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新篇 第二卷 第123章:李鴻章
    第123章:李鴻章

    容閎雖然奇怪,但並沒有當場揭穿他,打定主意回頭要問問清楚,若王財真對洪仁玕起了殺心,那說不得自己也得勸勸才是。王財並沒有在意突然變得愁眉苦臉的容閎,還是笑嘻嘻的和洪仁玕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一直了回到輔王府才和洪仁玕告別,下馬之後那幾個刪書衙的官吏就被趙俠平押到了吏部去注消官執了,現在也由不得他們同意不同意了。

    等人都走*光了,容閎才小心的問道:「殿下,剛才那罐東西好像不是『東洋大補膏』吧?」

    「當然,那是『福壽膏』,我只不過讓王磊把顏色改了改,毒性調的更高了點而已,」王財突然頓了一下,補充道,「對了,還專門找人做了些朝鮮文瓷罐,真是奸商啊,一百個瓷罐竟然收了我十兩銀子!算上成色這麼高的『福壽膏』,我這個禮可送的大了,要二十多兩銀子呢!」

    「那……那殿下為什麼要把這東西送給洪仁玕呢?他雖對殿下有過不恭敬之處,我去勸他道個歉也就是了,何必毒殺他呢?」容閎漲紅了臉,氣急敗壞的說道,「這,這也太卑鄙了!」

    王財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冷笑一聲:「你真的認為他會留著自己吃嗎?」

    容閎一愣,盯著王財看了一會道:「殿下是說……他會送給天王?」說著,容閎左右看了一眼。

    王財不置可否的說道:「洪仁玕是個人材,我怎麼會害他?你放心吧,就算這東西他捨不得送人,非要自己留著調節陰陽的話,只吃一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以後不給他了就是。」說著王財盯著容閎沉著臉道,「事關重大,你可別去跟他說什麼,這事我自有安排,你可別壞了我的大事!」

    容閎心頭一寒,趕緊點了點頭,他心中認定了王財只是想借洪仁玕之手把這罐東西轉送給天王洪秀全,而洪秀全是死是活跟自己有什麼關係,雖說這事做的有些卑鄙,但是做大事者不拘小節,歷朝歷代哪一段不是用血寫就的?真要說卑鄙,只怕想成大事的人手上都不怎麼乾淨!

    正如王財所料,洪仁玕果然心懷君父,第二天就進宮送給了洪秀全,除了王財吹噓的功效外,他還順嘴胡扯了一些。洪秀全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族弟送來的竟然會是毒藥,當時就高興的收下,畢竟現在給他送禮的人也不多了。回到後宮之後,洪秀全照例讓女官試著嘗了嘗毒,銀針探過後才放心的進了一些,味道還真不錯,酸酸甜甜,茶香四溢,真的就每天一勺的當成補藥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懷揣著一萬個不願意的李鴻章終於被禮遇有加的送到了天京輔王府,這個拖著尾巴,濃眉大眼的中年男子冷冷的看著同樣默不作聲的王財。贛州之戰讓平時不可一世的湘軍見識了真正強大的火力,整天不斷的重炮轟擊和野戰中密集的洋槍火力讓這些大清的忠臣們心膽具寒,江西巡撫文俊在外無援軍,內無糧彈的情況下,拉著幾位江西官員朝北謝恩後全部自盡的慘狀幾乎每天都會讓李鴻章從惡夢中驚醒。在來天京的一路上李鴻章常常思考為什麼這些農民會變得如此強悍,算日子自己和長毛也算是老對手了,在安徽辦團練開始至贛州兵敗被俘,已經打了不下三年了,總覺得這長毛子是越打越強,而官軍是越打越弱,更讓他不解的是長毛自己還是內鬥不止,如此混亂的叛黨竟然能憑著二萬人從天京殺到北京,竟然數年之間橫掃江南數省,真正是天要亡大清嗎?

    王財也不知道如何跟這位名人說話,幾年來的複雜的政治鬥爭讓他學會了心狠手辣,也讓他明白了沉默往往比信口開河更為有效,因此也只是上下打量著昂首挺立的李鴻章,心中盤算著該跟他說些什麼。兩個人就這樣,你看我,我看你,至少在氣勢上誰都不肯讓著誰,一時間讓屋裡的其他人都莫名其妙。

    到底還是當了俘虜的李鴻章底氣不足,漸漸的在王財的逼視下慌亂起來,欠了欠身道:「敗軍之將李鴻章見過王將軍。」

    王財微微一笑:「我以為他們路上給你吃了啞藥,不過我想提醒你的是,在你面前的並不是將軍,本王乃是堂堂太平天國輔王義千歲,總領太平天**政事務,我且不說你已經兵敗被俘,就單從這官階上,你也該對我恭敬些吧?」

