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新篇 第二卷 第291章:國債
    第291章:國債

    第291章:國債

    全軍撤離岡山的西鄉跑在半路上就得到三原失守的消息,實際上三原守軍在國防軍主力發起一次衝鋒後便放棄了所有的陣地狂奔而逃,以至於隨後趕到的筱原援軍不得不在城外紮營等待西鄉主力,到了這時長洲戰役的勝負已分,數萬日軍被死死的封鎖在了巨大的包圍圈內,再也無法脫身。

    這個即將到來的勝利讓帝國皇帝越發興致勃勃的盼望著盡快結束日本戰事,連年戰爭對國家經濟上的影響體現的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國庫不堪重負,在徵收了西餉、印餉和南海等餉之後老百姓對於戰爭已經不像當初那樣熱情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也無法繼續鼓舞起百姓們貢獻金、銀的漏*點,特別是在江南地區,厭戰成為一種普遍的情緒,對於朝廷來說,穩定國內經濟、政治環境與增兵備戰就是一個無法調和的矛盾,如何在這中間尋求一種平衡成為朝廷的首要工作,畢竟歷朝歷代因為戰爭而激化國內矛盾,最終導致國家覆滅的並不少見。最後還是劉麗川提出了一個新的融資辦法,這個辦法讓許多朝臣頗感新鮮,但在王財看來卻沒有什麼了不起,這就是發行國債!

    在王財看來,一個國家手頭比較緊的時候便會發行大量的國債,這個國債一般比銀行的存款利率要高,通常分為長期國債和短期國債,長期國債的利率比短期地又要高一些。想當年只要一聽到有發行國債,家裡的爸、媽就會提出銀行存款趕著去銀行排隊,說到底就是老百姓把銀錯給國家,等國家有錢了再連本帶利的還給百姓,通過這種辦法即可以迅速回籠大量社會資金來投入到國家急需用錢的地方,又可以避免濫發紙幣、反覆徵稅而造成社會不安定,確實是一個應付危機的好辦法。這在西方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可是王財非常懷疑劉麗川的這個建意能否在帝國取得成功。主要地顧慮有兩個方面,一是百姓購買國債的重要動力來自對國家長期發展地信心,假如大家都認為當前朝廷沒有信心那購買的熱情就行受到到嚴重影響,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王財不像劉麗川那麼樂觀的認為老百姓有這麼高的理解能力,對於一般的百姓來說不管是買國債還是交捐納稅,都是從自家口袋裡往外掏錢。而且兩者所換來的都是一張註明了繳納金額地「白條」,以中國百姓有錢寧可掏地洞也不願存銀行的習慣,王財根本不相信發行國債能夠緩解朝廷的困難。但是除此之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繼續增加稅收無疑是殺雞取卵的亡國之舉,現在根本不需要錢百萬跳出來反對增稅,就是王財自己也開不了這個口,建立新黨大女兒每天都會回來把民情民意告訴她的父親,稅收已經成為帝國百姓對朝廷最不滿的一項了。

    拓展財路在內閣各部中爭論了許久。已經技窮的各部官員最終還是同意了以發行國債地方式來收集社會資金,並以此項收入來穩定對外軍事和國內經濟,只不過大臣們也意識到了皇帝的擔憂不無道理,把自願購買的國債給改成了各級政府定量限額的攤派,比如省級機關必須認購多少,市級機關必須認購多少。一直到縣、鄉一級根據地區差異都有相應的規定。朝廷的原意是希望通過朝廷各級官員地帶動來影響當地百姓,再說這確實是一個有利可圖的事情,甚至為了讓百姓們理解國債的意義,王財還下令輿宣司動用所有的宣傳手段來向百姓們解釋「國債」到底是怎麼回事,希望降低阻力,增加施行效率。

