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資料集 秦國 秦陵考古世紀回眸
    秦陵考古世紀回眸

    「文官俑」身上的塵埃尚未散盡,青銅仙鶴們已經翩然臨世……屢有奇跡出現的秦始皇帝陵在近八千秦兵馬俑「軍團」的浩浩聲勢下,其形象似乎有些迷離了。然而,四十年科學的考古與研究工作已經為我們提供了較為清晰的圖畫。

    陵園佈局基本清楚了

    在一九六二年對秦陵園進行第一次全面考古勘探的基礎上,秦兵馬俑發現以來的二十多年裡,考古工作者在陵園內外陸續勘探發掘了數百萬平方米的建築基址,六百餘處各種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墓,發掘出五萬多件各類文物。尤其值得稱道是整個陵園的佈局基本清楚了。

    秦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秦始皇帝陵考古著名專家袁仲一先生認為,整個陵園佈局可分為四個層次地下宮城(地宮)為核心部位,其餘依次為內城、外城和外城以外,主次分明。

    位於驪山北麓沖積扇上的秦始皇帝陵園(又名驪山園),南高北低,南北落差達八十五米,是一座南北大於東西的長方形陵園,陵園的城垣由內外兩重構成,兩座城垣都是呈南北向的長方形,相互套合,呈南北長東西窄的「回」字型,而陵墓(上覆封土下築地宮)則位於內城的南半部。

    陵墓周圍的地上和地下共有三重城垣,這是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地下的一重為地宮城垣,地面的兩重則一為內城垣一為外廓城垣,就像是一座設計規整建築宏偉的都城。

    陵墓封土下的地宮位於宮城內,是整個陵園的核心。對此,《史記》記載其「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情雖然不清,但地宮之上確實存在一超出正常值數倍的強汞異常區。而地宮城垣南側,尚有一條深近四十米的東西向溝渠,其西側也有一條Z字型的排水渠。

    內城垣內的地面地下設施最多,尤其是內城的南半部較為密集。地下宮城、寢殿及車馬儀仗、倉儲等眾多的陪葬坑均在內城的南半部。內城北半部的西區是便殿附屬建築區,東區是後宮人員的陪葬墓區。這種佈局清晰地說明內城南部為重點區,北部為附屬區。而南北兩部設施的內涵,均屬於宮廷的範圍。

    內外城垣之間的外廓城部分,根據考古資料,西區的地面和地下設施最為密集。由南向北依次分佈著曲尺形大型馬廄坑、三十一座珍禽異獸坑、四十八座後宮人員的陪葬墓、三組四合院式的園寺吏捨建築基址。東區的南部有一大型陪葬坑,試掘方內出土了大批石鎧甲及少數車馬器,而「百戲俑」坑則在其南側不遠處。南、北兩區目前尚未發現遺跡、遺物。這種佈局說明外廓城的西區是重點區,其內涵為象徵京城內的廄苑、囿苑及園寺吏捨。其與內城相比,則顯然居於附屬地位。

    外城垣之外的地區東邊有秦兵馬俑坑、九八座小型馬廄坑及眾多陪葬墓。西邊有三處修陵人員的墓地、磚瓦窯址、打石場。北邊發現有藏有禽獸肢體及鱉的倉儲坑、陵園督造人員的官署及酈邑建築遺址。南邊靠近驪山有一寬約四十米的防洪堤。

    由於歷經過兩千餘年的風雨,除了封土和南內城垣仍有局部殘留之外,秦始皇陵園的建築跡近蕩然無存。經對東內外城門及其附屬遺址和其它幾處城門基址、城垣等進行勘探發掘,發現東西內外城門皆為院落式建築,並伴有三出闕式建築。而尤其稱奇的是,其內城垣是內外兩面皆有迴廊的迴廊式城垣,其四角也各有角樓。