    站在一邊的趙俠平一聽,馬上就要去把李鴻章給按到地上,王財擺了擺手示意無妨,接著對李鴻章說道:「不過你既然以大清的忠臣自居我就不得不告訴你一個壞消息了,不知道你在贛州放下武器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的髮妻幼子?」

    李鴻章一愣,關切之情溢於言表,心中急著想知道親人的近況,但是又不願出言相求,憋得滿臉通紅。王財也不理他,從桌上拿起一張紙順手讓唐葉遞給李鴻章,李鴻章感激的看了一眼王財,急忙仔細看了起來,正如王財預料的那樣,沒看多久,李鴻章就淚如雨下,及至看完幾乎不能站立。王財急忙讓人扶他坐到一邊,緩緩的說道:「我原想你父親李文安生前乃是刑部郎中,朝中必有同僚照應,況且你們實在是身處絕境才放下武器,原不至於禍及妻兒,但未曾想到咸豐如此手辣,竟將你家滿門抄斬,唉,可憐可歎啊……」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李鴻章抬手擦了擦眼睛,再次昂起頭道,「此番贛州之敗原是我等顧念城中百姓,不得已才束手就擒,如今家小盡亡,我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唯請一死,以盡臣節!」

    王財沒有想到這傢伙忠君思想還如此之重,全家被咸豐宰了還像塊臭石頭一樣**的,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猶豫了一下走回到桌邊坐下,看著激憤的李鴻章默然不語。

    「想死還不容易嗎?」門外傳來一個聲音,「只是你這一死就如飛灰一般飄然於歲月之中,值此亂世真該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為萬世所仰!」

    真是人未進門音先至,王財欣喜的喊了聲:「紉秋,你可來了!」說著也不管垂頭喪氣的李鴻章,起身迎接從蘇州回來的王闓運。

    隨著蘇南系大規模移師天京,蘇州原先的中樞機構也全部轉移到了天京,只有王闓運被王財留在蘇州處理蘇州工業園的一些瑣碎事務,因此耽誤了幾個月才趕到天京,要不說無巧不成書,剛到天京就趕上了李鴻章一心求死,他在門外雖然不知道是誰,但也忍不住出言相勸,待進門之後才發現先來是垂頭喪氣的李翰林,一愣之下隨即哈哈大笑,拉著王財的手指著李鴻章笑道:「漸甫,想當年你是何等的豪情壯志,如今怎的像只鬥敗的公雞一樣,哈哈……」

    李鴻章鐵青著臉,瞪著王闓運怒道:「胡說什麼呢,大家各為其主,如今我兵敗求死,多說些什麼?士可殺不可辱,你又何必譏諷於我!」

    王闓運看著疑惑不解的王財道:「殿下,我與漸甫原有書信往來,只是後來大家各位其主,也就聯絡的少了,想不到今日在此相聚,」說著他走到李鴻章面前,長身作揖道,「小弟並無取笑兄長之意,只是剛才聽到兄長一心求死,回想當年兄長在書信中激揚文字,縱論天下的豪情心中不解,兄長何至於到此田地?」

    李鴻章看了看王財,又看了看王闓運,禁不住悲從衷來,隨手把那張滿紙血淚的紙遞給了王闓運,王闓運仔細的看了一遍,也是怒氣上撞,紅著眼睛道:「漸甫兄,如今咱們兄弟可真是同病相憐了,我王家也被清妖殺了十幾口,真沒有想到你我行事不周,竟禍及家人!」說著也是搖頭歎息。

    李鴻章當然知道王闓運那十幾口人都是被曾國藩派人殺的乾淨,當時聽到這個消息自己還擊節稱讚少司馬行事果斷,可如今事情到了自己頭上,才真正體會到切膚之痛。

    「漸甫兄,此刻你心中之痛小弟當真感同身受,但是一心求死卻非智者所取,」王闓運把李鴻章扶到椅子上坐下,接著說道,「你我所讀聖賢經典,怎不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如今天下倒懸,百姓流離,正是我輩奮發自強,揚名後世之時,兄長若是執意求死,那就是大不孝。孟夫子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兄長如此大才,不思為民請命,以御外夷,那就是不忠,如此不忠不孝,豈不是留萬事罵名?」

    李鴻章垂頭喪氣的看了看王闓運,低頭默不作聲,王闓運知道李鴻章這個人向來才高氣盛,鋒芒畢露,哪裡是受了點挫折就要尋死覓活的人?無非是驟受打擊,神智慌亂罷了,只要冷靜下來那鐵定是不甘心就此死了的,否則他在贛州時就可以隨江西巡撫文俊一起盡忠了,何必千里跑來天京?

