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郭良>>網絡創世紀

雲台書屋

第十一章 什麼是互聯網?


  1969年底,ARPANET誕生的時候,只有四台主機聯網運行。那時,甚至連局域網(LAN)的技術也還沒有出現。而到現在,將近「而立」之年的互聯網至少運行著1千6百萬台主機。

  在我們每天接入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網絡,通過互聯網與朋友通信、與同行交流,通過互聯網瞭解新聞、獲取信息的同時,我們對這個網絡究竟瞭解多少?我們是否有時間,有心情在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中,抽出一點時間來思考互聯網的含義?

  我經常問自己:究竟什麼是互聯網?互聯網意味著什麼?什麼是互聯網的本質?為什麼互聯網會有今天這樣的發展?

  技術專家的定義

  毫無疑問,互聯網首先是當代高科技的產物。在我們試圖瞭解互聯網的本質的時候,有必要先瞭解技術專家們的定義。

  1995年10月24日,「聯合網絡委員會」(FNC:The Federal Networking Council)通過了一項關於「互聯網定義」的決議:

  「聯合網絡委員會認為,下述語言反映了我們對『互聯網』這個詞的定義。

  『互聯網』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統──1.通過全球性的唯一的地址邏輯地鏈接在一起。這個地址是建立在『互聯網協議』(IP)或今後其它協議基礎之上的。

  2.可以通過『傳輸控制協議』和『互聯網協議』(TCP/IP),或者今後其它接替的協議或與『互聯網協議』(IP)兼容的協議來進行通信。

  3.可以讓公共用戶或者私人用戶使用高水平的服務。這種服務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關的基礎設施之上的。」

  這當然是從技術的角度來定義互聯網。這個定義至少向我們揭示了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互聯網是全球性的;其次,互聯網上的每一台主機都需要有「地址」;最後,這些主機必須按照共同的規則(協議)連接在一起。

  互聯網是全球性的。這就意味著我們目前使用的這個網絡,不管是誰發明了它,是屬於全人類的。這種「全球性」並不是一個空洞的政治口號,而是有其技術保證的。正如我們在本書第二章 中已經看到的那樣,互聯網的結構是按照「包交換」的方式連接的分佈式網絡。因此,在技術的層面上,互聯網絕對不存在中央控制的問題。也就是說,不可能存在某一個國家或者某一個利益集團通過某種技術手段來控制互聯網的問題。反過來,也無法把互聯網封閉在一個國家之內-除非建立的不是互聯網。

  然而,與此同時,這樣一個全球性的網絡,必須要有某種方式來確定聯入其中的每一台主機。在互聯網上絕對不能出現類似兩個人同名的現象。這樣,就要有一個固定的機構來為每一台主機確定名字,由此確定這台主機在互聯網上的「地址」。然而,這僅僅是「命名權」,這種確定地址的權力並不意味著控制的權力。負責命名的機構除了命名之外,並不能做更多的事情。

  同樣,這個全球性的網絡也需要有一個機構來制定所有主機都必須遵守的交往規則(協議),否則就不可能建立起全球所有不同的電腦、不同的操作系統都能夠通用的互聯網。下一代TCP/IP協議將對網絡上的信息等級進行分類,以加快傳輸速度(比如,優先傳送瀏覽信息,而不是電子郵件信息),就是這種機構提供的服務的例證。同樣,這種制定共同遵守的「協議」的權力,也不意味著控制的權力。

  毫無疑問,互聯網的所有這些技術特徵都說明對於互聯網的管理完完全全與「服務」有關,而與「控制」無關。

  事實上,目前的互聯網還遠遠不是我們經常說到的「信息高速公路」。這不僅因為目前互聯網的傳輸速度不夠,更重要的是互聯網還沒有定型,還一直在發展、變化。因此,任何對互聯網的技術定義也只能是當下的、現時的。

  與此同時,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聯網中、越來越多地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也會不斷地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對互聯網的意義、價值和本質提出新的理解。

  網絡就是傳媒

  正如我們前面看到的那樣,互聯網的出現固然是人類通信技術的一次革命,然而,如果僅僅從技術的角度來理解互聯網的意義顯然遠遠不夠。互聯網的發展早已超越了當初ARPANET的軍事和技術目的,幾乎從一開始就是為人類的交流服務的。

