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兒 正文 1621-1630
    [1621]

    帶領援兵的,是皇太極的大哥,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

    阿敏是皇太極的大哥,在四大貝勒裡,是很能打的。派他去,顯示了皇太極對孫承宗的重視,但我始終懷疑,皇太極跟阿敏是有點矛盾的。

    因為戰鬥結果實在是慘不忍睹。

    阿敏帶了五千多人到了遵化,正趕上孫承宗進攻,但他剛到,看了看陣勢,就跑路了。

    孫承宗並沒有派兵攻城,他只是在城下,擺上了所有的大炮。

    戰鬥過程十分無聊,孫承宗對炮兵的使用已經爐火純青,幾十炮打完,城牆就轟塌了,阿敏還算機靈,早就跑到了最後一個據點——永平。

    如果就這麼跑回去,實在太不像話,所以阿敏在永平城下擺出了陣勢,要跟孫承宗決戰。

    決戰的過程就不說了,直接說結果吧,因為從開戰起,勝負已無懸念,孫承宗對戰場的操控,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大炮轟完後,騎兵再去砍,真正實現了無縫對接。

    阿敏久經沙場,但在孫老頭面前,軍事技術還是小學生水平,連一天都沒撐住,白天開打下午就跑了,死傷四千餘人,連他自己都負了重傷,差點沒能回去。

    就這樣,皇太極固守的關內四城全部失守,整個過程只用五天。

    消息傳到京城,崇禎激動了,他二話不說,立馬跑到祖廟向先輩匯報,並認定,從今以後,就靠孫承宗了。

    事情就這樣結束了,自崇禎二年十一月起,皇太極率軍進入關內,威脅北京,沿途燒殺搶掠,所過之地實行屠城,屍橫遍野,史稱「己巳之變」。

    在這場戰爭中,無辜百姓被殺戮,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包括滿桂在內的幾位總兵陣亡,袁崇煥下獄,明朝元氣大傷。

    但一切已經過去,對於崇禎而言,明天比昨天更重要。

    當然,在處理明天的問題前,必須先處理昨天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名字叫做袁崇煥。

    對話

    怎麼處理袁崇煥,這是個問題。

    其實崇禎並不想殺袁崇煥。

    十二月一日,逮捕袁崇煥的那天,崇禎給了個說法——解職聽堪。

    這四個字的意思是,先把職務免了,再看著辦。

    看著辦,也就是說可以不辦。

    (長篇)明朝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622]

    事實上,當時幫袁崇煥說話的人很多,看情形關幾天沒準就放了,將來說不定還能復職。

    但九個月後,崇禎改變了主意,他已下定決心,處死袁崇煥。

    為什麼?

    對於這一變化,許多人的解釋,都來源於一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

    崇禎二年(1629)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北京城外無計可施的皇太極,決定玩個陰招。

    他派人找來了前幾天抓住的兩個太監,並把他們安排到了一個特定的營帳裡,派專人看守。

    晚上,夜深人靜之時,在太監的隔壁營帳,住進了兩個人,這兩個人用人類能夠聽見的聲音(至少太監能聽見),說了一個秘密。

    秘密的內容是袁崇煥已經和皇太極達成了密約,過幾天,皇太極攻擊北京,就能直接進城。

    這兩個太監不負眾望,聽見了這個秘密,第二天,皇太極又派人把他們給送了回去。

    他們回去之後,就找到了相關部門,把這件事給說了,崇禎大怒,認定袁崇煥是個叛徒,最終把他給辦了。

    故事講完了。

    這是個相當智慧且相當胡扯的故事。

    二十年前,我剛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曾相信過這個故事,後來我長大了,就不信了。

