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兒 正文 0091-0100
    [91]

    現在你已經是舉人了,那麼請你打好包袱,準備好筆墨紙硯,明年二月你將要迎接人生的真正考驗——會試。

    這個考試只有獲得舉人資格的才能參加,也就是說,你的對手將是其他省的精英們,朝廷將在你們中間挑選三百人(可能有變動),但要注意,這三百人並不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進士,他們只是貢生,要想當進士,你還要再過一關。

    會試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這是三元裡的第二元。

    在說下一關之前,我們要介紹一下科舉考試的考場,當時的考場可不是今天光線明亮的教室,還有一大堆家長在外面抱著西瓜等你。明代考試的考場叫做貢院,其實從其結構環境來看,可以稱其為牢房。

    貢院裡有上萬間房間(大家可以估計一下錄取率),都是單間,有人可能覺得單間很好,別忙,我來介紹一下這是個什麼樣的單間,這種單間叫做號房,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

    大家估量一下就可以感覺到,這幾乎就是一個籠子。考生在進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帶書具和燈具進去,每人發給三支蠟燭,進去後,號門馬上關閉上鎖,考生就在裡面答題,晚上也在裡面休息,但由於房間太小,考生只能蜷縮著睡覺,真是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然而就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在那盞孤燈下,在難以忍受的孤寂中,我們的先人滿懷著報國的理想,用堅強的毅力寫出了妙筆生花的文章,實在值得我們尊敬。

    每一個經歷過這場考試的人都應該獲得我們的掌聲,不僅是那些成功者,也包括那些失敗者。

    通過會試的精英們面對的最後一道考驗就是殿試,在這場考試中,他們將面對這個帝國的統治者,考試方式是皇帝提問,考生回答,內容主要是策問。這些可憐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頭的,他們只能戰戰兢兢的答完問題,然後退出等待自己的命運。

    皇帝及大臣根據考生的表現,會劃分檔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個人,叫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這是為我們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賜同進士出身。

    而狀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92]

    如果到了這裡,你還榜上有名,那麼恭喜你,你將會被派任官職。不過不要期望過高,此時分派的官職都不高,經歷這麼多苦難,你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個八品的縣丞而已,離縣太爺還遠著呢,但不管怎麼說,總算是當官了吧。

    科舉考試不但是獲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讀書人追求榮譽的途徑。對他們而言,狀元就是他們的目標,雖說文無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狀元也是人,憑什麼不是我?!

    事實也是如此,但狀元雖很難得,三年才有一個,產量很低,但畢竟還是有的,所以讀書人心中的最高榮譽並不是狀元,而是另一種稱號,這才是每個讀書人朝思暮想的,獲得這一稱號的人將成為傳說中的人物,為萬人景仰!

    這一稱號就是連中三元,具體說來就是身兼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稱號於一身。這是真正的高難度動作,必須保證全省考第一,然後在會試中全國考第一,最後殿試裡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這就要求考生光是學問好還不夠,必須反應快,長得比較帥,才有可能獲得這一稱號。所以要得到這一稱號是要有一定運氣的,祖墳上豈止是冒青煙,簡直是要噴火。

    這種人在明朝276年的歷史中只出現過兩個,一個是洪武年間的安徽人黃觀;另一個是就正統年間的浙江人商輅,非常厲害。商輅在歷史上有一定地位,後面我們還要提到他。

    自隋唐開始科舉後,獲得這一榮譽的只有十三個人,分別是唐朝兩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一人,清兩人。這些人實在是值得我們崇拜的。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篇第二十四章

    章節字數:3975更新時間:07-02-2215:50

    [93]

    參加科舉考進士是為了當官,隨著老百姓做官的人越來越多,世俗的名門望族勢力慢慢消退,科舉進士們形成了所謂的科舉勢力,也就是後來的文官群體,這一群體給明朝的政治帶來了十分巨大的影響,他們形成了類似黑社會的組織結構。上可威脅皇帝,下可統治百姓,十分之可怕。在此,我們先看看他們的組織內的運行秩序。

    我們前面說過,進士一錄取就可以候補官員,而舉人要當官,就難得多了,他們要參加三次會試,如果實在沒出息,還是不能考過的話,就可以到吏部去註冊,過幾(從一到幾十不等)年,官員死得多了,有了空缺,就會把這些舉人翻出來,選擇其中一些人去當官。這個叫大挑。那麼大挑的標準是什麼呢,說來大家可能不信,是看你的長相,選擇方式類似現在的警察局認人,舉人們如同嫌疑犯,幾十人一隊,站在吏部大臣們面前任人挑選。

    這個時候,長得醜的可就真是叫天不應了,肯定是沒有你的一份了,早點回家吧。

    其實長得醜不是你的錯啊!

