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資料集 魔法篇 |物種| 精靈(二)(下)
    多年來,拉普蘭人相信在深山中住著一種他們稱作聖沃維(Saivo-Vare)的精靈。這種精靈和他們十分相似,從事相同的勞作、飼養同樣的牲畜。不同的是這些精靈達到了比較完美的程度,而且生活幸福。他們華麗奢侈,精通魔法。相對而言,拉普蘭人認為自己窮困潦倒,命運卑微,需要他人的指引和幫助。

    一些拉普蘭人有著和這些精靈接觸的經歷,他們受到精靈的盛情款待,和他們飲酒、歌舞作樂。有人甚至和精靈相聚幾周之久,真實地見到了傳說中的人物,並接收了他們的勸告與訓誡。

    當拉普蘭人長到成年時,他便會迫不及待地希望擁有那些山林,以便得到那些精靈的保護和幫助。他們用原始的石頭、木頭標記了精靈可能居住的地方,使之成為聖地。逢年過節、或災難降臨時,他們就會舉行儀式,身著盛裝,貢獻祭品,崇拜或乞求精靈庇佑。這些標記或「聖地」隨處可見,也有人認為這些聖沃維的精靈並非神聖,只是拉普蘭人經過美化後的祖先。現在學者大多也懷疑這些神話傳說只是代表了對上代或是古代人種的編造美化。但是他們苦於兩方面都找不到充分的證據——既沒有令人十分信服的證據表明這些傳說中的精靈純屬杜撰,亦不能說服這些精靈確實存在。但是,通過考古和與其它事件的比較,他們還是傾向於認為這些傳說只是人與自然的對抗中,憑空產生的。不過,這些學者同時承認手頭的大量資料也表明了古代的拉普蘭人和這些英國精靈並不屬同宗。

    我們在那些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中所見到的,大都是真實的。但是,現在人根據這些故事也憑空創造出不少。現在人就覺得真假難辯,所謂現代人的思維就會迫使人證明這一切都是不真實的。宇宙空間複雜無比,在另外的空間中,或在這個空間但比人略高一個層次的生命,都能展現出在人類看來高不可測的神奇本領來。

    就以上所說的神話傳說來看,那些精靈或仙人的層次也很是有限,有一部分甚至是邪的生命,於是它們會表現出有些傳說中所說的「劣跡」來。也因為它們的層次相對低,才會時常在人前顯現,參與到人類的事情中來。而高層次真正的神,常人幾乎不可能見得到的。

    參考文獻

    愛德華#83;索森伯格《耶魯綜述》92年第卷第28-30頁

    [精靈]精靈的起源和掌故

    精靈(theelves),中土最迷人的種族,托爾金的樂趣和驕傲。他多次稱他們為他最得意的創造。他花費了驚人的時間構建他們的文化,歷史,甚至創造了兩套完整的精靈語言昆雅(Queya)和辛達理(Sidari);瞭解這些,就不難相信他所說的話。

    許多人誤將托爾金筆下的精靈與英國民間傳說中的小妖精混為一談,實際上他們並不相同。儘管托爾金自己也承認,神話是他創作的基礎,但他的精靈和神話中的那個種族在族性上毫無共同之處。

    精靈是至上神伊魯維塔之子(hildreofIluvator)。伊魯維塔遠在日月甦醒之前的古代就創造了他們,賦予他們永生的美貌和華麗的歌喉。他們在遠東的星光下醒來,四處遊蕩,並逐漸創造出語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梵拉(Valar,主神)並不知道有這樣一個種族,但梵拉的死敵,製造邪惡的摩爾克(melor)聽說了他們的存在。他派出黑騎士,將許多精靈劫掠至他的堡壘殘酷折磨,最終使他們變成妖怪(Ors)。

    梵拉之一的歐羅米(Orome)一次在中土行獵,偶然聽到了精靈的歌聲。他急忙回去向其它神祇報告。為了精靈的安全,梵拉發動了對摩爾克的戰爭,多年後終於擊敗黑暗之君,把他囚禁起來。戰後,梵拉召喚精靈前往賜福國度阿曼(ama,theBlessedRealm)居住,以便更好地保護他們;但只有少部分精靈應召前往。他們分為三大種族梵雅,美貌精靈(Vayar,theFairelves),首領是所有精靈種族中最尊貴的英格威(Igwe);諾爾多,深谷精靈(oldor,theDeepelves),首領是睿智的芬威(Fiwe);最晚到達、人數最多的是特勒裡,海上精靈(Teleri,theSea-elves),首領是埃爾威amp;#822;辛格羅和歐爾威兄弟(elweSigollo,Olwe)。這三大種族合稱為光之精靈(elvesofLight);而那些不願跟來,或中途走失的則被稱為黑暗精靈(elvesofDaress),因為他們在日月甦醒前再沒有見過神樹的光芒。

    梵雅精靈最受諸神之王曼威(mawe)和星辰之後瓦爾達(Varda)的喜愛,此後一直住在阿曼。諾爾多精靈是大地之王奧力(aule)的朋友,從他那裡學到了許多工藝。其中費諾爾王子(Feaor)捕獲了兩顆神樹的光芒,將之注入自己打造的三顆西瑪瑞爾寶石(Silmarils)中。但是重獲自由的摩爾克毀掉了神樹,並在向北逃亡的途中偷走了寶石;費諾爾的父親芬威也被殺害。曼威告誡精靈不要向摩爾克開戰,但以費諾爾為首的諾爾多精靈不聽勸告,決定回到中土。他們在阿曼海邊為奪船與特勒理精靈進行戰鬥。

    費諾爾奪取了特勒理精靈的船隻,帶領最忠實於他的精靈渡海來到中土;但他不久便被巴爾羅格(炎魔,Balrog)殺死。此後在精靈和黑暗勢力之間共爆發了五次大戰。在最後一次戰鬥(憤怒之戰,TheWarofWrath)中,梵拉率領留在阿曼的精靈回到中土,俘獲黑暗之君並將其永遠地投入太虛(TheVoid)。眾多精靈駕船回到不死之國阿曼,餘下的翻山越嶺繼續留下。三枚西瑪瑞爾寶石歷盡劫難,一枚升上天空成為金星,一枚被投入熊熊火焰,另一枚則被投入大海。這也是千百年後的三枚精靈魔戒天空之戒(Vilya,Rigofair)、火之戒(arya,RigofFire)和水之戒(eya,RigofWater)名稱的由來。

