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清朝當總統 第三部 第四章 殘酷還是溫和?
    在總統府裡看到這份報紙的。對於這個連續的報道趣。下面讓我們隨著他的目光一起來看看張光亭先生是如何描寫他對郭松齡的採訪的。

    「十二日下午六時郭總監察官於辦公室內接受了本人之採訪。時總監察部行政主任、副主任及特別調查署總長周、汪、韋等人亦在場。」

    「郭總長對於此事件極為重視對於刺客的身份他表示暫時不便透露然余暗自揣度恐為極端滿族子弟所為此意見亦為多數人所贊同然林大總統在其聲明中所言希望一般之民眾放棄排滿之仇視心理呼籲全國各民族團結一致由此可見總統之胸襟實在非常人所能及。」

    「下面乃是本人與郭總長之對話。由劉雅馨女士記錄整理。」

    「張『坊間盛傳此案乃是滿人所為未知郭總長有何看法』?」

    「郭總長『除開滿人之因素此案亦有重大之政治背景詳情如何尚在進一步審理之中。如果不能將此案件徹底查個清楚明白郭某定會引咎辭職』」。

    「張『又傳此事與新近成立之國民黨有關請問郭總長是否屬實?』」

    「郭總長『此系無中生有之謠傳亦是挑撥總統與國民黨關係之惡毒計策就目前審訊之結果來看兩者並無關聯。』」

    「張『請問郭總長。刺客有無同夥漏網?』」

    「郭總長『同夥定然是有地只是尚不能確認需要進一步的調查此事我已經請求總統授予特別調查權無論涉及到誰我都會徹查到底!對於這些妄圖通過暗殺手段來扼殺共和新生之暴徒。我相信任何有良知的國民都會群起而攻之!』」

    「張『請問特別調查署韋署長對於此案何時可以告白天下有確定的日期否?』」

    「韋署長『我不敢隨便斷言日期惟有盡全身心之力將此案件盡快偵破以告國人!』」

    「張『郭總長聽說所繳獲之刺客行刺的凶器乃是一把美制左輪手槍。那麼請問此案件是否與美國人有關呢?』」

    「郭總長『此證據不足以證明與洋人有關但亦不能排除此種可能。』」

    「余對諸位總長、主任之採訪大抵情形便是如此。由此得出模糊印象概因此案之審理將會牽扯出一個驚天之大案。余懷此心情忐忑執筆以上。」

    不得不說張光亭的職業性敏感還是很靈敏地。他沒有宣諸於報端的是自己在採訪時感受到的那種氣氛。非常微妙讓人覺得近在眼前卻又難以捉摸的氣氛。

    很快就有細心的讀者從各種報道中發現這個案件越發的撲朔迷離起來。先是行刺的案犯在獄中自殺身亡。使得整個案情一下陷入了困境之中接著特別調查署的特別行動組開始小規模地抓捕「同黨」。而這些「同黨」也開始慢慢的從無關緊要的小人物蔓延到身處共和政府高位的大人物身上來。

    第一個被逮捕的大人物要數周大烈時任共和中央政府農業副總長國民共進會成員原本是個人所共知的君主立憲分子。只因共和初立他得以國進會會員的身份派任農業副總長同時在國進會內。他還擔任著組織部部長之職務。他被逮捕以後很快供認出藍天蔚、劉成禺二人前者時任參議院議員後者為陸軍參議部主任參議在共進會中亦屬於核心人物。

    沒等人們從接連而起的逮捕風潮中清醒過來大規模的清洗開始了。先是以章炳麟、張為中心的統一黨被宣佈為非法組織章逃亡日本後張遂在南京被逮捕。接著又有國民共進會主席孫武被逮捕同時該會被取締。隨後在參議院中佔有多數席位地以谷鍾秀、張耀曾、吳景等為首的統一共和黨亦被取締谷「畏罪自殺」張、吳二人自首之後「取保侯審」此風愈演愈烈至十一月初已經有半數國會議員被關押審訊數個黨派被取締或宣佈解散。到了十一月二十三日國民黨中的數人亦遭逮捕。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時任國民黨九理事之一的王寵惠他同時是共和政府中的外交部副總長。王地被捕遭到國民黨的激烈反對。時在上海的孫中山發質問郭松齡及特別調查署韋寶齋云「郭總監察長、韋署長台鑒據北京總部(指國民黨總部)來電云『連日來時局震盪人心惶恐時世日艱特自謀刺總統案之後各黨派所受牽連日增旬日內國會議員、共和之各機關首腦屢遭逮捕關押昨日又將我黨理事、外交副總長王寵惠以謀刺總統同黨之罪名逮捕入獄。』殊不知此風何以會牽連至廣?王寵惠一向謹慎斷然不會與謀刺總統之亂黨有任何牽連此中必然受人誣陷或望郭總監察長、韋署長詳查明斷切不可受歹人蒙蔽而致無辜受難……」

    對於這份措辭激烈的郭松齡閱後不置可否的冷笑數聲倒是韋署長小心說道「是否將此呈送給總統?」

    「為什麼?現在是什麼時候?你我又是做什麼的?難道要人家譏笑你我無能麼?」郭松齡臉色鐵青在韋署長眼中看起來非常猙獰。

    他在房間內來回走了幾步對身邊的秘書口授道「孫副總統鑒來電悉閱王寵惠案已移交特別調查署經審訊對其叛國罪行已供認不諱。貴黨出此叛徒實為不幸其幕後之主使者已逐一落網。此案。實乃共和成立以來之第一大案郭職責所在誓將此案徹查明白請孫副總統勿以黨派之見疑我。郭松齡。」

