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新篇 第二卷 第133章:撫台欽使
    第133章:撫台欽使

    鄭國愣了一下,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太平天國日盛一日,而清廷則是節節敗退,各地督撫又是冷眼傍觀,到底誰能重整河山?看來這個徐宗干還真是一個不實時務的書獃子,想了想說道:「徐大人難道不知道我天朝大軍正在北伐嗎?據我所知你們的皇帝在豫、魯的防線已經被攻破了,天朝大軍攻入河南、直隸指日可待。」說著鄭國搖了搖頭道,「本候身為天朝撫台欽使,難道徐大人連杯茶也捨不得嗎?」

    徐宗干斜著眼看了看鄭國:「將死之人還喝什麼茶?本官今日左右無事,這才與你繞舌到現在,你這就上路吧!」說著朝站在鄭國身後的兩個兵勇使了個眼色,兩人馬上按住鄭國的手臂就往油鍋邊拖。

    鄭國一邊奮力掙扎,一邊大聲喊道:「我一人死又何妨?但請徐大人再聽我一言,說完了用不著你們動手,我自己去便是。」

    徐宗干嘿嘿一笑,擺了擺手讓兩個兵勇鬆開鄭國。鄭國整了整衣寇,緩步走到堂內冷笑一聲道:「徐大人如此固執無非心中有三點依仗而已,其一,滿清朝廷尚在北京苟延殘喘,江北之地胡賊尚據其半,大人心中還存著一絲僥倖;其二,台灣孤懸海外,物產豐盈,更有數十萬百姓,大人以為進取不足,自保有餘,恐怕還有效仿前明鄭氏裂土之意吧,其三,嘿嘿,這其三麼,我勸徐大人可不要在中華清史上留下千古罵名啊!」鄭國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徐宗干。

    「這是什麼意思?」徐宗干臉一紅,轉身走到太師椅上坐下,看了看鄭國道,「你聽到些什麼了?」

    「還要我明說嗎?」鄭國冷笑一聲道,「徐大人你要明白,我天朝與西洋列強關係都還不錯,法人雖然與我沒有建交,但是他們對台灣的那點心思,自然有人告訴我們,洋人向來只看利益,法人斷不會因為台灣而與我天朝大陸交惡的,將來最壞也就是雙方共同出兵駐防台灣,今天徐大人引狼入室,明天法人就會把大人轉交給我天朝,這點難道大人看不清楚?無論他們給你什麼許諾,只要大人開放港口,讓他們名正言順的登島之後,台灣說了算的人就不是大人你了!」鄭國踱了兩步,轉頭問道,「這三條不知道我說對不對啊!」

    徐宗干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正如鄭國所說的,法國人確實派人聯繫過他,申明願意幫助徐宗干防衛台灣,甚至還願意提供一批軍火武裝台灣駐軍,而條件就是徐宗干以清廷駐台灣最高行政長官的名義允許他們登島貿易、設立領事館、駐兵、開礦等一系列特權。如今與北京朝廷的聯繫時斷時續,徐宗干派往北京的幾名信使都下落不明,眼看著海峽對岸的長毛蠢蠢欲動,他確實動了心思想借夷保台,如果將來朝廷擊敗長毛,那他多少也有守土之功,如果長毛拿了天下,那自己也可借夷人之力偏安台灣一隅,長毛再凶也不敢和洋人衝突吧?也正是吃定了一點,他才會對鄭國的詔降始終強硬對待,可眼前這位長毛的撫台欽使好像什麼都知道一般,難道法國人和他們也有交易?徐宗干疑惑起來,一時間猶豫不下。

    「徐大人身為台灣地方父母,也是飽讀詩書之人,需知道當今天下之爭始終是兄弟手足之爭,可要是引夷入寇那就是我華廈三萬萬同胞之死敵了,想必徐大人也不想在清史上留下這樣一個罵名吧!」鄭國看著徐宗干坐立不安的樣子,氣定神閒的背著手晃了晃腦袋,「這第三條路實非智者所取!剛才徐大人口口聲聲說什麼反賊,何為反賊?」鄭國突然厲聲喝道,「逆天而行的才是反賊!」

    徐宗干端起杯子,放在嘴邊動久久沒有喝一口,遲疑了一會兒道:「你說的好聽,本官奉旨守禦台灣,怎麼輕易讓人?本官決心練勇保境,集全台之人力物力,誓與台灣共存亡,勸降之說就請免了!」