    精靈身材頎長,聰慧美麗,舉止優雅,目光敏銳。他們最擅長詩歌,文學和音樂,也是中土最要命的弓箭手。只有火,利刃或極度的悲傷可以殺死精靈;當他們覺得一萬個世紀太長的時候,也可以選擇放棄不朽的生命,前往靈魂主宰曼多思(mados)在阿曼的廳堂。

    《指環王》中著名的精靈王族裡,加拉德麗爾(Galadriel)是金髮的諾爾多精靈;她的女婿,利文德爾(Rivedell)的創建者埃爾倫(elrod)則是黑髮的諾爾多精靈;她的丈夫塞萊伯恩(elebor),以及金色叢林的守護者哈爾迪爾(Haldir)都是辛達爾精靈,與特勒理精靈同宗,頭髮是銀灰色。在魔戒被銷毀後,幾乎所有的精靈都駕船前往西方;只有埃爾倫的女兒阿爾紋(arwe)和少部分黑暗精靈留了下來,成為中土人民口中流傳的傳說。

    [精靈]關於精靈的死亡和轉生

    轉自龍騎士城堡

    由於精靈曾長期居住在Valior並從Valar那裡學到了很多與此有關的知識,精靈們對自己死後的命運有著相當的瞭解。而人類與Valar沒有這樣多的接觸,他們關於自己死後歸宿的理解大多僅僅是猜測而已(譯注其實Valar對人類死後的命運一樣所知甚少,幫不了人類什麼忙)。

    精靈的命運

    精靈認為自身是由F?a(靈魂)和Hr?a(肉體)兩個不同的部分組成的。這兩部分並非不可分離。但離開了肉體的靈魂是毫無力量的,而失去了靈魂的肉體也將死亡並最終歸於腐朽(參考文獻一)。

    精靈的是與arda世界同壽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也並非「永生」。精靈把這個世界稱為「ardaSahta」(被毀壞的世界),在這個世界內,包括精靈和人類在內的所有由arda物質構成的生靈必將由於melor邪惡力量的影響而飽受痛苦(參考文獻二)。對於精靈來說,他們的靈魂會不斷消耗肉體,最後只剩下一具若隱若現但也無法毀傷的軀殼;另一方面,精靈也會因過度悲傷或遭受致命傷害而死去(但不會病死),此時他們的靈魂就會離開肉體。

    這些「無家可歸」的靈魂會受到召喚前往曼多斯神殿(theHallsofmados),不過他們仍可以自由選擇去或不去。確實有少部分已經被melor腐化了的靈魂由於畏懼可能受到的懲罰而留在了中洲。他們一直在中州大地上徘徊著,並試圖奪取其他生靈的肉體。

    只要他們自己願意,被召喚至曼多斯神殿的精靈將獲得轉生,得到一個與原先一般無二的新的肉體(如果他們原先的肉體依然完整無缺,他們也可以回去,不過這樣的事情幾乎從未發生)。剩下的精靈或是前往Valior,或是繼續留在在曼多斯神殿直至世界終結。由於精靈的命運是緊緊束縛在arda世界之內的,他們不可能像人類一樣離開這個世界。

    不過,無論這些靈魂最終作何選擇,在此之前他們都必須在曼多斯神殿逗留或長或短的一段時間。如果一個靈魂在他的前生曾犯下某種罪惡,那麼他被迫滯留在曼多斯的時間就將更長。有些靈魂甚至會被永遠禁錮,Feaor就是如此(參考文獻3)。

    剛剛獲得重生的精靈在各方面都和孩童無異,直至獲得了足夠的知識和閱歷後,他們才會回憶起前生的經歷。而雙倍的成長體驗和雙倍的記憶將使他們的人生遠比其他精靈豐富得多。

    不過,從未出現過兩次(或更多次)轉生的精靈,我們現在還不清楚這是什麼原因(參考文獻)。此外,在所有的文獻中唯一有名可查的獲得轉生的精靈是岡多林(Godoli)的格洛芬德(Glorfidel),他在第二紀轉生,後來還幫助佛羅多他們到達Rivedell。

    人類的命運

    與精靈不同,人類的命運並不受arda世界的束縛。埃汝(eru)將死亡作為賜給人類的特殊禮物。當人類死後,他們也將前往曼多斯神殿,但在短暫的逗留後就會永遠離開arda世界。他們此後的命運無人知曉。在melor的陰謀下,很多人類開始對這種未知的命運產生了恐懼。而那些注定要永遠活在這個世界裡的精靈卻無法理解人類為什麼會害怕eru的禮物。

    也有些人聲稱,最初人類的生命並不那麼短促,甚至和精靈一樣是永生的,只是由於melor的影響才使他們的死亡成為必然。(但精靈並不相信這種說法,他們認為melor沒有足以影響一個種族命運的力量)。這種說法來自有關人類早期墮落的傳說。

    在人類的嬰兒時期,還未有任何人死亡之前,eru就曾於人類交談,告訴人類自己會一直照看他們,並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但是當人類開始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並向他詢問時,eru卻更樂於鼓勵人類自己尋找答案,從中獲得發現的樂趣。

    此時melor出現了,他以端莊威嚴的形象來到人類中間並許諾說,只要人類聽從他的指示,他就將給予比eru更多幫助,傳授更多的知識。在一開始他也確實這樣做了,人類一天比一天更加依賴他,害怕失去他。當人類在melor面前提到eru後(當時人類只聽過eru的聲音),melor暴怒起來,並把eru說成是準備吞噬人類的黑暗力量。之後melor就離開了這些人。

    失去melor的人類渡過了一段漫長的淒慘困苦的日子,籠罩在他們四周的黑暗擋住了陽光。終於,melor再度降臨了,黑暗中的他如火炬般耀眼,所有的人都拜伏在他腳下。他們為melor建造了神廟,並發誓終生侍奉他。然而,此時的melor也不再像當初那樣慷慨大方地給予人類禮物或知識。人類必須奉獻其他東西,甚至犯下罪惡才能獲得melor的恩典。在此之後,eru只和人類進行了最後一次交談。他說,縱然人類已經拋棄了他,他仍掌握著人類的命運。他將縮短人類的壽命,讓他們死後來到他的面前,認清到底誰才是他們真正的主宰。

    從此之後,陸續有人開始死去。於是人類又來到melor那裡尋求幫助。而melor終於撕下了面具,不再隱瞞自己的計劃。他給了人類兩個選擇順從他,或是更快地死在他手下。他獎賞那些最積極服侍他的人(這些人通常也是最殘酷的),而把那些敢於公然反對他的人們燒死在神廟中。最終一些人類開始向西逃往大海,但卻把自己主動送到了這個死敵的面前(參考文獻4)。(譯注此處語焉不詳我的理解是,那些本指望逃離melor的勢力而向西穿越藍色山脈來到Beleriad的人類,卻發現自己實際上直衝到了melor的老巢agbad的腳下,並因此不得不與精靈組成聯盟直接與melor作戰)

