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三國 正文 第一章 立國
    書吏們有書吏們的煩惱而李晟則有李晟煩惱。正如下面的書吏們暗中流傳的那樣他們的主子李晟正在為自家的王國到底要確立一個怎樣的國號而頭痛著。他看著孔明、許靖、孔衡、孔參、法正他們交到自己面前的幾個參考答案都是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些都是什麼國號啊?」李晟對此頭痛著。擺在他面前共他選擇的國號有:「巴」「蜀」、「荊」、「越」等數個。這量是挺多的可其中沒有一個令李晟覺得滿意。

    「就這些了嗎?」李晟微微皺起了眉頭略有些失望的看著孔明他們。

    「主公對這些都不滿意嗎?」孔明開口問道。這其實是一句廢話因為李晟此刻的想法如何可都明明白白的寫在他的臉上呢。

    「若我只想偏安一隅而稱王那用這些國號也未嘗不可。但我終究是志在天下的如果用『巴』、『蜀』、『荊』、『越』之類的來稱呼總覺得有些不合適。我不知道這一點你們到底考慮了沒有。這幾天我一直讓你們返工其實也就是為了這一點。」李晟點點頭說出了自己考慮。

    「是這樣啊。」孔明等人瞭解的點了點頭卻是轉頭朝向自己身後的兩位年輕人:「既然主公的想法是如此。那麼子平、子進把你們兩個計議出來的國號和主公說說吧。」

    「是軍師!」孔衡和孔參恭謹的朝孔明行了一禮隨後慢步走到李晟的跟前從容不迫儼然有大家分度的向李晟說道:「主公我們兄弟仔細了研究了一下荊、益、交三周的地理歷史現若要擺脫給人偏安一隅之國的印象唯有三個國號可以選擇。」

    「哦?還有三個之多嗎?」李晟的眼睛微微一亮對此頓時興趣起來:「你們切所說究竟是哪三個國號?」

    「唐、漢、楚!」孔衡孔子平擲地有聲的說道。

    「咦?」李晟驚訝了一身確實有詫異他緊緊的盯著孔衡注視著看了好一會卻是笑了起來:「你且所說為什麼只能從這三個國號之中選擇?唔就先從楚開始吧!」李晟說著整個人的身體重重的往後靠去卻是把自己全然按在了椅子上。他的椅子是披著厚厚的一層虎皮的這按奈下去倒是極為柔軟。

    「楚乃是周時留下來的古國向來為我南方之大國有強秦富楚之稱。後秦統一天下又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後西楚霸王項羽以楚霸王之令而號令天下雖其存時尚短卻也稱得上是一朝之代。武帝時太史公為項羽立傳便是以本紀言之。故『楚』可以為天下之霸。」孔衡侃侃而談道。

    「那麼漢呢?本朝已然稱漢我們還能繼續用這個號令嗎?」李晟對於楚這個國號不置可否復又繼續問道。

    「漢源自於高祖源自於漢中。高祖以漢王之令而有天下。今雖多有殘破但昔日武帝之威強漢之光依舊令人懷念天下之民多以漢人自詡。如今主公已有漢中之地亦可以稱漢中王。儘管這與本朝之國號有所衝突但主公盡可以心懷朝廷之意言之。待日後曹氏廢漢之時主公便可以漢皇女婿之命繼承漢統以承應天下遺民之望。」孔衡微笑的解釋著作為孔融的兒子又被李晟和諸葛亮聯手調教了一番他對於這些紙上談兵論政的東西倒是熟悉的很。

    「唔繼承老丈人的遺產?呵呵這也是不錯的。不過我還是需要考慮。」李晟洒然一笑卻是看了孔衡一眼好奇的問道:「你說日後曹氏廢漢?你怎麼就如此敢肯定曹氏必然會將漢室給取代了呢?」