    選中的舉人就可以當官了,這些舉人雖然沒有考上進士,但也算是上過榜的,所以他們叫做一榜出身,而進士就叫兩榜出身,大家畢竟都是考試出來的,所以進士們也把舉人看成自己的同類。也就是所謂清流。

    這些清流們內部的秩序區分很有趣,需要詳細說說,大家瞭解這些規則後,就能較好的理解明代中期文官集團中發生的很多歷史事件。

    我們列舉出五個官員來說明這個問題,給他們分別命名為甲、乙、丙、丁、戊,這五個人的職務是這樣的,甲是兵部侍郎(三品),乙是禮部郎中(五品),丙是刑部員外郎(從五品),丁是翰林院侍講學士(從五品),戊是布政史參議(從四品)。

    這五個人中甲、乙、丙、丁都是進士,戊是舉人出身,他們在兵部大堂相遇,分清官位後,他們按照秩序坐下,大家開始談話,由於說的不是公事,自然要從出身講起,此時戊一定會先退出,為什麼呢

    因為他夠聰明!雖然他的官位在五人中排第二,但人家談的是進士的事,你一個舉人連殿試都沒有參加過,湊什麼熱鬧。這就類似現在開口問學歷,他是北大,我是清華,您呢,總不能說是克萊登大學畢業的吧。這個時候上去無異於自討沒趣。而且這些進士出身的人十分喜歡講登科時候的事情,一開口就是想當年,老子如何在殿試中應對自如等等,就如同圍城裡的那句名言兄弟我在英國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拋出一句。

    其實他很有可能是答非所問,慌不擇路爬出去的,誰知道呢。這是見面的第一步,擺出身

    下面是第二步,大家既然都是進士,那就好談了,談下一個問題,何時中進士的。一談之下,甲是洪武十六年的,乙是十九年的,丁是二十二年的,丙資格最老,是洪武三年的,這就類似今天見面問人:您的哪一屆畢業的啊,喔,是師兄啊,失敬失敬。當時可不是說兩句就能解決問題的,這個時候,那三位就要向丙行禮了,這是規矩,不管你官和年紀比對方大多少,遇到比你早登科的就要行禮。這是第二步,擺資歷。

    [94]

    第三步就是比名次,哪怕都是進士,也有個優等名次的問題吧,甲說:我是三甲同進士出身,乙笑一下:我是二甲進士出身,丙也笑:我是二甲第十五名。

    這個時候丁說:我是庶吉士。

    那幾位馬上就不笑了,乖乖的站起來行禮,這是因為庶吉士實在來頭很大。

    在所有的進士中,只有一甲三人可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選精英考試才可成為庶吉士,他們的職責是給皇帝講解經史書籍,並幫皇帝起草詔書,是皇帝的秘書,權力很大,到了明朝中期,更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當大學士的慣例。

    你說庶吉士厲害不厲害?

    這三套擺下來,大家心裡都有了數,將來多多關照啊,科舉勢力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排定秩序,形成強大力量的。

    考上了進士對於當時的人太有誘惑力了,而考一個好的名次也有額外的吸引力,中國人講究衣錦還鄉,也就是穿著官服回家給當年的窮哥們、鄰居家大嬸大哥看看,這個時候,排場越大,面子就越大。

    大家在電視上看到過,古代官員出行都要帶一大堆人,前面有打鑼的,舉牌子的開道。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些舉牌子的,學問都在牌子上呢!

    如果你是狀元,那就威風了,牌子上可以寫上狀元及第欽點翰林這樣的大字,招搖過市,引得無數百姓感歎不已,抓住自己孩子的腦袋使勁晃,將來一定要學他!