    參考文獻:

    一、Historyofmiddle-earth,vol.0,ThelaterQuetaSilmarillio:Lawsadustomsamogtheeldar

    二、Historyofmiddle-earth,vol.0,ThelaterQuetaSilmarillio:ofFiweadmiriel

    三

    四、Historyofmiddle-earth,vol.0,athrabethFirodahadreth

    [精靈]精靈語音樂性略談

    作者水支轉自龍騎士城堡

    精靈語是——極富音樂性的語言,優美、高雅、動聽。

    這樣一個「常識」,對魔戒讀者,或者說奇幻讀者來說都應該不成什麼問題。

    本來,不過是一部兩部一批兩批小說而已,作者是老大——作者大人說,動聽,當然就是沒有疑問的動聽的語言。但偏偏魔戒的作者大人,敬愛的托托不僅說了「精靈語」aB,還當真把這種語言給「創造」出來了。拿著精靈語一學,有趣之餘,也有若干想法,比如,精靈語的「音樂性」就是一例。

    最開始有這個想法,是看到介紹精靈語的教材裡提到,精靈語的靈感來自芬蘭語,然後就得到了費費大人的介紹,說芬蘭語是一聽上去實在有一點點可以用「不算好聽」的來形容的語言。一時意動,倒真想談談精靈語的「音樂性」的問題了。

    這裡首先聲明,我沒有接觸過芬蘭語,對芬蘭語的發音系統究竟如何腦子裡是一片白。同時我認為托托雖然以芬蘭語為靈感創造了精靈語,但是後來的改動和變化是很大的,並參考了大量印歐語系的其他語言,所以在發音體繫上大約和芬蘭語也不會相同。好在,精靈語的發音體系我是可以找到資料的,所以拿出精靈語來研究研究倒不成什麼問題。

    其次,作為一個「音樂性」強弱的對比,我打算用另外對大多數看到這篇文的人來說不算陌生兩個語言的發音體系作為例子。其中一個音樂性差的——是的,就是英語本身。我個人認為,精靈語和它相比,確實是「音樂性」很強的一種語言。但另外一個,則至少音樂性元素不比精靈語弱(個人認為更強些),就是——(煙花!鞭炮!鴿子!)漢語^^。

    所以,作為前言要說的就是——第一這篇文並不是那種看著會嚇死你的什麼技術文,裡面提到的原理和知識都非常簡單,應該初中生就沒有問題了。第二例子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東西,只是我們過去不注意而已。第三——喂喂喂,好歹也來愛愛國見識見識你你你還有你平時說慣了的中國話的偉大嘛!^0^

    問題一

    什麼是語言的「音樂性」。

    學過初中物理的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也就是「樂音」和「噪音」的物理學定義的問題。

    「樂音」是一種在聽覺上讓人感覺和諧、優美、舒適的聲音,其物理表現就是頻率波形變化有規律,古典樂器發出的聲音就是典型的樂音。

    「噪音」是一種在聽覺上讓人感覺混亂、煩躁、刺耳的聲音,其物理表現就是頻率波形變化無規律,比如拉鋸子的聲音咯^^。

    當然啦,音樂發展到現在,就有人要聽混亂、煩躁、刺耳的聲音才爽,那是另一回事,如果你要把重金屬樂裡面很多可怕的聲音也說「我就說那是樂音」,我們就沒辦法講了。這個呢——稍微叉開點兒,人類感覺「爽」和感覺「和諧、優美、舒適」是不能劃等號的,人即使從生理發育上來說往往也需要疼痛、壓迫等等刺激,所以「噪音」也可以讓你的精神感覺「爽」。啊,對了,特別提一點,作為性衝動的那種「爽」,往往和噪音刺激有類似的特點,因此大家還不要把「性感」的聲音、有「磁性」的聲音和「樂音」混為一譚了(簡單一點兒說,你聽古典音樂和聽搖滾樂,覺得哪個更「Sex」一點呢^^)。

    好,「樂音」、「噪音」的問題解決了,我們再來看語言的「音樂性」。

    人的發音器官,即可以發出樂音,也可以發出噪音。

    我們發出的樂音,在語言學術語上叫做「元音」,也就是說,你發元音的時候,你發出的這個音在頻率波形上表現出來是有規律變化的。元音給人清亮、明晰、爽朗的感覺。至於那些音是元音……55,難道學了那麼久漢語和英語大家都不知道嗎。漢語裡有十大元音音位,我們熟悉的也有aoeiu#252;eier八個,用漢字表示就是「啊、哦、鵝、衣、屋、魚、誒、兒」。另外兩個大家不熟的就暫時不說了。至於英語裡面,常用的也有aeiou嘛。

    而我們發出的噪音,在語言學術語上就是「輔音」。比如漢語的所謂「聲母」bpmfdtlghjpxzhhshrzs再加上一個g。而英語裡面也不少,很多寫法也差不多啦(雖然讀音是不一樣),總之應該很容易明白的。

    而語言的「音樂性」,就是指語言的「樂音因素」和「噪音因素」的對比。即,元音在發音體系裡的地位和輔音在發音體系裡的地位的對比。

    問題二

    漢語被稱為「富有音樂性的語言」的理論依據。

    這個我們和英語來作對比(大部分印歐語系的語言都可以以此類比吧)。

    漢語的「樂音因素」比英語的「樂音因素」高,英語的「噪音因素」比漢語的「噪音因素」高。

    漢語有十個元音音位,具體是哪十個也不麻煩多看了,就是說有十個「單元音」(只發一個音)。另外,漢語有九個雙元音,就是兩個元音組合起來發音,比如說「棉襖」的「襖(ao)」,「歐洲」的「歐(ou)」,「開始」的「開(ai)」(說明,拼音裡用er表示的不是雙元音,因為er實際上只是一個音「兒」,不是e和r拼起來發的對不對)。但是這還不算怎麼樣,最重要的是漢語還有很多語言裡不大常見的三元音,三個元音自然是三個元音拼在一起,比如「飄(piao)」那個「iao」,還有「有(you)」那個「iou」(我們寫拼音時省略了i,但是i是存在滴!)。漢語裡的三元音一共有四個。三元音的存在,說明漢語裡面「樂音」的發音的豐富。

