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無賴 關於武俠 武俠文學的悲哀--網絡武俠文學現狀雜談
    今天在網上看了一篇關於批評網絡武俠的文章看了很是氣憤。嗚哇哇的大叫一聲,要吐吐心中這口悶氣。

    首先說網絡給武俠帶來惡果是令人觸目驚心的,但是正是有網絡以來才會出現這多優秀的武俠作品。這裡不要我說大家隨便想想都能想出幾部來。

    在次說新生的網絡寫手那些新穎的武俠寫作筆風說是對傳統的武俠寫作筆風帶來一種巨大的衝擊。或許是我不太懂武俠。但是這個人人都可以明白的事,寫手們究竟是以怎麼樣的一種筆風去寫武俠,那是寫手自己決定的事,難道就只允許傳統的協作筆風是名門正派,其他的寫法就是邪門外道了。寫作麼本就是一種休閒的方式寫作變更那是很正常的,勇於創新那是說明寫手們正在尋找一種更能直接表達武俠文學的一種路徑。、、、、、、、

    發洩到這裡也就可以了。

    這裡只代表我自己私人的看法,還有什麼不對之處還望多多包涵

    —————————————————————————————————————————

    以下轉至於獨孤求醉99的武俠文學的悲哀——網絡武俠文學現狀雜談

    本人自小學閱讀鑽研武俠小說至今,浸淫於武俠世界已有十數載矣。自網絡普及以來,更為武俠文學的創作發展繁榮提供了一片新天地。然凡事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網絡的流行雖然給武俠世界刮過一陣強風,但帶來的種種惡果卻是令人觸目驚心。

    縱觀當今網絡武俠小說叢林,詩化、散文化、純文學化的作品屢見不鮮,大有愈演愈烈之勢。這對於抱元守一,堅持傳統武俠文學創作的寫手們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衝擊。漸漸的網絡武俠文學的主流也變向了,變成了任何人都看不懂、只有作者自己看得懂的武俠散文詩或是純文學武俠。這個時候,我不禁要問一句:這些,到底還算不算是武俠?我不否認一種文學形式允許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存在。但這個前提是必是存在於同一類型的文學領域內。然則那些武俠小說就早已超過了這個界限。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網絡武俠寫手們,在求新求變的同時,將武俠帶入了另一個文學領域中去。

    武俠小說本就是通俗文學,通俗文學最根的是是要求講故事,這亦是通俗文學能歷百年而一直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的原因。所以創作一部武俠小說,無非是給讀者講一個好看、好玩的故事,然後借這個故事來體現一種中國特有的俠義精神。從史記的《遊俠列傳》到唐人傳奇,從《江湖奇俠傳》《蜀山劍俠傳》到新派的《射鵰英雄傳》哪一個不是在講故事?到了古龍武俠,古龍求新求變,在講故事的同時闡述人性,寓人性哲理於故事,造就了真正的「新派」武俠,儘管如何,到了古龍這裡,武俠畢竟還是武俠,他每一部小說都在敘述一個或動人、或詭異、或懸疑的故事。即算是散文化的《劍#183;花#183;煙雨江南》也是一部非常曲折離奇的故事。故事雖不錯,但這部《劍#183;花#183;煙雨江南》畢竟是一部失敗之作。失敗的原因,是不是引用了散文化的筆法?雖然這不能成為主要原因,但我想這個也至少是其失敗的一個因素吧?由此亦可證明,武俠與散文本就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回事,任何一個作者是不能將之扯到一起的!

