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流逐鹿記 第八卷 第三章 暗波
    「陛下,這是靖國公遞交的奏章。」

    新登基的崇禎皇帝朱由檢打開一看,原來是張善羽要求帶兵回東江的奏章。

    崇禎皇帝內心甚是佈滿,這個張善羽手握重兵,讓年輕的崇禎皇帝實在放心不下:他既然能住朕登基,那是不是也能廢了朕呢?算了,算了,既然他要回,那就隨他去吧。

    「陛下,靖國公請求回師東江,這……」心腹重臣周延儒道。

    「罷了,罷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天啟皇帝不耐煩的道。

    「遵旨,陛下。」

    ……

    自從張善羽清醒過來之後,崇禎皇帝對東家軍的態度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幾乎是要什麼有什麼,要什麼給什麼,張府邸之前也是門庭若市,熱鬧非凡,前來拜訪的王公大臣多不甚數、絡繹不絕,張善羽當然是與之虛與委蛇,打蛇棍上,大家稱兄道弟,好不客氣。

    崇禎皇帝開始封張善羽為薊國公,張善羽一聽:這還了得,薊國公可是南明皇帝為了討好吳三桂,給的封爵,自己怎麼可以接受呢?於是張善羽找軍師陳繼盛想了好幾個晚上,最後上了一道奏疏,說這個『薊國公』這個封爵不吉利,還是改為靖國公的好,崇禎皇帝心想,薊國公和靖國公,聽起來也差不多,張善羽這廝怎麼硬要更換了,算了,反正是個虛名,也沒有什麼影響,改就改吧,於是大筆一揮,薊國公成了靖國公,於是張又都督的遼南侯爵位有更上一層樓,由侯變成公了。

    封號問題解決了以後,張善羽召集眾將,覺得崇禎皇帝剛愎自用,又多疑,呆在京城終究不是什麼好事,不如回遼東的好,何況後金集團對東江始終是一個威脅,於是張善羽一聲令下,東江將領聯袂上書,要求回師東江,鎮守北域。

    時為天啟七年九月十三日,鎮守山海關的袁書生雖然打贏了一場戰爭,但還是得不到天啟皇帝的信任,被迫辭職,回家養老去了,東江將領自以為得計,於是一起向張善羽賀喜,小張同學歎了口氣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袁書生也不是好惹的,我看崇禎皇帝似乎很信任他,不過一月,定會官復原職,甚至更上一層樓。」

    眾將多以為張善羽多慮了,就連軍師陳繼盛也不相信袁書生還有東山再起之機會,張善羽笑道:「誰怕誰啊,不過這一次袁書生不上他則以,一上台定會對我東江下手,我們要好生防範了,不過這次從京師別的好處沒有澇到,到搜刮了魏太監許多銀兩,有錢能使鬼推磨,估計袁書生這次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

    果然,一個月之後,崇禎皇帝毫無徵兆的啟用已被廢棄的遼東巡撫袁崇煥為都察院右都御使、兵部添注右侍郎。

    崇禎元年又加封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使,總督薊州、遼東、登州、萊郡、天津等處軍務,移駐守山海關。罷黜原薊遼督師王之臣之職位。七月十四日,又在平台召見袁崇煥。

    此時,張善羽等已經回到東江多時,眾將在塘報上看到袁崇煥被復職,而原薊遼督師王之臣被罷黜的抄文,都驚訝得目瞪口呆,甚至懷疑是不是哪個粗心的官員搞錯了,後來才不得不相信那時真的,都佩服都督有先見之明。張善羽心想:本就是一場不公平的博弈,袁崇煥啊袁崇煥,我知道你這次算是東山再起,可是,你的一舉一動我都瞭如指掌,我張善羽可不是毛文龍,看你能拿我怎麼樣?

    ……

    遼東巡撫袁崇煥在取得關錦大捷之後,沒有得到天啟皇帝的信任,最後被迫辭職,於天啟七年七月初二日,離開寧遠,經山海關,路過北京,回到老家廣東東莞。

    一路上袁書生遊山玩水,好不快意,並且對部下說自己要到廣東羅浮山名勝,重修三界廟:「去冬,余告歸。方謂築室其中,為終老計。」袁崇煥當日對官場心灰意冷,打算退出江湖,隱居於世。

    若果真這樣,到免除了一場是非,而袁崇煥始終是口是心非,嘴裡說著要終老山林,心裡想的卻是如何陞官發財、光宗耀祖,正好,人算不如天算。袁崇煥離職後不救,朝廷發生重大變故,天啟皇帝病死,崇禎皇帝繼位,任命袁崇煥官職,快馬命令其回遼。

    袁書生一接到詔書,哈哈大笑,於是前一秒消極怠工,說要隱居於世,終老山林的袁崇煥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趾高氣揚的袁書生,高高興興的捧著甚至隨太監一起回京面聖。

    崇禎元年四月初三日,崇禎皇帝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職左都御使,督師薊州、遼、登州、天津、萊等處軍務。袁書生的官職,兵部尚書是正二品,跟張善羽的右都督正一品一比,還是小了點;右副都御使是虛職,更張善羽的掌鑾儀衛事大臣一樣,都是面子工程,不過督師確實職,管轄薊州、遼東、登州、萊州、天津等處軍務,因為薊州、天津、登州、萊州等處另有專門的巡撫負責,所以袁書生實際上主要管轄的是山海關外遼東地區的軍務事務。按照當時的軍制與官制,在外帶兵的文臣,最高官銜是督師,通常是以大學生兼職;其次是總督或者經略,由兵部尚書或者侍郎兼職;再次是巡撫,由侍郎兼任;巡撫之下是武官中最高的總兵官。張善羽的官制雖然有個遼東總兵,但是之前還有一個右都督的名號,可別小看明朝這個都督的官制,乃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設立的五軍都督府演變而來的,當日朱元璋的得力干將徐達就出任過五軍都督府之大都督一致,大都督一職位,在當日就相當於現在的軍委主席的位子,掌管全國軍隊之大權,右都督是僅次於大都督的職位,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差不多吧,可想而知,張善羽的官職也不小,而且手上的軍隊只聽命於張善羽一人,「善羽軍中,將士多只知有都督而不知皇上,此患也,久之,東江非王土」,這句話雖然是誹謗但也有根據。袁崇煥曾上書給天啟皇帝,只可惜天啟皇帝朱由校甚是孝順祖爺爺萬曆皇帝,袁崇煥的苦口良藥被天啟皇帝朱由校當成了耳邊風,於魏太監談笑了幾句就又回屋做木匠活去了,並且對當時還是九千歲魏忠賢道:「袁崇煥這個人,勝仗打得不多,倒是蠻會誹謗人的,也是張都督心胸寬廣,別人不說他好還提並救遼東,真英雄也。」魏忠賢一聽,馬上就疏遠了袁書生,不久之後,張善羽進京,殺魏忠賢,清君側,除奸佞,袁書生之後也被迫辭職,此事不了了之,但張善羽從袁書生的奏疏上卻看出了,自己在袁崇煥心目中,還是原來的毛文龍,看來東江於遼東的爭鬥十所難免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