    二甲和三甲怎麼寫牌子呢,他們的牌子上會列明同進士出身兩榜出身這樣的字,也是很多人傾慕的。

    進士的牌子好寫,人家畢竟見過大世面,那舉人怎麼辦,不能寫中進士,也不能寫兩榜,放心,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舉人出門的時候,由於可寫的不多,他們充分發揮了創造力,

    比如他是丁寅年江西鄉試中舉的,就寫個牌子丁寅舉人,再想想,老子在縣衙是主簿(正九品),官位低是低了點,但也是官嘛,於是第二個牌子就寫某縣主簿,此外還有什麼何年何月被表彰過,有何政績,都可以寫上去,反正能騙騙老百姓就行了。

    正是這樣的誘惑,使得無數人前仆後繼,向著官位前進,可正如前面所說,當官哪有那麼容易呢,朱元璋早就為他們設置了最困難的一道關卡,這道關卡不但改變了歷史悠久的科舉制度,讓無數人陷入極端的痛苦中,在某種程度上,它還影響了中國未來幾百年的命運。

    這道關卡就是八股!

    [95]

    八股

    這是一個很值得一提的現象,八股可以說是明朝的發明創造,這套玩意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發展完善,影響了後來近五百年的知識分子,不可不說。

    學子們的考試科目分為三場,第一場考經義,也就是四書五經,第二場考試實用文體寫作,第三場靠時務策論,也就是給你個事情讓你分析,頗有點應用文的意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經義,這是取士的關鍵。

    那時候的考生們不像現在的學生,考試前要複習很多內容,對他們而言,只要背好四書五經就行了,題目只能在這裡出,不可能有別的題目。範圍相當小,背起來容易,而且寫文章時有規定的字數,一般不超過五百字,不像現在的某些命題作文動不動就要千字以上,這麼看來,當年的考試似乎要容易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關鍵在於格式和個人發揮,八股文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出題、中股、後股、束股、收結幾個部分,其中精華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四個部分你不能隨便寫的,必須用排比對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這種寫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寫一個字也不行,真是害人不淺,很多人都是一邊寫一邊亂編,只為了湊字數,達到對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齊,細看下內容,廢話滿篇。

    痛苦的不僅是考生,還有出題的老師,四書五經只有那麼多字,各級考試都從裡面出題,而出過的題一般是不能再用的,於是老師們奇計百出,把四書五經上下句割裂開,單獨拿來出題,如把一句話斬頭去尾,只用中間的幾個字拿來考人,這種語句不通,張冠李戴的詞句,連老師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何況學生呢。

    結果就是糊塗考糊塗,出題的人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考試的人也不知道,這樣考出來的是什麼人才?

    八股說到底是一種形式而已,就算古板,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別急,明朝統治者們還有殺手鑭,這一招才是最厲害的。

    明朝規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須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聖人的思想去寫文章,這個聖人是誰呢——朱熹。

    這位差點成為朱元璋祖先的聖人到底是什麼貨色呢,他一貫主張天理為本,要犧牲人欲,那句著名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是他思想的體現。這樣的一個人滿嘴仁義道德,按說應該是個道學家,但他還有一個愛好,就是扒灰(不懂的可以去查書),搞大了他兒媳婦的肚子。有這種行為,稱呼他為禽獸也很貼切。

    就是這麼個敗類,居然被當成聖人,他曾經給四書寫過注,也就是標注他自己的理解,然而這些理解被統治者看上,要求所有的學子必須按照朱聖人當年的思維來答題。

    天可憐見!朱聖人當年可能在上茅廁想出一句,寫下來,吃飯時又想出一句,寫下來,本來就作不得準,而過了上百年居然要所有的人按照他的思維方式來思考,簡直是一種折磨!

    [96]

    下面我們將從制度上回來,看看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遇到了什麼新的麻煩。

    朱元璋在解決了北元後,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復生產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時,朝廷內部的矛盾又激烈起來,大臣分成兩派,以地域為區分,開始了新的爭鬥。

    這些所謂派別,實際上就是老鄉會,大家都說一樣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鄉會就是淮西集團,會長本來應該是朱元璋,但考慮到他還兼任皇帝一職,所以當時是由李善長代理,這一集團人多勢眾,主要成員有李善長、郭興、郭英、湯和、周德興,還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說這些人是朱元璋同志起家的班底。當時的人們見面都以會說淮西話為榮。

    有的朋友問道,李善長何許人也,為什麼是第一功臣,確實,他好像很少出面幹什麼大事,這是由他的工作特點決定的。此人主要負責後勤和政務辦理,如果把劉基比作張良,那麼李善長就是蕭何。他一直跟隨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馬後的勞頓,後勤工作不好搞,勞心勞力又不討好。朱元璋是個明白人,所以在建國後,便以李善長為第一功臣,任命他為丞相。