    於是王闓運朝王財點了點頭,再次輕聲說道:「如今天下之勢,天朝已居其半,將來揮師北伐,砥定中原指日可待,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兄在清廷久矣,當知朝廷吏治**,官以銀得,刑以錢免,民怨沸騰,如此腐朽,怎能御洋夷於海外,怎能解黎民倒懸,怎能求中華之富強?兄在安徽興辦團練,屢建奇功,可後來怎麼樣?還不是被人排擠,遠投曾國藩帳下?曾氏懦緩,實非英主,兄乃才智之人,慎思當可明辯。」

    王財在椅子上一邊端著茶碗喝著,一邊豎著耳朵聽,在他看來也並不是非要得到李鴻章這個人不可,他琢磨著李鴻章絕不是池中之物,將來難保不會另起爐灶,只是想到他將來興辦洋務也確實是個實幹的人,中國什麼時候都不缺能說會道的人,就是缺這些不僅能說,還能去做的人,因此也捨不得他就這麼死了,即然聽他們提到了曾國藩,但忍不住接上話頭道:「正好紉秋你也來了,前些日子趙鴻烈來過一次,你們倒是猜猜他來幹嘛?」

    李鴻章和王闓運一聽馬上都抬起了頭,趙鴻烈這個人他們兩個都知道,做為曾國藩的親信幕僚,此時來天京能有什麼事?還是王闓運消息靈通,對比現在太平軍在整個兩湖戰場上不思進取的消極戰略,馬上笑了笑道:「莫不是來求和的?」

    王財搖了搖頭道:「他非要用『息兵罷戰』這個詞,我覺得也差不多,反正咱們現在和他們都不動手。」

    李鴻章一聽,馬上意識到曾國藩老奸巨滑,有心靜觀時局變化,再籌劃下一步,暗道自己糊塗,非要尋死做什麼忠臣。

    「呵呵,你看看,漸甫兄不是向來追隨曾國藩的嗎?如今他都要息兵罷戰了,你又何必為那胡滿朝庭效忠盡節?不值啊!」王闓運拍了拍李鴻間的肩頭,一邊說一邊搖頭。

    正如王闓運所料的尋樣,李鴻章根本就不是一個想不開就要尋死的人,妻小被屠他已經不可能再投效清廷了,如今天下想做大事的人,除了投入兵勢日盛的太平天國,確實沒有其他出路了,這一點在贛州城破之日他就想得很明白,再說這王財在蘇、浙的新政確實讓李鴻章心嚮往之,因此猶豫了一會,便起身朝王財彎腰施禮道:「敗軍之將妄自言勇,適才失禮之處,還請……輔王恕罪。漸甫原是無德無能,卻承輔王如此看重,願供大人趨策,助大人一臂之力!」

    王財意外的看了一眼笑瞇瞇的王闓運,趕緊起身相摻,拉著李鴻章的手道:「歡迎之至啊,有先生竭力相助,本王何愁大事不成?只是怕我這裡廟小,屈就了翰林公啦!」

    王闓運不待李鴻章說話,笑著說道:「殿下,漸甫可不是池中之物啊,你可要防著他一點!」

    李鴻章尷尬的瞪了王闓運一眼,急道:「漸甫既已降了天朝,如今家小又被朝廷屠戮殆盡,早已無所牽掛,唯有一心輔佐英主成就功名而已。」

    王財哈哈一笑:「我也是久仰大名了,否則怎麼會請先生千里赴天京一敘?只要先生真心助我,將來成就功名自然不在話下!」

    幾個人又聊了幾句,王財看到王闓運使了個眼色,便借口李鴻章遠道而來,讓唐葉帶李鴻章去吏部報到安頓一下,過幾天再找他詳談,然後把不相干的人都支開了,正想跟王闓運開幾句玩笑,卻見他正色道:「殿下,不知道鄭國此人殿下對他瞭解多少?」

    王財一愣,不知道怎麼好好的提到了鄭國,當下便把如何認識鄭國,以及他一直以來的表現說了說,王闓運顯然有什麼事情好生決斷不下,皺著眉頭低聲不語。

    「出了什麼事嗎?」王財奇道。

    「殿下,蘇州防軍軍帥黃金標數日前在家中被人殺了,」王闓運看著王財吃驚的表情接著說道,「這事情想必殿下已經接到吏部上報了?」

    「是的,吏部已經報給我了,這事和鄭國有關嗎?」王財還是有些不信,畢竟鄭國也跟隨他多年了,立下的功勞也是不小。

    「我也不清楚,正是因為事情可疑,蘇州監察局在黃金標家中調查時找到了這封信,」王闓運說著從懷裡取出一封書信交給王財,王財急忙打開仔細看了起來,王闓運接著說道,「信上雖沒有署名,但是殿下請看,這封信分明是天京變亂時北殿發給黃金標的。」

    王財抬頭看了看王闓運,又低下頭仔細看了起來,寫信之人命令黃金標趁王財領兵在孝陵衛靖難時,調動蘇州防軍圍攻當時的輔國候府,挾持周秀英為人質,逼王財退兵。王財看到這裡真是嚇出一身冷汗,如果黃金標真要是動手了,那天京變亂的結果恐怕真要不一樣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黃金標沒有動手?