    職責所在地郭松齡自然要將其職責盡到實處。到了十二月中旬國民黨在北京、上海地多個理事如王、王芝祥、張鳳翽等相繼被捕入獄

    :+.上發表言論闡明害大總統之陰謀分子深惡痛絕」的立場同時在上海宣佈解散國民黨並以「留洋考察」之名欲請辭去副總統之職林雲在看到他的辭呈之後自然不准並電告孫中山「此間之事。已告一段落還望孫先生以國家為重勿生疑慮與雲共建共和之偉業。」

    而恰恰在此時又發生了「胡、李、蔣、田叛亂事件」或稱「日政變。」

    根據後來的審訊資料顯示十二月十九日原國民黨參議胡漢民、李烈鈞、蔣武、田桐等四人在北京密商擬計劃於次日凌晨發動兵變企圖一舉攻佔總統府、總監察部等要害機關。時胡漢民尚在內政總部次長任上。李、蔣二人在中央陸軍學院高等指揮系學習田桐時任天津警備督察署機要處主任四人各聯絡同黨數百人其中多為原南方革命黨軍官而田亦從天津秘密攜帶人員及武器入京因事阻隔。未能成行遂將舉事日期推遲之二十日晚十時。事不機密為郭松齡部下所查獲一批武器並搜出名單及聯絡暗號、旗幟等物證。

    有了名單又有了時間郭松齡卻沒有立刻去捕人而是秘密安排部下嚴密監視諸人另調直屬地監察總隊兩千精銳控制數個要點。

    晚上十時。正陽門處率先發難槍聲甫響叛兵行至街口既被郭部所埋伏之兵士盡數圍殲。此股人數百二十餘事後查點逃脫三四人。至於欲前往攻擊總統府及總監察部等各機關地叛兵除少數人被擊斃或逃脫外亦大半被俘。其中便有李烈鈞、田桐二人。郭松齡於當日宣佈北京戒嚴。

    這一事件無形中又加劇了清洗風波在二十日到二十三日這短短的三天便有數百人被逮捕入獄。

    林雲亦在二十一日發佈公告公告稱「共和新生甫遭此巨變雲深為痛心。查胡、李、蔣、田等人皆原屬革命之志士亦或為共和機關之首腦或為軍界未來之領袖然不思為共和建設身體力行反行叛亂陰謀之惡行希圖搗毀共和重要機關陷全國政局於混沌此行足致使親者痛而仇者快也望我革命之軍人秉承一貫之宗旨捍衛新生共和之政體……」

    到了十二月二十七日林雲宣佈解散國會政體由責任內閣制改為總統制仍保留以楊度為首的內閣只是轉換了個名稱改叫「國務院」楊仍然出任國務院總理。並擬定於共和二年五月之前選出新一屆民眾代表大會規定全國民眾代表實際數額為七千三百人由各地方自行選舉作為新產生的民眾大會成員行使核准立法權。

    借用上海《民生報》的一章大體上可以知道民眾對於此事件的反映。章署名「秋江農夫」。

    「夫共和者有法蘭西與美利堅之區別也。法蘭西之共和所行實為責任內閣制而美利堅之共和實為總統制。舉凡列強除開英、德、俄、意、奧等君主立憲之國此二者實為共和之標本也。然我共和之施行先習法而又美更加民眾大會此等向無先例之舉措凡此種種使人頓如墜雲霧中之感未知林大總統是否以共和之名義行獨裁之事實舉國民眾皆注目而觀望。」

    —

    如果說這篇略帶著些疑問章還算客氣的話那麼發表在《新民生觀察報》上地另一章就要辛辣的多了。略抄錄部分如下

    「誰為禍首?——共和成立總統舉定法案通過正在一團高興之時忽然宵小謀刺大總統怪哉其一;然後昔日之共和同志嘩然變身為刺客之同黨此怪哉其二;更有林立之黨派無論大小旦夕之間皆為非法未知法從何出?此怪哉其三也。噫嘻吁奇乎怪哉人人所不及料也。豈只人人不及料即林大總統及軍官等亦不及料。然人人之不及料理也林大總統及軍官等之不及料非理也。何則?知兵莫如將知將又莫如總統也……」

    林雲讀到這裡的時候難得的笑出了聲這幾日來他的心情也頗為沉重。

    民主在他當初看來就不是適合目前中國的東西。僅僅是那兩個法案的通過他便費盡了口舌不止一次的在國會中答辯過。最終的結果雖然是看起來獲得了勝利可是他知道這個勝利並不意味著自己的權威在國會中有多麼大地影響相反的在宋教仁鼓動新組國民黨之時他便已經感到了來自國會來自不同政見者的強大反對力量。

    關於刺殺案是他始料未及的據郭松齡坦承刺客僅僅是個對他心懷不滿的八旗子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政治背景。然而他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利用這個案件來打擊那些企圖在未來給自己設置障礙並架空自己實權地傢伙們。

    如果現在不殘酷一點恐怕再拖下去當他們實力更為強大之時再生變故就會死更多的人。如此看來現在的手段算是非常溫和了至少除了那個小小的未遂政變之外全國的形勢尚還穩定。

    一切如同他所設想的那樣甚至連反對的聲音也如此眼熟。林雲放下報紙陷入了沉思之中黨派之爭表面上看來自己是勝利了然而一個危險的苗頭卻暴露出來。那就是他一直都沒有一個黨派來。沒有黨派自己何以談宗旨?論理想?他拿起筆來在桌上地白紙上寫道一個政黨必須有公共之目的;一個政黨必須有奮鬥的決心;一個政黨必須有整肅的號令;一個政黨必須有優容地氣量;一個政黨必須有犧牲的精神。

    而這個黨該取個什麼樣的名稱才最為合適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