    相對的,英語有十二個元音音位,這個比漢語多,有八個雙元音,要少一個。但是,英語裡面沒有三元音,也就是元音發音不夠豐富。

    然後就是拼音的問題了。

    漢語的每一個語素(就是字啦),輔音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沒有輔音的音節非常多並涉及大量常用字,相反,沒有元音就是絕對不可以的。

    除了很特殊的兩個元音音位外(就是我沒提到的那兩個——唉,變態音位啦,不理它們,用也很少用),其他每一個漢語的元音和雙元音和三元音都可以不要輔音單獨成為某些字的音節。比如,a(啊阿呵丫錒嗄醃),o(哦噢喔),e(餓哦額鵝蛾扼俄訛阿……太多了),i(一以已億衣移依易醫乙儀亦椅……更多——注意哦,我們雖然拼音裡寫的是yi,但是那個y只是個佔位符號,不是一個輔音哦,這個音節只有i一個元音發音啦),u(無五屋物舞霧誤捂污悟勿……和i一樣,注意拼音裡寫的wu,w只是佔位符號),#252;(與於欲魚余遇語愈……)。還有啦,「傲(ao)」、「愛(ai)」、「兒(er)」、「誒(ei)」、「億(ie)」、「壓(ia)」、「瓦(ua)」、「我(uo)」、「月(#252;e)」、「要(iao)」、「有(iou)」、「外(uai)」、「為(uei)」,通通是常用得不能再常用的字了吧,這些以及和這些發音相同的字全部是純元音的音節。(對了,裡面有些和拼音習慣不合的,那是拼音的剩寫和避免「誤會」而採取的措施,比如說「我」其實發音是uo,但我們寫拼音寫的是wo,是漢語拼音書寫方案裡規定u元音開頭的時候用w佔位表示,結果倒好像是個輔音加原因拼的——其他類同)。

    另一方面,輔音不僅可以經常不要,要的時候限制也很死——一點,除了兩個鼻輔音和g(是用兩個字母表示的一個音η)外,其他輔音不能用在音節末尾,也就是說音節末尾在很多情況下是沒有輔音的。另一點,只有單輔音沒有復鋪音,就是不會有兩三個輔音並在一起拼的時候。

    來看英語。

    英語的一個語素(就是英語一個「詞」),除了極個別之外(如a,air,eye,ear),幾乎每個節或前或後都有輔音(自己去翻單詞表),比如「a」就有尾部的鼻輔音。當然,英語的單元音基本上都可以用在一個詞的開頭作為一個單一的音節,如utter,就可以看作音節Λ和音節ter的組合,但這樣的單元音不僅發音弱,而且經常被前面的輔音結尾吞併。

    另外,輔音在英語裡使用非常靈活,前前後後,每個都能放。輔音的組合裡也有復輔音。比如說「sree」,那個「sr」就是三個輔音一併放在前面。再比如「thi」,就是「」兩個輔音一併放在後面(不過th不是復輔音啦,大家該知道它是發一個音θ的)。

    綜上所述,簡單一句話,講漢語的時候,我們絕大部分時候在發元音(樂音),而講英語的時候,我們有更多的機會發輔音(噪音)——這就是漢語比英語更富「音樂性」的根本理由。

    問題三

    精靈語的語音體系又如何呢?

    首先我們來說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精靈語被老外稱為「富有音樂性的語言」的。

    這在根本上,是托托對精靈語發音的一個要求——

    托托說,英語發音習慣性有忽略多音節詞中的元音的傾向,如弱化略讀多音節詞中的元音,可是,發他的精靈語的時候,每個元音必須發地清楚明白。(這一點大家可以聯想漢語裡對發音所作的「字正腔圓」的要求)。

    以及,昆雅語(即所謂最富音樂性的古老精靈語)對詞尾的輔音和復輔音要求嚴格,也就是盡量不用的意思。據說當初托托剛開始造精靈語時沒有這樣要求嚴格,但後來他參考了音韻學的知識後,最終決定嚴格要求的。所以雖然在精靈語語音表裡,托托確實列出了一些復輔音,但是托托在實際的造詞活動裡似乎就沒怎麼用到過。

    那麼也就是說,精靈語的「音樂性」無疑也是在加強元音因素,降低輔音因素上下功夫。

    但是,個人認為精靈語的元音因素還是不太夠。

    第一,精靈語裡有十個單元音和六個雙元音,沒有三元音這種東西。(這是最主要的)

    第二,到底都是印歐語系一類的,沒有輔音的語素是很少見的。元音單獨起作用的時候很少。不過,按托托「每個元音發音必須清晰」的要求,並且嚴格控制詞尾輔音後,至少那些詞首的元音音節就不能被略讀和弱讀,這樣就可以增加整個語音流中的元音因素了。(這一點和漢語就非常相似)

    問題四

    清輔音和濁輔音

    這個是我最近聽一個研究音韻的傢伙講的,但是在正式教材裡還沒有看到過,所以單獨提出來作為一個參考。

    輔音,噪音,人發出的噪音又分兩種,一種是要用聲帶,也就是喉嚨發的噪音,這一種呢,打個比方說吧——他的喉管裡發出一陣咆哮——O,差不多就是這種感覺了。另一種是不用喉嚨只吐氣流的噪音,就類似於我們的耳語,那種細碎的聲音。

    前一種被成為「濁輔音」,後一種被成為「清輔音」。

    濁音在語音流裡能加強噪音的因素。

    古漢語有不少濁音,但發展到今天除了四個單獨「殘餘」下來的濁音lmr外,其餘的輔音都是清音。

    英語濁音不少,英語裡有十五個濁音(所以中國人說英語有一個很不容易被中國人注意的問題就是濁音發不好,你覺得你肯定是發對了,像bdgvw這些音,其實你還沒加上喉音,是發錯了的——就是總感覺沒有老外說出來那麼「磁」那麼「沉」)。但是和古英語比起來,已經有了濁音清化的現象。

    至於精靈語,我數了數,有十四個濁輔音。

    所以諸位精靈GGBBYY們,還有精靈JJmm們,厚厚厚——說話都還是蠻「磁」但是不夠清亮的。

    問題五

    有關聲調的問題。

    在提到漢語「音樂性」的時候最後還提了聲調,漢語有四聲大家知道,古漢語是「平、上、去、入」,現代漢語是「陰、陽、上、去」,四個不同的調子,據說讓聲音更有抑揚感,也算音樂性了?