    「曹操有言若天命在我我當為周文王。周文王來周朝奠基之君其時國力雖強卻沒有代商之舉及文王沒武王即位便有牧野之戰周朝得以而成為天子。曹操此語表面上看來是他沒有取代漢朝的心意但從實際上看來他卻是在為他的兒子做好取代的準備這從曹操一步一步由公而王便可以看出。」孔衡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那也有可能只是一句戲言呢?」李晟反駁著說道「嘴巴上的東西總是算不得真的。尤其是曹操還沒到出口成憲的時候。」

    「也許吧。不過即使曹操說得那話算不得絕對的真實但曹操接下來所進行的這一系列舉動尤其是他將曹丕立為自己世子的事實卻給他的話做了註腳。曹丕乃是狠辣之人其野心大於他的能力。曹操在時他還可以謹慎一旦曹操故去無人壓制的他必然將漢皇廢去取而代之。」孔衡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他對於李晟的反駁並不在意。

    「這是你自己的看法?」李晟的眼睛一亮臉上隱隱有幾分欣賞之意。

    「確實!」孔衡重重的點了點頭。

    「很好。」李晟讚賞了一句臉上的笑容更深了他繼續問孔衡:「那唐又如何?我記得唐之國乃是并州之地於我們眼下這兒沒有什麼關係啊。」

    「古唐之國確實在并州然其數度被滅確有一支遷徙到了襄陽西北的棗陽附近後復以唐為號。其實唐之國號源於上古五帝之堯唐乃是堂堂正正的中原之主。主公若想以王者之道而令天下又復以開國新朝之氣像一洗往日之陳腐的話那以唐之為號乃正其時也。」孔衡對於唐國的歷史解說的並不多不過李晟看得出來他似乎更傾向於唐這個國號。為什麼呢?因為唐乃是上古五帝之過就意境而言似乎比漢、楚之類的更加深遠也更加符合王道。

    「真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啊。」李晟暗自想到心下也不曉得孔衡這樣的想法到底算不算是一個私心。其實就他自己而言似乎也覺得唐這個國號更加的適合於自己不為別得只為那日後大唐的強盛之名而已。「強漢盛唐」李晟並不清楚從後世來得自己和這個唐朝皇室到底有沒有關係但既然自己姓李了而這個大唐的威名又如此之強那麼自己為什麼不「繼承」這個唐的名號呢?雖然由於自己的出現三百年之後的大唐很有可能再也出現不了了。

    「在繼承歷史的同時開創歷史這才是我所需要做的。強漢之後有盛唐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很不錯的呢。」李晟仔細的想了想隨即做出了最後的決定:「既然唐乃是上古五帝之一的國號且又和我們荊州有比較密切的關係那麼我們便以唐作為我所立之國的國號吧。」

    「諾……!」眾人聽李晟最後確定下來不再鬧彆扭了臉上頓時都綻開了花。

    問題解決了稱王的準備工作自然也就繼續下去。建國的日期被李晟選在了五月這離眼下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充裕的了但實際上卻緊張的很。因為李晟決定以唐為國號所以建國進位之地點要放在荊州。荊州襄陽城西北的棗陽那裡居所是古唐舊都之址。李晟將在那兒建立王台。

    「據說那可是一座高六丈分三層周圍三里的巨大台閣哦。雖然台上沒有什麼建築可要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完成這個台想必也是夠嗆的。可能主公要讓大部分的百姓都去參加勞役吧。不過現在這時間可真不好正是要春耕的時候啊。」對於李晟稱王的事情荊州的大多數百姓都持一種欣喜的態度只是欣喜歸欣喜他們對於在這農忙時節征勞役的事情總是抱有一種牴觸「與幫主公修建王台相比我們田里的莊稼似乎更重要一些。」他們不曾將這話說出口可在心裡都是如此認為的。