    李善長這個人的特點是外表寬厚,卻心胸狹窄,誰敢和他過不去,就一定要解決對方。

    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磨,有敢專權的,就有敢分權的,淮西集團很快就遇到了對手,那就是浙東集團,這個集團的首領就是劉基。

    這兩個集團就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開始了鬥爭,朱元璋似乎也很有興趣,他準備看一場好戲。

    這場戲的主角是李善長和劉基,但僅有主角是不夠的,下面我們要介紹配角和龍套出場,這些人人多勢眾,是這場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他們的名字叫言官。下面我們將介紹一下這些人。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篇第二十五章

    章節字數:4766更新時間:07-02-2215:50

    [97]

    言官到底是什麼官呢,顧名思義,就是說話的官,到了明朝後期,也有人把這些人稱為罵官,實際上,他們是明朝監察制度的產物。

    朱元璋建國之初,仿照元朝制度,建立了御史台,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將其改名為都察院,都察院的長官是左右都御史,這個官名大家在電視上經常可以聽到,而都察院的主要骨幹是都察御史,這些都察御史共有十三道,以當時的十三個省區分,共有110人,這些人權力極大,他們什麼都管,由於平時並沒有什麼具體的事務要處理,就整天到處轉悠,不是去兵部查吃空額,就是到刑部查冤假錯案,辦事的官員看到他們就怕。

    有人可能會問,這些人權力如此之大,要是他們也徇私枉法怎麼辦呢,說到這裡,我們就要大大的佩服一下朱元璋了,他想了一些很絕的方法來規範御史的行為,首先挑選御史的時候,專門找那些書獃子道學先生,認死理的去幹這行,因為這工作得罪人,撈不到錢,而道學先生是最合適的人選。

    其次,他用了以小制大的方法,這些御史都是七品官,可以說是芝麻官,賦予他們監管長官的權利,就使得他們不敢過於張狂。有個官名叫八府巡按(周星馳電影裡出現過),大家咋一聽,八府的巡案,官一定很大,其實這也是個芝麻官,往往是朝廷臨時委派監察御史擔任的,就相當於以前所謂的特派員,官極小,權極大。但就是這樣,朱元璋還是不放心,於是他又建了一套班子,來監督都察院。這就是六科給事中。

    對應中央六部,朱元璋設立了六科,各科設都給事中一人,官位正七品,左右給事中官位從七品。這些人的權力大到駭人聽聞的地步。

    他們如果認為以皇帝名義發出的敕令有不妥之處,居然可以將敕令退回!而皇帝交派各衙門口辦理的事件,由他們每五天檢查督辦一次,倘若有拖延不辦,或是動作遲緩者,他們就要向皇帝打小報告,各部完成任務,還要乖乖的去六科銷賬,此外官員年終考核,這些給事中進行審核。

    這些人的行為特點可以概括為:你要打我,我就罵你。這不是一句玩笑話,他們從不動粗,全部功夫都在嘴和奏章上,你要是得罪了他,那就慘了,這些人罵人的功夫極高,都是飽讀詩書之輩,罵人也有典籍來歷,出自某典某條。如果你書讀得少,還以為他在誇你呢。可能回家查了書,看到某個典故方才恍然大悟,連祖宗十八代也給人罵了。

    這種罵人不帶髒字的功夫,實在厲害。這種獨門絕技代代相傳,東林黨期間達到了高峰,那可真是口水橫飛,引經據典,用意惡毒卻又言辭優美。套用葛優的一句話:人家罵你都聽不懂!

    朱元璋搞來這群人後,他自己也很快就吃到了苦頭。

    [98]

    有一件事可以說明言官們的可怕,洪武年間,御史周觀政巡視南京奉天門,這裡說明一下,周觀政是巡城御史,屬於最低層的監察御史。在他巡查時,遇見一群太監正領著一夥女樂往奉天門內走去。根據大明的內宮制度,女樂是不准入內的。周觀政當即上前制止,領頭的太監理都不理他,說了一句:我有聖旨在身!(注意這句話的份量)。

    按說一般人也就放他過去了,可周觀政堅持說就是有聖旨也不得違背大明的內宮制度,堅決不准女樂入內。太監遇到這麼個人,只好回宮稟報朱元璋。朱元璋苦笑一下,便傳口諭,不再讓女樂入宮,還特意加上一句,周觀政你幹得好,回去休息吧。無論怎麼說,朱元璋已經仁至義盡,給足了周觀政面子。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周觀政死都不走,這個書獃子不依不饒,一定要朱元璋出來和他說,朱元璋明白自己選的這些人都是不會通融的。娛樂也搞不成了,親自穿上朝服出宮進行安撫,對周觀政說,你做得對,我已經反悔,不用女樂了。周觀政聽到後,才回家睡覺。