    當然,這裡所說的「不能將武俠與散文扯到一起」也並不是一定而論,武俠小說的語言,可以吸收散文中靈動、清新的文筆因素,但在結構上卻萬萬不能與散文沾邊。有了故事,配以優美的散文式文筆,一樣可是出好作品的。這一例證,有網絡著名寫手楊叛的《俠女靈襄》《回風七絕》可以證明。至於詩化,也同散文化差不多。不過散文化的語言,可以在武俠小說中使用。但詩化的語言呢?這個可不能隨意認同。我個人的觀點一直是:將武俠小說引入魔道的除了溫瑞安這個罪魁禍首外,還有一個同樣罪大惡極的人,那就是——王家衛!是他將武俠小說帶入了純文學化創作的道路。

    詩化的武俠,始於溫瑞安《刀叢裡的詩》,老溫的這些書我也硬著頭皮,捏著鼻子看過,我就不明白到底寫的是什麼玩意兒?看來溫瑞安由《神州奇俠》到《四大名捕》到《溫柔一刀》已經是江郎才盡了,到了《刀叢裡的詩》《七大寇》等等時,已經變成了純粹玩弄文字遊戲的江湖騙子了,看完一部書,不知道在寫什麼回事?即算是有故事,也不外乎碎屍、強姦之類的把戲,正因為他編不出什麼好故事了,所以才一味的玩弄文學。他玩弄文學不要緊,可這正害苦了千千萬萬的寫手們,不知趕個什麼風潮,跟著玩起文字遊戲來。老溫竟然還堂而皇之的說:「只注重故事與情節已經是過去式的武俠小說了;我認為,現在要加強的是形式與技巧的運用。同時要反判或批評現代現實。」這樣一來,更有盲目者,將溫氏作品奉為「超新派」。這一點不能不令人氣憤!我們不妨來做一個調查,就溫瑞安作品來說,《神州奇俠》和《殺人者唐斬》到底哪一部的讀者多?毫無疑問,前者的讀者以絕對的優勢壓倒後者。殺人者唐斬及類似的作品,單就《殺》這一部作品來說,我曾經強逼自己看過五遍,反正篇幅不長,五遍終於看完了。可除了滿眼的屍體之外,還有什麼?只有一大堆花巧的文字!!!想比起《神州奇俠》,那感覺可不能相提並論。《神州奇俠》雖然只看了兩遍,但不管多長時間,蕭秋水的英姿、神州結義的義氣一直在腦海中抹不掉。還有蕭秋水長江戰朱大天王;風波亭救岳飛;娥眉金頂的李沉舟;溫艷陽、登雕樑、???(不好意思,還有一個名字記不得了)三人共譜《天下有雪》,種種場景歷歷在目。這是什麼原因?故事的魅力!

    如果你要看散文,建議你找一本林清玄散文、或朱自清、楊絳,如果你要看詩,找本徐志摩詩選,絕對比看這種不三不四的所謂「超新派」武俠小說強,獲益得多。如果你要看純文學,建議你去看王小波。人家純文學都還往往有一個故事作為內核呢。而那種所謂的武俠純文學,卻真正的是通篇不知所云,亂七八糟!這件事的最大禍首,當屬王家衛!王家衛的《東邪西毒》是始作俑者,我也看過。但的的確確不知道看了些什麼,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幾段話吧。至於故事,那是一塌糊塗。但不知網絡寫手們何以對此人如此垂青?由此衍生出的武俠小說更是不計其數。其中當以恆殊為首要代表人物了!

    武俠小說能寫作純文學嗎?一為通俗文學,一為純文學,根本為兩種不同類型的文學型式,處在兩個不同的時空,不同層次(我在這裡並無厚此薄彼之分,兩個層次並無高下之分)這正如科幻小說中的穿梭時空一樣可笑。(現在的科學界已經證明,時空穿梭是非常荒謬的,根本不可能的事)強行將兩者扭在一起,並且口口聲聲美其名曰:純文學武俠。我呸——武俠文學就是武俠文學,純文學就是純文學,風牛馬不相及的兩者,你幹嘛要扭在一起來。這種東西俗不俗,雅不雅,整個一四不像!

