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兒 正文 0301-0310
    [301]

    陳祖義有了兵(海盜),便經常在馬六甲海峽附近幹起老本行——搶劫,這也很正常,他手下的都是海盜,海盜不去打劫還能幹啥,周圍的國家深受其害,但由於這些國家都很弱小,也奈何不得陳祖義。

    就這樣,陳祖義的膽子和胃口都越來越大,逐漸演變到專門打劫大船,商船,猖獗了很多年,直到他遇到了鄭和。

    鄭和的船隊浩浩蕩蕩地開過三佛齊時,剛好撞到陳祖義,鄭和對此人也早有耳聞,便做好了戰鬥準備,而陳祖義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

    他決定向鄭和投降。

    要知道,陳祖義雖然貪婪,但卻絕不是個瘋子,他能夠混到國王的位置(實際只是一個小部落),也是不容易的,看著那些堪稱龐然大物的戰船和黑洞洞的炮口,但凡神智清醒的人都不會甘願當炮灰的。

    但海盜畢竟是海盜,陳祖義的投降只不過是權宜之計,鄭和船上的那些金銀財寶是最大的誘惑,在陳祖義看來只要幹成了這一票,今後就一輩子吃穿不愁了。

    但要怎麼幹呢,硬拚肯定是不行了,那就智取!

    陳祖義決定利用假投降麻痺鄭和,然後召集大批海盜趁官軍不備突襲鄭和旗艦,控制中樞打亂明軍部署,各個擊破。

    應該說這算是個不錯的計劃,就陳祖義的實力而言,他也只能選擇這樣的計劃,在經過精心籌劃之後,他信心滿滿地開始佈置各項搶劫前的準備工作。

    在陳祖義看來,鄭和是一隻羊,一隻能夠給他帶來巨大財富的肥羊。

    很快就要發財了。

    陳祖義為了圓滿完成這次打劫任務,四處尋找同夥,七拼八湊之下,居然也被他找到了五千多人,戰船二十餘艘,於是他帶領屬下躊躇滿志地向明軍戰船逼近,準備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不出陳祖義所料,明軍船隊毫無動靜,連船上的哨兵也比平日要少,陳祖義大喜,命令手下海盜發動進攻,然而就在此時,明軍船隊突然殺聲四起,火炮齊鳴,陳祖義的船隊被分割包圍,成了大炮的靶子。目瞪口呆的海盜們黃粱美夢還沒有醒,就去了黃泉。

    陳祖義終於明白,自己已經中了明軍的埋伏,這下是徹底完蛋了。

    訓練有素的明軍給這些紀律鬆散的海盜們上了一堂軍事訓練課,他們迅速解決了戰鬥,全殲海盜五千餘人,擊沉敵船十餘艘,並俘獲多艘,而此次行動的組織者陳祖義也被活捉。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十三章

    章節字數:3608更新時間:07-02-2216:17

    [302]

    陳祖義做夢也想不到,那個一臉和氣接受他投降的鄭和突然從肥羊變成了猛虎,他有一種上當的感覺。

    其實陳祖義之前之所以會認為自己必勝無疑,一方面是出於自信,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不瞭解鄭和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可能陳祖義是在三佛齊呆久了,還當上了部落頭,每天被一群人當主子貢著,就真把自己當回事了,其實從兩個人的身份就可以看出來,陳祖義是在中國混不下去了才逃出來的一般犯人,而鄭和卻是千里挑一的佼佼者!

    陳祖義長期以來帶著他的海盜部下打劫船隻,最多也就指揮幾千人,都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他似乎天真的以為打仗就這麼簡單,這個叫鄭和的人也必然會成為他的手下敗將。

    而鄭和從十一歲起就已經從軍,有著豐富的軍事經驗,他在朱棣手下身經百戰,參加的都是指揮幾十萬軍隊的大戰役,還曾經和那個時代最優秀的將領鐵鉉、盛庸、平安等人上陣交鋒,那些超級猛人都奈何不了他,何況小小的海盜頭陳祖義。

