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兒 正文 1661-1670
    [1661]

    孔有德的軍隊一觸擊潰,被吳三桂趕著跑了幾十里,死了近萬人,才算成功逃走。

    原本孔有德的戰術,是圍城打援,圍著萊州,援軍來一個打一個。

    但這批援軍實在太狠,別說打援,城都別圍了,立馬就撤。

    萊州成功解圍,但吳三桂的使命並未結束,他接下來的目標,是登州。

    被徹底打怕的孔有德退回登州,在那裡,他糾集了耿仲明、李九成、毛承祿的所有軍力,共計三萬餘人固守城池,他堅信,必定能夠守住。

    其實朱大典也這麼想,倒不是孔有德那三萬人太多,而是因為登州城太厚。

    登州,是明代重要的軍事基地,往寧遠、錦州送糧食,大都由此地起航,所以防禦極其堅固。

    更要命的是,後來孫元化來了,這位兄弟是搞大炮的,所以他修城牆的時候,是按炮彈破壞力來算。

    換句話說,平常的城牆,也就能抗鑿子鑿,而登州的城牆,是能扛大炮的,抗擊打能力很強。

    更麻煩的是,孫巡撫是搞理科的,比較較真,把城牆修得賊厚且不說,還充分利用了地形,把登州城擴建到海邊,還專門開了個門,即使在城內不住,只要打開此門,就能立刻乘船溜號,萬無一失。

    所以朱大典很擔心,憑借目前手中的兵力,如果要硬攻,沒準一年半載還打不下來。

    按朱大典的想法,這是一場持久戰,所以他籌集了三個月的糧食,準備在登州城過年。

    到了登州,就後悔了,不用三個月,三天就行。

    孔有德到底還是文化低,對於登州城的技術含量,完全無知。聽說明軍到來,跟耿仲明一商量,認為如果龜縮城內,太過認慫,索性出城迎戰,以示頑抗到底之決心。

    這個決心,只維持了一天。

    率軍出城作戰的,是跟孔有德共同叛亂的李九成,他威風凜凜地列隊出城,擺好陣勢,隨即,就被幹掉了。

    明軍出戰的,依然是關寧鐵騎,來去如風,管你什麼陣勢不陣勢,就怕你沒出來,出來就好辦,騎兵反覆衝鋒,見人就打,叛軍四散奔逃,鑒於李九成站在隊伍最前面(最威風),所以最快被幹掉,沒跑掉的全數被殲。

    [1662]

    此時城裡的叛軍,還有上萬人,但孔有德明顯對手下缺乏信心,晚上找耿仲明,毛承祿談話,經過短時間磋商,決定跑路。

    說跑就跑,三個人帶著部分手下、家屬、沿路搶劫成果,連夜坐船,從海邊跑了。

    按孔有德的想法,跑他個冷不防,這裡這幫傻人不知道,還能頂會,為自己爭取跑路時間。

    然而意外發生了,他過高估計了自己手下的道德水準,畢竟誰都不傻,孔有德剛跑,消息就傳了出去,而類似孔有德這類黑社會團伙,只要打掉領頭的,剩下的人用掃把都能幹掉。

    於是還沒等城外明軍動手,城裡就先亂了,登州城門洞開,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跳海的跳海,朱大典隨即率軍進城,收復登州。

    事情算是結了,但孔有德這幫人在山東亂搞了半年,不抓回來修理修理太不像話,所以將領們紛紛提議,要率軍追擊孔有德。

    但朱大典沒有同意。

    不同意出兵,是因為不需要出兵。

    逃到海上的孔有德很得意,雖說登州丟了,但半年來東西也沒少搶,地主當不成,還能當財主。

    得意到半路,遇上個人,消停了。

    他遇上的這個人,名叫黃龍。

    孔有德跟黃龍算是老熟人,因為黃龍曾經當過皮島總兵,還管過孔有德。

    孔有德怕的人比較少,而黃龍就屬於少數派之一,孔有德之所以投孫元化,就是因為黃龍太厲害,在他手下太難混。

    在最不想見人的地方,最不想見人的時候,遇上了最不想見的人,孔有德很傷心。

    老領導黃龍見到了老部下孔有德,倒也沒客氣,上去就打,孔先生當即被打懵,部下傷亡過半,連他的親人都沒倖免(他搶劫是帶家屬的),紛紛墮海而亡。

    但最不幸的還不是他,而是毛承祿。

    這位仁兄先是老爹(毛文龍)被殺,朝廷給了個官,也不好好幹,被孔有德拉下水搞叛亂,落到這般地步,而關鍵時刻,孔有德不負眾望,毅然拋棄了這位老上級的公子,把他丟給了黃龍。

