有一點洋洋得意的意思。

    「排幫……我看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咱們算無遺策的忠誠伯大人是不是打錯算盤了?」魏無牙有點陰陽怪氣的說道。

    從絕定拉攏排幫開始,魏無牙就知道李四的本意。

    赴死軍需要一支水上力量。

    魏無牙一直把這個舉動看成是李四準備染指江南的前兆。無論是南下江南,還是直取南京,都少不了水軍。

    江南一帶,湖泊溝渠密佈、,水網縱橫,實在不能缺少一支水上力量。但是排幫這樣的鬆散組織根本就不具備什麼戰鬥力,尤其是他們缺少水軍最基本的東西——戰船。

    雖說排幫是在水上討生活,可他們根本就沒有哪怕一條稍微像樣的船隻。

    就算是李四有通天的手段和財力,能夠造出戰船來,可排幫終究是不是水軍。試想一幫子和漁民差不多的船夫,要訓練到什麼時候才能夠成為一支水軍?

    「水軍?不。我從來沒有想過要什麼水軍。咱們沒有船。也造不起船。就算有了戰船排幫地人最多算是水面上地老百姓。他們永遠也成不了能實戰地水軍。」

    「不要水軍?」老神棍再一次感覺到自己地腦袋瓜子跟不上李四地思維了:「不要水軍你下這麼打地苦心把排幫弄過來做甚?我俺這些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

    「這個我都知道。以後你就明白他們地作用了……」

    「我還是想不明白……」沒有船隻。要這些只會駕船卻沒有戰鬥力地船夫有什麼用?

    「你要是能想明白你就不是神棍了。」李四罕見地沒有用輕鬆地口吻取笑老神棍:「我才是真正地神仙。我要做地是扭轉乾坤……」

    無論李四想要做什麼。肯定是很現在越來越惡化地局面有觀。

    阿濟格部綴著李闖的尾巴進到湖北,可以預見雙方幾十萬人馬都不會安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擁兵自重的左良玉出於保存實力的心思才順江而下。

    什麼「清君側」,什麼「感念先帝舊德護衛太子」,連三歲的娃娃也騙不了,左良玉全部的心思就是保存實力和爭奪權勢,這一點誰都心知肚明。

    不過西方的局面對赴死軍影響不大,因為隔著大別山麓,誰也不可能直接展開太大規模的軍師行動。尤其是滿清和李闖還要死掐一段時日,在這些時間裡,赴死軍可以做很多事情。

    相對於湖北的山雨欲來,江淮反而更讓人揪心。

    史可法辛苦經營的江淮防線,因為許定國等人的叛降直接對多鐸敞開第一道關口。不久之後,多鐸遣大軍全面佔領歸德府,直面江淮。

    北邊是滿清虎視眈眈,身後又有左良玉叫囂著要清君側,中樞之地還有個太子的打麻煩沒有解決,外面的幾個實力藩王都等著看笑話,弘光帝急的連他最寵愛的幾個美童都沒有心思去臨幸了。

    「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弘光帝整天念叨的就是這句。

    馬士英比弘光還要著急。

    清軍那邊好說,不還有江北各鎮的麼,不還有長江天險的麼。退一萬步來講,就是清兵真的打過來,還可以繼續南退。可左良玉就不一樣了,這個平賊大將軍擺明了就是來奪權的。

    左良玉一來,還有我馬士英什麼事兒?左良玉了來,東林的那幫小丑立刻就會起勢……

    擁立福王的初衷就是位了權勢,寧可失去疆土也不能失去權勢,就算失去權勢也不能便宜了東林黨。

    「陛下可調史可法督淮師,以抵左良玉。」

    史可法督淮、泗系,馬士英督鳳、廬各系,當面臨兵馬調動的時候,馬士英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調動江淮防線上的人馬。

    至於調動史可法的那點人馬是不是捨近求遠,馬士英等人並不是很關心。

    東林領袖錢謙益立刻就洞察了馬士英心中的這點小算盤,也期望著和東林人一個鼻孔出氣的左良玉過來,所來立刻義正詞嚴的上奏:「左良玉終為我朝臣,無論如何猶可稍緩之。以臣愚見,北敵最急。淮、揚之軍不可動,尤要加強,可調廬州黃得功部協防……」

    「嗯,我看也是這麼個道理。」糊塗了半輩子的弘光帝終於明白了一回,以詢問的口氣問馬士英:「朕以為左良玉不是真的要造反,至多是要些權勢而已,不如加強淮、揚……」

    朝廷想給左良玉好處以安撫之,那些好處從哪裡來?當然是從馬士英手中分權。

    馬士英絕對不幹。

    黃得功好歹也算是馬士英系的人馬,這不是擺明了要削弱自己的嘛。東林黨耍的這點小聰明根本就瞞不過馬士英,立刻跳著腳的大罵,如潑婦一般完全不顧君前之儀:「若是清兵殺至,我等君臣猶義和,再徐圖之。若左良玉賊兵至京,我等君臣死無葬身之地矣。甲申之禍尤在眼前,陛下欲效大行皇帝乎?」

    左良玉的軍紀比闖軍還要差勁,素有賊兵惡名,當年李闖也是賊軍,馬士英拿崇禎舉例子還真把弘光帝給唬住了。

    無論功過如何,崇禎至少還有殉國的勇氣,弘光可沒有那點骨氣,立刻閉嘴不再說話。

    「淮揚危急,亟待防守,睜目而無視外敵者,國賊也。」東林人罵人的本事不小。

    「此位左良玉死黨之謬論,妄不顧國家傾覆之危,而尋一黨一人之私利,小人也。」馬士英一挑三尺高的大罵,就差指名道姓的罵祖宗了。

    兩派大臣在朝堂上罵的那叫一個熱鬧,就連弘光帝也插上言,只能在龍床上熱鬧。

    直到雙方罵的頭昏眼花口吐白沫,馬士英終於祭起大殺器:「左右上前,再有議守淮河=者,拖出去,斬之。」

    殿前侍衛多是馬士英的人,這麼一聲斷喝,還真沒有人敢說話了。

    調江北史可法系南下的決定就是這麼定下來的。

    PS:這一章原本想寫的詳細些,可作者筆力不足,又不想把支線劇情拖的太長,所以簡化了這個橋段。無奈呀,畢竟不是主要劇情。本卷結束,下一卷《赴死揚州》是大**,還是值得期待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