    百姓有這樣的想法但大多數的官員們卻未必有和他們的想法一樣。儘管他們也都明白自己治下百姓的春耕是很重要的但比起幫主公修建王台來說這又是遠遠的不如了。他們聽說這王台要在三月二十動土卻是早在三月十五把各地的役民給召集了起來讓他們迅的趕往棗陽。他們本想是在二十之前就將人手都準備好只等自家上司的一聲令下便迅的開工。哪想他們這邊背了自己治下百姓的咒罵將人手集中起來那邊卻得到了來自成都的一紙責令:「修建王台乃是順應天命之事天命亦是民命。民貴君輕君等何以為建王台而擾民?請將百姓散去散些錢財令其回家專心務農。至於修建王台之事主公自有人手安排。」

    「唉……」一紙命令到來官員們皆盡頭痛不已。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的一顆好心居然拍到了馬腳上。不過主公的命令既然如此他們也沒有別得辦法當下將召集起來的役民散去每人俱了一貫錢作為補償。這可是高額補償了就一般而言一貫錢足夠令一戶五口之家兩個月衣食無憂了如果不是自家主公在那個海外的什麼旅漢之地開了據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銅礦只怕今日只能讓那些役民回家而不能支付這一分的賠償。「還是有錢好辦事啊。」看著百姓領到錢之後的笑顏官員們這麼想道不過在看到倉庫裡的錢糧一貫一貫的減少他們也不禁肉痛起來。他們這一次一口氣召集了二十萬役民而此刻遣返他們自也是要散二十萬貫。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怎麼說也是抵得上一個中等規模的縣三個月的祱收了。儘管這些補償的錢不要他們自己出可他們看著錢財的流失自也是稟稟而然起來將這事情刻在了自己的心裡。

    手慢腳亂的將那事情處理好已是十九日了。雖然李晟主公說是對於修建王台的事情他自有辦法可一直以來李晟都沒有新的的命令下達倒也讓官員們頗有些吃不準的意思。襄陽城裡的人們都將自己的目光投向棗陽。他們都琢磨著李晟那邊究竟用怎樣的手段來修建這個王台。

    二十日上午軍隊來了。一路路列著整齊隊形踏著矯健步伐的軍隊開進了棗陽就駐紮在棗陽城東十里的地方這就是李晟早已選好的王台搭建之地——隨著十萬大軍的開進一切都變得明瞭起來主公竟然是讓自己的軍隊來做這件事情。

    「軍隊不是打仗的嗎?主公一向講究各司其職的怎麼……?」對於這麼一個結果眾人都沒有想到故也更加的好奇起來他們迅的打探著情況隨之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你沒看出來嗎?這可不是一般的部隊哦。」另外一個似乎有點瞭解內幕的人這樣神秘兮兮說道。

    「不是一般的部隊那這是什麼部隊?」前面一人頓時好奇起來。

    「這是去年新招收的預備兵啊。」瞭解內幕的人自傲的賣弄道。

    「預備兵?那又是什麼?」前面的人越加的不解了。

    「也就是新招收的新兵蛋子啦。都是些剛剛放下鋤頭的角色似乎才經過隊列訓練的不過體力稍微差了一些所以主公才把他們拉過來。主公的意思是讓他們在建王台的互相配合中鍛煉這些士兵的默契。為下一階段的訓練做準備。」瞭解內幕的人微笑的解釋道。

    「是這樣啊。高主公就是高。」前面的人不禁無限的佩服起來他伸出自己的大拇指比劃著說道。

    「嘿嘿……」在前面那人的恭維聲中瞭解內幕的人不由自主的放聲大笑起來一時間他們倒顯得很是得意。

    這一件事情在眾人的關心下也就這樣的過去了。至少在眼下他們都是這樣認為。他們決然沒有想過他們今日所遭遇的事情在日後是作為唐王所頒的那一套唐王律中的一條的案例存在的:國以農為本故除國之禦敵以外任何在人都不得在農時征民役如卻有征的必要則須按正常招工市價之十倍放補償金。——關注百姓民生的問題已是日後唐國最為主要的一個任務。雖然李晟還沒有登基稱王可已經被制定出來的唐王律已經在一個小範圍裡流傳並實施了這些都是在李晟原本通行於益州的律令之上進行一些修改增加的結果。

