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兒 正文 0531-0540
    [531]

    在石亨看來,朱祁鎮不過是個任他擺佈的老實人,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敢如此專橫跋扈,現在他已經羽翼豐滿,自然更沒有什麼可怕的。

    事實似乎確實如石亨想像的那樣,朱祁鎮那邊一點動靜也沒有,他委託自己最為信任的心腹錦衣衛指揮逯杲四處打探消息,得到的結果是宮內無事,天下太平,看來事情似乎就這麼過去了,然而就在他洋洋自得的時候,卻得知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

    石彪被抓了。

    天順三年八月,一直默不作聲的朱祁鎮突然發飆,將鎮守大同的石彪逮捕下獄。這一舉動大大出乎了石亨的預料,讓他目瞪口呆。

    石彪被抓,意味著自己的所有外援已經被切斷,單憑現在手上這些人,別說造反,搞個遊行示威都不夠數,他這才意識到,眼前的這位皇帝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忠厚老實的朱祁鎮了,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那個懵懂無知的年輕人已經成為久經考驗的政治老手。

    但後悔也太晚了,石亨打起精神,準備迎接朱祁鎮的下一次衝擊。

    可是奇怪的事情又一次發生了,自石彪入獄後,朱祁鎮又沒有了動靜,石亨搞不清楚對方到底想幹什麼,便上書表示自己對侄子犯罪負有領導責任,要求罷官辭職回家種田。

    朱祁鎮卻和顏悅色地告訴他,你不用擔心,你侄子的事情與你無關,放心大膽地過你的日子吧。

    石亨相信了他的話,便不再堅持,放棄了辭職的打算,同時也放棄了他的最後一絲生存的希望。

    真正的政治老手是不同於常人的,他們炒菜時從來不用大火爆炒,只用小火慢燉,打仗時從不中央突破,總是旁敲側擊。

    從朱祁鎮決定除掉石亨的那一天開始,他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為了掌握石亨的第一手資料,他策反了石亨身邊的一個人,這個人正是錦衣衛指揮逯杲。

    說起這位逯杲,也算是個奇人,錦衣衛出身,人送綽號隨風倒,但凡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反應極其之快,北京保衛戰有他,奪門之變有他,整徐有貞有他,現在對付石亨,他又毅然站在了第一線。著實讓人佩服。

    於是石亨的罪證通過逯杲源源不斷地送到了朱祁鎮的手中,而石亨得到的卻只是每日平安無事的安慰。

    [532]

    在逯杲的幫助下,朱祁鎮料理了石彪和石亨的其他部下,逐步完成了掃清外圍的工作,現在石亨已經是孤家寡人了,可謂不堪一擊。但出乎意料的是,在這關鍵時刻,朱祁鎮卻停住了進攻的腳步,遲遲不向石亨下手。

    逯杲對此十分不解,他不明白,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為什麼不乾脆解決石亨呢?

    但李賢卻是明白的,朱祁鎮這奇怪的舉動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李賢十分瞭解朱祁鎮,這位皇上雖然歷經政治風波,但歸根到底還是個比較忠厚、念及舊情的人,他連擁立自己弟弟的于謙都不忍殺害,更何況是曾經有過奪門之功的石亨?

    李賢很清楚,要想破解朱祁鎮那最後的慈悲,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揭開奪門之變的真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這些還鄉團一網打盡!

    于謙,屬於你的公道,我一定會替你拿回來!

    時機終於到了,他們已經走到了懸崖的邊緣,很快就將墜入萬丈深淵,永不超生。

    現在,只需要輕輕的一推。

    最後致命的一擊

    石亨已然如此了,可是他奪門有功,革去未免太過了吧!

    當李賢奉詔進宮議事,從朱祁鎮口中聽到這句話時,他立刻意識到,完成最後一擊的時刻來到了。

    他突然故作神秘地說道:不瞞陛下,當初也曾有人勸我參與奪門,可是我拒絕了。

    什麼!朱祁鎮頓時大為意外,他馬上厲聲追問,那你為何不參加呢?

    李賢不慌不忙地說道:因為即使不奪門,皇位依然是陛下的(天位陛下固有),既然如此,又何必奪呢?