    當然,英語和精靈語,都是升、降兩調的(所以老外學中文,學了年死活那個調子還是怪怪的)。

    問題六

    語言的「音樂性」和音樂

    某種民族語言富「音樂性」,和該民族的音樂發達與否和他們是不是狂愛唱歌沒有什麼特別的關係。實際上,音韻學發現,語言的「音樂性」是隨著語言的發展而逐漸增加的,相反的則是,生活狀態越原始的民族越愛唱唱跳跳——以及還是那句話,我個人的看發,就音樂(其實應該說就一切文藝)來說,它是為「滿足」而作並不是「和諧」而作的。滿足的方式有很多,和諧的或不和諧的方式都可以得到滿足。我們叫做「古典音樂」的那一批主要是為「和諧」而作的。而這一批音樂,即不是原始樂,也不是今天前衛的那些音樂(大家不覺得所謂「前衛」音樂,有好多還是從原始樂裡變出來的呢)。

    所以最後加一句話——一種語言是否更具「音樂性」,也不一定就是「好聽」或「不好聽」的依據——難道大家不是也喜歡Sex的嗓子的嗎。

    [精靈]林地之魂

    第一道陽光落到樹精身上。繽紛的色彩交替在她的身體上閃現,像一個肥皂泡,破碎了,在消失,成為一滴水珠,一滴眼淚,落到了地上,不見了。

    ——安徒生

    那時的人們充滿幻想,他們仰望天空,無數神話便從星辰中幻化而出,諸神的故事自此流傳。抬頭望天時,他們也看到頭頂參天的大樹。他們知道這些古木經歷了千百年的歲月,見證過先民的出生,也將看著他們死亡。他們相信萬物有靈,生命力如此旺盛的木族自然也少不了孕育出幾個古怪妖精。在那傳說的時代,掀開樹葉總能找到反穿鞋子的樹精萊西,他們綠須藍膚,法力無邊。在那浪漫的時代,林中仙子卓婭住在樹裡,她們體態優美,窈窕何翩。如果您想知道這些樹精的故事,那麼便跟我來吧,撥開神話的枝條,去尋找那些神秘的精靈。

    卓婭

    歡迎各位參加這次的樹精之旅,我是導遊XX。上面這段想煽情卻力有未逮的廣告詞是鄙公司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爺們想出來的,您知道他們總是想突出公司的文化品味。我倒是覺得如果他們把宣傳單上的水份擠一擠……

    啊,啊,看到了嗎,看到了嗎,剛才從我們眼角閃過的就是林中仙子卓婭(Dryad)。什麼,您沒看到?那真是太可惜了,看到那株美麗的月桂了嗎,那就是仙子所化啞。拜暴雪的大作《魔獸爭霸3》所賜,她們恐怕是近期名頭最響的樹精了,相信那優美的身姿和不俗的戰力,所有魔獸的玩家都難以忘懷吧。

    卓婭出自希臘神話,是自然仙子寧芙(ymph)的一支,專門掌管森林和樹木。每個卓婭都與她所看護的樹木同時誕生,她會居住在這棵樹附近,或者就住在樹裡。根據樹木種類的不同,卓婭又分為幾支。比如看護橡樹和白楊樹的哈墨卓婭,看護月桂樹的達芙苧;而對人類影響最大的就數美莉亞了,在女性出現之前,就是這些岑樹的卓婭作為男子的配偶,讓人類得以延續。

    卓婭們大都面容嬌好、體態婀娜,曾有人撰文讚道「她們高顴骨,大眼睛,瞳色或是墨綠或如琥珀,不然就是紫羅蘭一般的淡紫。她們的膚色和髮色會隨著季節交替而變化。在秋季,卓雅的頭髮會變成金色或紅色,膚色則比平日的淺褐色略深,與其髮色相襯。遠遠看去與秋日的落葉混融成一色,很難分辨。到了冬天,卓雅則髮膚皆白,林中的積雪又成了她們最好的掩護。而在春秋時節,卓雅膚色淺褐,而頭髮則和周圍的樹林一樣漾著動人的翠綠色。」

    如此攝人魂魄的魅力,無論是宙斯還是阿波羅,波賽東還是赫爾墨斯都不惜拉下老臉,不擇手段地去追求;更不用提那些成群結隊拜倒在她們枝下的埃及王子、希臘國王了。不過據說卓婭們一旦被男性見到,就會化身成纖細的樹苗,所以我們想真正一睹芳容還是相當困難的……

    與草地仙子利蒙妮亞得、山嶽仙子俄瑞得、海中仙子涅瑞伊得等寧芙不同,卓婭並非長生不朽,她們的生命與所看護的樹木息息相關。如果這棵樹枯萎了,那麼卓婭就會同它一道凋零。因此肆意砍伐林木的人都將受到諸神的懲罰,當然卓婭對他們也不會手下留情。

    不過卓婭並非強力的神祇,遇到危險時一般都是靠自己超凡的美貌來魅惑敵人,也有記載說卓婭可以將觸怒她們的人變成樹木。不過這化人為樹的魔法並非每個卓婭都能掌握,而世上又常有那沒心沒肺,不知憐香惜玉之人,所以在希臘神話中卓婭們可謂命運多愴。

    相傳有個叫伊偌西赤森的人要蓋房子,他來到一處林地,揀了棵最大的橡樹,一斧下去,就見樹幹流出鮮血。面對如此異狀,這糙人竟毫不猶豫繼續砍伐。此時一個美麗的卓婭顯身在他面前,苦苦哀求,希望他不要對自己下此毒手。但這TmD的伊偌西赤森簡直是禽獸不如;為了一棟房子,它(事到如今,請允許我用這個字眼吧)繼續著那可怖的謀殺。最終,無助的卓婭和她深愛的橡樹一起香銷玉隕了。雖說後來農業女神得墨忒爾懲罰了這個暴徒,但如此令人髮指的暴行還是令我這女權主義者食不知味,睡不安寢。

    哦,剛才我過於激動了,說了些不潔的言語,各位紳士還請體恤我這赤誠之心……嗨,你這傢伙竟敢去摘月桂樹葉,你給我去……

    萊西(Leshy)