    此外,秦始皇陵還在中國陵寢史上首設陵邑建寢殿便殿,並首開大規模修建陪葬坑之風氣。而與秦王朝前後歷代王陵的建制有所不同者,則是秦始皇陵園內一墓獨尊,沒有帝后陵。

    由於秦始皇時代中國社會正處於大轉型時期,秦始皇陵的過渡性與複雜性常常出人意料。對此,袁仲一認為,按照事死如事生觀念、陵城「若都邑」舊制和「皇權至高無上」新規建設的秦始皇陵園,「其勘探發掘往往讓人驚奇不已,但實又在意料之中」。

    兵馬俑保護問題基本解決了

    穿越兩千餘年的時空,色彩斑駁的秦兵馬俑以「粉身碎骨」式的執著來到了工業革命後的世界。「復活的軍團」在給予人類以震撼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文物保護的世紀難題。

    針對通體彩繪的秦兵馬俑原來彩色已經大部分脫落,僅存留下局部的顏色殘跡,而出土後這些顏色殘跡對環境行為十分敏感極易起翹、剝落的情況,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秦俑博物館一直將秦兵馬俑彩繪保護的工作拿到與考古發掘並重的地位,並積極與中外科研單位及其文物保護專家開展合作,從而使秦兵馬俑彩繪保護問題基本解決了。

    秦兵馬俑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主任、秦俑保護專家張志軍先生認為,秦兵馬俑的保護主要是彩繪保護,俑表面的彩繪保護最為迫切,也最重要。現在已取得了兵馬俑二號坑跪射俑彩繪保護多年穩定的好成績,在幾件百戲俑上推廣應用,效果良好。

    因秦兵馬俑坑曾被人為破壞過、坑體進過水、長期埋在地下受到地下環境影響等因素,秦兵馬俑出土時大多數俑已沒有彩繪,極少數俑上保存較好;在出土過程中,有的彩繪還直接脫離了俑體,而與土塊粘連在一起;最後剩下來與俑體仍連為一體的彩繪,如保護措施不到位,仍會很快發生捲起、龜裂、起泡、脫落等現象。

    為此,文物保護人員調查了秦俑彩繪的層次結構,即在燒烤的俑體上塗上一層生漆,後在生漆層上塗礦物質顏料,其中有些是人造的,如鉛白、鉛旦等鉛系顏料;分析出了顏料的物質組成,確定了底層的主要成分為中國生漆;並進一步查明了彩繪損壞的主要原因顏料顆粒之間及彩繪和層次之間粘附力很微弱,特別是底層(生漆)對失水非常敏感,在乾燥過程中底層劇烈收縮,引起底層起翹捲曲,造成整個彩繪層脫離陶體。

    在清楚了彩繪層次、顏料組成和損壞原因的基礎上,文物保護人員開始了如何使彩繪層不再繼續脫落陶體的研究工作。

    在運用過多種物理乾燥方法與物理加固方法而彩繪層的保護效果仍不甚理想之後,文物專家們提出了新的保護思路彩繪保護的關鍵是穩定漆層,因此其保護方法必須包含搞皺縮和加固兩個方面;同時,要使加固劑在漆層和陶體之間生效,必須進行單體滲透、然後引發聚合這種新方法的試驗。

    於是,彩繪保護工作在兩個方面同時展開一是通過對二十餘種加固劑和十九種抗皺縮劑的模擬實驗和對比評估,篩選出效果較好的加固劑;二是在二十多種單體進行聚合後性質的模擬實驗後,選出適用的單體。

    功夫不負有心人。文保人員利用現代科技,終在兩個方面全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找到了有效的彩繪保護法一為EG200和聚氨酯乳液聯合處理法,一是單體材料滲透、電子束固化的保護方法。

    單體材料的分子量小,容易滲入陶體表面,而且沒有粘性,但用電子束照射聚合後,形成高分子材料,其保護效果最好。而利用EG200和聚氨酯乳液聯合處理法,則能防止生漆層收縮,並改善生漆層的性能,如同用來抹手的甘油一般,對俑的『皮膚』起到柔化作用,並減慢其乾燥速度,使俑的彩繪易於保護,二號坑的彩繪俑即用其處理後,效果很好。