    朱祁鎮糊塗了,這是什麼意思?不奪門我又怎麼會有今天的皇位呢?

    他滿腹狐疑地看著李賢,等待著他的答案。

    其實從奪門之變發生的那一天起,李賢就已看穿了這場所謂的政變的真相,他很清楚,這其實只是一個投機者的騙局,但當時由於一個關鍵問題尚未解決,他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現在時候到了。

    因為解決那個關鍵問題的,就是朱祁鎮與襄王的那一次會面。

    [533]

    正是在這次會面中,朱祁鎮知道了所謂藩王進京繼位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他十分生氣,卻沒有意識奪門之變的偽裝已因為這件事情的發生被徹底揭去,直到李賢為他解開這個謎團。

    李賢帶著狡黠地笑容說出了他的謎底:陛下難道還不明白嗎,如果景泰(朱祁鈺)一病不起,陛下即使身處南宮,天下也必然為陛下所有啊!

    朱祁鎮沉思良久,這才恍然大悟!

    他終於知道了其中的奧妙。

    如果諸位還不明白,那麼就讓我來解釋一下這個謎團的開始和結束,下面探案開始:

    開端就是徐有貞的那句不殺于謙,此舉無名,如果細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句話很不簡單,徐有貞之所以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基於兩個前提。

    前提1:朱祁鈺已經一病不起,可能很快就會駕崩,他也沒有兒子,到時皇位必然空缺。(此為事實)

    前提2:于謙準備擁立外地藩王進京繼位。(此為徐有貞編造)

    於是徐有貞就此得出了一個理所應當的結論:奪門有功,謀反無罪。

    當年如果不是我們奪門,讓你繼承皇位,你還不知道在哪兒涼快呢?

    當年的朱祁鎮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于謙才會被認定為反面典型,而還鄉團卻大受重用。

    然而兩年之後的李賢卻用事實戳破了這個看似合理的邏輯陷阱。

    前提1依然存在:朱祁鈺沒有兒子,死後皇位必然空缺。

    但事情到這裡發生了變化,因為前提2已經被事實駁倒了,那麼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便浮出了水面——皇位到底會屬於誰呢?

    而當你列出所有的可能性後,就會發現,李賢的話是對的,天下非朱祁鎮莫屬!

    首先由於朱祁鈺沒有兒子,他這一支已經不可能繼承皇位,其次皇族的其他成員(如襄王)繼位也已被證明是子虛烏有,那麼就只剩下了兩個可能性:

    1、朱祁鎮復位。這對於朱祁鎮而言自然是最好的結局。

    2、沂王朱見深繼位,他是朱祁鎮的兒子,原本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子,更為重要的是,他當年(1457)只有十歲,而維護朱祁鎮的孫太后也還在世,所以皇位傳給了朱見深,也就是給了朱祁鎮。

    謎團終於解開了,朱祁鎮這才明白,這場所謂的奪門之變真正的受益者並不是他,而是那些還鄉團。

    [534]

    李賢看見朱祁鎮已經醒悟,便趁勢又點了一把火:

    石亨那些人說是迎駕還勉強可以,怎麼能說是奪門呢?!天下本就是陛下的,何必要奪!幸好事情成功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事情失敗了,還鄉團那幾條爛命沒了也就算了,可陛下怎麼辦呢(朱祁鈺還活著呢)?

    他接著說道:

    如果景泰就此去世,陛下順利繼位,石亨等人便沒有絲毫功勞,他們拿陛下冒險,只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啊!

    真正是豈有此理!

    被忽悠了幾年的朱祁鎮頓時火冒三丈,他立刻召集群臣,下達詔令:今後但凡奏折一律不准出現奪門二字,違者嚴懲不貸!那些冒功領賞的人,趁早自己出來承認領罰,不要等我親自動手!