    而孔有德和耿仲明不愧幹過海盜,雖說打海戰差點,但逃命還湊合,拚死殺出血路,保住了性命。

    毛承祿就不行了,被抓住後送到了京城,被人千刀萬剮。

    黃龍的戰役基本上徹底摧毀了叛軍,孔有德和耿仲明逃上岸的時候,已經是光桿司令了。山東叛亂就此結束。

    這次叛亂歷時半年,破壞很大,而最關鍵的是,叛亂造成了兩個極為重要的結果——足以影響歷史的結果。

    [1663]

    第一個是壞結果:鑒於生意賠得太大,既沒錢,也沒人了,回本都回不了。孔有德、耿仲明經過短時間思想鬥爭,決定去當漢奸,投靠皇太極。

    其實這兩個人投降,倒也沒什麼,關鍵在於他們曾在孫元化手下混過,對火炮技術比較瞭解,且由於一貫打劫,卻在海上被人給劫了,很是氣憤,不顧知識產權,無私地把技術轉讓給了皇太極。從此火炮部隊成為了後金的固定組成部分,雖說孔有德、耿仲明文化不高,學得不地道,造出來的大炮準頭也差點,但好歹是弄出來了。

    更重要的是,由於他們辛苦折騰半年,弄回來的本錢,連同家屬,都被明軍趕進海裡餵魚,虧了老本,所以全心全意給後金打工,向明朝復仇。

    一年後,他們找到了復仇的機會。

    除錦州、寧遠外,明朝在關外的重要據點,大都是海島,這些海島有重兵駐守,時不時出來打個游擊,是後金的心腹大患,其中實力最強的守島人,叫做尚可喜。

    之前我說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是山東老鄉,且全都是挖礦的,現在孔有德決定改行挖人,勸降尚可喜。

    一邊是國家利益,民族大義,一邊是老鄉、老同事,尚可喜毫不為難地做出了抉擇——當漢奸。

    當英雄很累,當漢奸很輕鬆。

    第二個是好結果,經過這件事,崇禎清楚地認識到,關內的軍隊,是很廢的,關外的軍隊,是很強的,所以有什麼麻煩事,可以找關外軍隊解決(比如打農民軍)。

    偶然的偶然

    山東的叛亂是個麻煩事,但要看跟誰比,要跟西北比,就不算個事。

    據說朱元璋當年建都的時候,曾經找人算過一卦,大致內容跟現在做生意的差不多,比如這筆生意能做多少年,有什麼忌諱等等。

    據說那位算卦的半仙想了很久,說了八個字:

    始於東南,終於西北。

    朱元璋建都南京,就是東南,按照這句話的指示,最後收拾他的人,是從西北過來的。

    這句話看起來很玄,實際上倒未必。這位半仙懂不懂算卦我不知道,但他肯定是懂歷史的,自古以來,中原政權完蛋,自己把自己折騰死的除外,大多數外來的什麼匈奴、蒙古,都在西北一帶。

    [1664]

    但就崇禎而言,肯定是不信的。因為對明朝威脅最大的,是後金。而後金的位置是東北,就算是被滅了,也是始於東南,終於東北。

    但事實告訴我們,算卦這種事,有時是很準的。

    西北很早就有人鬧事了,但原先並不大,最多就是幾十個人,搶個商舖,拿幾把菜刀,鬧完後上山當匪,殺掉的最高官員,也就是個知縣,如果混得好,沒準將來還能招安,當正規軍。