    建安二十三年夏五月也就是曹操稱王的四個月後李晟築王台於棗陽立九錫儀仗旌旗千面於午時正登台進冠冕璽綬訖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員拜賀為唐王。立長子斌為王世子。冊封許靖為太傅;封法正中書令負責軍機參贊;封廖立為尚書令總覽全國政務;封劉巴為門下令負責政令審查;封諸葛亮為參軍令負責全國軍政;封徐庶為參謀令負責全國軍令;立六大都軍府:以趙雲為涼州督軍、馬為益州督軍、龐統為荊州督軍、魏延為漢中督軍、甘寧為靖海督軍、張任為交州督軍。冊封黃忠、魏延、趙雲、馬、甘寧為五上將即天威上將軍黃忠、靖邊上將軍魏延、虎威上將軍趙雲、神威上將軍馬、靖海上將軍甘寧。其餘各擬功勳定爵。

    李晟即稱唐王之號便教人進表一封往許昌。這表自然是繁花似錦的一篇好文其中說得內容不多也不過就是說眼下國家的情勢是如何的危急遭遇的哪些大難曹操又是如何的驕橫跋扈保藏有攥位的禍心自己李晟雖是外番但時常憂慮朝堂之事如今曹操以魏王之尊枉督於天下自己為了抵抗曹操不得以進唐王之位與曹操抗衡望皇帝諒解云云。倒是將一個與曹操差不多的行為粉飾的義正嚴詞讓人直以為曹操是國賊而李晟這是國之功臣。

    當就文表本身而論這實在是一份罵人罵得有些過分的表章。想當然的這麼一份表章送到許昌很快的就被人抄騰了一份送到曹操所在魏都鄴城交給曹操知曉。曹操不看還好這一看頓時大怒起來:「李晟小子安敢如此?來人給我點齊兵馬我要把他給滅了。」說罷曹操便要升堂點將.

    「且慢……」程昱見曹操竟然如此意氣用事頓時大驚失色他連忙出班諫道:「大王不可因一時之怒而傾盡全國之兵啊。臣有一計不須張弓搭箭可令李晟在蜀自取其禍。令其兵力衰竭、糧草匱乏。到時大王可只派一員上將領一路兵馬便可將李晟擒拿而返。」

    「哦?還有這等事情?」對於程昱所言曹操頓時有些欣喜又有些懷疑:「仲德請試言之。」

    「主公我觀李晟之強不在於其他而在於其工商之盛。其工其商名為兩物實為一體李晟慣用以工產物以商販之而得財。李晟之工場位於其領地之內我們拿它暫時沒有辦法而李晟的商店則遍佈於我之魏地江東之吳地。如今李晟稱王則江東亦是不喜。主公大可以去信於東吳就言欲於江東同時行動拿李晟的這些商店下手。沒有了這些商店作為銷售途經。我看李晟的東西就算生產出來了也無法賣出他李晟就等著錢財的匱乏吧。到時他恐怕是連軍餉都不出了。」程昱憤恨的說出了自己計謀。在被李晟圍困在襄陽的那些個日子裡他可是受了許多苦楚對李晟自也是特別的仇恨。在他看來凡是對李晟不利的對自己都是有利的至於這樣做會不會影響主公的聲譽等問題他卻是完全不在乎的。就他看來這麼做還能夠得到李晟商號裡的錢財資產對自己可是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至少自己這邊軍資緊張的情況將因此而大大的減少。「這可是真真正正的損人利己啊。」程昱如此想到他認為曹操是絕對會接受自己的這個建議的。

    果然曹操在聽了程昱的說明之後立馬撫掌大笑起來:「仲德此言大善啊。哼李晟不以農為本專以奇技淫巧為務雖其商旅為之掙了不少錢財但其根本卻是虛妄的。我們只要將他這虛妄的根本毀掉他的錢財自然也就有出無入。嘿嘿沒有人錢財我看他怎麼養軍。」曹操說道最後簡直是咬牙切齒的想來李晟稱王的事情給了他很大的刺激。他當下二話不說立刻令滿寵為使者星夜前往江東去見孫權。