  即使是在ARPANET的創建初期,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指令與控制研究辦公室(CCR)主任利克裡德爾就已經強調電腦和電腦網絡的根本作用是為人們的交流服務,而不單純是用來計算。

  後來,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David Clark也曾經寫道:

  「把網絡看成是電腦之間的連接是不對的。相反,網絡把使用電腦的人連接起來了。互聯網的最大成功不在於技術層面,而在於對人的影響。電子郵件對於電腦科學來說也許不是什麼重要的進展,然而對於人們的交流來說則是一種全新的方法。互聯網的持續發展對我們所有的人都是一個技術上的挑戰,可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我們來自哪裡,不能忘記我們給更大的電腦群體帶來的巨大變化,也不能忘記我們為將來的變化所擁有的潛力。」(RFC:第1336期)

  很明顯,從互聯網迄今的發展過程看,網絡就是傳媒(Communication)。

  英文的「Communication"是個不太容易翻譯的詞。當我們談到消息、新聞的時候,這個詞指的是傳播和傳達;當我們說起運輸的時候,這個詞指的是交通;而當我們討論人際關係的時候,這個詞又和交往和交流有關。當年利克裡德爾強調電腦的作用在於「交流」,就是用的就是這個詞。

  有趣的是,「電腦」(Computer)和「交流」(Communication),都有一個共同的詞根:「com」(共、全、合、與等等)。古英語的「Communicate」,就有「參與」的意思。在美國大學裡,一般學習的不是新聞學,而是大眾傳播學(mass communication)。在這個意義上,「communicate」與宣傳和被宣傳無關,而是和大家共同「參與」的「交流」緊密相關。我在這裡強調「網絡就是傳媒」,也是為了強調網絡在人類交流和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互聯網迄今為止的發展,完全證明了網絡的傳媒特性。一方面,作為一種狹義的小範圍的、私人之間的傳媒,互聯網是私人之間通信的極好工具。在互聯網中,電子郵件始終是使用最為廣泛也最受重視的一項功能。由於電子郵件的出現,人與人的交流更加方便,更加普遍了。

  另一方面,作為一種廣義的、寬泛的、公開的、對大多數人有效的傳媒,互聯網通過大量的、每天至少有幾千人乃至幾十萬人訪問的網站,實現了真正的大眾傳媒的作用。互聯網可以比任何一種方式都更快、更經濟、更直觀、更有效地把一個思想或信息傳播開來。

  而互聯網的出現,電子郵件和環球網的使用,正好為人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網頁就是出版物

  如果理解了「網絡就是傳媒」,就很容易理解作為互聯網的功能之一的環球網的網頁實質上就是出版物,它具有印刷出版物所應具有的幾乎所有功能。幾年來環球網發展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事實上,有相當數量的環球網用戶直接把環球網當作出版物。根據NetSmart的統計,50%的用戶閱讀在線的雜誌,48%的用戶閱讀在線報紙(http://adnet.net/statsl.htm)。即使不通過環球網閱讀報刊,環球網的網頁本身也起到了出版物的作用。

  環球網的發明者伯納斯利在他關於環球網的宣言(http://www.w3.org/WWW/People/Berners-Lee/9602affi.html)中,明確指出:

  「環球網在本質上是使個人和機構可以通過分享信息來進行通信的一個平台。

  當把信息提供到環球網上的時候,也就被認為是出版在環球網上了。在環球網上出版只需要『出版者』有一台電腦和互聯網相連並且運行環球網的服務器軟件。....就像印刷出版物一樣,環球網是一個通用的傳媒,」然而,與印刷出版物相比較,網頁具有印刷出版物所不具有的許多特點。

  首先,網頁的成本非常便宜。在紙張非常緊張、非常昂貴的情況下,網頁的優點就格外明顯。因為,與印刷出版物不同,網頁只是一種電子出版物,建立網頁並不需要紙張。而且,當電影工作者、戲劇工作者、甚至也包括作家們在感歎自己的工作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同時,網頁的優點也顯示了出來。因為,網頁是可以隨時修改、隨時「再來一次」的。