    但把話說絕了,似乎不太好,所以我更正一下:如果當事人全都是小學二年級水平,故事裡的詭計是可以成功的。

    因為這個故事實在太過幼稚。

    首先,你要明白,崇禎不是小學二年級學生,他是一個老練成熟的政治家,也是大明的最高領導。

    三年前,滿朝都是閹黨,他啥都沒說,只憑自己,就擺平了無法無天的魏忠賢;兩年前,袁崇煥不經許可,幹掉了毛文龍,他還是啥都沒說。

    明朝的言官很有職業道德,喜歡告狀,自打袁崇煥上任,他的檢舉信就沒停過,說得有鼻子有眼,某些問題可能還是真的,他仍然沒說。

    敵軍兵臨城下,大家都罵袁崇煥是叛徒,他脫掉自己的衣服,給袁崇煥披上,打死他都沒說。

    所以最後,他聽到了兩個從敵營裡跑出來的太監的話,終於說了:殺掉袁崇煥。

    無語,徹底的無語。

    我曾十分好奇,這個讓人無語的故事到底是怎麼來的。

    經過比對記載此事的幾十種史料,我確定,這個故事最早出現的地方,是清軍入關後,由清朝史官編撰的《清太宗實錄》。

    明白了。

    (長篇)明朝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623]

    記得當年我第一次去看清朝入關前的原始史料,曾經比較煩,因為按照常規,這些由幾百年前的人記錄的資料,是比較難懂的,而且基本都是滿文,我雖認識幾個,但要看懂,估計是很難的。

    結果大吃一驚。

    我看懂了,至少明白這份資料說些什麼,且毫不費力,因為在我翻開的那本史料裡,有很多繡像。

    所謂繡像,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插圖,且畫工很好,很詳細,打仗、談事都畫出來,是個人就能看明白。

    後來我又翻過滿洲實錄,也有很多插圖,比如寧遠之戰、錦州之戰,都畫得相當好。

    這是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古代的插圖本圖書很多,比如金瓶梅、西遊記等等,但通常來講,類似政治文書、歷史記錄之類的玩意,為示莊重,是沒有插圖的,從司馬遷、班固,到修明史的張廷玉,二十五史,統統地沒有。順便說句,如果哪位仁兄能夠找到司馬遷版原始插圖史記,或是班固版插圖漢書,記得通知我,多少錢我都收。

    疑惑了很久後,我終於找到了答案——文化。

    後金是遊牧民族,文化比較落後,雖說時不時也有範文程之類的文化人跑過去,但終究是差點,漢字且不說,滿文都是剛造出來的,認識的人實在太少。

    但這麼多年,都幹過些什麼事,必須要記,開個會、談個話之類的,一個個傳達太費勁,寫成文字印出去,許多人又看不懂,所以就搞插圖版,認字的看字,不認字的就當連環畫看,都能明白。

    而在軍事作戰上,這點就更為明顯了。

    努爾哈赤、皇太極以及後來的多爾袞,都是卓越的軍事家,能征善戰,但基本都是野路子練出來的,屬於實幹派。在這方面,明朝大致相反,孫承宗袁崇煥都是考試考出來的,屬於理論派。

    打仗這個行當,和打架有點類似,被人拍幾磚頭,下次就知道該拿菜刀還是板磚,朝哪下手更狠,老是當觀眾,很難有技術上的進步。

    所以在戰場上,捲袖子猛干的實幹派往往比讀兵書的理論派混得開。

    但馬克思同志告訴我們,理論一旦與實踐結合,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成功範例如孫承宗等,都是曠世名將。

    皇太極等人及時意識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於是他們擺事實,找差距,決定普及理論。

    (長篇)明朝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624]

    在明朝找人來教,估計是不行了,所以教育的主要方法,是讀兵書。反正兵書也不是違禁品,找人去明朝採購回來,每人發一本,慢慢看。

    工作進行得十分順利,托人到關內去買,但採購員到地方,就傻眼了。

    因為從古至今,兵書很多,什麼太公兵法、孫子兵法、六韜三略且不說,光是明代,兵書就有上百種,是出版行業的一支生力軍。

    面對困難,皇太極們沒有氣餒,他們經過仔細研討比較,終於確定了最終的兵法教材,並大量採購,保證發到每個高級將領手中。

    此後無論是行軍還是打仗,後金軍的高級將領們都帶著這本指定兵法教材,早晚閱讀。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三國演義》。

    其實沒必要吃驚,畢竟孫子兵法之類的書,確實比較深奧,到京城街上拉個人回來,都未必會讀。要讓天天騎馬打仗的人讀,實在勉為其難,當時《三國演義》裡的語言,大致就相當於是白話文了,方便理解,而且我相信,這本書很容易引起後金將領們的共鳴——有插圖。