    到崇禎元年,事情鬧大了。

    整個陝西、甘肅一帶,民變四起,殺掉知縣,只能算起步了。個別地方還幹掉了巡撫,而且殺完搶完且不散伙,經常到處流竄,到哪搶哪。

    這種團伙,史書上稱之為流賊。

    流賊的特點是,四處跑,搶完就走,打一槍換個地方。組織性不強。昨天搶完,今天就走,可以,昨天被搶,今天加入搶別人,也可以。成員流動性很大,但都有固定領導團隊。

    當時的西北,類似這種團隊有很多,優秀的團隊管理者也很多。但久而久之,問題出現了,由於成員流動性太大,且沒有固定辦公場所,團伙成員文化又低,天天跟著混,時間長了,很難分清誰是誰。

    為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團隊首領們想出了一個絕招——取外號。

    所以在崇禎元年,陝西巡撫呈交皇帝的報告上,有如下稱呼:

    飛天虎、飛山虎、混天王、王和尚、黑殺神、大紅狼、小紅狼、一丈青、上天龍、過天星。

    全是外號。

    取這樣的外號,是很符合實際需要的。畢竟團隊成員文化比較低,你要取個左將軍、右都督之類的稱號,他也不知道是啥意思,而且這種外號,大都是神魔鬼怪,叫起來相當威風。

    至於這上面提到的諸位神魔到底是誰,別問我,我也不知道。

    鑒於該行當風險很大,且從業者很多,要是運氣不好,剛入行,把外號取好就被幹掉,也很正常。而且許多外號由於過於響亮,使用率很高,經常是幾個人共用一個外號,要搞清楚誰是誰,實在很難。

    無論叫什麼,姓甚名誰,其實都無所謂,你只需要知道,當時的西北,已經不可收拾。

    按一般史書的說法,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明朝末年,朝廷腐敗,經濟蕭條,貪官污吏,苛捐雜稅數不勝數,民不聊生,於是鋌而走險。

    這種說法,就是傳說中的套話,雖說不是廢話,也差不多。

    因為事實並非如此。

    [1665]

    很多人並不知道,明朝末年的民間經濟並沒有蕭條,比如東南沿海,經濟實在太好,開生意做買賣,相當紅火,大家齊心協力,正在搞資本主義萌芽,蕭什麼條?

    賦稅也沒多少,以往兩百多年,官田的賦稅,只有百分之十,民間地主的賦稅,最多也就收百分之二十。後來開徵三餉也才到百分之四十。當然,個把地主惡霸除外。

    西北之所以湧出這麼多英雄好漢,只是因為崇禎運氣不好,遇到了一件東西。

    中庸有云: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其實遇到妖孽,倒也沒什麼,畢竟還有實體,實在不行,找人滅了它。

    崇禎遇上的,叫做災荒。

    翻開史書,你會不禁感歎,崇禎同志的運氣實在太差:

    崇禎元年,陝西旱災。崇禎二年,陝西旱災,崇禎三年,陝西旱災,崇禎四年,陝西旱災…………

    災荒之後,沒有糧食吃,就是饑荒。

    沒有糧食吃,就吃人。

    對受災的人而言,吃人,並非童話。

    據說當時西北各地的小孩,是不能四處亂跑的,如果沒看住,跑了出去,基本就算沒了。

    注意,不是失蹤,是沒了。

    失蹤的意思,是被拐賣了,沒了的意思,是被吃了。

    據說,當時還有人肉市場,具體幹什麼買賣,看名字就知道。

    說這麼多,只是想說,這並不是童話,也不是神話,而是真話。

    既然有災荒,朝廷為什麼不賑災呢?

    答案很簡單,沒錢。

    此前有個經濟學家對我說,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沒錢。

    我表示同意,財政赤字太多,掙得沒有花的多,最後垮台。

    但他看了看我,說:我說的沒錢,不是沒有收入,是沒錢。

    有什麼區別嗎?

