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新篇 第二卷 第231章:權力爭奪
    第231章:權力爭奪

    第231章:權力爭奪

    而大多數的內閣大臣都主張採用一場急風爆雨般的突襲把礙手礙腳的大院君給解決掉來降低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同時內閣大臣們也認為至少在一段時間內保留李熙的王位對於穩定朝鮮局勢,加快民族融合是有好處的。但是內閣的這兩條意見卻遭到軍方的堅決反對,總參認為斬草不除根只能把朝鮮變成第二個日本,不但大院君要除掉,連帶著整個李氏王朝都必須終結,國防軍應該以雷霆萬均之勢掃蕩所有敢於抵抗的朝鮮軍隊。

    內閣與軍方的意見分岐實際上代表了帝國政府內部的重要矛盾——在長期內、外戰爭中不斷壯大的軍方勢力與把持帝國朝政的內閣文官勢力的矛盾,軍方希望通過戰爭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力量,並通過不斷開赴海外的藩國派遣軍鞏固軍方在帝國政局中的發言權,而內閣不願意軍方坐大進而威脅文官政治,這兩者都希望能夠得到皇帝的支持,更要命的是,皇長子定溯顯而易見的支持文官政府,而皇次子定漠卻得到軍方將領的擁戴,但無論是誰,他們都必須得到皇帝陛下的支持才能壓倒另一方,令他們都信心滿滿的是雙方都認為皇帝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軍方認為皇帝長期以來重視軍隊的建設,而全軍對皇室的無比忠誠更讓皇上放心,可幾閣文官也認為皇上向來重視內閣意見,自憲法公佈後。更是非常明顯的把帝國政策地決定權向內閣轉移,如果皇上不支持內閣,那這一切又如何解釋?於是利用朝鮮問題來試探皇上的心思便成為雙方分岐的根本原因。

    而負責藩務的皇長子堅定的支持內閣,認為解決日本、朝鮮問題都必須注意到當地的實際情況,一味以武力解決不但不得民心,而且很可能會激起叛亂,對於迫切需要穩定發展的帝國政府來說這絕對是錯誤地。因此他認為可以暫時保留名存實亡的李熙與和宮親子,等到時機成熟後再徹底廢除。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定溯建意父親誘捕大院君李是應,逼迫李熙簽訂親華協議,以保證李朝王族為交換條件,接管朝鮮軍、政事務。

    事實上王財心中也很矛盾,避免出現軍人政權是他心中既定地國策,隨著帝國安全形勢的日漸好轉。削弱軍方權力是必然的,但是如何才能保證幾十年來軍事發展成果的同時實現軍隊國家化呢?現在的帝國國防軍絕對不可能因為名子叫國防軍,就真的實現了軍隊國家化,實際上從總參到各軍普通士兵可以說都是效忠於皇室,而並非效忠於中華帝國的,為了將來能慢慢地將軍隊權力轉移,王財就不得不對軍方力量做一個必要的壓制,況且王財也認為沒有必要因為朝鮮部分官員的阻力而發動全面的軍事打擊。定溯與內閣的提法雖然風險很高,但確實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成功之後更是省缺了無數刀兵之禍,於是皇帝左思右想之後,最終同意了內閣的意見,派遣一支精幹力量赴朝鮮以傳旨為名誘捕大院君李是應。隨後在皇次子定漠的配合下攻入朝鮮皇宮,脅迫李熙簽訂親華條約。

    考慮到皇次子身在朝鮮,這次行動必須萬無一失,以保證皇次子地安全,被皇上駁回請求的軍方雖然頗為失望,但皇上親自下令,人人凜然遵旨而行,誰都不敢拿皇子的性命開玩笑,總參親自從帝國精銳的禁衛軍、陸戰師中抽調了兩百名槍法精準,武藝嫻熟的官兵。由副總參謀長南宮保親自率領。跟隨傳旨欽使赴朝鮮行動,為了在必要時刻提供幫助。水師部也從水師中抽調了五艘戰艦隨行,這些戰艦在護送欽使到達仁川港後便下錨待命,一旦情況有變,那秘密集結在船上的一個營地陸戰師士兵將迅速登陸,直撲漢城,整個行動的最高目標是在保證皇次子安全的前提下迫使朝鮮簽訂親華條約,最基本目標則是必須保證皇次子定漠的絕對安全。除此之外,總參還先期派人潛入漢城將這次行動的計劃告訴了皇次子,請皇子做好準備。