    沒錯,答案就在這本書中。

    所謂反間計的故事,如不知來源,可參考《三國演義》之蔣干中計,綜合上述資料,以皇太極們的文化背景,能編出這麼個故事,差不多了。

    但更關鍵的,是下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編這個故事。

    這個問題困惑了我三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找到了答案——我的答案。

    我認定,這是一個陰謀,一個蓄謀已久且極其高明的陰謀。

    關於此陰謀的來龍去脈,鑒於本人為此思考了很久,所以我決定,歇口氣,等會再講。

    其實改變崇禎主意的,並不是那個幼稚的反間計,而是一次談話。

    這次談話發生在一年前,談話的兩個人,分別是內閣大學士錢龍錫,和剛剛上任的薊遼督師袁崇煥。

    談話內容如下:

    錢龍錫:平遼方略如何?

    袁崇煥:東江、關寧而已。

    錢龍錫:東江何解?

    袁崇煥:毛文龍者,可用則用之,不可用則除之。

    翻譯一下,意思大致是這樣的:錢龍錫問,你上任後準備怎麼幹。袁崇煥答,安頓東江和關寧兩個地方。錢龍錫又問:為什麼要安頓東江。

    袁崇煥答:東江的毛文龍,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殺了他。

    (長篇)明朝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625]

    按說這是兩人密談,偏偏就被記入了史料,實在是莫名其妙。

    而且這份談話記錄看上去似乎也沒啥,錢龍錫問袁崇煥的打算,袁崇煥說準備收拾毛文龍,僅此而已。

    但殺死袁崇煥的,就是這份談話記錄。

    崇禎二年(1629)十二月七日,御史高捷上疏,彈劾錢龍錫與袁崇煥互相勾結,一番爭論之後,錢龍錫被迫辭職。

    著名史學家孟森曾說過,明朝有兩大禍患:第一是太監,其次是言官。

    我認為,這句話是錯的。言官應該排在太監的前面,如太監是流氓,言官就是流氓2.0版本——文化流氓。

    鑒於明代政治風氣實在太過開明,且為了保持政治平衡,打朱元璋起,皇帝就不怎麼管這幫人。結果脾氣越慣越大,有事說事,沒事說人,逮誰罵誰,見誰踩誰(包括皇帝),到了崇禎,基本已經形成了有組織,有系統的流氓集團,許多事情就壞在他們的手裡。

    在這件事上,他們表現得非常積極,此後連續半年,關於袁崇煥同志叛變、投敵乃至於生活作風等多方面問題的黑材料源源不斷,一個比一個狠(許多後人認定所謂袁崇煥投敵賣國的鐵證,即源自於此)。

    就這麼罵了半年,終於出來個更狠的。

    崇禎三年(1630)八月,山東御史史范上疏,彈劾錢龍錫收受袁崇煥賄賂幾萬兩,連錢放在哪裡,都說得一清二楚。

    太陰險了。

    在明代,收點黑錢,撈點外快,基本屬於內部問題,不算啥事,但這封奏疏卻截然不同。

    因為他說,送錢的人是袁崇煥。

    這錢就算是閻王送的,都沒問題,惟獨不能是袁崇煥。

    因為袁崇煥是邊帥,而錢龍錫是內閣大臣。按照明朝規定,如果邊帥勾結近臣,必死無疑(有謀反嫌疑)。

    十天後,崇禎開會,決定,處死袁崇煥。

    崇禎二年(1629)十二月袁崇煥入獄,一群人圍著罵了八個月,終於,罵死了。

    事情就是這樣嗎?

