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書生 第一卷 天馬行空 第五十八章 促膝長談
    「小時候,我的理想是有一套資治通鑒,再加一把好的竹笛。到十歲時,我的這個願望輕而易舉地實現了。然後,我就盼望著有十兩紋銀,能超過我的同學們。十二歲時,這個願望也實現了。此後,我盼望著長大後能中個秀才,這輩子就知足了。結果我很容易就考上了秀才。這之後,我又不滿足了,我想考舉人,結果也成功了。後來,我就想當官,但是沒成功,反而造反了,不過好歹也當了個師長,也算個大官,錢也多得花不完。但我還是不知足,一度想過要當皇帝……」我是以談理想的開場白,開始我的政治思想工作的。

    我趁著給宋獻策和牛金星接風,先給中高層領導在酒桌上灌了幾碗黃湯,然後把他們拉到一堆篝火旁,準備利用自己的哲學思路和口才,好好改造一番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當然,宋獻策是我的重要攻取對象,只要能說服他,其他人,他自然會幫我去說服。

    「四弟,你是個天才,而且順風順水。」這是李仲對我故事的評價。

    「錯,這個故事的真正意義不在於此。你們想,你沒有十兩紋銀的時候,會想這輩子有十兩紋銀就知足了。但是,你有了十兩銀子後,會真的知足嗎?不會!你有了十兩後,就不會和你的普通同學比較了,而會和那些家裡很富有的同學比,你會想著一百兩,有了一百兩銀子後,你還會想著一千兩。有了一千兩之後,你還會和普通的老百姓比較和來往嗎?也不會,你會和那些大土豪來往,也會和他們比較,從而又會感到新的不足,於是你會繼續奮鬥,爭取達到他們的富裕程度。

    再之後,你進一步富裕之後,仍會不知足,你會和福王比較,把福王作為你的超越目標。這之後,你甚至會和皇帝比較。而當你真正當了皇帝後,你會覺得徹底的滿足嗎?不會,你會想著如何擴大疆土,如何多讓皇庫充實,如何讓天下人才和美人都歸為已用,你仍然會不知足,整天在yu望中掙扎,人生永無清靜之日。所以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這個道理。人要有自知之明,更要知足長樂,人生才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我一口氣把我悟到的那點少得可憐的人生哲理都說出來了,然後睜大了眼睛瞧他們的反應。

    這一瞧,我大為失望。大夥兒喝了些酒,被篝火一烤,再被我這唐僧式的長篇說教一催,全都昏昏欲睡,只有紅娘子邊打著哈欠,邊說:「巖哥,你可以去少林寺了,這些禪機佛理,圓通那老傢伙最感興趣了,也許破個例,收你做關門弟子。」

    「哎哎哎,都醒醒,挨個的給我談談自己的想法。」我惱羞成怒,直接下了行政命令。

    「天王,你剛才說了這麼多知足長樂的道理,到底想幹什麼?不錯,剛才我是跟你提過,弟兄們的餉銀太少了,得加一點。你繞著彎子說了這麼多,看來就是不同意加餉銀了?」牛金星主動拋磚引玉,不過,他顯然沒抓住問題的實質。

    我歎了口氣:「不是軍餉的事,我再展開說說吧。不論是錢也好,物也好,美人也好,都是為了咱們這顆心能快活。如果咱們老是為了個人的私利,就會永不知足,永遠不能快活。所以,眼光要看長遠一點,思路要開闊一點,別老盯著自己眼前的那點東西,比如說,為了天下百姓,不好嗎?如果大家能為天下蒼生安居樂業而快活,甚至犧牲自己的私利,這才是真的快活,這天下,也才能真正太平。」

    李仲聽到這裡,驕傲地說:「咱四弟就是這樣的人,賣光家產去賑災,這是大快活大自在的境界。不過老四,說起賑災我就想起來了,你賑災時借過我一百兩紋銀,現在還沒還吧?我算算,這利滾利的,該多少了?」

    我聽到前半句,私下裡快活了一下,但後半句就不值得恭維了,我只好把眼光望向其他人。我繞著彎子說了這麼多,就希望有人主動替我把真正意圖說出來,但宋獻策一直默不作聲,不知道心裡在盤算什麼,紅娘子也抱著雙膝,仰頭望月,不知在想什麼心事。