  網頁的另一個優點是讀者面廣。既然不必花錢,誰都喜歡多看一些東西,因此,好的網頁肯定比好的書報傳播面廣得多。一個好的網頁通常每天都有幾萬、甚至幾十萬人次光顧。其影響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既然是電子出版物,網頁的傳播速度也是印刷出版物所不能比擬的。

  不用說書籍,即使是報紙,從編輯、排版、印刷到發行都需要時間,而網頁則非常簡單,只要放在網上就行了。這裡,網頁與印刷出版物的區別在於,印刷出版物是要送到讀者手裡的,而網頁則由讀者自己來取。互聯網上影響最大的新聞網頁(比如:美國有線新聞網CNN)都是每小時更新一次內容。讀者可以常看常新,隨時追蹤事件的發展。

  而且,由於網頁使用的是超文本文件格式,可以通過鏈接的方式指向互聯網上所有與該網頁相關的內容。不管是進行理論研究,還是讀新聞,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關的資料。並且,這些材料好像不是別人寫好了強加於你,而是由你「參與」其中,自己「找」出來的。

  也許,網頁和印刷出版物的最大區別還是在於反饋。印刷出版物的反饋渠道往往還是印刷,在許多情況下,得到反饋是非常難得的。而對一個網頁提出不同的看法就非常容易。

  正是由於作為一種出版物的這些特性,環球網正越來越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

  根據PC-Meter1996年的調查,平均每個互聯網用戶每次訪問的環球網的網站有5.6個,每次察看的網頁有20.8個,而平均閱讀每一個網頁所需要的時間大約1.4分鐘,平均每次上網閱讀環球網頁的時間大約28分鐘。(http://adnet.net/stats1.htm)

  作為這樣一種具有私人和公共的雙重功用的傳媒,互聯網效用的實現從根本上還是依賴於參與者,也就是用戶的增加。而這一特性又是和網絡的本性完全一致的。

  越大越好

  當信息產業由於市場的節奏快、變化大而捉摸不定,開始信奉「船小好掉頭」的原則的時候,網絡所遵循的卻是「越大越好」的信條。

  的確,如果只有一台電腦,即使裝上網絡適配卡也沒有任何意義。然而只要有兩台電腦,並且兩台電腦互相之間可以共享數據,那麼,這兩台電腦就都活了。

  因為,每一台電腦都可以使用另一台電腦的數據,所以,每一台電腦都變成擁有兩台電腦的數據。

  我們可以再進一步設想有10台電腦聯網。如果不聯網的話,其功用就是10台電腦。但是,如果這10台電腦聯了網,可以互相分享數據,那麼,每一台電腦實質上都可以收到「以一當十」的效果。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對於電腦網絡來說,每增加一台電腦,並不是簡單地按算術方法加上一。在上面的這個例子中。一台電腦就是一台電腦,聯網的兩台電腦由於每一台都相當於兩台電腦的內容,因此相對來說等於是4台電腦了。而如果聯網的10台電腦每一台都「以一當十」的話,那麼相對來說,就等於有100台電腦了。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制定以太網標準的鮑伯·邁特卡夫(Bob Metcalfe)提出了著名的邁特卡夫定律:網絡的價值隨著網絡用戶數量的增加而按幾何級數增長。也就是說,使用網絡的用戶越多,網絡的價值就越大。

  當我們在辦公室裡用電腦處理公文,在家裡用電腦寫作、玩遊戲、看VCD,或者管理家政(如果有這個必要的話),也許沒有想過,這是對電腦資源的極大浪費。本來,這台電腦完全可以擁有成千上萬台電腦的資源-只要通過聯網。

  因此,電腦的本性就是聯網,而網絡的本性則是越大越好。給電腦聯網根本不像女人穿著考究那樣,僅僅是一種時髦行為,而是讓電腦按其本性而存在。沒有聯網的電腦根本就不算電腦。

  值得慶幸的是,互聯網正是這樣一種能夠最大規模地使電腦聯接在一起的國際性的網絡。而這樣一種真正大規模的網絡之所以能夠實現,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互聯網的開放特性。

