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順宗(同名) 第四卷 初臨天下 第二十三章 皇帝有話說
    (點擊、鮮花、推薦、收藏,俺都要,多多益善。nbsp)

    高崇文聞言不禁目瞪口呆,喃喃道:

    「韋太尉竟然如此?」

    似乎不敢置信。那幕僚言之鑿鑿地道:

    「確實如此,而且不止如此。大帥想必清楚,韋太尉此舉形同謀反,故而韋太尉害怕自己的所作所為被朝廷知道,凡是蜀地的官員任期滿的,都闢為僚屬,凡是自己征辟的才俊,都不放他們入朝,這樣,韋太尉才能位兼將相,才能在西川二十年穩如泰山。大帥您想想,當您初到東川時,是不是想找一個熟悉西川情形的僚屬都找不到?」

    「那先生為何對西川情形如此瞭解?」

    「屬下兄長曾經在西川為官,一年前病故,屬下曾入西川運兄長靈柩回故里,所以屬下對西川情形略知一二。」

    那幕僚頓了一頓,繼續說道:

    「大帥只是立下大功,代將士微求賞賜,有何不可呢?大帥若開不了口,可以不直接請求,只將大軍停在梓州休整即可,吾料朝廷若真是信任大帥,封賞必然馬上就到。」

    「可是先帝是先帝,今上是今上。今上比先帝要有為許多,也不似先帝那麼愛財吝嗇。」

    「大帥,您想一想,先帝初繼位時是不是也如今上般勵精圖治?可後來如何?最難猜測帝王心,大帥要三思啊!」

    高崇文卻什麼表示都沒有,道:

    「本帥心中自有分寸,你先下去吧!」

    那幕僚本以為會得到高崇文賞識,心有不甘,卻只得行個禮下去了。nbsp他倒不知道高崇文後來說:

    「這些南蠻子,心思端的狡詐。」

    本來應該當天發出的告捷文書一直等到第二天下午才從梓州發出,而此時,已經得到消息的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草擬的奏章早已上路了。

    《春明外史》創刊的時候,李誦特地讓李絳將編號靠前的幾張要了過來,放在自己紫宸殿的御書房裡,每天看看自我陶醉。順便說一句,自從幹掉了俱文珍楊志廉後,李誦就遷「回」了大明宮居住,御書房也設在了紫宸殿裡。由於印刷困難(當然在當時人看來已經極其方便了),《春明外史》每半個月才能出一期,版面很少,上面的內容也大多簡明扼要,售價也不便宜,但是由於王建的堅持,做工精美,而且在上面發文的無一不是名人,所以居然在長安的富貴圈裡打開了市場,據說長安有的商人買了後把它裱起來放在客廳裡,以為炫耀的資本。幾名宰相一進御書房,就看到了李誦案上的報紙。但是李誦明顯不是請他們來欣賞報紙的。待他們坐下,李誦從手邊拿起了一份奏章。

    「各位相公,你們看一看。」

    李誦面有慍色地說道。看來皇上今天心裡不高興啊。

    從李純開始,杜黃裳,杜佑,陸贄,鄭餘慶四人依次傳閱著一份奏章,這份奏章他們中已經有人看過,但是依然看的很仔細。待幾人都看罷,陸贄道:

    「陛下,這是高崇文在挾功求賞。」

    高崇文是杜黃裳推薦的人,現在挾功求賞,皇帝是怎麼想的?杜黃裳是不是也要受牽連?其他幾人都看出來了,但是心裡都在掂量該怎麼說,只有陸贄,稍加考慮就說了出來。杜黃裳依然面色平靜,默默不語。

    有話不說不是陸贄的哲學,說實話,陸贄從來沒有當面說過李誦怎麼樣,但是李誦卻很害怕陸贄,李誦現在是體會到唐太宗見到魏征是什麼感受了。既然有人說話,太子和其他幾位相公,包括杜黃裳都點頭贊同,李誦就接著問道:

    「那陸相公以為該如何處置?」

    陸贄道:

    「臣以為應當重賞。」

    恩?沒聽錯吧?坐在一邊的李純懷疑地搖了搖腦袋,在他看來,現在陸贄落井下石才正常。不過見大家都在聽,趕緊收回心神。

    陸贄接著說道:

    「臣以為,高崇文十數日就能恢復東川全境,足見其人武勇,部下善戰。陛下選用高崇文討劉辟是對的。高崇文所部是客軍,自長武至西川,其間道路何止千里,若是其他軍隊,將士銳氣只怕早已消磨殆盡,高部客軍遠征,單憑忠義不足以鼓勵三軍,所以臣以為應當重賞高部。」

    「行百里者半九十,高崇文初戰告捷,正是應當鼓舞士氣,一戰而定西川之時,士氣可鼓而不可洩,不然時日消磨,劉辟在西川站穩了腳跟,西川就不容易平定了。陛下現在賞賜高崇文,所費不過數十萬錢,若此戰拖延,耗費何止百萬緡?臣望陛下不以小過而惡其人,及時賞賜,如此平復西川指日可待。」

    杜佑睜開眼睛道:

    「陸相公言之有理。」

    杜黃裳鄭餘慶也表示贊同。此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一直默默不言的李純說道:

    「若是高崇文恃寵而驕,得寸進尺,平復西川後效仿劉辟割地自據,到那時該當如何呢?」

    陸贄道:

    「臣觀高崇文年已六十有一,慷慨質樸,厚重少文,不是心存不軌之人。頂多不知禮法綱紀,斷不至於割地自據。」

    李純接著問道:

    「不是不相信陸相公,俗語有云,知人知面不知心,王莽未篡漢時誰道他是奸臣呢?」

    又轉向李誦道:

    「父皇,兒臣以為賞賜之外,當對高崇文有所鞭策警示。」

    「陛下,武將恃功求賞,雖是惡習,卻已成慣例。若陛下發動大軍監視,不免令前方將士心寒。老臣以身家性命擔保,高崇文絕無二心。」

    杜黃裳離開座位跪下道。

    陸贄道:

    「陛下,杜相公言之有理,臣贊同。」

    既然如此,李誦就沒什麼好說的了。當下命令翰林學士王涯草詔。

    不過李誦卻依然面有慍色,說道:

    「剛剛打下了梓州,就按兵不動,想養賊自重,哼,到後來若是賊越養越大,我看他五千兵夠不夠朝裡面塞的。」

    「朕本以為高崇文愛惜士卒,如今看來卻是浪得虛名。他一出征時朕就當著全軍的面許諾,只要平叛成功,朕絕不吝嗇獎賞,他倒好,僅僅收復了東川,就朝朝廷伸出了手,若是西川也打下來了,朕是不是要把劉辟得不到的給他呢?」

    「國家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可是軍隊卻不思務本,自恃無力而驕。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會出事。軍隊要改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