    不是

    在那群看似漫無目的,毫無組織的言官背後,是一雙黑手,更正一下,是兩雙。

    這兩雙手的主人,一個叫溫體仁,一個叫周延儒。

    周延儒同志前面已經介紹過了,這裡講一下溫體仁同志的簡歷:男,浙江湖州人,字長卿,萬曆二十六年進士。

    (長篇)明朝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626]

    這兩人後面還要講,這裡就不多說了,對這二位有興趣的,可以去翻翻明史。順提一下,很好找,直接翻奸臣傳,周延儒同志就在嚴嵩的後面,接下來就是溫體仁。

    應該說,袁崇煥從「聽堪」,變成了「聽斬」,基本上就是這二位的功勞。但這件事情,最有諷刺意味的,也就在這裡。

    因為溫體仁和周延儒,其實跟袁崇煥沒仇,且壓根兒就沒想幹掉袁崇煥。

    他們真正想要除掉的人,是錢龍錫。

    有點糊塗了吧,慢慢來。

    一直以來,溫體仁和周延儒都想解決錢龍錫,可是錢龍錫為人謹慎,勢力很大,要剷除他非常困難。十分湊巧,他跟袁崇煥的關係很好,這次恰好袁崇煥又出了事,所以只要把袁崇煥的事情扯大,用他的罪名,把錢龍錫拉下水,就能達到目的。

    袁崇煥之所以被殺,不是因為他自己,而是因為錢龍錫,錢龍錫之所以出事,不是因為他自己,而是因為袁崇煥。

    幕後操縱,言官上疏,罵聲一片,只是為了一個政治目的。

    接下來要解開的迷題是,他們為什麼要除掉錢龍錫。

    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復仇的問題。是由於黨爭引起的,周延儒和溫體仁都是閹黨,因為被整,所以借此事打擊東林黨,報仇雪恨。

    我認為,這是一個歷史基本功問題,是由於史料讀得太少引起的。

    周延儒和溫體仁絕不是閹黨,雖然他們並非什麼好鳥,但這一點我是可以幫他們二位擔保的。事實上,閹黨要有他們這樣的人才,估計也倒不了。

    崇禎元年(1628),就在崇禎大張旗鼓猛捶閹黨的時候,溫體仁光榮提任禮部尚書,周延儒榮升禮部侍郎。堂堂閹黨,如此頂風作案,公然與嚴懲閹黨的皇帝勾結獲得提升,令人髮指。

    在攻擊袁崇煥的人中,確實有閹黨,但這件事情的幕後策劃者,卻絕非同類,當一切的偽裝去除後,真正的動機始終只有倆字——權力。

    內閣的權力很大,位置卻太少,要把自己擠上去,只有把別人擠下來。事實上,他們確實達到了目的,由於袁崇煥的事太大,錢龍錫當即提出辭職,而跟錢龍錫關係很好的大學士成基命幾個月後也下課,周延儒和溫體仁先後入閣,頂替了他們,成為了大學士。

    而袁崇煥,只是一個無辜的犧牲品。

    [1627]

    崇禎三年(1630)八月十六日,崇禎在平台召開會議——第四次會議。

    第一次,他提拔袁崇煥,袁崇煥很高興;第二次,他脫衣服給袁崇煥,袁崇煥很感動;第三次,他抓了袁崇煥,袁崇煥很意外;第四次,他要殺掉袁崇煥,袁崇煥不在。

    袁崇煥雖沒辦法與會(坐牢中),卻毫無妨礙會議的盛況,參加會議的各單位有內閣、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五府、六科、錦衣衛等等,連翰林院都來湊了人數。

    人到齊了,崇禎開始發言,發言的內容,是列舉袁崇煥的罪狀。主要包括給錢給人給官,啥都沒幹,且殺掉毛文龍,放縱敵人長驅而入,消極出戰等等。

    講完了,問:

    「三法司如何定罪?」

    沒人吱聲。

    弄這麼多人來,說這麼多,還問什麼意見,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於是,崇禎說出了他的裁決:

    依律,凌遲。

    現場鴉雀無聲。

    袁崇煥的命運就這樣確定了。

    他是冤枉的。

    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兇手。

    溫體仁、周延儒未必想幹掉袁崇煥,崇禎未必不知道袁崇煥是冤枉的,袁崇煥未必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死。

    但他就是死了。

    很滑稽,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滑稽。

    袁崇煥被押赴西市,行刑。

    或許到人生的最後一刻,他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死,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著許多或明或暗的規則,必須適應,必須放棄原則,背離良知,和光同塵,否則,無論你有多麼偉大的抱負,多麼光輝的理想,都終將被湮滅。