    然後,他講了一個小時,再然後,我翻了一個月的經濟學,明白了區別。

    我很想從頭到尾,把我明白的事情告訴你們。但如果這樣做,我會很累,你們也會很累,所以我決定,用幾句話,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明朝滅亡,並非是簡單的政治問題,事實上,這是世界經濟史上的一個重要案例。

    所謂沒錢,是沒有白銀。

    明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到崇禎接班的時候,商品經濟已經十分發達,而商品經濟十分發達的標誌,就是貨幣。

    明朝的貨幣,是白銀。

    [1666]

    簡單地說,沒錢的意思,就是沒有白銀,沒有白銀,無論你有多少經濟計劃,有多少財政報表,都是胡扯淡。

    舉個例子,陝西受災,朝廷估算,要賑災,必須一百萬兩白銀,但是就算你把皇帝的聖旨拿到陝西,也換不來一兩銀子,因為沒有白銀,所以無法賑災。

    好了,下一個問題,為什麼沒有白銀。

    先糾正一下,不是沒有白銀,而是白銀不夠。

    為什麼白銀不夠?

    這是個很複雜的經濟學問題,我不太想講,估計人也不太想聽。但不講似乎也不行,簡單說兩句。

    用大家都能明白的話說,就是白銀有限,朝廷用掉了一兩白銀,未必能掙回來一兩,加上我國人民,素來以勤儉節約聞名,許多人拿到真金白銀,不喜歡花,要麼存在家裡,要麼溶掉,做幾個香爐、人像之類的,還能美化環境,所以市場的白銀越來越少。

    更重要的是,明朝的商品經濟實在太過發達,經濟越發達,需要的白銀就越多,可是白銀就那麼多,所以到最後,白銀就不夠用了。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有一個通稱——通貨緊縮。

    我知道,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用紙幣?

    很好,如果你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很聰明。

    但我要告訴你,在你之前的六百多年,有人問過這個問題。這個人的名字,叫朱元璋。

    六百多年前,他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開始發行紙幣。

    在經濟學中,有這樣一句諺語:棍棒打不垮經濟理論。

    這句話的通俗意思是,無論你多牛,都要照規矩來。

    朱元璋就是牛人,也要按規矩來。雖然他發行了紙幣,一千、一萬都印過,可惜的是,幾百年來,大家還是認白銀,就不認紙幣,再牛都沒用。

    這個問題到此為止,多餘的話就不說了,你只要知道,崇禎同志是想賑災的,之所以賑災不成,是因為沒有錢,之所以沒有錢,是因為沒有白銀,之所以沒有白銀……

    當然,之所以西北先鬧起來,除去天災、銀禍外,還有點地方特色。

    西北一帶,向來比較缺水,比較窮困,比較沒人理,外加地方官比較扯淡,所以這個地方的人,過得比較苦。

    生活艱苦,飯都沒處吃,自然沒條件讀書。

    沒條件讀書,自然考不上功名,考不上功名,自然沒官做。

    沒官做,也得找事做。

    而西北一帶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當兵。

    各位朋友:

    週末休息,下週一恢復更新.

    祝大家週末愉快!

    當年明月

    2008年12月5日

    [1667]

    生活艱苦,民風自然彪悍,當兵是最合適的工作。

    除了當兵之外,還有一份更為合適的工作——驛站。

    驛站雖說比較小,但好歹是官辦的,也算是吃皇糧的,而且各省都有撥款,搞點潛規則,多少能撈點油水,養活自己,是不成問題的。

    據統計,光是甘肅陝西,就有幾萬人指著驛站過日子。

    崇禎二年(1629),驛站沒了。

    之前我說過,被裁掉了,裁掉它的,是一個叫做劉懋的好人。

    崇禎同志的運氣實在太差,災荒、錢慌、又奪了人家的飯碗,如果不鬧,就不正常了。

    他不是故意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偶然的災荒,偶然裁掉驛站,偶然的地點。

    如果其中任意一個偶然沒有發生,也許就不會有最後的滅亡。

    可惜,全都偶然了。

    我曾經百思不得其解,因此我認定,在這些偶然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必然,一個真正的,決定性的原因。

    就是這個原因,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我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這個最終的原因,四個字——氣數已盡。

    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大致都是有期限的。一個人能紅兩年,很可能是偶然的,能紅十年,就是有道行的,能紅二十年,那是劉德華。

