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人到帝王 第二卷·艱難的歲月 三十二,第一把鐵刀
    三十二,第一把鐵刀

    熟鐵比生鐵與鋼軟多了,但不管怎麼樣,這總是一塊金屬鐵,在連黃銅青銅工具都還沒有發明前,擁有了金屬鐵,那意味著什麼,也就不用我多說了。

    只是,這塊鐵實在是太小了,本來與大碗體積相當的一塊硫鐵礦,去掉了一半多的硫磺,又經過千錘百煉,大量的雜質伴隨著鐵屑析出,現在不過剩下拳頭那麼大的一塊,最多只剩下原來的五分之一大小,拿來做工具,實在是,汗!

    不過既然有了這東西,自然不能浪費,拿來做什麼呢?

    要說鐵的用處,可大了去了,無論農具武器,還是日用品,建築材料等等,都是乘的材料,可是我手裡就這麼一塊鐵,自然沒有多少選擇,基本只能做成刀鋸。

    那做刀還是做鋸,這個倒有點費思量了。

    單從效率來講,肯定是鋸子,有了鋸子,就可以對大樹加工,做成木板什麼的,下一步就有更多的選擇,比如造船,建屋等等。所以,我心裡有一股極為強烈的慾望,想做一把鋸子。

    不過因為考慮到眼下這當兒大雪封山,連河流也已經開始封凍,船與屋子不是不能造,就是無用武之地,還不如打一把刀,既能做工具,又能當武器。

    主意既定,便讓人將鐵塊重新投入火中,這一回,我要親自操錘——是石錘,其實就是石頭。

    用石頭打制刀具實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過因為有了期待,也就不那麼揪心了,我用了整整大半天的功夫,方才打製成功了一件看去有點像刀的物件,不管怎麼說,就是刀了!

    熟鐵還是比較軟的,我趁機找來石塊,磨出刀刃,然後讓人將刀再次投入火中,等燒紅後夾出,投入雪水,這叫淬火。

    淬火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在加熱過程中,碳元素會有微量滲入鐵組織內部,使之變成碳素鋼,提高鐵的硬度,另一個是在鋼鐵的快速冷卻中,鋼鐵的奧氏體變成最硬的馬氏體,所以淬火是鋼鐵材料強化的基本手段之一。

    因為是熟鐵,韌度夠高,硬度卻很低,所以我一連淬火了十多次,然後再試了試,這把刀的硬度才勉強達到要求,可以用來砍竹子。

    竹子的質地是比較堅硬的,要是硬度不夠,就很難砍入。

    又繼續淬火了幾次,這才將燒紅的刀具取出,用熱炭火包裹了,慢慢冷卻,這叫回火。

    事情都是兩方面的,淬火雖然能大大增強鋼鐵的硬度,但是也降低了鋼鐵的韌度,而且,雖然鋼中馬氏體是鐵基固溶體組織中最硬的相,故鋼件淬火可以獲得高硬度、高強度。但是,馬氏體的脆性很大,加之淬火後鋼件內部有較大的淬火內應力,因而不宜直接應用,必須進行回火。

    由於淬火後金屬硬而脆,產生的表面殘餘應力會造成冷裂紋,回火可作為在不影響硬度的基礎,消除冷裂紋的手段之一。

    ---------------------------------

    為了達到最好的回火效果,我從火炕中掏出大量的熱炭火,將刀包裹起來,準備放一夜,然後再看效果。

    這個時候,也已經是傍晚了,我連中飯都在火坑前吃的,可惜自己是老大,不然非弄個勞動模範五一獎章不可,不過原始人的勞動積極性也不低,一天到晚都在忙乎,不知道什麼叫休息。

    忙了一天,肚子也抗議了,趕緊弄晚飯吃。

    晚飯還是照例,六部長老聯席匯報討論會。

    最近一段日子,雖然天氣已經轉晴,但是除了中午一段短暫的時間,大部分時候氣溫都在零下,所以雪化得很少,古代的氣候,確實要比現代冷很多,不過,按照時間,三九嚴寒就要過去,可能天氣還是會漸漸轉暖。

    在雪基本融化之前,我們是沒有什麼大作為的,所以除了培訓學習外,族人可幹的事情很少,除了幾個工棚,主要就是拾柴火與采樹葉,連河裡的魚籠也因為被堅冰凍住而罷工,不再提供新鮮魚肉了。

    不過食物方面,也還算充裕,雖然這五千多張嘴幾乎是個無底洞,不過幸好事先準備充分,加肉食吃多了,族人除了訓練外運動少,食量減少了幾乎三分之一,所以看來再堅持一兩個月不成問題,但是開春後這農業大計可要提議事日程第一位了,不然,明年這一年,算新出生的嬰兒一共六七千張嘴可不是鬧著玩的。

    一個好消息是,前哨陣地的聯絡終於恢復,前哨陣地與這邊的人通過共同努力,找到了一個山崖,與下面可以用籐條籐筐與面交換物品,打算明天就開始向前沿陣地供應食物與生活用品,以及可以吃的新鮮樹葉,據說,現在前哨陣地還有大約半個月以食物,而且有溫泉滋養,一個個都紅光滿面,這讓我徹底放了心,不過還是下令明天抓緊時間補給,怕萬一天氣變化或者雪崩什麼的,補給再次中斷,至於換班,恐怕要等雪融化後才能進行了。

    各個技術組都是碩果纍纍,因為除了原先的成員,很多族人也利用空閒時間趕去幫忙,所以產品是超出了預期,除了陶器組各種小件陶器製作了不少,每個房間裡都放慢了各種精緻的小陶器,陶箭頭在空地堆積如山,我估計殺死這個世界所有的人恐怕都夠了,那陶火缸更是人手兩個,一個暖手,一個暖腳,這樣一來,火炕的熱度也可以低一點。

    不過說到成果最大的,還是編織組,自從我教會她們搓繩子後,族人的積極性大為高漲,有一段時間,幾乎是人手一根,看去蔚為壯觀,搞得羊毛與茅草告急。

    羊毛與茅草不夠,族人就想辦法用替代物,籐條與一些堅韌性比較好的都被用來搓繩,然後漸漸發展到豬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