    真是千古奇談!皇帝口諭還不行,居然還要親自出來道歉!我們在歎服這個書獃子的同時,不也應該欽佩他的勇氣和正直嗎,大明王朝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堅持原則的人,才能夠延續兩百年長盛不衰。

    應該說朱元璋搞的這個監察制度是相當不錯的。

    但請注意,如果你不是十三道御史,也不是六科給事中,不屬於言官,可千萬別多嘴!不要看著言官在皇帝面前擺威風,你也跟上去來兩句,不砍了你才怪。言官敢這麼做,那是有悠久傳統的。

    自古以來,就有言官的設置,這些人不管具體事情,他們的任務就是提意見,而歷來的封建王朝也形成了一個傳統——不殺言官。歷史上無論多昏庸的皇帝,也很少有膽量敢殺言官的。所以在朝堂上經常出現這樣一種情況,言官在下面說皇帝的不是,一點不給皇帝留面子,還洋洋自得,很有點你能把老子怎麼樣的氣魄。而皇帝只能在上面一邊聽,一邊咬牙切齒,想著明天就把你調個位置再整治你。言官確實威風啊!

    上面說的那個故事並不只是為了說明言官的權力和威嚴,列出此故事還有一個目的。

    大家也可以看出,這件事情中,周觀政做的過分了,用今天的話說,太較真了。皇帝有很多事情,你把女樂攔住,皇帝也傳口諭,表揚了你,這就足夠了。非要皇帝出來跟你說清楚,他哪裡來的那麼多時間和耐心?

    朱元璋是制度的制定者,所以他要做榜樣,但後來的皇帝呢,天剛亮就讓他起床頂寒風出來和你說清楚?就算再好的脾氣也會被這些御史惹火的,可見,御史的這一特點決定了他們將來的發展方向會出現一定的偏移,我們將在後面看到這股偏移的力量對國家造成的巨大影響。

    [99]

    演員到齊了,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場戲是怎麼演的吧。

    先說一下淮西集團的首領李善長,他被朱元璋引為第一功臣,於洪武三年被封為韓國公,這是很了不得的,因為當時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個公爵,其他五個人分別是徐達、常茂(常遇春兒子)、李文忠、馮勝、鄧愈。大家已經知道了這五位仁兄有多厲害,他們都是血裡火裡拚殺出來的一代名將,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長排位居然還在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

    他也是公爵裡唯一的文臣。

    相比之下,劉基也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卻只被封誠意伯(伯爵),耐人尋味的是,他的俸祿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長是4000石,多出劉基十幾倍。

    後人往往不解,劉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許多重要決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什麼只得到這樣的待遇?

    其實只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個問題並不是那麼難以解釋。朱元璋是一個鄉土觀念很重的人,李善長是他的老鄉,而且多年來只在幕後工作,從不搶風頭,埋頭幹活,這樣的一個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對的,劉基是一個外鄉人,更重要的是,劉基對事情的判斷比他還要準確!

    從龍灣之戰到救援安豐,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沒有想到的,他還是想到了。

    換了你是皇帝,會容許這樣的一個人在身邊麼?而且這些決策並非安民之策,而是權謀之策,用來搞陰謀政變十分有用,外加劉基厚黑學的根底也很深,朱元璋時不時就會想起他勸自己不要去救韓林兒這件事。誰知他將來會不會對自己也來這麼一手。

    不殺他已經不錯了,還想要封賞麼

    劉基一生聰明,但也疏忽了這一點。

    這也就決定了他在這場鬥爭中很難成為勝利者。

    洪武元年,雙方第一次交鋒。

    當時的監察機構是仿照元朝機構建立的御史台,劉基的官位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說,他是言官的首領,我們前面介紹過言官們的力量,此時的優勢在劉基一邊。

    引發矛盾的導火線是一個叫李彬的人,這個人是李善長的親信,他由於犯法被劉基抓了起來,查清罪行後,劉基決定要殺掉他,此時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長連忙去找劉基說請,劉基卻軟硬不吃,不但不買他的帳,還將這件事向朱元璋報告。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處死李彬。

    不巧的是,這份回復恰巧落在了李善長手裡,他雖怒不可遏,但也不敢隱瞞不報。他明白直接找劉基求情是不行了,為了救自己的親信一命,他想了一個借口,他相信只要講出這個借口,劉基是不會拒絕他的求情要求的。

    他找到劉基,對他說: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時不應妄殺人吧。李善長可謂老奸巨猾,他明知劉基深通天文之道,以此為借口,如劉基堅持要殺李彬,大可將天不下雨的責任推到劉基的身上,當時又沒有天氣預報,鬼知道什麼時候下雨。

    然而劉基的回答是:殺李彬,天必雨!