    袁崇煥是不知道和光同塵的,由始至終,他都是一個不上道的人。他有才能,有抱負,有個性,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彰顯自己的個性,如此而已。

    那天,袁崇煥走出牢房,前往刑場,沿途民眾圍觀,罵聲不絕。

    他最後一次看著這個他曾為之奉獻一切的國家,以及那些他用生命護衛,卻謾罵指責他的平民。

    傾盡心力,嘔心瀝血,只換來了這個結果。

    我經常在想,那時候的袁崇煥,到底在想些什麼。

    他應該很絕望,很失落,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時候他的冤屈才能被洗刷,他的抱負才能被瞭解,或許永遠也沒有那一天,他的全部努力,最終也許只是遺臭萬年的罵名。

    (長篇)明朝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628]

    然而就在行刑台上,他念出了自己的遺言:

    一生事業總成空,

    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

    忠魂依舊守遼東。

    這是一個被誤解、被冤枉、且即將被千刀萬剮的人,在人生的最後時刻留下的詩句。

    所以我知道了,在那一刻,他沒有絕望,沒有失落,沒有委屈,在他的心中,只有兩個字——堅持。

    一直以來,幾乎所有的人都告訴我,袁崇煥的一生是一個悲劇。

    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在我看來,他這一生,至少做到了一件事,一件很多人無法做到的事——堅持。

    蠻荒之地的苦讀書生,福建的縣令,京城的小小主事,堅守孤城的寧遠道,威震天下的薊遼督師,逮捕入獄的將領,背負冤屈死去的囚犯。

    無論得意,失意,起或是落,始終堅持。

    或許不能改變什麼,或許並不是扭轉乾坤的關鍵人物,或許所作所為並無意義,但他依然堅定地,毫無退縮地堅持下來。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也沒有放棄。

    陰謀

    袁崇煥是一個折騰了我很久的人。

    圍繞這位仁兄的是是非非,叛徒也罷,英雄也好,幾百年吵下來,毫無消停跡象

    但一直以來,對袁崇煥這個人,我都感到很納悶。因為就歷史學而言,歷史人物的分類大致分為三級:

    第一級:關鍵人物,對歷史發展產生過轉折性影響的,歸於此類。

    典型代表:張居正。如果沒這人,就沒有張居正改革,萬曆同志幼小的心靈沒準能茁壯成長,明朝也沒準會早日完蛋,總而言之,都沒準。再比如秦檜,也是關鍵人物,他要不幹掉岳飛,不跟金朝和談,後來怎麼樣,也很難說。總而言之,是能給歷史改道的人。

    第二級:重要人物,對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歸於此類。

    典型代表:戚繼光。沒有戚繼光,東南沿海的倭寇很難平息。但此級人物與一級人物的區別在於,就算沒有戚繼光,倭寇也會平息,無非是個時間問題。換句話說,這類人沒法改道,只能在道上一路狂奔。

    第三級:雞肋人物,但凡史書留名,又不屬於上述兩類人物的,皆歸於此類。

    典型代表:太多,就不扯了,這類人基本都有點用,但不用似乎也沒問題,屬路人甲乙丙丁型。

    袁崇煥,是第二級。

    各位朋友:

    週末休息,下週一恢復更新。

    祝大家週末愉快。

    當年明月

    2008年11月7日

    明朝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629]

    明末是一個特別亂的年代。朱氏公司已經走到懸崖邊,就快掉下去了,還有人往下踹(比如皇太極之流),也有人往上拉(比如崇禎,楊嗣昌)。出場人物很多,但大都是二、三級人物,折騰來折騰去,還是亡了。

    一級人物也有,只有一個。

    只有這個人,擁有改變宿命的能力——我說過了,是孫承宗。

    關寧防線的構建者,袁崇煥、祖大壽、趙率教、滿桂的提拔者,收拾爛攤子,收復關內四城,趕走皇太極的護衛者。

    從頭到尾,由始至終,都是他在忙活。

    其實二級人物袁崇煥和一級人物孫承宗之間的差距並不大,他有堅定的決心,頑強的意志,卓越的戰鬥能力,只差一樣東西——戰略眼光。

    他不知道為什麼不能隨便殺總兵,為什麼不能把皇太極放進來打,為什麼自己會成為黨爭的犧牲品。

    所以他一輩子,也只能做個二級人物。

    好了,現在最關鍵的時刻到了:

    為什麼一個二級人物,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呢?不是民族英雄,就是賣國賊。

    賣國賊肯定不是。所謂指認袁崇煥是賣國賊的資料,大都出自當時言官們的奏疏,要麼是家在郊區,被皇太極燒了;要麼是跟著溫體仁、周延儒混,至少也是看袁崇煥不順眼。這幫人搞材料,那是很有一套的,什麼黑寫什麼,偶爾幾份流傳在外,留到今天,還被當成寶貝。

    其實這種黑材料,如果想看,可以找我。外面找不到的,我這裡基本都有,什麼政治問題、經濟問題、生活作風問題,應有盡有,編本袁崇煥黑材料全集,綽綽有餘。

    至於民族英雄,似乎也有點懸,畢竟他老人家太有個性,幹過些不地道的事,就水平而言,也不如孫老師,實在有點勉為其難。

    所以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從未間斷,因為我隱約感到,在所謂民族英雄與賣國賊之爭的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這個秘密的答案:陰謀。

    明朝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1630]

    那一天,我跟幾位史學家聊天,偶爾有人說起,據某些史料及考證,其實弘光皇帝(朱由崧,南明南京政權皇帝)跟崇禎比較類似,也是相當勤政,賣命干沒結果。

    這位弘光同志,在史書上,從來就是皇帝的反面教材,吃喝嫖賭無一不精,所以我很奇怪,問:

    「若果真如此,為何這麼多年,他都是反面形象?」

    答:

    「因為他是清朝滅掉的。」

    都解開了。

    崇禎很勤政,崇禎並非亡國之君,弘光很昏庸,弘光活該倒霉,幾百年來,我們都這樣認為。

    但我們之所以一直這樣認為,只是因為有人這樣告訴我們。

    之所以有人這樣告訴我們,是因為他們希望我們這樣認為。

    在那一刻,我腦海中的謎團終於解開,所有看似毫不相關的線索,全都連成了一線。

    崇禎不該死,因為他是被李自成滅掉的,所以李自成在清朝所修明史裡面的分類,是流寇。

    而我依稀記得,清軍入關時,他們的口號並非建立大清,而是為崇禎報仇,所以崇禎應該是正義的。

    弘光之所以該死,因為他是被清軍滅掉的,大清王朝所剿滅的對象,必須邪惡,所以,弘光應該是邪惡的。

    在百花繚亂的歷史評論背後,還是只有兩字——利益。

    但凡能爭取大明百姓的,都要利用,但凡是大清除掉的,都是敵人。只為了同一個目的——維護大清利益,穩固大清統治。

    掌握這把鑰匙,就能解開袁崇煥事件的所有疑團。

    其實袁崇煥之所以成為幾百年都在風口浪尖上轉悠,只是因為一個意外事件的發生。

    由於清軍入關時,打出了替崇禎皇帝報仇的口號,所以清朝對這位皇帝的被害,曾表示極度的同情,對邪惡的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則表示極度的唾棄(具體表現,可參閱明史流寇傳)。

    因此,對於崇禎皇帝,清朝的評價相當之高,後來順治還跑到崇禎墳上哭了一場,據說還叫了幾聲大哥,且每次都以兄弟相稱,很夠哥們,但到康乾時期,日子過安穩了,發現不對勁了。

    因為崇禎說到底,也是大明公司的最後一任董事長,說崇禎如何好,如何死得憋屈,說到最後,就會出現一個悖論:

    既然崇禎這麼好,為什麼還要接受大清的統治呢?

    所以要搞點緋聞醜聞之類的玩意,把人搞臭才行。

    但要直接潑污水,是不行的,畢竟誇也誇了,哭也哭了,連兄弟都認了,轉頭再來這麼一出,太沒水準。

    要解決這件事,絕不能揮大錘猛敲,只能用軟刀子背後捅人。

    最好的軟刀子,就是袁崇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