  開放才有出路

  中國的歷史已經證明,對於國家來說,閉關自守是沒有出路的;而對於網絡來說,封閉同樣不會有出路。

  在美國,建立一個什麼樣的信息基礎設施(NII:National 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一直是有爭論的問題。多年來運行良好的網絡,如「美國在線(AmericanOn Line)」和「電腦服務(CompuServe)",都顯然是一種封閉的系統。

  在這樣一種並非任何人都能進入的封閉網絡裡,每一個加入網絡的網員都被賦予一定的權限。每一個網員在網絡中的活動都可能受到嚴格的管理。

  然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這種封閉網絡存在的意義受到了巨大挑戰。根本原因在於封閉的網絡在本質上是違反網絡的開放本性的。正如我們在前面曾經強調指出的那樣,電腦的本性是要求聯網,並且,這種網絡越大就越能發揮電腦的作用。

  目前,封閉的網絡在具體的運行實踐中越來越多地受到了開放的互聯網絡的挑戰。任何網絡都必須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服務。僅僅提供單一領域信息服務的網絡往往意味著用戶的單一性,只有與這一領域相關的用戶才可能加入到網絡中來。而任何建立「大而全」的網絡的努力,往往受到信息提供者的能力的局限。

  並且,不管是提供「大而全」信息的商家,還是享用「大而全」信息的用戶,都不得不為這樣一種「大而全」的信息付出經濟上的代價──畢竟維持這樣一種封閉的、「大而全」的網絡所需要的費用實在太大了。

  也正因為此,不管是「美國在線」,還是「電腦服務」都不得不最終向互聯網這樣的開放網絡的方向接軌,至少是不得不提供與其它互聯網服務商(ISP)同樣的互聯網接入服務。這同時也意味著這些網絡本身的封閉式服務量的減少。

  因此,近兩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必須建立開放性網絡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

  在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編輯的《理解信息的未來-互聯網及其它》一書中(Realizing the Information Future--the Internet andBeyond,National AcademyPress,Washington,D.C.1994。p43),詳細討論了「開放數據網絡(Open Data Network)」的基本原理。書中強調,美國的國家信息基礎結構(NII)必須建立在開放的數據網絡之上。而所謂「開放的網絡」就是指「可以進行各種類型的信息服務,(這些信息)可以來自各種類型的提供者,可以給各種類型的用戶使用,可以經過各種類型的網絡服務機構,而且,這種連接應該是沒有障礙的。」

  具體說來,這種開放體現在4個方面:

  「1.對用戶開放。不強迫用戶進入一個關閉的體系,或者強迫用戶不得連接到其它系統上。而是允許廣泛的連接。就像電話系統一樣。

  2.對提供服務者開放。可以為商業的或學術的需要,提供一種開放的、可以接入的環境。

  3.對提供網絡者開放。使任何提供網絡者可以成為整個互聯網絡的一部分。

  4.對未來的改進開放。可以在今後增加新的服務,而不是限制在一種服務中。」

  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每一個局部的、單獨的網絡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進行設計,可以有自己的接口、有自己的用戶環境,只是在接入互聯網這一點上,遵循TCP IP協議就行。

  這種開放的網絡結構最早由Kahn於1972年前後提出來,也就是在那期間,他在華盛頓成功地領導了最早的ARPANET演示。V.Cerf和Kahn共同制定的TCP/IP協議同樣也是一個開放的例證。這個協議不是為某一個目的設計,而是為所有人服務的。

  在互聯網的一批創始人共同編寫的「互聯網簡史」(http://www.isoc.org/internet-history/)中,也多次強調了互聯網的公開性。該文認為:

  「互聯網的關鍵概念在於,它不是為某一種需求設計的,而是一種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總的基礎結構。」

  因此,互聯網就是一個開放的網絡。互聯網的標誌不僅僅在於使用了路由器,並且能夠通過TCP/IP接入互聯網,更為重要的是,只有開放的網絡才是互聯網。

  目前我們的「互聯網」對外的通道只能有4個,據說這樣的好處是便於「管理」(這當然只是對外行而言,是否真正能夠通過限制通道的方法來管理還是值得懷疑的)。然而,首先這種「管理」會使本來已經擁擠的網絡更加擁擠起來。並且,如果這種「管理」能夠成立的話,那麼也肯定是雙向的。正如我們在本書的第一部分就已經談到過的那樣,本來互聯網的設計思想是不要中心控制,任何一部分網絡的損壞都不可能破壞整個網絡。但是當今中國「互聯網」的局面是:萬一這4個出口被卡住,整個「互聯網」就癱瘓了。