    石亨終於活到頭了。

    天順四年正月,時值奪門之變四週年紀念日,石亨光榮入獄,一個月後淒慘地死於獄中。

    可他在地府還沒住滿一個月,就在閻王那裡見到了一個熟人——他的侄子石彪也於同月被押赴刑場斬決。

    這位正統年間第一勇將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從名將到奸臣,貪婪和私慾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人各有志,無須多說,只是不知他黃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見當年的親密戰友于謙。

    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李賢卻似乎是一個熱愛生命,珍惜時間的人,解決徐有貞和石亨,他只用了四年,現在在他的獵物還剩下最後一個人:曹吉祥。

    徐有貞足智多謀,石亨兵權在握,這兩位仁兄都不是善類,與他們相比,曹吉祥實在算不上啥,要學歷沒學歷,要武藝沒武藝。現在還鄉團的兩位主力已經被罰下了場,只剩下了他。對李賢來說,解決這個碩果僅存的小丑應該是他計劃中最為輕鬆的一步,可他沒想到,這個不起眼的曹吉祥不但是最難對付的一個,還差點要了他的命。

    曹吉祥的雄心壯志

    石亨死了,曹吉祥慌了,這也難怪,不用細想,光扳指頭算就能明白,下一個也該輪到他了。

    在如此險峻的時刻,一般人考慮的應該是低調為人,苟且偷生,能混個自然死亡就謝天謝地了,可這位仁兄思維卻著實異於常人,他不但毫不退讓,還積極要求進步,他還有著更高的精神追求——當皇帝。

    明朝那些事兒2朱祁鎮篇第七十三章

    章節字數:3581更新時間:07-02-2216:52

    [535]

    曹吉祥有個養子叫曹欽,他和曹吉祥一樣,有著遠大的理想和追求,並對此充滿信心,但要真的動手,他還需要一樣東西。為此,他私下找到自己的門客馮益,問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問題:

    自古以來,有宦官子弟當皇帝的嗎?

    馮益心知不妙,但畢竟自己在人家裡混飯吃,便順口答了一句:

    曹操。

    對於這個答案,我們有必要說明兩點,首先,這個答案不能算對,因為曹操先生是死後才被追認為皇帝,其次,估計馮益也沒有想到,為了這句話,他賠上了自己的老命。

    找到了理論依據的曹欽大喜過望,他立刻在曹操的光輝形象指引下,大張旗鼓地幹了起來。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而曹吉祥和曹欽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文化有限,不是書生,他們二話不說,甩開膀子就準備造反了,昔日司禮太監王振預備幾天,就敢出征打仗,而曹吉祥緊隨其後,籌劃一個多月就動手了。

    曹吉祥和曹欽經過仔細籌劃,制定了一個簡便易行的計劃(簡單到只有一句話):

    曹欽帶兵殺進宮,曹吉祥在內接應,殺掉朱祁鎮,自己當皇帝。

    以上,計劃完畢

    制定人:曹吉祥、曹欽。

    人才,真是高效率的人才啊

    雖然這是一個漏洞百出,不知所謂的計劃,但曹欽敢造反,還是有一定資本的。

    他的資本就是手下的韃官。

    所謂韃官,就是投降的蒙古兵,從朱棣時代的朵顏三衛開始,蒙古官兵就已經成為明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部分,曹吉祥曾經鎮守邊關,深知這些蒙古兵戰鬥力之強悍,便私下招募拉攏蒙古士兵,為自己效力。

    實事求是地講,曹欽手下的這些韃官確實相當厲害,其戰鬥力要高於明軍,可那也要看是由誰指揮,放在曹欽手裡,也只能是風蕭蕭兮易水寒了。

    但對曹欽有利的一點在於,宮內的駐軍不多,而明代為防止武將造反,調兵手續十分複雜,身為主將,如無兵符,一兵一卒也難以調動。等到大軍齊集,大事已定。所以,成功的真正關鍵在於時間。

    只要能夠在城外駐軍調動之前攻入宮城,抓住朱祁鎮,勝利就必定屬於我!

    一切就緒後,曹欽開始了他造反前的最後一項準備工作:選定造反日期。

    [536]

    選一個黃道吉日謀反,是古往今來所有陰謀家的必備工作,曹欽也不例外,而他在這個問題上還表現出了一定的科學精神,曹欽並沒有迷信黃歷,而是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去詢問他的同黨,掌管欽天監的天文學家、專業人士湯序。

    湯序接受了這個任務,他仰頭望天,認真觀察許久,然後面目嚴肅地告訴了曹欽那個起兵的黃道吉日。

    天順五年(1461)七月庚子日大吉利動刀兵

    曹欽千恩萬謝的走了,他相信這一天是起兵的最好時機,因為他相信科學。

    如果他知道湯序為他挑的這個日子到底多好的話,只怕他在造反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刀砍死這位仁兄。

    混亂的夜晚

    庚子日夜

    曹欽在自己的家中設宴招待即將參與謀反的韃官們,在宴會上,他志得意滿,對所有的人封官許願,希望在座人等努力放火,認真砍人,造反成功,前途無量!