    李自成沉吟道:「嗯,天王說得有道理。想當初,我給地主家放羊時,也曾想過,哪天我也做了地主,養上幾十隻肥羊,這輩子就算死,也值得了。後來我造反後,殺了好些地主,有過花不完的錢財,但我也沒有滿足過,一心想打下一片江山,稱王稱霸,解救天下百姓。不過,光說知足長樂是沒用的,要是大夥兒都沒有點想法,滿足於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這天下靠誰來打?這蒼生靠誰來解救?大男兒志在四方,這人生想法是不斷變化的,倒不能拘泥於過去眼光不夠時的想法。」

    我見李自成說到點子上了,忙點明主題:「對對對,闖王說得也對,咱們以往做的都是對的,咱們打天下就是為了老百姓,這是遠大的理想。不過,我剛才說了這麼多,就是希望大家私心少一點,要知足,不要貪得無厭。比如說,假如我當了皇帝,大家固然可以封將封候,陞官發財。但如果崇禎皇帝變好了,下決心整頓吏治、放糧賑災,咱們為天下百姓著想,就得把個人私慾暫時放一放,換一個思路,比如說,也可以考慮歸順朝廷,為明朝效力,為天下百姓去打韃子兵,雖然當不了那麼大的官,但只要咱們想得開,依舊是快活的……」

    我這番話還沒說完,大伙就交頭接耳起來。李自成瞇縫著眼睛,高聲問道:「天王,今天皇上的密使和你私下裡談了什麼事?是不是招安?皇帝老兒開了什麼條件出來?他打的什麼主意?」

    「是,確實說了招安的事。韃子兵屢屢進犯,殘害我邊疆百姓,殺人放火,強*奸民女,還燒了德陵。皇上希望我們為國效力,打退韃子兵,收復河山。至於條件什麼的,還沒談。」我回答得大義凜然,但苦於不能說出崇禎是穿越者的真相,更不能說出李自成奪權後被清兵顛覆的歷史真相,這番話只能盡選好聽的說。

    「韃子兵?天王,你考慮得太遠了。那自然有朝廷去管,關我們什麼事?再說了,若我們打下這江山,進了北京,再去收拾韃子兵也不遲啊。」郝搖旗忽然插了句話,引得大家再次交頭接耳起來。

    我心裡一激靈,郝搖旗這番話可真是厲害,要是宋獻策能幫腔就好了,他能說個天花亂墜。但現在他不吭氣,我就只有硬著頭皮上了,看來我得打個恰當的比方,把歷史真相慢慢地引出來。

    我想了一想,正色道:「幾年前,我在杞縣見過一個六十多歲的老拳師,他身高七尺,熊腰虎背,力大無比,年輕時打遍杞縣無敵手。他老了以後,仍然開武館教拳,他每餐仍能吃兩斤肉,三碗飯,走路虎虎生風,沒人敢向他挑戰……」

    在座的都是武林中人,一聽到武林故事,立即來了興趣。李仲急忙問道:「後來呢?」

    「後來……」我有意頓了幾秒鐘,勾引一下他們的想像力:「有一次一個外鄉人找上門來,三拳兩腳就把他打倒了,搶了武館館主當。這件事傳開後,大家都知道這拳師老了,不中用了,於是挑戰者紛紛上門,把拳師打得滿地找牙。更有挑戰者認為老拳師既然如此弱,那打贏他的外鄉人想必也沒多少真功夫,於是去踢館,結果果然打敗了外鄉人,當上了武館館主。此後,這武館館主換過幾次手,沒有人能撐過一年。」

    「唉,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啊。」李自成感慨道。

    我趁機往大道理上引:「這大明王朝,就像這老拳師,只剩下個空架子了。這韃子兵就是那同鄉,只敢試探明朝的空虛,還不敢放開手腳打進來。如果我們學那外鄉人,一股腦打到北京去,揮刀弄槍把崇禎趕跑了。這韃子兵一看,原來明朝這般不中用,自然會起想法,就會興兵來進犯,也會打到北京來。所以咱們現在即使打到北京去,這武館館主的位置也坐不穩,遲早要被韃子兵趕下台來。所以,咱們不如先外後內,先打垮韃子兵,然後看崇禎皇帝如何行事。若他一直顧著咱老百姓,那凡事好說,咱們就安心當當大明朝的文臣武將也無妨,弄他一個太平盛世出來;若崇禎舊態復萌,橫征暴殮,欺壓百姓,置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咱們再取崇禎的性命不遲。」

    [無廣告小說奉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