    「殿下你看,此處說『可與北貴弟商議,令其相助』,這個北貴弟應當是北王娘的弟弟才對,既然此人在蘇州並且有實力相助黃金標,那定非泛泛之輩,我查了北王的幾位王娘,其中有一位鄭氏,因此懷疑鄭國可能就是這個『北貴弟』。」王闓運皺著眉頭猶豫道。

    王財仔細回想起天京變亂時白逸生幾次警告自己,鄭國頗為可疑的事情,心中也暗暗吃驚,和傅善祥成婚後,他也多次詢問當年這位太平之花提到了蘇州內奸到底是誰,可傅善祥自己也說不清楚,只是說無意間聽人和東王提起過,反正現在幾位王爺都死光了,想來也沒有什麼危脅,事情一忙也就把這事給放一邊了,可如果這內奸是鄭國的話,那現在做到政務大臣的他,對王財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但這畢竟是王闓運的猜測,總不能因為死鬼韋昌輝討了個姓鄭的老婆自己就把鄭國給拿獄問罪吧?

    「殿下,這事我想過了,現在相關的人都死了,落了個死無對證,但此事不能不防,不如由我請鄭國一敘,故意將此信展示於他,觀其有何反應,到時再做決定如何?」王闓運看著猶豫不斷的王財說道。

    王財默不作聲的又把信看了一遍,緩緩點了點頭,如今這事,也只能這麼辦了,在他的心中,實在不願意相信辦事用心的鄭國會是隱藏在自己身邊最大的奸細。

    正在王財為鄭國的事情心煩意亂的時候,劉麗川又送回了讓他更氣憤的消息,一直在廣東和太平軍配合作戰的英軍竟然拒絕向要求接防的太平軍轉交權力。雖然被阿三牽制了大量的兵力,但是已經攻下廣州、東莞、中山的英軍仍然對趕到這裡的太平軍採取了敵對的行動,若不是吉順天命令部隊後撤,搞不好雙方就要打起來。劉麗川依據之前與包令達成的協議,要求英軍撤回香港,由太平軍接管這三處的防務,但是包令卻轉來的英國政府的公文,正式向太平天國政府要求租借這三地,租期也是九十九年,當然英國人也給了一個誘餌,就是願意在此前提下,正式承認太平天國政府。這事劉麗川沒有辦法決定,只好發回天京請王財示下。

    王財大罵英國人背信棄義,又後悔自己引狼入室,氣急敗壞之下,只能讓王闓運招集內閣商討此事,幾次會議下來,內閣上報王財,認為在現在英國人其實和太平天國處在同樣的境況下,只不過一個在打內戰,而另一個是在屠殺阿三,雖然實力上說英軍佔優,但是太平軍畢竟佔了地利,從軍事上來說,真要開打,雙方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因此內閣判斷英國人只不過是做一個試探,想借中國內戰獲取更多的好處,如果此時太平天國政府做出妥協讓步的話,不但一改天朝政府長期以來對外獨立自主的政策,更有可能讓一直對王財迷信洋人而議論紛紛的人更有了口實。基於這些原因,內閣一致請求王財能夠採取強硬的態度,收復三地。

    內閣的這個決策有點出乎王財意料,但無疑這個決策很對他的胃口,馬上在內閣草擬的外事文書上蓋了自己的印鑒,命令總理衙門毫不客氣的回復給英國佬,同時他嚴令分別從福建和江西殺入廣東的兩路太平軍除了留少部分圍剿四處逃散的清兵外,以武智久和王仁甫的新十一、新十二軍為前鋒進駐廣州外圍花都,如果外交行動失敗,那就用武力解決。

    太平天國的這次對外強硬政策通過《國聞報》很快傳遍了全國。如今的《國聞報》已經成為國內西學的先鋒刊物,不僅僅在江南太平天國統治區,在江北也有很多人私下傳閱,這次王財的強硬政策立刻在江北老百姓心中贏得一片喝采聲,甚至連一直在湖南與《國聞報》唱對台戲的《道學》也一反常態,大大的讚揚了王財,稱之為「一掃庚子之變以來,夷情日盛之窘境」。

    PS:歡迎大家支持鋤頭的新書:碧血揚沙,書號:103068

    [無廣告小說奉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