    李彬就這樣被殺掉了。

    李善長被激怒了,他開始準備自己的第一次反擊。

    [100]

    劉基敢說這樣的話,應該說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確實懂得天文氣象,可問題在於即使是今天的天氣預報,也有不准的時候。

    這一次劉基的運氣不好,過了很久也不下雨,等到朱元璋一回來,李善長積聚已久的能量爆發了出來,他煽動很多人攻擊劉基。朱元璋是個明白人,並沒有難為劉基,但劉基自己知道,這裡是呆不下去了,於是在當年八月,他請假回了老家。

    臨走前,正值當時朱元璋頭腦發熱,想把首都建在鳳陽,同時還積極準備遠征北元。劉基給了朱元璋最後的建議,首都建在鳳陽是絕對不行的,而北元還有很強的實力,輕易出兵是不妥當的。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又對了。

    應該說,當時的朱元璋是很理解劉基的,他對劉基的兒子說過,現在滿朝文武都結黨,只有劉基不和他們搞在一起,我是明白人,不會虧待他的。

    朱元璋這次可真是被劉基給蒙了,劉基並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在臨走之前已經布下了自己的棋子,楊憲。

    楊憲是劉基的死黨,他得到了劉基的指示,接任了御史中丞,準備對淮西集團的反攻。

    這位楊憲也不簡單,他韜光養晦,扶植高見賢等人並利用言官的力量,不斷收集李善長的把柄,並在朱元璋面前打小報告,說李善長無才無德,不能委以重任。朱元璋不是蠢人,他知道楊憲說這些話的目的何在,開始並未為之所動,但時間長了,他也慢慢對李善長有了看法,對李善長多有指責,十一月,他召回了劉基,並委以重任。淮西集團全面被打壓。

    浙東集團眼看就要成為勝利者,李善長十分憂慮,他明白自己已經成為了靶子,一定要學劉基,找一個代言人,但這個人又不能太有威望,要容易控制。於是他看中了胡惟庸,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選擇最終讓他踏上了不歸之路。

    胡惟庸是李善長的老鄉,他很早就追隨朱元璋,卻一直不得意,總是幹些知縣之類的小官,但他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在得到李善長的首肯後,他成為了淮西集團新的領袖。這場鬥爭最終將在他手中結束。

    就在浙東集團最得意的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變化,由於劉基這個人言語過於直接,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沒有溝通技巧,很多人開始在朱元璋面前說他的壞話,朱元璋對這個足智多謀的人也起了疑心,於是就有了後來那次決定劉基命運的談話。

    這一天,朱元璋單獨找劉基談話,初始比較和諧,雙方以拉家常開始了這次談話,就在氣氛漸趨融洽時,朱元璋突然變換了臉色,以嚴肅的口氣問劉基,如果換掉李善長,誰可以做丞相。

    劉基十分警覺,馬上說道,這要陛下決定。

    朱元璋的臉色這才好看了點,他接著問:你覺得楊憲如何?

    這又是一個陷阱,朱元璋明知楊憲是劉基的人,所以先提出此人來試探劉基。

    劉基現在才明白,這是一次異常凶險的談話,如果稍有不慎,就會人頭落地!

    他馬上回答:楊憲有丞相的才能,但沒有丞相的器量,不可以。

    但考驗還遠遠沒有結束,朱元璋接著問:汪廣洋如何?

    這是第二個陷阱,汪廣洋並不是淮西集團的成員,朱元璋懷疑他和劉基勾結,所以第二個提出他。

    劉基見招拆招,回答道:此人很淺薄,不可以。

    朱元璋佩服的看了劉基一眼,這是個精明的人啊

    他說出了第三個人選,胡惟庸如何?

    劉基送了口氣,說出了他一生中最準確的判斷

    胡惟庸現在是一頭小牛,但將來他一定會擺脫牛犁的束縛!

    說完這句話,劉基鬆了口氣,他知道考驗已經過去了,但他錯了,下一個問題才是致命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