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資料集 古代篇 古代風俗禮儀節日
    【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歷紀元後。古代「春節」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元宵】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裡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後,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後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

    【清明】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曆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蕩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入詩的。

    【端午】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於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驅「五毒」等。

    【乞巧】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後,雲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說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繫起來後,更富浪漫色彩。歷代詩人以中秋為題材作詩的很多。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重陽】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

    【臘日】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這是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眾神、慶祝豐收的節日。臘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後——個月(臘月)舉行,南北朝時臘日已固定在農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後也滲入臘日習俗。

    【除夕】我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掃一清的屋裡,擺上豐盛的菜餚,全家團聚吃「年飯」。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謎下棋,嬉戲遊樂,謂之「守歲」。零點時,眾人爭相奔出,在庭前攏火燃燒(古稱「庭燎」,取其興旺之意),並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之時搶先放出三個「沖天炮」,以求首先發達,大吉大利。此時,爆竹聲、歡叫聲響成一片,一派「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貴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構成男子字的全稱,如伯禽父、仲尼父、叔興父等。

    【十二生肖】又稱屬相。古代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後以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豬,稱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塗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禍福,往往牽扯起來,特別是在婚配中男女屬相很有講究,有所謂「雞狗斷頭婚」、「龍虎不相容」等說法。

    【生辰八字】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項兩個字,四項共八個字。根據這八個字,可推算出一個人的命運。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舊俗訂婚時,男女雙方互換庚帖,上有生辰八字。雙方各自卜問對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陰陽,以確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孔子非常重視孝悌,把孝悌作為實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無改於父道」、「父母在,不遠遊」等一系列孝悌主張。孟子也把孝悌視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秦漢時的《孝經》則進一步提出「孝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宗法等級秩序。

    【犧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純為「犧」,體全為傳#83;曹劌論戰》中有這樣的話「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於祭祀的牛、羊、豬,後來也稱雞、魚、豬為三牲。一指夏、商、週三代所用犧牲的總稱。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shi,豬)三牲全備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於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沒有牛。由於祭祀者和祭祀對像不同,所用犧牲的規格也有所區別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廟內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唐代即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相沿施行。宋代陸游《示兒》詩中有這麼兩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朝儀】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按規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東為上,孤面向東以北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為上,王族在路門右側,面向南以東為上,大僕大右及大僕的屬官在路門左側,面向南以西為上。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後世也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為「朝儀」。

    【朝聘】古代賓禮之一。為諸侯定期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有三種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見天子稱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見天子為「大聘」;每隔五年親自朝見天子為「朝」。

    【朝覲】古代賓禮之一。為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春見曰朝,秋見曰覲」,此為定期朝見。春秋兩季朝見天子,合稱為朝覲。

    【揖讓】一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揖讓之禮按尊卑分為三種,稱為三揖一為土揖,專用於沒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二為時揖,專用於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平而致於前;三為天揖,專用於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一指禪讓,即讓位於比自己更賢能的人。

    【長揖】這是古時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種相見禮,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論語#83;微子》中有這樣的記載「子路拱而立。」

    【頓首】古時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如丘遲《與陳伯之書》「遲頓首。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丘遲頓首。」

    【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後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禮。

    【九拜】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動,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跪】兩膝著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於是相如前進瓿,因跪請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貼於腳跟。為了表示對人尊重,坐法頗有講究「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盡後」是盡量讓身體坐後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盡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污染坐席而對人不敬。

    【座次】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左遷」即表示貶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古代建築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後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是南向為尊。皇帝聚會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稱臣叫做「北面」。室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鴻門宴》中有這樣幾句「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項王座次最尊,張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會席次,尊卑很有講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門,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設兩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與散座的區別上桌與單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則不分席次。

    2

    34

    5

    78

    【冠禮】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加冠的禮節。冠禮在宗廟中進行,由父親主持,並由指定的貴賓給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後加緇布冠、皮弁、爵弁,分別表示有治人、為國出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並給起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貴族成員。因為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所以後世將二十歲稱作「弱冠」。

    【婚冠禮】古代嘉禮之一。《周禮》「以婚冠之禮親成男女。」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後即可成婚,並享受**待遇,女子十五歲行笄禮(笄束髮用的簪子。古時女子滿十五歲把頭髮綰起來,戴上簪子)後也可結婚。所以把婚禮、冠禮合稱為婚冠禮。

    【祖道】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漢書》載,西漢將領李廣利率軍隊出擊匈奴之前,「丞相為祖道,送至渭橋」。《荊軻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送別。

    【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齋戒」。「齋」又稱「致齋」,致齋三日,宿於內室,要求「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這主要是為了使思想集中、統一。「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於外室,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弔喪禮,以防「失正」、「散思」。古人齋戒時忌葷,但並非忌食魚肉葷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祭祀時口中發出的臭氣,對神靈、祖先有所褻瀆。

    【虛左】古代座次以左為尊,空著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稱「虛左」。《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足見信陵君對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虛左以待」一語。

    【再拜】先後拜兩次,表示禮節之隆重。舊時書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禮。行禮時,兩手放在額上,長時間下跪叩頭。原專指禮拜神佛時的一種敬禮,後泛指表示極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禮方式。今人多用「頂禮膜拜」形容對某人崇拜得五體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晉書#83;陶潛傳》載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州郡派督郵巡視至縣,縣吏勸陶束帶迎見,他感歎地說「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來引申為傾倒、崇拜,如毛澤東《沁園春#83;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六禮】中國古代婚姻的六種手續和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秦晉之好】春秋時,秦、晉兩國國君幾代都互相通婚,後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舉案齊眉】古代妻子為丈夫捧膳食時要舉案於眉,表示相敬。

    【以文會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禮俗。文人相交輕財物而重情誼、才學,故多以詩文相贈答,揚才露己,以表心態。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詩詞相酬答。在宴飲等聚會時,更是不可有酒無詩,流行盡觴賦詩之俗。

    【諱稱】古人對「死」有許多諱稱,主要的有

    ()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稱薨、崩、百歲、千秋、晏駕、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稱見背、孤露、棄養等。

    (3)佛道徒之死稱涅檠、圓寂、坐化、羽化、仙遊、仙逝等。「仙逝」現也用於稱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稱亡故、長眠、長逝、過世、謝世、壽終、殞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終等。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