    陳祖義的這些花招根本逃不過鄭和的眼睛,鄭和之所以沒有立刻揭穿陳祖義,是因為他決定將計就計,設置一個更好的圈套讓陳祖義跳進去,等到他把四周的海盜都找來,才方便一網打盡。此外,在鄭和看來,活捉陳祖義很有必要,因為這個人將來可以派上用場。至於派上什麼用場,我們下面會介紹。

    在清除了這些海盜後,鄭和繼續揚帆向祖國挺進,永樂五年(1407)九月,鄭和光榮完成使命,回到了京城,並受到了朱棣的熱烈歡迎和接見。

    此時,陳祖義成為了一個有用的人,由於他本就是逃犯,又幹過海盜,為紀念此次航海使命的完成和清除海盜行動的成功,朱棣下令當著各國使者的面殺掉了陳祖義,並斬首示眾,警示他人。這麼看來,陳祖義多少也算為宣傳事業做出了點貢獻。

    這次創造歷史的遠航雖然沒有找到建文帝,卻帶來了一大堆西洋各國的使者,這些使者見證了大明的強盛,十分景仰,紛紛向大明朝貢,而朱棣也終於體會到了君臨萬邦的滋味。

    國家強盛就是好啊,感覺實在不錯。

    而朱棣也從他們那裡知道了很多遠方國家的風土人情,他還得知在更遙遠的地方,有著皮膚黝黑的民族和他們那神秘的國度。

    [303]

    這實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不但可以探訪以往不知道的世界,還能夠將大明帝國的威名傳播海外,順道做點生意,何樂而不為呢,雖然出航的費用高了點,但這點錢大明朝還是拿得出來的,誰讓咱有錢呢?

    於是,在朱棣的全力下,鄭和繼續著他的遠航,此後,他分別於永樂五年(1407)九月、永樂七年(1409)九月、永樂十一年(1413)冬、永樂十五年(1417)冬、永樂十九年(1421)春,五次率領船隊下西洋。

    這五次的航海過程與第一次比較類似,除了路線不同,到達地方不同、路上遇事不同外,其他基本相同,所以這裡就不一一闡述了。

    鄭和在之後的五次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已經轉變為了和平交流和官方貿易,當然他和他的艦隊在這幾次航程中也幹過一些小事,如下:

    調節國家矛盾,維護世界和平(暹羅與蘇門答臘);

    收拾攔路打劫,不聽招呼的國家(錫蘭山國),把國王抓回中國坐牢(夠狠);

    帶其他國家國王到中國觀光(蘇祿國代表團,國王親自帶隊,總計人數三百四十餘人,吃了一個多月才回去);

    帶回了中國人嚮往幾千年的野獸——麒麟(後來證實是長頸鹿)。

    (這麼總結一下,發現這些似乎也不是小事)

    經過鄭和的努力,西洋各國於明朝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雖然彼此之間生活習慣不同,國力相差很大,但開放的大明並未因此對這些國家另眼相看,它以自己的文明和寬容真正從心底征服了這些國家。

    大明統治下的中國並沒有在船隊上架上高音喇叭,宣揚自己是為了和平友善而來,正如後來那些拿著聖經,乘坐著幾艘小船,高聲叫嚷自己是為了傳播福音而來的西方人。

    鄭和的船隊帶來的是豐富的貿易品和援助品(某些國家確實很窮),他的船隊從未主動攻擊過,即使是自衛也很有分寸(如那位錫蘭山國王,後來也被放了回去),從不仗勢欺人(雖然他們確實有這個資本),西洋各國的人們,無論人種,無論貧富,都能從這些陌生的人臉上看到真誠的笑容,他們心中明白,這些人是友善的給予者。

    而西方探險家們在經歷最初的驚奇後,很快發現這些國家有著巨大的財富,卻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於是他們用各種暴力手段、殺人放火,只是為了搶奪本就屬於當地人的財產。

    [304]

    南非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曾經說過:西方人來到我們面前時,手中拿著聖經,我們手中有黃金,後來就變成了,他們手中有黃金,我們手中拿著聖經。