    好了,好了,多謝諸位幫忙,現在還是讓我們離開這片傷心地,去看看斯拉夫神話中的古老精靈——萊西。

    在斯拉夫語中「Leszi」的意思是森林之主,這個詞源自「les」——意即森林。通常每座森林只有一個萊西。他在每年十月初死去,第二年春天又會重生。他們通常以農夫的形象出現,不過因為綠色的眼睛和藍色的皮膚(據說是因為他們藍色的血液),還有那總是反穿衣服,鞋子也左右顛倒的習慣,所以很好辨認。有些傳說裡,他長有翅膀和尾巴,全身覆蓋黑色毛髮。也有許多故事說他就像希臘神話中的牧神潘(a)一樣生有羊角和羊蹄。其實這都有可能,因為萊西可以隨意變化,他有能力縮小成草葉高的精靈,也可以化做參天古樹般巨人。另外他還可以變成野兔、灰狼、熊、烏鴉、豬、馬、雄雞、燃燒的杉樹甚至一個蘑菇。

    萊西是森林和林中動物的保護者,他總是隨身攜帶一支木棍,這象徵著他對林中生物的統治權。他最心愛的動物是斯拉夫神話中的百獸之王——狼。另外人們也常看到他於熊為伍。同時萊西非常喜愛樹木,據說他能聽到樹木被砍倒時的哭泣聲。

    通常林中的樹精都不喜歡人類打擾,萊西也不例外。所以一個人進入森林前,最好給自己加上個保護魔法或者……祈禱不要碰到他們。有人說像萊西一樣反穿衣服也可以起到保護作用,老實說我對這種障眼法表示懷疑,即便萊西的視力不濟看不出您的偽裝,不過千萬不要忘記,這世上還有「一林不容二萊西」的古訓。還有人說如果您能把萊西逗笑,他就不會傷害您——不過誰知道萊西們的面部神經是不是像成年的橡樹一樣粗壯呢。所以還是讓我們來看看實際點的方法吧,我可以告訴您萊西很喜歡麥粥、牛油、麵包和鹽;另外如果您在樹樁上留下些甜麵包或是小糖果,他也會非常高興的。

    嗯,那位坐在樹樁上吃曲奇餅的先生,您在嘟囔什麼?您心愛的瑪利亞夫人在那邊?不要過去……算了,不管他。剩下的人聽好,有時萊西會變成您親友的樣子,還會用他們的聲音引您在林中迷路。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您一定會死在森林裡。一般來說過段時間您就會重新出現在人們面前,只不過是又聾又啞,渾身佈滿苔蘚,無法集中注意力,終生行為古怪而已……啊,就像現在這位從樹林裡倒著爬回來的先生一樣。

    好了,在離開這片神秘森林之前,讓我向想有志於投身魔法師這個有前途的職業的人公佈一個好消息。如果您能與萊西約定,終身不再攜帶十字架也不吃聖餐的話,他就會告訴您魔法的秘密。嗯,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像與魔鬼的交易,諸位紳士恐怕不會……哦,您確定嗎。那好吧,就讓我告訴您。

    如果想要召喚萊西以得到魔法的知識,您要按如下步驟進行首先砍倒一棵白楊樹,讓它倒向東方;然後俯下身,看著兩腳之間,大聲詠頌「萊西,森林之主,請彰顯汝身。莫以灰狼之形,莫以黑鴉之形,莫以火樹之形,請以人形彰顯汝身。」

    您看就這麼簡單,不是嗎?哦,對了,「怎麼做才能夠砍倒一棵樹卻不受萊西的懲罰」這個命題,學術界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看您還是自己實驗吧。好了,這個景點就參觀到這裡,各位請跟我來,不要再打擾這位魔法界的明日之星了。

    啊,大家趕快向右看。真是十分抱歉,我差點忘了告訴諸位,萊西也有女性——就像現在站在我們「左」邊的這位。她們一般被稱作萊西維克,有時會以醜陋婦人的形象出現;有時呢。就像今天這樣是位美麗的少女——至於為什麼不著寸縷,咳咳,我想是夏天的緣故吧。我知道各位都是有名譽有操守的紳士,不過為防萬一,還是提醒一下,萊西維剋夫人也很喜歡變成古樹般高大的巨人。

    綠精靈(Greema)

    我想諸位都已經注意到有人正在看著我們了。是的,就是左上方那位從枝葉間探出頭,臉上被樹葉覆蓋,嘴裡生長出枝條的先生,他就是我將要為大家介紹的綠精靈。您想知道他長什麼樣子?呃,恕我冒昧,您的眼睛是不是……哦,您是說除了這張臉?嗯,我不得不說您的思維十分敏銳,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您這個問題也正是現在眾多神話學家、民俗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不過到現在也沒人準確說出綠精靈的樣貌——除了這張臉。

    稍微翻看一下資料,我們就會發現,這枝葉覆蓋的臉是凱爾特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經常出現在他們寺廟和墓碑的圖案中。儘管如此,但這位遠古精靈並不是專屬於凱爾特傳說的,他的足跡可謂遍佈世界。在印度宗教中他被簡單的稱為「綠物」,在古巴比倫他的名字是「塔木茲」,在歐洲大陸他是「綠喬治」。而在不列顛群島,他有許多名字,比如我們現在所用的「綠精靈」,和歐洲大陸相同的「綠喬治」,除此以外還有「綠傑克」、「樹叢傑克」、「森林之主」等許多名字。很多人還把他和亞瑟王故事中的綠騎士聯繫在一起。也有人說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就是綠精靈的前身,因為這位荒原之神總是戴著面具,頭頂葡萄滕和常春籐編成的冠冕,看上去酷似綠精靈那張枝葉覆蓋的臉。更有甚者認為居住在謝伍德森林裡的俠盜羅賓漢……哦,還是讓我們說一些更可信的話題吧。

    根據已知的資料,綠精靈的形象最早出現在公元2世紀羅馬神廟的列柱上。幾乎在同一時代,印度拉賈斯坦邦的神廟雕刻中也出現了他們的影蹤。接著不知為何他又融合到基督教的雕刻風格中,跟教堂一起散播到整個歐洲大陸。

    除了古老的神廟、墓碑,綠精靈的形象還經常出現在歐洲的各種春季慶典中。在英國的港口城市黑斯廷斯,每年春天都會舉行名為「傑克」的遊行慶祝活動。在慶典上,一名男子將扮演綠傑克。他身穿佈滿樹葉,高逾2米的服飾,戴著面具和花冠,令著遊行隊伍穿過城市。與他同行的是幾個身著綠衣,連頭髮和皮膚都染成綠色的男子;還有一位手捧鮮花,全身皆墨的年青女孩。在他們的周圍是跳著英國傳統民間舞蹈——莫裡斯舞和木鞋舞的舞者。整個慶典將在城外森林中的一座小丘上結束。莫裡斯舞者們會揮動手中的木劍,向綠傑克砍去。我們可憐的樹精將倒在地上,以示死去。等一首莊嚴肅穆的祭奠詩念完後,歡呼的人群會一擁而上摘取傑克身上的葉片——拿到葉片意味著一年的好運。