    曹欽造反前請客並不僅僅是請這些人吃一頓,他還有更深的目的。因為這些所謂的韃官都是為錢賣命的僱傭軍,他們能夠背叛自己的國家為大明效力,誰能保證他們不會為了更多的錢出賣自己呢?

    所以他雖談笑風生,同時卻用警惕的眼睛盯著在座的人,並囑咐親信看好大門,謹防人員出入。

    曹欽思慮確實十分周密,但隨著酒宴的進行,會場氣氛活躍起來,他也開始有些麻痺,然而,就在此時,一個早有準備的人趁機溜了出去。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馬亮,平日並不起眼,曹欽只知道他是蒙古人,卻不知道他有一個叫吳瑾的朋友。

    馬亮溜出來後,一路狂奔,直奔吳瑾所住的朝房,此時已經是夜晚二更,吳瑾被上氣不接下氣的馬亮吵醒,聞聽此事,頓時大驚失色。

    可是吳瑾驚慌之後,才發現自己也是無能為力,因為他此刻孤身一人,手頭無兵。情急之下,他突然想起還有一個人也住在朝房,便立刻起身去找這個人。

    此人就是十二年前北京保衛戰中那個力戰不支,欲入城的孫鏜

    [537]

    孫鏜即將成為這個夜晚的主角。

    吳瑾實在應該感到慶幸,因為事實證明,在這個混亂的夜裡,正是這位孫鏜起到了最為關鍵的作用,奇怪的是,孫鏜平日並不住在朝房裡,可為什麼偏偏在這個夜晚,他會呆在這個地方呢?

    事情就有這麼巧,原來就在一天前,朱祁鎮召見孫鏜,命令他第二天領軍西征,孫鏜收拾妥當,今夜本應該在家休息,可偏偏他身體不適,為了方便第二天出征,便睡在了朝房裡。

    估計這種情況幾年也難得遇見一次,可是那位偉大的天文學家湯序經過仔細研究,偏偏就挑中了這一天,找了這麼個蹩腳的傢伙當同黨,曹欽的水準也著實讓人汗顏。

    孫鏜從吳瑾口中得知了正在發生的一切,當即作出了決定:立刻報告朱祁鎮。

    可是此刻已是深夜,皇帝也已經下班回家睡覺了,而皇宮的門直到白天上朝才能開啟,所以當兩人趕到緊閉的長安門時,他們只剩下了一種選擇——急變。

    所謂急變,是明代宮廷在最為緊急的情況下使用的聯繫方法,一旦有十萬火急的事情發生,必須在夜間驚動皇帝時,上奏人應立即將緊急情況寫成文書,由長安門的門縫中塞入。

    而守門人則應在接到文書的第一時刻送皇帝親閱,不得有任何延誤,否則格殺勿論!

    可這一次出現了意外,孫鏜和吳瑾在長安門外急得團團轉,卻始終沒有把文書投進去。

    因為這二位仁兄事到臨頭,才發現他們面臨著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吳瑾攤開紙筆準備寫上奏,卻遲遲不動手,只是眼巴巴地看著孫鏜,原因很簡單——他認字不多,寫不出來。

    孫鏜被他盯得渾身不自在,禁不住吼道:「你看我做甚?我要是寫得出來,還用得著干武將這行?」

    於是,這兩個職業文盲圍著那張白紙抓耳撓腮,上蹦下跳,卻無從下筆。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情急之下,他們也顧不得什麼文書格式,問安禮儀,便大筆一揮,寫下了中國歷史上最短的一篇奏折,只有六個大字:

    曹欽反!曹欽反!