    彩繪保護的成功標誌著秦兵馬俑保護的最重要問題解決了,同時,在兵馬俑的防霉、防風化與修復、秦俑「小氣候」研究與環境監測以及土遺址的保護等方面,也取得了許多成績。

    對此,張志軍認為,文物保護是補救性的,「儘管十年來秦俑保護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保護是一項長期事業,秦俑保護工作中還有許多新情況、新材料正在研究或等待研究。譬如,如何使脫落的彩繪『重返』俑體的研究就在進行之中。」

    世界性的秦文化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

    昔日荒蕪的土地到處都是勃張的紅紅石榴園,風華般的少年亦是初染白霜;一件件陶土做就的兵馬俑不斷折射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形象,一個小小的博物館如今已是世界上第一個封建帝國的專場演講……

    秦兵馬俑博物館不僅是中外聞名的旅遊勝地,更是飲譽全球的研究秦俑、秦文化的學術中心和基地。這是大學教授對秦俑館二十餘年科研水平的評判,也是秦俑館人一代代不懈奮鬥的結晶。

    一號坑大廳一開放,秦俑館便成立了學術委員會,負責研究計劃,收集信息,編印資料。翌年就編印出版了《秦俑館開館三年文集》,其中主要是研究秦陵秦俑的論文,為科研工作的起步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九八四年秦俑館成立職工夜校,對館內人員進行基礎培養。幾年下來,夜校成為各大學的「預科」,而當年夜校的中堅學員,現已成為秦俑館的業務骨幹。現任秦俑館研究室主任徐衛民,這位陝西師範大學的博士就是在這兒「出道」的。

    在一九八四年創立《秦兵馬俑博物館年鑒》的基礎上,一九八五年又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研究室,一九八六年創立了《秦陵秦俑研究動態》(一九九0年起為季刊)。

    專職機構的設立和刊物的創立為開展學術交流與學術活動提供了寬闊舞台二十年來,秦俑館業務人員先後參加了中國秦漢史研究會、中國行秦史學會的歷屆年會,並參加許多有關學會組織的學術研究會,開闊視野,交流心得;邀請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文博單位的秦漢史及博物館學專家來秦俑館做學術報告,以提高治學方法、文物保護等方面的能力。同時,他們還先後組織召開了五屆秦俑研究學術研討會,深化了秦兵馬俑研究,由秦俑而秦陵再延伸到秦文化。

    二十餘載書香氤氳,秦俑人不僅以寬闊的胸懷廣交海內外學友,而且以崇高的創業精神編輯出版了《秦陵秦俑研究動態》、《秦文化論叢》、《秦俑、秦文化叢書》、《秦始皇帝陵兵馬俑辭典》、《秦始皇評傳》、《博物館研究叢書》等一批專著、工具書及普及讀物。並建立了秦俑研究會、秦文化研究會,以及容納圖書資料近六萬冊的資料室,多次舉辦由眾多海內外學者參加的秦俑、秦文化學術討論會,從而帶動了海內外秦俑秦文化以至中國古代文化史的研究。

    在建立了約六萬冊的圖書資料室基本滿足業務需要的基礎上,秦俑博物館還自一九九一年始和世界上三十多個博物館和科研單位定期進行信息交流與資料交換。這種長期的學術聯繫,使秦俑博物館七八十名業務骨幹逐漸成為各個研究領域的專家,受到國內外文博界與秦漢史研究同行的好評,被稱為現代「秦人」史學家,一支新型的不可忽視的「秦軍」。

    一座陵園中幾個陪葬坑的發現導致了一門學問的誕生。「秦俑學」的拓展與深化大大豐富了我國古代軍事、藝術、科技、經濟等學科歷史的內容,並在人類文化史上具有著持久的影響力與震憾力。秦始皇帝陵處於承前啟後的文化地位,它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大轉折點,把其納入中國乃至人類文化史的視野中去研究,其魅力更為迷人,而秦俑博物館的「秦文化」研究中心地位亦隱然形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