    類似的春季慶典在歐洲的許多地方都會舉行。在這些慶典中,最後殺死綠精靈的儀式是最關鍵的環節……啊,您覺得這太殘忍,太野蠻了嗎。是啊,是啊,我也對這種毫無秩序,一擁而上的粗魯行為非常不滿。您看,像我這麼瘦弱的人,是很難……什麼,您是說殺死綠精靈太殘酷了。哦,關於這個問題,請容我向您解釋,正如受人尊敬的民俗學家詹姆斯amp;#822;弗雷澤爵士所說「殺死一個樹精,通常意味著它將以更年輕更有活力的姿態甦醒或是復活。」

    所以您看,儘管沒人能確切說出綠精靈傳說的起源——現在已完全沒有文字資料可以說明他在早期宗教中代表了什麼。也沒人能告訴我們,為什麼基督教會把這個遠古精靈的圖案融入到自己的建築雕刻風格中去。不過大部分的民俗學家都把綠精靈與復甦和新生——正如大自然最基本的功能一樣——聯繫在一起。我想這也是他成為基督教中象徵重生的聖像的原因吧。

    在眾多學說中最著名的一個是將綠精靈的傳說和大地母神聯繫在一起。在這裡,大地被看作是一個生命體,稱作至上之母。而綠精靈是與之相對映的男性部分,象徵著無法抑止的生命力。他表達了人與植物的和諧統一,體現著自然神秘的法則。

    綠精靈通常都住在橡樹——這種長生的樹木在神話傳說中常被描繪成世界樹或生命樹——中。諸位可以想像一下,在那茂密的橡樹林中,您沿著一條飽經歲月磨礪的古早小徑蜿蜒而行。林中的霧氣開始升上來,先是沒過了您的鞋,接著漫到了您的小腿,最後像個膜一樣把您全包了起來。然後您會發現這不是什麼粘稠的霧氣,而是白色的光芒,一閃一閃得像個詭異的心臟在跳動,您以前從沒這麼強烈地感覺到大自然是一個活生生的東西,交織著各種力量。您意識到前面不遠處有張臉在注視著您,這張臉被佈滿枝葉,眼睛向上斜挑著,嘴巴向下咧,扭曲的枝椏從嘴角探出彷彿公羊的犄角……您覺得有點冷?呃,我就知道用斯蒂芬amp;#822;金的風格寫導遊詞不是個好主意……

    恩特(et)

    我已經帶大家看過了許多遠古精靈,下面讓我們去瞧瞧木族的新成員——由可敬的Jamp;#822;Ramp;#822;Ramp;#822;托爾金教授創作出的樹人恩特吧。

    您說在綠精靈之後應該是非洲科薩人傳說中的樹精亨汀和吠陀文化中的宛納蒂維特斯?什麼,什麼,還有居住在巴布亞的馬塔給給?您確定嗎?嗯,這是什麼?我們旅行社的宣傳單……這就對了,您看在右下角的小字不是寫明,這三個景點已經暫時關閉了嗎,當然如果您願意再付……您說這是欺詐!哦,天哪,這話太可怕了,您一定要聽我解釋。鄙公司之所以暫時關閉了這條路線,完全是因為那些地方最近出現了一種傳染性很強怪病,患者會高燒、乾咳、呼吸困難……好吧,如果您堅持要去……哦,您已經理解了?我就知道您是有修養的紳士。還是跟我一起去看看那些生活在中土世界的神奇木族——恩特吧。

    我想看過奇幻史詩巨片《指環王2——雙塔奇兵》的人,一定對裡面樹人打敗術士薩魯曼,水淹伊森加德堡的場面記憶猶新。正如書中所描繪的那樣「恩特們又是吼,又是叫,又是嗚嗚吹號,直震得石頭開裂,掉落下來。他們像狂風一樣,一輪又一輪猛搗奧桑克的岩石,推倒柱子,將巨石扔進通風道裡,耍起大石塊來就像扔樹葉。」

    在托爾金的神話世界中,恩特的誕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在中洲還是漆黑一片的時候,大地之神奧力創造出了矮人。他害怕其他神祇的責備(因為創造子民是萬物之主伊盧瓦塔才有的權利和力量),所以並沒有告訴他們。後來,奧力的妻子豐產女神雅梵娜知道了這件事,她非常擔心矮人們會傷害她創造出來的花草樹木。她對奧力說「你在成功(指創造矮人)前向我隱瞞了這個想法,所以你的孩子對我所熱愛的事物沒有什麼感情……將有許多樹木被他們的無情鐵斧所咬噬。」在雅梵娜所創造的所有生靈中,樹木是她的最愛。她非常希望,樹木可以「為所有生根的造物說話,去懲罰那些傷害它們的東西。」伊盧瓦塔知道了她的願望,同意了這個請求,他說「當子民們醒來時,雅梵娜的願望也將甦醒。它會召來遠方的靈,這些靈穿過科爾瓦(動物)和奧爾瓦(植物),有些便留在其中。他們是可敬的靈,而他們的怒火也將被眾生敬畏。」就這樣牧樹人恩特誕生了。如同能將石塊變成碎屑的樹根一樣,恩特生來就克制石頭。攻打伊森加德堡時,樹人那種摧枯拉朽的力量就來自與此。

    至於這些恩特的原型到底源自何方,我很難給您一個準確的答案。托爾金曾在信中提起,樹人的靈感來自莎士比亞戲劇《麥克白》,在這部戲中有戰士喬裝成樹木去攻打敵人的城堡的情節。他也曾說過樹人征服伊森加德堡的故事,有一部分靈感是來自古代詩歌《遺跡》,這是一首關於古羅馬浴堂的詩。其中暗示那些工藝水平遠遠高於詩人所生活時代的建築原本是「巨人們的古老傑作」。它們由巨人修建,最終被時間所摧毀。在這裡,托爾金將詩中的巨人變成了自己的巨人——要知道「恩特」這個名字在古英語中本身就是巨人的意思。除此之外許多評論家和愛好者也為恩特找到了各種各樣的源頭。有人說他們與古威爾士詩歌「樹木之戰」中的樹木戰士如出一轍;也有人說恩特的故事輝映著凱爾特文化對樹木的熱愛與尊崇。

    有點頭暈是嗎?好吧,簡而言之,織就這張掛毯的絲縷無論來自何方,但最終讓它熠熠生輝的是托爾金教授偉大的思想和創造力。他對恩特的禮讚,讓我們看到一個生活在烏煙瘴氣的現代都市的學者,對鄉村田園生活的嚮往。

    好了,關於樹木巨人的傳說我們就講到這裡,下面是本次旅行的最後一站。

    中國傳說中的木精怪

    說到中國的樹精,我想諸位一定馬上聯想到《倩女幽魂》中那個陰陽怪氣的百年樹精姥姥吧……您只記得小倩?