    這二位也是真沒辦法了,如此看來,普及義務教育實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這封上奏立刻被送呈給了朱祁鎮,危機之中,這位皇帝表現得很鎮定,他當機立斷,下令關閉各大城門,嚴防死守,並立刻逮捕了尚在宮中的曹吉祥。

    [538]

    這項最為重要工作完成了,但吳瑾和孫鏜明白,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在這個驚心動魄的夜裡,他們兩個人都將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要知道,曹欽雖然兵力不多,但對付皇宮守軍仍綽綽有餘,如果在天亮援軍尚未到來之前,謀反者已然攻破皇宮,那一切就全完了。面對著前途未卜的茫茫黑夜,吳瑾和孫鏜沒有選擇退縮,雖然他們都是孤身一人,卻毅然決定承擔起平叛的重任。

    兩人決定各自去尋找援兵,平定叛亂,穩定局勢,商討完畢後,他們就此分別,並約定來日再見。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長安門前一別,他們再也未能見面

    當吳瑾和孫鏜在宮外四處亂竄的時候,喝得頭暈眼花的曹欽終於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馬亮去了哪裡?」

    深更半夜,謀反前夕,他又能去哪裡呢?一個清晰的結論立刻浮現在他的腦海裡:計劃已經洩漏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不反也活不成了,瞬息之間,曹欽做出了決斷:

    反了!不是魚死就是網破!

    曹欽帶著他的僱傭軍們出發了,曹氏之亂正式拉開序幕。

    然而,也正是從這一刻起,曹欽開始了他讓人難以理解,不可思議的表演。

    根據原先的計劃,他們的目的地應該是皇宮,可是曹欽卻擅自改變了方向,他要先去殺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錦衣衛指揮逯杲,他也是曹欽最為痛恨的人,逯杲原先曾經是曹欽的朋友,但後來因為還鄉團失勢,逯杲翻臉不認人,成了曹家的敵人。所以曹欽第一個就準備幹掉他。

    此刻,消息靈通的逯杲已經收到風聲,正準備出門跑路,卻恰好撞到趕過來的叛軍,曹欽二話不說,當頭就是一刀,砍掉了逯杲的腦袋。

    與此同時,曹欽還派出另一路叛軍進攻東朝房,因為在那裡有著另一個重要人物——李賢。

    李賢正在朝房裡睡大覺,突然聽見外面人聲鼎沸,心知不妙,準備起身逃跑,卻被一擁而入的叛軍堵了個正著。

    叛軍也不跟他講客氣,揮刀就砍,李賢躲閃不及被砍傷了背部,而其他叛軍也紛紛拔出刀劍,準備把李賢砍成肉醬。

    如無意外情況,李賢同志為國捐軀的名份應該是拿定了,可在這關鍵時刻,一聲大喝救了他的性命:

    「住手!」

    李賢想不到的是,喊出這一聲的人竟然是曹欽。

    曹欽剛剛從逯杲家回來,他喝住眾人,一手拿著血刀,一手提著逯杲的人頭,走到李賢的面前,笑著說道:

    「李學士(李賢是內閣學士),有勞你了,幫我一個忙吧。」

    明朝那些事兒2朱祁鎮篇第七十四章

    章節字數:3597更新時間:07-02-2216:52

    [539]

    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手持人頭,身上沾滿鮮血的曹欽對眼前的獵物展開笑容,從他後來的行為看,由於原定計劃的洩漏,此時的曹欽似乎已經有些不知所措,行為失常。

    李賢終於迎來了他一生中最為危險的時刻,幾年來,他歷經風雨,披荊斬棘,除掉了一個又一個的對手,卻沒有想到,這最後的敵人竟然會狗急跳牆,拚死一博。現在他已經身負刀傷,還成為了對方手中的玩偶。更要命的是,他面對著的是一個不太正常的人。

    慌張是沒有用的,鎮定下來,一定有解決的辦法!

    李賢恢復了他泰然自若的神情,他強忍住傷口的疼痛,歎息一聲,說道:

    事情怎麼會到這個地步啊。

    曹欽用一種十分形象的方式回答了他的問題,他把逯杲那血淋淋的頭提到李賢的眼前,一字一句地說道:

    是這個人逼我的!(杲激我也)

    李賢強壓心中的恐懼,深吸了一口氣。

    需要我做什麼嗎?