    這是一個十分中肯的評價,對於那些西方人,當地人心中明白:這些人是邪惡的掠奪者。

    即使他們最終被這些西方人所征服,但他們決不會放棄反抗,他們會爭取到自由的那一天,因為這種蠻橫的征服是不可能穩固的。

    孰是孰非,一目瞭然。

    有一句老話用在這裡很合適:要相信群眾,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所以我還是重複那句話:以德服人,這絕對不是一句笑話,君不見今日某大國在世界上呼東喝西,指南打北,很是威風,卻也是麻煩不斷,反抗四起。

    暴力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後盾,但絕對不能解決問題。

    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大明朝在擁有壓倒性軍事優勢的情況下,能夠平等對待那些小國,並尊重他們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給予而不搶掠,是很不簡單的。

    它不是武力征服者,卻用自己友好的行動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幾乎所有的國家。

    這種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當那浩浩蕩蕩的船隊來到時,人們不會四處躲避,而是紛紛出來熱烈歡迎這些遠方而來的客人。

    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征服。

    圓滿完成外交使命之外,鄭和還成功地開闢了新的航線,他發現經過印度古裡(今科澤科德)和溜山(今馬爾代夫群島),可以避開風暴區,直接到達阿拉伯半島紅海沿岸和東非國家。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在前六次航程中,鄭和的船隊最遠到達了非洲東岸,並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他們拜訪了許多國家,包括今天的索馬裡、莫桑比克、肯尼亞等國,這也是古代中國人到達過的最遠的地方。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上面我們只介紹了鄭和六下西洋的經過,卻漏掉了第七次,這並不是疏忽,而是因為第七次遠航對於鄭和而言,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就在這次遠航中,他終於實現了自己心中的最大夢想。

    之前的六次航程對於鄭和來說,固然是難忘的,可是他始終未能完成自己一生的夙願——朝聖。這也成為了在他心頭縈繞不去的牽掛,但他相信,只要繼續下西洋的航程,總是會有機會的。

    [305]

    可是一個不幸的消息沉重地打擊了他,永樂二十二年(1424),最他的航海活動的朱棣去世了,大家忙著爭權奪位,誰也沒心思去理睬這個已經年近花甲,頭髮斑白的老人和他那似乎不切實際的航海壯舉。

    鄭和被冷落了,他突然之間就變成了一個無人理會,無任何用處的人,等待他的可能只有退休養老這條路了。

    幼年的夢想終歸還是沒能實現啊,永樂皇帝已經去世了,遠航也就此結束了吧!

    上天終究沒有再次打擊這位歷經坎坷的老者,他給了鄭和實現夢想的機會。

    宣德五年(1430),宣德帝朱瞻基突然讓人去尋找鄭和,並親自召見了他,告訴他:立刻組織遠航,再下西洋!

    此時距離上次航行已經過去了七年之久,很多準備工作都要重新做起,工作十分艱巨,但鄭和仍然十分興奮,他認為,新皇帝會繼續永樂大帝的遺志,不斷繼續下西洋的航程。

    事實證明,鄭和實在是過於天真了,對於朱瞻基而言,這次遠航有著另外的目的,只不過是權宜之計而已,並非一系列航海活動的開始,恰恰相反,是結束。

    朱瞻基為什麼要重新啟動航海計劃呢,我引用他詔書上的一段,大家看了就清楚了,摘抄如下:

    「朕祗嗣太祖高皇帝(這個大家比較熟悉),太宗文皇帝(朱棣、爺爺)、仁宗昭皇帝(朱高熾、爹)大統,君臨萬邦,體祖宗之至仁,普輯寧於庶類,已大敕天下,紀元宣德,鹹與維新。爾諸番國遠外海外,未有聞知,茲特遣太監鄭和、王景弘等繼詔往諭,其各敬順天道,撫輯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

    看明白了吧,這位新科皇帝收拾掉自己的叔叔(這個後面會詳細講)後,經過幾年時間,穩固了皇位,終於也動起了君臨萬邦的念頭,但問題在於,「萬邦」比較遠,還不通公路,你要讓人家來朝貢,先得告訴人家才行。想來想去,只能再次起用鄭和,目的也很明確:告訴所有的人,皇帝輪流坐,終於到我朱瞻基了!