    「全台之人力物力?台灣千里隅境竟無一炮,大人拿著大刀長矛對抗我天朝大軍嗎?」鄭國哈哈一笑道,「再說四年前李石、林恭天地會起義,徐大人手上怕是沾了不少台灣民眾的血肉吧?此時的台灣正如平靜的海面下醞釀著洶湧的波濤,如今我天朝大軍平定江南半壁,台灣反清義士與我們也多有聯絡,大人想借助台民保台只怕也只是一相情願的事情,只怕到時候都用不著我天朝出兵,大人所想依靠的台灣民眾就自己舉旗殺到大人府門口了,到時候再說什麼台民保台,不是大笑話嗎?徐大人,台灣雖然孤懸海外,但是我天朝收復台灣的雄心是堅定不移的,我天朝輔政王殿下,多次提到台灣之重要,不惜一切代價也是要拿回來的,據島自保實在是小看了天朝統一江山的決心了。」

    徐宗干沒有說話,低著頭擺弄著手中的茶碗,呆呆的看著鄭國,心中猶豫不決,降,不甘心,守,守不住,琢磨了許久,歎了口氣道:「若不是走投無路,下官又怎麼會去和夷人有什麼來往?如果你們能保證不傷我駐台官兵性命,我們……」

    「不降!老子死也不降!」徐宗干正說著,門外湧過一夥人,當先一人武官服色,原來是聽到消息趕來的台灣總兵呂恆安。

    呂恆安氣急敗壞的帶著親兵衝進大堂,一把推開鄭國,衝著徐宗幹道:「大人,我等身為大清官吏,怎麼可以降了反賊?沒的毀了一世清名!」

    「唉!將軍不要急,坐下說話,坐下說話!」徐宗干趕緊站起身來想要拉住呂恆安。

    「大膽反賊,竟然妄想勸降朝廷命官,你活膩了吧,老子送一你程!」沒等一屋子人反應過來,呂恆安一把抽出腰刀,反手就朝鄭國砍去。這一招讓大堂內人人措手不及,只聽鄭國悶哼一聲,從胸口到左臂被狠狠的砍了一刀,鮮血噴濺而出,當即摔倒在地。

    堂外十幾名鄭國的親隨參護立刻大叫起來,紛紛掙脫看押的清勇,衝上堂來就要拚命!呂恆安帶來的兵勇馬上抽刀擋住,雙方立刻就撕打起來。站在堂上的徐宗干氣得一跺腳,跑到鄭國身邊拚命的叫道,「你……唉呀,你這不是胡鬧麼!快,快,快把大夫請來……洋醫也要……這……這可不是胡鬧麼!」

    呂恆安冷笑一聲,斜著眼睛看了看焦頭爛額的徐宗干抱了抱拳,說了句:「下官另有軍務,這就告退了。」也不等徐宗干發話,自顧自的帶著親隨兵勇走了。鄭國帶來的參護趕緊擁到他身邊,此時鄭國不住的咳血,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只是用力抓住徐宗干的手,眼中滿是期待。

    徐宗干心中大罵呂恆安壞事,這下把天朝派來的欽使給砍了,那還有和解的希望嗎?他心中明知道剛才鄭國所說的都是事實,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是任誰也想不到的,只能躲躲閃閃的不敢直視鄭國的目光。鄭國眼中慢慢的流出淚來,拼盡力氣低聲說道:「輔王……必不會為難大人,請大人為……台灣百……姓身家性命計……早做決斷……」說著一陣猛咳,血沫飛濺。

    「行,行,你別說了,」徐宗干尷尬的站起身來,大喝一聲,「來人!把他抬到房裡去,等大夫來了速速救治!你們……」說著指了指圍在鄭國身邊的十幾名參護道,「暫時委屈你們一下了!」馬上周圍上來二、三十個清勇把這些參護按住,押到大牢去不提。

    在鄭國倒下的那個瞬間,已經率軍殺到蒙城的王財正興致勃勃的看著劉麗川從上海派人送來的一份《泰晤士報》。乘坐英國「皇家女王」號商船在海上跑了四個月的王闓運和李鴻章終於到了倫敦,雖然兩國並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是考慮到太平天國在中國不斷取得的戰略優勢,英國政府非常認真的對待了這此來訪,外務大臣巴麥尊、通商大臣愛德華親自到倫敦火車站迎接兩位天朝使節,並陪同他們參觀了英國的工廠、造船廠、電報局、城市設施等英國先進工業的代表場所。

    太平天國使者的到來在英國引起了轟動,各方面媒體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在巴麥尊的安排下,王闓運與李鴻章還搞了一個小型的記者招代會,非常友好的向對中國有著極大好奇的英國記者們介紹了太平天國以及發生在中國的這場內戰。王財哈哈大笑地看著王闓運引經據典的回答著英國記者提出的問題,反倒覺得李鴻章在記者招待會上的表現更顯得老練一點。《泰晤士報》上最後寫道「兩位來自天朝的使節代表太平天國政府與通商大臣愛德華簽署了一系列貿易合同,並正式在倫敦設立了招商辦事處。令人吃驚的是,在內戰的壓力下,天朝所訂購的商品竟然沒有一樣涉及軍火,大部分都是與工業生產相關的機器設備,對此也許只有引用李鴻章候爵的話來解釋『武力並不能解決一切,天朝政府願意向西方學習先進的技術,並與西方各國和平、友好的相處』,我們有理由相信,有著如此開放胸懷的天朝政府將最終打敗腐朽、保守的滿清朝廷,但是幅圓如此遼闊的中國,他要用多少時間才能趕上世界的腳步呢?」