    曹欽笑了,他突然上前一步,抓住了李賢的手: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不是我的原意,請先生幫我代寫一封解釋的奏折呈交給皇上吧。

    李賢萬沒想到,這位仁兄提出的竟然是如此的一個要求,可這位仁兄如此凶神惡煞,沒準寫完後等著自己的就是鬼頭刀,為了爭取時間,他故作為難地說道:

    我寫是可以的,但此地沒有紙筆啊。

    曹欽的臉上又一次浮現出了詭異的笑容,他指向了門外正嚇得哆嗦的一個人:

    不要緊,他有。

    那位被叛軍抓住的第二個人質,就是李賢的死黨——吏部尚書王翱。

    與此同時,分頭行動的吳瑾和孫鏜正在黑夜中尋求支援,但情況卻讓他們大失所望,長安門外住著很多文武百官,此刻聽見動靜,卻沒人出頭,看來該出手時就出手在某些時候只是梁山強盜的行為準則。

    吳瑾沒有辦法,只好回家找來自己的堂兄吳琮和幾個家丁,向東安門方向奔去,他深通兵法,知道曹欽今夜必反無疑,而叛軍要想抓住皇帝,控制局勢,進攻的目標必然是內城的城門,所以他準備去城門方向打探動靜。

    可他這一去就沒能再回來。

    而另一邊的孫鏜也是一頭霧水,他四處尋找沒有結果,情急之下,竟然摸到了太平候張瑾的家裡,要求他帶領家丁幫助作戰。

    [540]

    張瑾是一位武將,家裡養著很多的家丁,如果他能站出來,確是不錯的辦法,可孫鏜在這個時候去找這位仁兄,只能說他是暈了頭了。

    因為這位張瑾就是還鄉團成員張軏的兒子!

    雖然張軏在奪門後不久就死掉了,但他的兒子卻還沒有打倒自己老子的覺悟,所以對跑上門的孫鏜置之不理,孫鏜也只好無奈離去。

    有人可能會注意到這樣一件奇怪的事情:孫鏜不是準備帶兵出征嗎,為什麼不去調那些兵呢?

    孫鏜當然不是白癡,明明有兵還要到處跑,真正的原因在於那些兵只有等到他第二天拿到兵符,奉命出征後才能調得動!

    但現在已經沒有辦法了,幫手找不到,城外駐軍也指望不著,眼看就要陷入絕境,孫鏜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

    此刻,李賢和王翱已經在曹欽的威逼下寫好了請罪奏折,並塞入了宮門,他們曾以為曹欽準備就此罷手,卻萬萬沒有料到此時的曹欽已經完全失去了控制。

    看見那封文書被塞進了門裡,曹欽長出了一口氣,似乎事情已經瞭解,但轉瞬之間,他改變了主意,突然厲聲喝道:

    眾軍集結,即刻攻擊長安門!

    這是一道讓後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命令,曹欽的叛亂計劃已經被揭破,相信他自己也知道,這封請罪文書糊弄不了朱祁鎮,騙不開城門,而且老兄你都請罪了,幹嘛還要打呢?

    無論如何,他還是動手了,可他手下的韃官雖然勇猛,卻一直無法打敗長安門的守軍,為了打破這個僵局,曹欽放火燒城門,可守軍也早有準備,他們用磚頭塞住城門,還兼具了防火功能。曹欽在門前急得轉了幾圈,反覆調兵攻打,就是進不去。

    無計可施之下,他決定變換進攻地點。

    就在幾乎同一時刻,孫鏜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來到了軍營駐地,面對巡哨,他沒有亮出兵符,卻運足中氣,氣沉丹田,大呼一聲:

    刑部大牢有人逃跑了!大家快去抓啊,抓住了有重賞!(最後這句話很重要)。

    正在睡覺的士兵被他喊醒,許多人都不予理會,但有些士兵卻聞聲而起,抄起傢伙就跟著孫鏜走了(賺錢的機會怎能放過),後經統計,孫鏜這一嗓子喊來了兩千人,正是這兩千人最終穩定了局勢,平定叛亂。

    孫鏜帶著兩千位想發財的志願者來到長安門附近,這才說出了他的真正目的:

    你們看見長安門的火光了嗎,那是曹欽在造反!大家要奮力殺敵,必有重賞!(這句話一定要加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