    在朝鮮晃蕩了一年多的定漠終於等來了這一天,心中即興奮又失望,興奮的是終於有機會讓自己大顯身手一番,失望的是自己身處險地,父皇居然沒有將他調回國內的意思,看來傳聞說父皇決意由皇兄繼承皇位的說法並非沒有根據。失望歸失望,定漠與皇兄定溯兄弟一體,即使由皇兄繼任皇位他也沒有什麼意見,此刻他只想著怎麼把父皇交待地事情辦好,讓自己在父皇面前露露臉,甚至他還想著在朝廷特使到達之前帶著自己一百多名衛隊官兵先把李是應給抓了,到時候父皇必定大大地高興。

    可大院君李是應也不是傻子,談判破裂與兵變平息之後,閔氏集團一直在鼓動朝臣攻擊自己,指責自己挑動戰爭,圖謀篡位,李是應意識到中國人很有可能會藉機大規模的進攻,唯一可以自保地就是仍在漢城的皇子定漠,假如牢牢的把這位皇子控制在手中,就不怕中國人不服個軟字,因此在帝國政府暗中調動兵力的同時,李是應也悄悄在定漠官邸周圍的民房中派駐兵力,為了防止定漠赴仁川港乘船回國,李是應還嚴令港口駐軍加大巡察,禁止任何二桅以上海船離港出海。但是監視的結果令李是應摸不著頭腦,雖然中、朝關係越來越緊張,但是定漠皇子還是沒有一點點離開的跡像,整天待在官邸裡嘻嘻哈哈的好像什麼也不在乎。

    「斬首行動」悄悄進行的同時,另一場激烈的爭奪也在帝國內部展開了。根據《中華帝國憲法》所規定的,帝國本土各省、市、縣、鄉都開始進行逐級的議會選舉,應該說經過太平天國鄉官直選、帝國政府議政院選舉這近三十年逐步深入的選舉鋪墊,老百姓也開始接受了這種三年一度的大選,特別是在議政院選舉中引入了黨派競爭之後,十多年來激烈的競選爭奪讓老百姓越來越相信自己手中的那張「紙頭」有著關係到他們自己權力的重大作用,這次憲法發佈後的第一次全國議政院(憲法發佈後改稱議會)選舉不但引來老百姓的關注,更讓帝國那些大大小小的黨派激動不已,因為憲法中將議會的權力大為提高,不但繼承了議政院議政、申訴的權力,還破天荒的得到了參政的權力,也就是說,當這次大選結束後,在帝國地方行政中具有國家權力的不僅僅是朝廷各級行政官署,還有新興的議會,在這個誘惑的激勵下,國內各個黨派都開始行動起來。

    這幾天王語萱天天都帶著她的那些黨員走街串巷的宣傳帝國統一黨的綱領與政治理念,而把持天京議政院三屆議長之位的牛英久也不甘示弱的發動大國家民主黨開展宣傳攻勢,以他在職期間議政院為老百姓做的好事為突破口,大力宣揚競選成功後大國家黨將帶給老百姓的現實好處,而代表內陸省份利益的強國黨則聯絡大商人,工廠主,由他們主面向手下工人許以種種好處,誘惑工人們投強國黨的票,不過這種方式很快被監察部查處,在容閎的建議下,帝國政府宣佈為了嚴肅議會選舉,取消強國黨本屆議會選舉資格,並由監察部清查強國黨資產,如果發現有任何違法行為,將進而取締該黨。

    這個處罰的力度可以說是非常嚴格的,靠收買選票起家的大國家民主黨趕緊把訂購的大批小禮品封存,一時間整個帝國本土的議會選舉實際上集中在了代表新興資產階級改革派與工商業主利益的大國家民主黨和帶有皇室背景,得到海外貿易集團、即得利益集團支持的帝國統一黨之間,牛英久與王語萱都深信,誰贏得江南五省議會席位的絕對多數,誰就可以左右未來帝國的政治風向,因此兩黨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江南五省議會席位的爭奪上,宣傳海報、街頭演講層出不窮,甚至王語萱還把他父親在一次晚餐時信口胡說的「公益活動」、「送文藝下鄉」也牢牢的記在心上,發動黨員又是看望失業工人,又是跑到田間地頭大唱地方戲,到也真是忙的不亦樂乎。

    王財看著女兒整天忙昏頭轉向忍不住有些好笑,在他看來議會選舉是憲法所規定十年緩衝期中必須解決的問題,早一點建立議會有利於利用他權力控制議會的權力範圍,對在這十年時間中針對下議院種種問題,抓緊組建上議院,這次帝國選舉看上去似乎各地議政院牌子換了,權力也大了,但實際上他們仍然沒有決定平級行政人事的權力,也就是說,他們仍然受帝國朝廷的控制。

    [無廣告小說奉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