    公司也一樣,能開兩年,很正常,能開二十年,不太正常,能開兩百年的,自己去數。

    封建王朝跟公司差不多,只開個幾年就捲鋪蓋的,也不少。最多也不過三百年,明朝開了二百多年,夠意思了。

    撫戰

    當然,崇禎是不會這樣想的,無論如何,他都要撐下去,否則將來到地下,沒臉見開舖的朱元璋。

    所以他派出了楊鶴。

    楊鶴,湖廣武陵人(湖南常德),時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經朝廷一致推薦,楊鶴被任命為兵部侍郎,三邊總督,接替之前總督武之望的職務。

    工作交接十分簡單。應該說,基本不用交接,因為楊鶴到任的時候,武之望已經死了。

    不是他殺,是自殺。

    武總督是個很有責任感的人,鑒於西北民變太多,估計回去也沒什麼好果子吃,索性自殺。

    而楊鶴之所以接替這個職務,是因為一次偶然的談話。

    楊鶴是一個進步比較慢的人,在朝廷裡混三十多年,才當上僉都御史,混成這樣,全靠他那張嘴。

    [1668]

    皇帝喜歡魏忠賢,他罵魏忠賢;皇帝討厭熊廷弼,他為熊廷弼辯護。想什麼說什麼,幾起幾落,該怎麼來還怎麼來。

    崇禎元年,他被重新委任為御史,當時民變四起,大家都在商議對策。

    有一次,幾個人聚到一起,聊天。聊的就是這個,楊鶴就在其中。

    楊鶴是都察院的,這事跟他本無關係,他之所以摻和進來,還是兩個字——嘴欠。

    反正是吹牛,不用動真格的,就瞎聊。這個說要打,那麼說要殺,如此熱鬧,楊鶴終於忍不住了,他說,不能打,也不能殺。

    然後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元氣說。

    在他看來,造反的人,說到底,也還是老百姓。如果殺人太多,就是損傷元氣,國家現在比較困難,應該培養元氣,不能亂殺。

    幾句話,就把大家徹底說懵了,對於他的觀點,大家有著相同的評價——胡說八道。

    不殺人,怎麼平亂?

    這是一個不為絕大多數人接受的理論,不要緊,有一個人接受就行。

    不久之後,崇禎知道了這個理論,十分高興,召見了楊鶴。

    好事一件接著一件。很快吏部主動提出,鑒於楊鶴同志的理論很有使用價值,正好前任三邊總督武之望死了,正式提名楊鶴同志升任該職務。

    楊鶴不想去。原因很簡單,本來就是吹吹牛的,壓根不會打仗,去了幹啥?被人打?

    但是牛都吹了,外加吏部,皇帝,如此重任在肩,咬咬牙就去了。

    可是楊同志不知道,吏部之所以他,是因為討厭。皇帝之所以他,是因為省事。

    和楊鶴不同,吏部的同志們都是見過世面的。知道平亂是要砍人的,砍人是要死人的,死人是要流血的。楊鶴這套把戲,也只能忽悠人,為達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效果,讓後來的無數白癡書獃子明白,亂講話要倒霉,才著力推薦他去。

    死在那邊最好,就算不死,也能脫層人皮

    相比而言,崇禎的用心是比較善良的。他之所以喜歡楊鶴,是因為楊鶴提出了很好的理論——省錢的理論。

    不花錢,不殺人,不用軍餉,不用調兵,就能平息叛亂,太省了。

    就算是忽悠人的,最多把楊鶴拉回來砍了,很省成本,如此生意,不做白不做。

    [1669]

    就這樣,一腦袋漿糊的楊鶴去陝西上任,至少在當時,他的自我感覺很好。

    楊鶴理論之中,最核心的一條,叫做和氣。

    用他自己的話說,殺人是傷和氣的。所以能救活一個,就是一個,畢竟參加民變的,原先就是民,

    這個理論,一年前,應該是對的

    楊鶴同志到任後,就發現不對了。

    有一次,農民軍進攻縣城,被擊退,抓住了幾個俘虜,由楊鶴審問。

    但還沒問,楊鶴就發現一件極為詭異的事——他似乎見過這幾個人

    確實見過,閱兵的時候見過。

    沒錯,這幾個人曾經站在閱兵的隊伍裡,曾經是他的部下。

    強,弱,之間

    農民軍的戰鬥力很強嗎?

    對於這個疑問,最好的答案,應該是個反問——農民軍的戰鬥力怎麼會強呢?