    傳統武俠真的到了盡頭了麼?越來越少的人來看傳統武俠,來喜歡傳統武俠了,這是否意味著他的路真的已經走到了盡頭?此言當真是豈有此理之至,《水滸傳》成書數百年,一直被奉為經典。《蜀山劍俠傳》被數次重拍。這些說明了什麼?也許並不能說明什麼,但由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現代人越來越浮燥,難以靜下心來看那些飽含中國傳統文化精義的武俠小說,而一味追求閱讀快感。去吹捧那些所謂的「新武俠」。這是武俠的悲哀?文學的悲哀?國人的悲哀!

    時間自會證明一切,十年後,百年後,人們對《射鵰》記已猶新,而至於溫瑞安的那些所謂「武俠」,只怕早早的埋葬在文學的墳墓裡了!寫手信,猛醒啊!講故事才是根本,回歸自然!

    各位高抬貴手,放武俠一條生路吧!新浪網友:獨孤求醉9989

    本人自小學閱讀鑽研武俠小說至今,浸淫於武俠世界已有十數載矣。自網絡普及以來,更為武俠文學的創作發展繁榮提供了一片新天地。然凡事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網絡的流行雖然給武俠世界刮過一陣強風,但帶來的種種惡果卻是令人觸目驚心。

    縱觀當今網絡武俠小說叢林,詩化、散文化、純文學化的作品屢見不鮮,大有愈演愈烈之勢。這對於抱元守一,堅持傳統武俠文學創作的寫手們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衝擊。漸漸的網絡武俠文學的主流也變向了,變成了任何人都看不懂、只有作者自己看得懂的武俠散文詩或是純文學武俠。這個時候,我不禁要問一句:這些,到底還算不算是武俠?我不否認一種文學形式允許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存在。但這個前提是必是存在於同一類型的文學領域內。然則那些武俠小說就早已超過了這個界限。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網絡武俠寫手們,在求新求變的同時,將武俠帶入了另一個文學領域中去。

    武俠小說本就是通俗文學,通俗文學最根的是是要求講故事,這亦是通俗文學能歷百年而一直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的原因。所以創作一部武俠小說,無非是給讀者講一個好看、好玩的故事,然後借這個故事來體現一種中國特有的俠義精神。從史記的《遊俠列傳》到唐人傳奇,從《江湖奇俠傳》《蜀山劍俠傳》到新派的《射鵰英雄傳》哪一個不是在講故事?到了古龍武俠,古龍求新求變,在講故事的同時闡述人性,寓人性哲理於故事,造就了真正的「新派」武俠,儘管如何,到了古龍這裡,武俠畢竟還是武俠,他每一部小說都在敘述一個或動人、或詭異、或懸疑的故事。即算是散文化的《劍#183;花#183;煙雨江南》也是一部非常曲折離奇的故事。故事雖不錯,但這部《劍#183;花#183;煙雨江南》畢竟是一部失敗之作。失敗的原因,是不是引用了散文化的筆法?雖然這不能成為主要原因,但我想這個也至少是其失敗的一個因素吧?由此亦可證明,武俠與散文本就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回事,任何一個作者是不能將之扯到一起的!

    當然,這裡所說的「不能將武俠與散文扯到一起」也並不是一定而論,武俠小說的語言,可以吸收散文中靈動、清新的文筆因素,但在結構上卻萬萬不能與散文沾邊。有了故事,配以優美的散文式文筆,一樣可是出好作品的。這一例證,有網絡著名寫手楊叛的《俠女靈襄》《回風七絕》可以證明。

    至於詩化,也同散文化差不多。不過散文化的語言,可以在武俠小說中使用。但詩化的語言呢?這個可不能隨意認同。我個人的觀點一直是:將武俠小說引入魔道的除了溫瑞安這個罪魁禍首外,還有一個同樣罪大惡極的人,那就是——王家衛!是他將武俠小說帶入了純文學化創作的道路。