    滿寵往江東而來孫權接著了問明了事情便把滿寵先請下去休息。隨即召集自己手下的將領來商量與曹操聯手對李晟進行制裁的事情。對於這件事情孫權可是抱有十二萬分興趣的但對於究竟是否要執行他又有顧及。他害怕若是自己在這件事情上和曹操聯手從而暴露出自己背盟的消息從而給予李晟攻擊自己的借口。「到時只怕是曹操也救不了自己了吧。李晟的水軍可是隨時隨地會出現在自己的建業城下的。」孫權很是後怕這一點上一次李晟對他所用的戰術實在令他心有餘悸。

    由於自己本身就有這樣的擔心所以孫權完全把這件事情交給自己的手下們去考慮了。在他們沉默思索的時候孫權沒有說一個字在他們侃侃而談的說出自己的意見的時候孫權也不曾吭一聲。他在聆聽在思考因為這件事情事關重大他本身又沒有合適的想法所以他選擇了依據手下們的建議而做出選擇的決定。

    和孫權自己有著瞻前顧後的想法一般孫權的手下們根據自己的判斷對這件事情也有了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以魯肅為代表的反對勢力;也有以張昭、呂蒙為代表的贊同勢力。由於在這件事情上自己這邊所能獲得到的利益是肯定的而自己有可能被李晟現而進行攻擊的人也是肯定的因此在辯論上他們便顯得勢均力敵起來一時間倒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張昭和呂蒙的觀點是:江東自簽訂了和約之後頗受和約之害。隨著李晟商戶的大面積進入江東本地的商戶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大量的銀錢被李晟商戶所得大量的資源被李晟商戶所佔據。李晟從江東這兒購買了大量的原材料而返銷到江東這邊的則是大量的奢侈品。對於這些不能吃不能穿不能用的東西雖然在江東很受人喜歡可是只要細細一想便明白這些東西對江東的危害了。「……長此以往民間奢華成風錢銀大量外流兵無可戰之星。十餘年後江東將再無一可戰之兵亦無一可資之錢啊。」張昭痛心疾的哭喊道。作為一名內政的老手他自然將自己的目光看得極為長遠的。他所說的這些雖然有些聳人聽聞但其中多少還是有些道理存在的。

    對於張昭和呂蒙的觀點魯肅卻很有些嗤之以鼻。儘管他也看到了李晟在經濟上的入侵對自己這邊所造成的傷害但他卻認為這傷害一種長期緩慢才能見效的事情。也許長久之後真的會出現那樣的情況可在眼下一切都還不明朗的時候最好還是不要跟在曹操的後面去當那一把出頭的刀。他問了張昭和呂蒙三個問題:「李晟經濟的入侵只是在奢侈品層面上的他在江東買地了嗎?他阻礙了江東農業的展了嗎?江東剛剛才經歷了一場戰爭錢糧已經見了底若在此刻為了這麼一件事情與李晟鬧翻那麼李晟要是打來江東能夠抵擋嗎?江東有力量制衡李晟的那只艦隊麼?」

    「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我們必須削弱李晟軍的實力……!」「為江東的安全著想我們不應該太過的激怒李晟要知道我們眼下並沒有抵擋李晟進攻的實力。所謂的長江天險在李晟看來卻是像通途一般。」雙方都說得振振有詞的理由不斷的在孫權的腦袋中衝突著。他們能看出來的事情孫權自己也明白的很究竟該怎麼辦孫權亦是為難著。