    這樣也好,我也就不用費時費力來校正您的錯誤觀念了。說實話《倩女幽魂》的原著《聊齋誌異amp;#822;聶小倩》中根本就沒有什麼百年樹精,有的只是個不值一哂的小鬼而已。不過,如果樹妖姥姥真如電影中所說的只有百年道行,那……嗯,還是先給大家看一些數據吧。

    東晉葛洪所著的《抱朴子amp;#822;對俗篇》有記載「千歲松柏,四邊枝起,上杪不長,望而視之,有如偃蓋,其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羊,或如青犬,皆壽千歲。」《述異記》說「千年木精為青牛。」宋朝李昉的《太平御覽》也引《玄中記》說「千歲樹精為青羊,萬歲樹精為青牛,多出遊人間。」您看看即使修煉千萬年,也不過就是個牛羊之流。至於百年樹精……您說從外觀看不出它們的法力高低?

    那好,這裡還有一條記載。《古小說勾沉》也引用過《玄中記》的一個故事,說漢桓帝出遊河上,有青牛從河中出現,被太尉用斧殺死,並說「此青牛是萬年木精也。」嗯,諸位都是明白人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那個百年樹精嗎……大家一起鄙視它。

    我國地大物博,生物種類繁多。這木精嗎,當然也不是只有青牛青羊這幾種門類。《抱朴子amp;#822;登涉篇》就曾記載「山中有大樹,有能語者,非樹能語也,其精名曰雲陽」。《太平廣記》中也有一則記載說吳先主時,陸敬叔為建安太守,他的院落中有一棵大樟樹,枝葉覆蓋,佔地甚廣。陸敬叔不喜歡這棵樹,便找了人來要砍掉它,幾斧下去,忽然樹中冒出血來。陸敬叔覺得很奇怪,讓人繼續砍下去……您別激動,這不是在希臘,從樹裡冒出來的也不是美麗的少女而是一個人面狗身的妖怪。這陸敬叔不愧為一郡太守,著實見多識廣,當時就對從人說道「此木之精,名『彭侯』。」接著便把這木精煮了,大家分而食之,據說味如狗肉。

    嗯,您不用懷疑,確實是分而「食」之。唉,看來您對我國悠久的飲食文化還是不甚了了啊。既然妖怪可以吃人,為什麼人就不能吃妖怪呢?比如您手裡這盒飯……啊,不,是比如,比如說《山海經》吧,幾乎在每個奇妖異獸的條目後面,都註明了它的食用價值。其實您仔細想想就會明白,在那個年代,人類與自然界是一種競爭關係,所以說弱肉強食也很正常,說不上什麼殘忍不殘忍。

    不過真正的慘事也不是沒有,《西遊記》中就曾經記述了一樁滅族慘案。那是在第六十四回荊棘嶺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談詩。話說師徒四人行到一處佳境,只見「匝地遠天,凝煙帶雨。夾道柔茵亂,漫山翠蓋張」。行上嶺去,只見一座古廟,有松柏凝青,桃李鬥麗。過不多時,從廟裡轉出一位角巾淡服的老者,自稱荊棘嶺勁節十八公。他使了個法將唐僧攝到一座煙霞石屋前,說明來意,原來只是想「會友談詩,消遣情懷」而已。唐僧定睛細看,此處月朗星明,是個清清仙境人家。行進屋裡,卻見還有三位老者相候,分別是霜姿丰采的孤直公,綠鬢婆娑的凌空子,虛心黛色的拂雲叟。五人對坐談詩,四老都作詩自陳是千歲古樹。此時的三藏見諸人沒有加害之意,並不擔心,反而附庸風雅地讚道「四位仙翁,俱高年得道,丰采清奇,得非漢時之『四皓』乎?」接著三藏又與四老對談禪法,結果被駁得無言以對,只有叩頭拜謝的份。

    下面出場的杏仙不但「妖嬈嬌似天台女,不亞當年俏妲姬」,而且女工詩才又是俱佳。她見了三藏,頓生情愫,向他求愛。唐僧當然不允,跳起腳來一頓叫罵,倒把諸木精嚇得不敢言語;等到唐僧轉身欲走時,他們也不過是「拉拉拽拽」使些書生手段,既不曾把他「繩纏索綁,緊縛牢栓」,也沒有「倒吊起來,浸到鹽水裡」。比起菩薩蓮花座裡、老君煉丹爐前跑出來的那些作惡多端的「孽畜」來,實在是良善得不能再良善了。

    然則就是這些淳樸的木精,終被隨後趕來的豬八戒「一頓釘鈀,三五長嘴,連拱帶築」揮倒在地——可恨這豬瘟,平日裡窩窩囊囊,這次遇到些不會還手的山松野杏倒是大耍威風。可歎滿園的竹柏楓楊,只因這一夕談詩,一懷情愫送了性命。每每讀到書中那句「根下俱鮮血淋漓」,我都不禁心酸落淚……

    啊,您別害怕,我知道周圍的氣氛變得有點詭異。這沒什麼,您想想,您要是個樹精,聽到像「荊棘嶺滅門血案」這種慘事,心情能平靜嗎……啊,您這是要去哪啞?雲陽,快把他追回來,別讓那位先生迷路了。彭候,扶這位先生坐好,我看他臉色不太好。對對,好,大家都坐好,起碼也讓我把最後這點宣傳語說完吧。

    也許是與現今環保主義的興盛有關,近些年來,關於樹精傳說的研究方興未艾,而在眾多奇幻小說中他們的故事也常被提及。歲月的巨輪週而復始的轉動,這些古早的精靈,作為自然界生生不息精神的代表,終於又出現在我們面前。在此請允許我借用著名的民俗學家威廉amp;#822;安德森在其研究著作《綠精靈》中的妙語作為這次行程的結束。

    我們那遙遠的祖先曾對他們的母神——大地說「我屬於你。」

    現代人常對自然說「你屬於我。」

    綠精靈又回來了,他那枝葉覆蓋的面龐彷彿整個地球,我們可以通過他的嘴對整個宇宙宣佈;「我們本是一體。」

    好了,本次旅行至此圓滿結束,諸位敬請自便。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