    不管朱瞻基的目的何在,此時的鄭和是幸福的,他終於從眾人的冷落中走了出來,有機會去實現自己兒時的夢想。

    作為皇帝的臣子,鄭和的第一任務就是完成國家交給他的重任,而他那強烈的願望只能埋藏在心底,從幾歲的頑童到年近花甲的老者,他一直在等待著,現在是時候了。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十四章

    章節字數:3425更新時間:07-02-2216:17

    [306]

    宣德六年(1430)十二月,鄭和又一次出航了,他看著跟隨自己二十餘年的屬下和老船工,回想起當年第一次出航的盛況,不禁感慨萬千。經歷了那麼多的風波,現在終於可以實現夢想了!

    他回望了不斷遠去而模糊的大陸海岸線一眼,心中充滿了惆悵和喜悅,又要離開自己的祖國了,前往異國的彼岸,和從前六次一樣。

    但鄭和想不到的是,這次回望將是他投向祖國的最後一瞥,他永遠也無法回來了。

    最後的歸宿

    鄭和的船隊越過馬六甲海峽,將消息傳遞給各個國家,然後穿越曼德海峽,沿紅海北上,駛往鄭和幾十年來日思夜想的地方——麥加。

    伊斯蘭教派有三大聖地,分別是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其中麥加是第一聖地,偉大的穆罕默德就在這裡創建了伊斯蘭教。穆斯林一生最大的榮耀就是到此地朝聖。

    不管你是什麼種族、什麼出身,也不管你坐船、坐車、還是走路,只要你是穆斯林,只要有一絲的可能性,就一定會來到這裡,向聖石和真主安拉吐露你的心聲。

    鄭和終於來到這個地方,雖然他是一個優秀的航海家,雖然他是一個開創歷史的人,但在此刻,他只是一個普通而虔誠的穆斯林。

    他終於來到了這片夢想中的地方,他終於觸摸到了那神聖的聖石,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是一次長達五十餘年的朝聖之旅,五十年前,夢想開始,五十年後,夢想實現。這正是鄭和那傳奇一生的軌跡。

    從幸福的幼年到苦難的童年,再到風雲變幻的成年,如今他已經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者,經歷殘酷的戰場廝殺,爾虞我詐的權謀詭計,還有那浩瀚大海上的風風雨雨驚濤駭浪,無數次的考驗和折磨終於都挺過來了。

    我的夢想終於實現了,我已別無所求。

    朝聖之後,船隊開始歸航,使命已經完成,夢想也已實現,是時候回家了。

    但鄭和卻再也回不去了。

    長期的航海生活幾乎燃盡了鄭和所有的精力,在歸航途中,他終於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當船隻到達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終點古裡時,鄭和的生命終於走到了盡頭。

    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由於他幼年的不幸遭遇,他沒有能夠成家,留下子女,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偉大的,為後人懷念的人。

    [307]

    他歷經坎坷,九死一生,終於實現了這一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壯舉,他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促進了明朝和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國的和平交流,並向他們展示了一個強大、開明的國家的真實面貌。

    雖然他的個人生活是不幸的,也沒有能夠享受到夫妻之情和天倫之樂。但他卻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留下了一段傳奇,一段中國人的海上傳奇。

    而創造這段傳奇的鄭和,是一個英雄,一個真正的英雄,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驕傲。

    古裡成為了鄭和最後到達的地方,似乎是一種天意,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抵達這裡,意氣風發之餘,立下了「刻石於茲,永昭萬世」豪言壯語。二十年後,他心滿意足的在這裡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鄭和,再看一眼神秘而深邃的大海吧,那裡才是你真正的歸宿,你永遠屬於那裡。

    古裡的人們再也沒有能夠看到大明的船隊,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六十多年後,一支由四艘船隻組成的船隊又來到了古裡,這支船隊的率領者叫達.伽馬。