    「誰還有什麼更好的解決辦法嗎?」孫權對此頭痛不以隨之用查詢的目光在手下將軍幕僚們的臉上一一掃過他企盼著自己手下的人有奇謀救己。然而一個個臉上或是讚賞或是迷茫的表情讓他徹底的失望了。「唉……這些人雖說是名士但還是說得多做得少啊。」孫權不禁歎息了一下正準備收回自己的目光重新對魯肅張昭他們所說的進行一番考校的時候他突然現在自己那一群文官的末梢卻是有一名年輕的官員迎著自己的目光卻是微微的冷笑。「是6伯言?」孫權當然認識這人他知道他是江東6家的家長也是自己兄長的女婿算是自己的親族了吧。不過說實在的他對6遜瞭解得並不多。孫權眼見他冷笑著迎視著自己心中微微的一動「莫非他有什麼好辦法麼?」孫權猶如抱住最後一根稻草的落水之人當下又燃起希望來他直接問6遜:「伯言你可有什麼高見?」

    「在下以為只要想辦法把張昭先生、呂蒙將軍的意見和魯肅都督的意見綜合起來考慮就可以了。」6遜微笑的說道。

    「這不是廢話嘛!」孫權惱火起來「我也知道綜合起來考慮取其利摒其害啊。可到底如何綜合呢?你總也要給出一個方案啊。大話人人會說可真正會做實事的人就不多了。」孫權腹誹著可表面上依舊表現出一幅虛心聆聽的模樣:「如何綜合?請君試言之。」

    「我仔細研究過有關李晟的一些消息。我現李晟軍最大的經濟來源不是來自於6上而是來自於海上。李晟方面在我們這兒和魏地開設的商戶雖然為李晟提供了大量錢銀但這些錢銀對於李晟自己來說卻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從6地上對李晟商戶進行打擊那麼李晟絕對會清楚的明白這事情是我們做的。但我們要是在茫茫的大海上對李晟的船隊進行打擊的話那李晟很難明白其罪魁禍是我們。東海太大了其上的島嶼不知幾凡我們大可以將事情推到莫須有的海盜身上嗎?即使李晟那邊懷疑到我們我們也可以盡情的將事情推到莫須有的海盜之上的。」6遜出乎預料說出了一個令大家都想不到的打擊方向——直接打擊李晟的商船隊而不打擊李晟的6上商戶。

    「這可是一個不錯的法子。」孫權仔細的想了想微笑的說道。

    「不過這樣的話可是有兩個問題哦。」呂蒙思考了下開口提醒道:「先就是我們於曹操密謀聯合的問題。雖然這個聯合是暗中的可是我們既然擔心李晟的軍臨城下那我們便肯定要與曹操進行聯合。這一次是曹操來求我們讓我們來處理這件事情我們本該是答應的。如今卻又選擇了反悔我們該如何去應付呢?這是一點;第二點便是我方是否有能力對付李晟船隊的問題。李晟海軍之強大我們已是皆知了。李晟既然有如此的艦隊我們再去動他們商船的注意不是自討苦吃嗎?」

    「很簡單要解決曹操的問題我們只需要裝孫子告訴他們我們本身受到李晟海軍的威脅根本就沒有辦法幫助他就可以了。至於第二點李晟海軍強大的問題……李晟的水軍再怎麼強大也不可能為每一支商船隊護航吧。我們只需要多派一些快船事先探查好李晟軍航線上的每一步在做出相應的佈置就可以了。」6遜並不認為這是什麼令人為難的問題他輕輕鬆鬆的兩句話便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唔這是一個好辦法。」孫權想了想最後做出決定:「張昭你去負責和滿寵進行溝通務必要讓曹操那邊理解我們的困難;至於針對李晟軍商船隊的事情則有6遜、蔣欽、呂蒙你們三人負責。江東的水軍已經比不上李晟的水軍了這是一個事實我們毋庸諱言。但我認為這個比不上只是一時的我希望你們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多對李晟的海軍進行觀察瞭解他們強大的奧秘並以此來建設我們的海軍。」

    「諾……!」眾人皆盡領命齊齊的朝孫權拱了拱手應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