  最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中國境內的「互聯網」之間竟然不是互聯的!比如,同樣是在北京,從郵電部的ChinaNet聯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校園網竟然還要到美國去兜一圈!因此,在很多時候,哪怕是對於在中國的用戶來說,很可能訪問一個美國的網頁,要比訪問一個中國的網頁容易的多,並且速度也快的多。這更使中國的互聯網與本來意義的互聯網相去甚遠。

  因此,我們當然有權力、也有這個技術手段來建立一個只有部分對外通道的部分開放的網絡,但是,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這種網絡絕對不是互聯網。

  當我們莊嚴地向世人宣佈,我們有能力限制「互聯網」的通道,有能力規定人們在互聯網上獲得的信息內容的時候,也許應該自問:我們為什麼要聯入互聯網?

  我們限制掉的是什麼?這種限制的「互聯網」是否還是本來意義上的互聯網?如果再過10年,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今天建立的「互聯網」,會有什麼感想?

  我們是否能夠用這樣的互聯網對我們的子孫交代?

  認識你自己

  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最難的不是認識世界,而是認識自己。網絡就像一面鏡子,同樣可以反射出人的本性。

  我們可以從各種角度來給人下定義。我們可以說,人是能夠製造工具、使用工具的動物;也可以說,人是能夠思想的動物;還可以說人是社會化的動物,或者說人是使用語言的動物。每一種定義都可能只強調了某一方面的特徵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特徵。但是,不管從哪一種角度來定義人,都少不了人的一個最基本特徵:人是需要交流的。

  只要看一下人類多少次不惜代價徒勞地將各種飛行器送上太空,多少次試圖從無線電、聲納等各種及其微弱的信號中尋找自己的影子。就可以知道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多麼孤獨,是多麼需要交流。

  我曾經聽到有人在鼓動別人入網的時候說:「趕緊入網吧!那種感受就像沒有國界,沒有政府一樣。」

  確實,中國人被壓抑得很久了。過去,我們習慣於一切都被安排好了的生活。

  甚至從一出生,就被決定了「家庭出身」。長大後在家庭附近的一所固定的學校讀書。畢業後由學校分配一個決定一生命運的工作。我們對這一切都習慣了、麻木了。有的時候,和外國人聊天,說起這些情況,人家總覺得不可思議。還時常會追問我,你們填表真的都要填家庭出身嗎?到現在還要填嗎?這有什麼意義?

  我想,在這種心態下一接觸互聯網肯定會有一種震驚的感覺。你可以到世界各地的網站去,可以瞭解各種你想知道的事情,可以獲取各種對你有用的東西,而不用給人家付出什麼。並且,人家也不問你是誰,更不會問你的「家庭出身」。

  有沒有國家也好,有沒有政府也好,其實並不重要,因為事實上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沒有政府,也不會期望無政府狀態。關鍵在於在互聯網上的感覺就像有部電影的台詞說的那樣:「我總的感覺是--解放了!」哪怕這只是一種有限的解放。

  由此也可以看出,互聯網是非常注重個人的:個人的意志(可以訪問想要訪問的網站)、個人的創造性(可以建立個人的網頁)等等。並且,互聯網在更大的意義上也是為個人服務的。

  我們從電腦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始終看到對個體(Individual)的強調。當喬布斯在父親的舊車庫裡做出了第一台個人電腦的時候,就是一次很好的個人宣言。由此引起了電腦從大機房中的專家手裡來到了個人的家庭之中。

  互聯網的出現又一次證明了對個體的關注。「包交換」的思想來自與中央控制截然相反的思路,環球網的網頁又給了每一個人以充分發揮個人才智的機會和可能,而每一個人都可以訪問自己感興趣的網頁又給傳統的輿論控制帶來了直接的挑戰。

  這一切和我們講求大一統、講求中央控制的傳統有著深刻的文化上的分離。

  也許,我們至少還需要十年乃至幾十年的時間,才能真正理解互聯網的發展將對我們的文化,對我們的價值觀念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