    這些葡萄牙人上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四處尋找所謂的財寶,當他們得知這裡盛產香料、絲綢時,欣喜若狂,這下真的要發財了。

    找到這個可以發大財的地方後,達.伽馬十分得意,便在科澤科德豎立了一根標柱,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根標柱象徵著葡萄牙的主權。

    在別人的土地上樹立自己的主權,這是什麼邏輯?其實也不用奇怪,這位達.伽馬在他的這次航行的所到之地都豎了類似的標柱,用這種亂搭亂建的方式去樹立他所謂的主權,這就是西方殖民者的邏輯。

    然而這位掛著冒險家頭銜的殖民者永遠也不會知道,早在六十年多前,有一個叫鄭和的人率領著大明國的龐大艦隊來到過這裡,並樹立了一座豐碑。

    一座代表和平與友好的豐碑。

    [308]

    威震天下

    讓我們回到永樂大帝的時代,在朱棣的統治下,國泰民安,修書、遷都、遠航這些事情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此時的中國是亞洲乃至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如果考慮到同時代的東羅馬帝國已經奄奄一息,英法百年戰爭還在打,哈布斯堡家族外強中乾,德意志帝國四分五裂,我們似乎也可以把前面那句話中的之一兩字去掉。

    我們經常會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怎樣才能獲得其它國家及其人民的尊重,在世界上風光自豪一把,其實答案很簡單——國家強大。

    明朝在這方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自元朝中期,國力衰落後,原先那威風凜凜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就已經成為了空架子,元朝皇帝成了名義上的統治者,很多國家再也不來朝貢,甚至斷絕了聯繫。

    生了病的老虎非但不是老虎,連貓都不如。

    而自從朱元璋接受這個爛攤子後,勵精圖治,努力發展生產,國力漸漸強盛,而等到朱棣繼位,大明帝國更是扶搖直上,威名遠播。

    於是那些已經「失蹤」很久的各國使臣們又紛紛出現,進貢的進貢,朝拜的朝拜,不過你可千萬別把這些表面上的禮儀當真,要知道,他們進貢、朝拜後,是有回報的,即所謂的「錦綺、紗羅、金銀、細軟之物賜之」,要是國家不強盛,沒有錢,你看他還來不來拜你?

    之前我們說過,洪武年間,朝鮮成為了明朝的屬國,自此之後,朝鮮國凡冊立太子、國王登基必先告知明朝皇帝,並獲得皇帝的許可和正式冊封,方可生效。永樂元年,新任國王李芳遠即派遣使臣到中國朝貢,此慣例之後二百餘年一直未變。

    而鄭和下西洋後,許多東南亞國家也紛紛前來朝貢,不過其中某些國家的朝貢方式十分特別。

    按說朝貢只要派個大臣充當使者來就行了,但某些國家的使臣竟然就是他們的國王!

    據統計,僅在永樂年間,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東南亞及非洲國家使節來華共三百餘次,平均每年十餘次,盛況空前。而文萊、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國每次來到中國的使團都是國王帶隊,而且這些國王來訪絕不像今天的國家元首訪問,呆個兩三天就走,他們往往要住上一兩個月,帶著幾百個使團成員吃好玩好再走,與其說是使團,似乎更類似觀光旅遊團。

    [309]

    讓人吃驚的還在後面,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居然有多達三位國王在率團訪問期間在中國病逝,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是如此的欽慕中國,在遺囑中竟都表示要將自己葬於中華大地。而明朝政府尊重他們的選擇,按照親王的禮儀厚葬了他們。

    貴為一國之君,死後竟不願回故土,而寧願埋葬於異國他鄉之中國,可見當年大明之吸引力。

    此外當時的琉球群島三國:中山、山南、山北,也紛紛派遣使臣來到中國朝貢,其中中山最強,也是最先來的,山南、山北也十分積極,不但定期朝貢,還派遣許多官方子弟來到中國學習先進文化。