    在中國歷史上,造反這類活,從來都是被動式。閒著沒事幹,但凡有口飯吃,是不會有人造反的,成本高,門檻也高。

    但遺憾的是,造反這份工作,除了成本、門檻高外,技術含量還高。

    要知道,明朝參加這項活動的,主要是農民。農民的基本工作,是種地,基本工具,是鋤頭。

    而阻止他們參與這項活動的,是明軍士兵。士兵的基本工作,是殺人,基本工具,是刀劍。

    所以在明末大多數情況下,幾百個農民軍跟幾百個明軍對戰,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據史料記載,大部分情況,是幾萬農民軍,戰勝了幾百明軍,或是幾百農民軍,搞定十幾個看衙門的捕快。

    而更大多數情況,是幾千明軍追著幾萬、甚至十幾萬農民軍跑。

    沒辦法,畢竟打仗是個技術活。聖賢曾經說過,把武器交給沒有受過訓練的民眾,讓他們去打仗,就是讓他們送死。

    沒有訓練,沒有武器,沒有兵法,沒有指揮,就沒有勝利。

    但楊鶴先生驚奇地發現,他面對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西北的民軍裡,除了業餘造反的以外,還有很多專業造反的人士——明軍,而且數量很多。

    他們精通戰術,作戰狡猾,懂得明軍的弱點,非常難以對付,且數量是越來越多,民變越來越大。

    出現此類情況,歸根結底,原因就兩個字——沒錢。

    之前我說過,朝廷沒有錢。沒有錢的結果,除了沒錢賑災外,還沒錢發軍餉。

    [1670]

    據統計,當時全國的部隊,大致有上百萬人,而能夠按時領軍餉的,只有遼東軍區的十餘萬人。

    而且就連遼東軍,也不能保證按時發工資,拖幾個月,也是經常的事。袁崇煥同志就曾經處理過相關事務。

    遼東是前線,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別提了。西北一帶,既然不是前線,自然沒錢。有的人幾年都沒拿到工資,窮得叮噹響,據說連武器都賣了,只求換頓飯吃。

    沒錢賑災,老百姓吃苦,也沒轍,沒錢發餉,當兵的吃苦,就有轍了。

    兜裡沒錢,手裡有刀,怎麼辦?

    涼拌,搶!

    情況就是如此,官兵越來越少,民軍越來越多,局勢越來越撐不住。

    楊鶴面對的形勢大致如此,大家都明白,就他不明白,等他明白了,跑也跑不掉了。

    如果換個會打仗的,能用兵的,多少還能撐幾天,但楊鶴同志的主要特長,是招撫理論,這就比較麻煩了。據說當時朝廷裡,有些人開玩笑,說楊鶴如果能撐一年,就倒著爬出去。

    就當時的情況看,這位仁兄爬出去的可能性,大致是零。楊鶴同志的下崗日期,指日可待。

    一年後,楊鶴向崇禎呈交了名單,在這份名單上,有這樣十幾個名字:

    神一魁、王左桂、王嘉胤、紅狼、小紅狼、點燈子、過天星、獨頭虎……(以下略去XX字)

    以上人等,全部歸降。

    這些人是幹嘛地,看名字就能猜到,但這些人什麼份量,估計你就不知道了。

    在當時的起義軍中,最能打的,就是神一魁。此人具體情況不詳,但應該受過軍事訓練,作戰十分強悍,屬於帶頭大哥級人物。

    王左桂、王嘉胤,如果你不知道,那不怪你。對這二位兄弟,只提幾句話就夠了:當時,在王左桂的手下,有個小頭目,叫做李自成。王嘉胤營門口站崗的,叫做張獻忠。

    至於後面那幾位,就不說了,說了也沒人知道,你只要明白,他們都是當時一等一的牛人,隨便一個擺出來,都能攪得天翻地覆。

    都投降了。

    除這些人之外,當時陝西、甘肅境內幾乎所有的農民軍,都投降了。

    他們投降的對象,就是那個一腦袋漿糊,啥也不懂,不會打仗的楊鶴。

    奇跡就這樣發生了,發生在所有人的眼前。

    楊鶴不懂兵法,不熟軍事,但他有一樣別人沒有的武器——誠意。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