    詩化的武俠,始於溫瑞安《刀叢裡的詩》,老溫的這些書我也硬著頭皮,捏著鼻子看過,我就不明白到底寫的是什麼玩意兒?看來溫瑞安由《神州奇俠》到《四大名捕》到《溫柔一刀》已經是江郎才盡了,到了《刀叢裡的詩》《七大寇》等等時,已經變成了純粹玩弄文字遊戲的江湖騙子了,看完一部書,不知道在寫什麼回事?即算是有故事,也不外乎碎屍、強姦之類的把戲,正因為他編不出什麼好故事了,所以才一味的玩弄文學。他玩弄文學不要緊,可這正害苦了千千萬萬的寫手們,不知趕個什麼風潮,跟著玩起文字遊戲來。老溫竟然還堂而皇之的說:「只注重故事與情節已經是過去式的武俠小說了;我認為,現在要加強的是形式與技巧的運用。同時要反判或批評現代現實。」這樣一來,更有盲目者,將溫氏作品奉為「超新派」。這一點不能不令人氣憤!

    我們不妨來做一個調查,就溫瑞安作品來說,《神州奇俠》和《殺人者唐斬》到底哪一部的讀者多?毫無疑問,前者的讀者以絕對的優勢壓倒後者。殺人者唐斬及類似的作品,單就《殺》這一部作品來說,我曾經強逼自己看過五遍,反正篇幅不長,五遍終於看完了。可除了滿眼的屍體之外,還有什麼?只有一大堆花巧的文字!!!想比起《神州奇俠》,那感覺可不能相提並論。《神州奇俠》雖然只看了兩遍,但不管多長時間,蕭秋水的英姿、神州結義的義氣一直在腦海中抹不掉。還有蕭秋水長江戰朱大天王;風波亭救岳飛;娥眉金頂的李沉舟;溫艷陽、登雕樑、???(不好意思,還有一個名字記不得了)三人共譜《天下有雪》,種種場景歷歷在目。這是什麼原因?故事的魅力!

    如果你要看散文,建議你找一本林清玄散文、或朱自清、楊絳,如果你要看詩,找本徐志摩詩選,絕對比看這種不三不四的所謂「超新派」武俠小說強,獲益得多。如果你要看純文學,建議你去看王小波。人家純文學都還往往有一個故事作為內核呢。而那種所謂的武俠純文學,卻真正的是通篇不知所云,亂七八糟!這件事的最大禍首,當屬王家衛!

    王家衛的《東邪西毒》是始作俑者,我也看過。但的的確確不知道看了些什麼,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幾段話吧。至於故事,那是一塌糊塗。但不知網絡寫手們何以對此人如此垂青?由此衍生出的武俠小說更是不計其數。其中當以恆殊為首要代表人物了!

    武俠小說能寫作純文學嗎?一為通俗文學,一為純文學,根本為兩種不同類型的文學型式,處在兩個不同的時空,不同層次(我在這裡並無厚此薄彼之分,兩個層次並無高下之分)這正如科幻小說中的穿梭時空一樣可笑。(現在的科學界已經證明,時空穿梭是非常荒謬的,根本不可能的事)強行將兩者扭在一起,並且口口聲聲美其名曰:純文學武俠。我呸——武俠文學就是武俠文學,純文學就是純文學,風牛馬不相及的兩者,你幹嘛要扭在一起來。這種東西俗不俗,雅不雅,整個一四不像!

    傳統武俠真的到了盡頭了麼?越來越少的人來看傳統武俠,來喜歡傳統武俠了,這是否意味著他的路真的已經走到了盡頭?此言當真是豈有此理之至,《水滸傳》成書數百年,一直被奉為經典。《蜀山劍俠傳》被數次重拍。這些說明了什麼?也許並不能說明什麼,但由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現代人越來越浮燥,難以靜下心來看那些飽含中國傳統文化精義的武俠小說,而一味追求閱讀快感。去吹捧那些所謂的「新武俠」。這是武俠的悲哀?文學的悲哀?國人的悲哀!

    時間自會證明一切,十年後,百年後,人們對《射鵰》記已猶新,而至於溫瑞安的那些所謂「武俠」,只怕早早的埋葬在文學的墳墓裡了!寫手信,猛醒啊!講故事才是根本,回歸自然!

    各位高抬貴手,放武俠一條生路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