    王財可不管英國人怎麼看,時不我待,一切政策都為追趕中國落後世界的時間,授權王闓運與英國人簽約幫助建造福建馬尾船廠對於中國將來揚威四海來說只不過是第一步,正如《泰晤士報》記者所說的,中國到底要用多少時間才能強大起來呢?有時候王財照照鏡子,不得不承認自己也有了白髮,快三十歲的自己,真的能看到國富民強的那一天嗎?

    十幾萬大軍在江北四省縱橫千里,無數將士血灑沙場,而在雙方針鋒相對的奮力搏殺之中,北伐戰役第一次大規模的會戰終於在河南商丘爆發了。一路狂奔而逃的苗沛霖終於和在商丘的淮軍殘部會合,北京的情服顯示,顧詩給這支敗兵下了嚴令「要麼死於商丘,要麼死於軍法」,並派親信愛將劉銘傳趕赴商丘接替作戰不力的淮軍將領陳鳳樓,劉銘傳到任後馬上將各路敗軍重新整編,加緊佈防,發誓讓中路太平軍在商丘把血流盡!

    另一方面新七軍陳平安部在固鎮重創福濟二萬清軍,太平軍的重炮在戰鬥剛剛打響後沒多久就炸掉了福濟的帥旗,隨後在太平軍猛烈的排槍和手榴彈的照顧下,勉強發起進攻的清軍很快就被打得四散奔逃。而重新得到王財授權的李秀成馬上指揮部隊尾隨淮軍也攻入了河南境內,五天之內連破清軍四道阻擊線,迅速包圍了商丘,架起大炮日夜攻城。一心想在將來天朝中謀個一席之地的楊輔清這次是拼了老本了,不但把他的五千舊部拉到一線扛著梯子攻城,自己也朝服官帽,騎著白馬在城外親自指揮。原本以為這些殘兵敗將他只要幾個衝鋒就能拿下來,結果令他吃驚的是只打了兩天,他就五千人就因為傷亡慘重,失去了再戰之力,不得不撤了下來。楊輔清吃了大虧,韋志俊與陳玉成也好不到哪裡去,城牆外白天層層疊疊的屍體,晚上剛剛被清理掉,第二天就能堆得更高,被炮火轟塌的缺口處因為是雙方爭奪的焦點,穿著灰布號衣與穿著紅色號衣的雙方士兵殘缺不全的屍體幾乎在缺口內外堆成了兩個斜坡,不斷衝上來的攻守雙方都只能踩著在死人堆裡呻呤著的同伴身體血拼,沒有多久,他們也會混身是血的滾落到這屍山血海所堆徹的京觀上。

    相關史實:

    1、李石,台灣縣人。在得到福建小刀會起義消息後,1853年舊歷四月下旬,李石與楊文愛、林清等十餘人,在灣裡街樹起「興漢滅滿」的旗幟,附近群眾踴躍參加。知縣高鴻飛聞報,率兵往討,反為李石所殺,兵逃散。郡中聞報戒嚴。這時鳳山也爆發了起義。

    2、林恭,鳳山縣人,原為縣署壯勇,經常和反清志士往來,因此被知縣王廷干裁掉。聽到北路起義,林恭就和張古、羅阿沙等百餘人起兵響應,建號「天德」,稱「鎮南大元帥」。林恭等人潛入鳳山縣,殺知縣王廷乾等20餘人,進駐縣署,開倉庫、賑貧民、開監獄、放囚犯、出告示、禁止殺掠,很得人心。張古、羅阿沙等各率眾進逼嘉義,聲勢頗大。林恭則分兵攻擊府城。六月初二日,清軍大舉增援。從五月初到六月底,義軍終因缺乏訓練,寡不敵眾,兵敗。林恭被捕犧牲,李石也兵敗遇害。

    3、京觀是什麼:這裡所說的「京觀」又叫「武軍」,就是將敵軍的屍體堆在道路兩旁,蓋土夯實,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在《左傳》中記載,春秋時楚莊王的軍隊在邲(今河南武陟東南)戰勝了當時強大的晉軍,這是一個空前的大勝利,在春秋戰國時期非常流行的一種宣示武力的手段。

    [無廣告小說奉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