    可是沒有想到這件事情從一開始便在朝廷官員中間產生了普遍抵制,省級官員還能明白這國債到底是怎麼回事,到了市、縣、鄉一級大部分官員都把這當成了朝廷新開的捐稅,結果便毫不猶豫的將攤派的金額又轉稼到了當地百姓頭上,如果說朝廷打仗老百姓要出捐納餉還能理解的話。那突然跳出來什麼國債就是普通百姓千百年來都沒有聽到過的新鮮詞了。加上有的官員為了體現政績而強迫百姓認購,自然而然地激起了百姓強烈地不滿。各地議政院紛紛向上級官府提出行政申訴,要求朝廷取消國債並懲辦相應官吏,最為嚴重的事情發生在安慶府,當地官員強行攤派國債激起當地議政院地強烈不滿,而在議政院投訴到安慶府後,對國債政策一知半解的市長毫不客氣的回絕了下級議政院的申訴,嚴令當地必須按時按量足額的「繳納」國債,還公開批評轄區各級議政院議員「不知好歹」,市長的意思是說買國債有利息,是件賺錢的事情,可不明就裡的老百姓卻憤怒的認為朝廷拒絕接受民意呼聲,消息傳開後,矛盾被迅速激化,安慶離天京不遠,不到五天功夫便有數千百姓趕到天京「上訪」,而且措手不及的天京警方按照皇帝「好言相勸」的命令處置過於軟弱,結果人群越聚越多,十天之後演變成了近萬人參加的「示威遊行」,抗義群眾聚集在西華門68號與朝廷各官署門口要求朝廷給個說法,一些激進的黨派乘機在人群中散佈倒皇論,更有人高呼推翻朝廷的口號,天京城內官府的運作立刻便被癱瘓,好在老百姓對於皇帝非常敬畏,雖然鬧事的人成千上萬,但卻沒有人敢衝擊西華門68號,那些倒皇的言論也沒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實際上即使近一段時間來朝廷在捐稅的問題上挫傷了百姓對朝廷的支持,但是創建一個強大帝國的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仍然有增無減,人們都認為皇帝是一心為百姓的,都是下級官員貪污才造成了這一切,因此「找皇上去」成了他們最後的希望。

    這事情一直鬧成這樣,王財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急忙下令調集駐軍進城佈防,同時嚴令各地暫緩國債發行,並派人去和聚集的群眾溝通,向他們宣講發行國債的種種好處,勸說他們回鄉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政策,承諾朝廷將檢討稅收問題上的種種不足,並將百姓們投訴的問題一一記錄,限期回應等等。王財以為這樣一來就可以暫時安撫激動的老百姓,等他們都散去了,再將國債政策做一些調整,避免對老百姓造成過種的負擔,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派去溝通的官員是一批又一批,老百姓卻反而越聚越多,甚至開始出現哄搶店舖、毆打官員的情況,這種嚴重擾亂社會治安的情況王財是不能容忍的,因此決心動用強硬手段將人群驅散,然後再慢慢調整。假如王財真的用武力來鎮壓的話,那是什麼結局確實很難預料,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長期以來朝廷所樹立的愛民形象將毀於一旦,皇長子定溯也正是出於這樣的擔心,苦苦勸說父皇繼續以勸說為主,不到萬不得一盡量避免用軍隊來解決,說到最後還苦勸王財親自到外面與老百姓面對面的談談,也許這樣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深宮大院裡待的久了,王財現在有些不習慣與他們子民面對面的實話實說了,對於皇長子定溯的意見,他頭一個反應是拒絕,說實話王財真不明白和這些目不識丁的百姓說些什麼,詳細的解釋一遍什麼是國債嗎?還是軟硬兼施的威嚇?在王財看來讓這些百姓出了半個月的氣也算是仁志義盡了,再繼續折騰下去朝廷還辦不辦公了?可是定溯說的也對,朝廷不能總是關起門來研究政策,要想知道政策是否對路,就應該去聽聽老百姓心裡在想什麼,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繼續讓皇室得到百姓的絕對支持,才能夠確保帝國朝廷得到百姓的絕對支持,所以考慮了許久,王財最終同意了定溯的請求,決定帶著皇長子親自到西華門68號外去見見自己的子民,聽聽看他們到底需要朝廷做些什麼。

    當身穿九龍黃袍的皇帝陛下被數十名禁衛軍護衛著出現在西華門68號外的台階上時,鬧了十幾天的人群一下子都靜了下來,成千上萬的人毫不猶豫的跪倒在地,「萬歲」的呼聲震天動地,王財突然之間感到自己是千萬百姓的皇帝,親近之感油然而生,他仔細的打量著被禁衛軍隔開十餘仗的遊行群眾,他們人人穿著綴滿補丁的衣衫,雖不是面黃肌瘦卻也頗有菜色,看得出生活的都不好,特別是人群中還有不少是肢體殘缺的年青人,只看了一眼王財便知道他們都曾經是帝國國防軍中的一員,都曾經為帝國的榮譽而做出重大犧牲的帝國士兵,此刻他們一雙雙信賴與渴望的眼神突然讓王財覺得非常的內疚,心中一陣陣的抽*動。

    [無廣告小說奉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