    而亞洲另一個國家的朝貢也是值得仔細一說的,這個國家就是近現代與中國打過許多交道的日本。

    在當時無數的朝貢使團中,也有日本的身影,永樂元年,日本的實際統治者源道義派遣使臣到中國朝貢,當時朝貢國家很多,大都平安無事,可偏偏日本的朝貢團就出了問題。

    什麼問題呢,原來當時的明朝政府是允許外國使臣攜帶兵器的,但這些日本朝貢團卻不同其他,他們不但自己佩刀,還往往攜帶大量兵器入境。在完成外交使命後,他們竟然私自將帶來的大批武士刀在市場上公開出售,順便賺點外快(估計也是因為沒有其它的東西可賣)。按照今天海關和工商局的講法,這種行為是攜帶超過合理自用範圍的違禁品,並在沒有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出售,應予處罰,大臣李至剛就建議將違禁者抓起來關兩天,教訓他們一下。

    在這個問題上,朱棣顯示了開明的態度,他認為日本人冒著掉到海裡喂王八的危險,這麼遠來一趟不容易,就批准他們公開在市場上出售兵器(外夷修貢,履險蹈危,所費實多……毋阻向化)。

    可能有的朋友已經注意到了,我們在上文中並沒有說日本國王或是日本天皇,而是用了一個詞——實際統治者。因為之後我們還要和這個叫日本的國家打很多交道,這裡就先解釋一下這樣稱呼的原因,下面我們將暫時離開明朝,進入日本歷史。

    在日本,天皇一直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但天皇實際統治的時間並不長,真正的實權往往掌控在擁有土地和士兵的大臣手上,他們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統治者。到了公元十三世紀,隨著一件事情的發生,這個傾向進一步深化。

    明朝那些事兒2朱棣篇第十五章

    章節字數:3617更新時間:07-02-2216:17

    [310]

    這件事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源平合戰,源平兩家都是日本著名的武士家族,當時源氏的領軍人物源賴朝在他的弟弟,日本第一傳奇人物源義經的幫助下打敗了平氏,獲得了日本的統治權。

    源賴朝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後來的德川家康一直奉此人為偶像,他為了更好的控制政權,在京都之外建立了幕府,作為武士統治的基地。由於幕府建在鐮倉,日本史稱鐮倉幕府。源賴朝還給了自己一個特別的封號——征夷大將軍,這就是後來日本歷史上所謂幕府將軍的來歷。

    而那位永樂年間來朝貢的源道義就是當時的日本將軍,當然,在明朝和之後的清朝史書中都是找不到日本將軍這個稱呼的,對於這個來歷複雜,不清不楚的將軍,中國史書全部統稱日本王,這倒也是理所應當的,畢竟名分再怎麼亂、怎麼複雜,那也是日本自己的事情。

    也正是由於這一原因,日本的國家政治和發佈政令(包括發動侵略戰爭)都是由佔據統治地位的將軍或實權大臣(如豐臣秀吉就不是將軍,而是關白)主使的。

    當然了,近現代發動甲午戰爭和侵華戰爭的那幾位仁兄除外(明治維新之後,天皇已經掌握了實權)。

    但在當時,在強大的明朝面前,日本還是表現得比較友好的,雖然這種友好只是表面上的,暫時的。

    永樂三年(1405),日本國派遣使臣向明朝朝貢,此時中國沿海一帶已經出現較多倭寇,他們經常四處打家劫舍,殺人放火,朱棣大發雷霆,他嚴厲質問日本使臣,並讓他帶話回去,要日本國王(將軍)好好管管這件事情。這番辭令換成今天的外交語言來說,應該是,如果日本不管,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將由日方負責等等。如果按照朱棣的性格直說,那就是,如果你不管,我替你管。

    當時的日本將軍是個聰明人,他明白朱棣這番話的含義,便馬上發兵,剿滅了那些作亂的人,並把其中帶頭的二十個人押送到了中國,朱棣十分滿意,他也給足了日本將軍面子,又讓他們把這些人押回日本自己處置。

    可是朱棣沒有想到的是,使臣走到寧波時,覺得這些人帶來帶去太麻煩,佔位置不說還費糧食,就地把他們解決了,還是用比較特別的方式——「蒸殺之」。

    從此事可以看出,當時的日本是很識時務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